- 年份
- 2024(10022)
- 2023(13933)
- 2022(11965)
- 2021(11090)
- 2020(9605)
- 2019(22079)
- 2018(21866)
- 2017(41532)
- 2016(22563)
- 2015(25433)
- 2014(24974)
- 2013(24527)
- 2012(22587)
- 2011(20175)
- 2010(19950)
- 2009(18434)
- 2008(18116)
- 2007(16254)
- 2006(13646)
- 2005(11728)
- 学科
- 济(94790)
- 经济(94709)
- 管理(67301)
- 业(65334)
- 企(54744)
- 企业(54744)
- 方法(44654)
- 数学(39533)
- 数学方法(38977)
- 农(25111)
- 地方(24370)
- 财(23315)
- 中国(22877)
- 业经(20318)
- 技术(19926)
- 学(18335)
- 农业(17140)
- 贸(15726)
- 贸易(15719)
- 制(15434)
- 易(15174)
- 务(14752)
- 财务(14703)
- 财务管理(14667)
- 理论(14540)
- 环境(14330)
- 和(14306)
- 企业财务(13852)
- 技术管理(13212)
- 地方经济(12968)
- 机构
- 学院(313289)
- 大学(311030)
- 济(126254)
- 管理(125618)
- 经济(123583)
- 理学(109196)
- 理学院(107967)
- 管理学(106009)
- 管理学院(105410)
- 研究(100300)
- 中国(74861)
- 京(64142)
- 科学(63660)
- 财(55882)
- 农(51222)
- 江(50465)
- 所(49769)
- 中心(48380)
- 业大(47535)
- 研究所(45602)
- 财经(44997)
- 范(41382)
- 师范(40943)
- 经(40742)
- 农业(40261)
- 北京(38848)
- 经济学(37894)
- 州(37761)
- 院(36828)
- 经济学院(34384)
- 基金
- 项目(218853)
- 科学(173692)
- 研究(159023)
- 基金(157894)
- 家(137233)
- 国家(136093)
- 科学基金(118227)
- 社会(100888)
- 社会科(95669)
- 社会科学(95638)
- 省(90334)
- 基金项目(84717)
- 自然(77403)
- 自然科(75635)
- 自然科学(75614)
- 教育(74338)
- 自然科学基金(74242)
- 划(74146)
- 编号(64264)
- 资助(63459)
- 成果(50488)
- 创(49687)
- 重点(49614)
- 发(48055)
- 部(47939)
- 创新(45796)
- 课题(44931)
- 科研(42360)
- 国家社会(41061)
- 教育部(40929)
- 期刊
- 济(132752)
- 经济(132752)
- 研究(83237)
- 中国(60715)
- 学报(47389)
- 管理(45165)
- 科学(44664)
- 财(44592)
- 农(44541)
- 大学(35982)
- 教育(34234)
- 学学(33920)
- 技术(30869)
- 农业(30645)
- 融(24754)
- 金融(24754)
- 业经(22901)
- 财经(21495)
- 经济研究(20548)
- 经(18413)
- 业(17533)
- 问题(17466)
- 技术经济(17286)
- 统计(16612)
- 科技(16539)
- 策(16397)
- 资源(16132)
- 版(14889)
- 图书(14548)
- 商业(14469)
共检索到447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冷雄辉
本文首先对自主创新及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依据可操作性、可比性、系统性等原则构建了由资源能力、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成果能力和品牌能力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集对分析法,构造评估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到江西省11个设区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排名,并对各设区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提升江西省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
本文首先对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建立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的八大经济区为基本单元,运用集对分析法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构建计量模型,使用江西省1990—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协整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0.120 4个百分点,在10%水平上显著,即产学研协同创新长期有助于提高江西自主创新能力;ECM模型回归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创新程度提高1个百分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0.090 7个百分点,即产学研协同创新短期内也有助于江西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但短期内促进作用较小。为进一步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江西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自主创新能力 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群英 朱顺东
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江西省11个设区市2012-2016年物流的规模、技术效率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分析产出导向下物流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与技术进步变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南昌、新余两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全部有效,整体技术水平高,资源有效利用能力强;11个设区市没有出现纯技术无效情况,11个设区市Malmquist指数均大于1;南昌、萍乡两市指数的提升是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最后,对提高江西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水平提出四点建议:加快区域经济高速增长,提高物流资源有效利用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物流设施资源;提高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数据库建设投入;重视物流网络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配送网点建设,提高电商物流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庆育 李明
建立了区域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选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重庆市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测度。结果显示,虽然重庆市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整体较弱,但是提升潜力大。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重庆市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灰色关联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贺银娟 王银双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江西省19所高等院校为研究对象,遵循客观、系统、可操作、完备等原则,构建了评价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运用SPSSl9.0中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江西省19所高等本科院校的科技创能力,得出了19所高等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排名。结果表明,江西省高校在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存在差异,即使在各个主因子上排名首位仍无法避免其在其他方面的差距。
关键词:
江西省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文剑 黄倩兰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科技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也成为世界各国理论与实务部门竞相聚焦的目标。以江西省为例的分析表明,地方逐渐重视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培养经费持续增加,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培养的产出成果丰硕,但同时存在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成长上限""舍本逐末""富者愈富"等问题。促进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是要构建人才培养的多元投入机制,提升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地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吸引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辉
文章首先基于创新指标设计原则以及专家意见建立了评价地区科技自主创新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因子,通过构建原始因子载荷矩阵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命名主因子,构造评价综合指数模型,对28个样本地区进行因子综合得分、排序,最后评价陕西省科技自主创新综合能力以及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陕西省发展为科技强省提供政府决策参考和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梅 吴浔生
本文从企业技术创新人力投入、经费投入、产出以及实现分析四个维度对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江西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同时,回归模型表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影响,特别是人力投入和经费投入。因此,提高江西省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人力投入 经费投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香花 苏彩平
在创新系统的视角下,文章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环境四个角度构建了含有42个指标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初步筛选出5个重要指标、18个普通指标,在此基础上采用主基底变量筛选出了13个相互正交的指标变量。采用个性综合评价从东、中、西部地区,对我国30个省市和13个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德成 周豪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根据对各要素的分析,本文选取了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北京等9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由因子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基本符合评价的要求。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法 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惠英 周宗放
结合粗糙集属性约简算法及熵值法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市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粗糙集属性约简能有效剔除冗余指标,从而减少了后续计算量;熵值法能客观确定出指标权重,使综合评价结果更贴近现实。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东华 王青
在界定行政性垄断程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各个省域的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行政性垄断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现行政性垄断阻碍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并且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别。在随后的实证研究中,分别使用随机效用模型和双因素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30个省区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验证和测度了行政性垄断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及其区域差别。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宏宇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指标权重,构建基于区域理论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框架;进而利用自主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模型,根据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湖南各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做出客观评价——湖南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居全国中游水平,其中创新活动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略强,而创新投入能力较弱、创新环境较差。而且这一结果与湖南省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
区域理论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核成 林晓
文章依据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构建了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继而以我国各省市为评价样本,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客观量化实证研究,并且对与浙江省同处一个区域的各省创新能力进行综合排序,找出浙江省的优势与劣势,为提升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提供相应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