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6)
- 2023(11896)
- 2022(9419)
- 2021(8801)
- 2020(7305)
- 2019(16625)
- 2018(16442)
- 2017(31331)
- 2016(17214)
- 2015(19545)
- 2014(19550)
- 2013(18172)
- 2012(16128)
- 2011(14049)
- 2010(13637)
- 2009(11894)
- 2008(11096)
- 2007(9546)
- 2006(7941)
- 2005(6775)
- 学科
- 济(62191)
- 经济(62121)
- 管理(47064)
- 业(44195)
- 企(36151)
- 企业(36151)
- 方法(29120)
- 数学(25811)
- 数学方法(25425)
- 中国(19803)
- 农(18882)
- 财(16666)
- 业经(15062)
- 理论(12997)
- 制(12632)
- 农业(12354)
- 学(12247)
- 地方(11747)
- 技术(11153)
- 体(10741)
- 务(10678)
- 财务(10625)
- 财务管理(10602)
- 企业财务(10094)
- 银(9860)
- 银行(9827)
- 贸(9781)
- 贸易(9777)
- 易(9516)
- 融(9448)
- 机构
- 学院(224232)
- 大学(222553)
- 济(87100)
- 管理(86409)
- 经济(85271)
- 理学(75146)
- 理学院(74386)
- 管理学(72845)
- 管理学院(72441)
- 研究(72312)
- 中国(52671)
- 京(46016)
- 科学(44474)
- 财(39778)
- 农(37875)
- 业大(34737)
- 所(34444)
- 中心(34372)
- 江(33680)
- 财经(32265)
- 研究所(31700)
- 范(30292)
- 师范(29906)
- 农业(29685)
- 经(29573)
- 技术(27712)
- 北京(27628)
- 院(27422)
- 经济学(27144)
- 州(26109)
- 基金
- 项目(162048)
- 科学(128162)
- 研究(120616)
- 基金(116325)
- 家(101885)
- 国家(101045)
- 科学基金(87290)
- 社会(75598)
- 社会科(71583)
- 社会科学(71568)
- 省(65409)
- 基金项目(61557)
- 教育(58276)
- 自然(56033)
- 划(54800)
- 自然科(54793)
- 自然科学(54775)
- 自然科学基金(53752)
- 编号(49732)
- 资助(46342)
- 成果(39308)
- 重点(37094)
- 部(35770)
- 课题(35133)
- 发(34886)
- 创(34844)
- 创新(32500)
- 国家社会(31679)
- 科研(31229)
- 教育部(31037)
共检索到321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牛彦飞
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探索。集团化办学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升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文章提出应遵循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互惠共赢的原则,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从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聚合优质资源,挖掘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优势;多元融合发展,搭建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新平台;强化保障体系,优化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环境四个方面协同推进,架构基于集团化办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惠敏 俞克新
"统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十七大将"高技能人才"培养列为一个重点,既说明重视,又说明重要。中国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聪明和智慧,刻苦学习的精神,在世界上富有盛名。但为什么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呢?大家普遍认同,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不足,实践能力不强,这些影响国家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的人的潜质差距,可能是关键因素。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理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主要特征。但现实是高职院校基本上还是沿用普通高校的培养模式,因此培养的人才仍然实践能力不强,适应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工作技能不足,与社会的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晶晶 沈敏敏
从职业教育终身化的视角探索高技能人才开发体系的优化与创新,提出构建一个学习者终身参与,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合作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更为开放的制度环境和运行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华中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近年来中国职业教育一种办学模式,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职业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起到积极作用。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有其特殊意义和作用,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在民族区域实践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
民族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高技能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金寿
国家明确要求.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鉴于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五个结合"的途径与办法.构建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体现"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思想,以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庆国 曹晔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系统地梳理了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八种模式,并对八种模式的产生、发展与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及比较分析,在微观层面能够指导培养机构有效选择培养模式,在宏观层面推动我国建立起适合国情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中国特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管平 胡家秀
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质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构建了由"创新教育课程平台"、"学生技能竞赛与创新实践平台"、"创新素质师资平台"和"社团活动平台"构成的"四平台"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学校培养和企业实践相结合三个途径加以实施。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 创新教育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仇荣国
就高职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的界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要素进行分析,并基于苏州地方特点和"利益相关者多元化"的视角,构建了高职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十维"一级指标和6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俊飞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复合型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在现代职教体系架构下,产教紧密融合,搭建人才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立交桥",发展终身教育,有利于提升复合型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推动技术技能人力资源的持续开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将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爱军 张茂清
实施背景在以往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技能人才数量短缺与预期目标相偏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缺乏有效的调配、激励措施,人员流动配置机制不健全。二是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技能专家、内训师的授课水平良莠不齐。三是薪酬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乐天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聊城,这里曾是古运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誉为"漕挽之咽喉,天都之肘液,江北一都会"。因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湖一体,又被称作"江北水城"。这里历史底蕴和人文积淀深厚,曾孕育了孙膑、武训、傅斯年、季羡林、孔繁森等无数贤良志士。2000年,聊城市委、市政府作出了聊城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决策,合并三校一所,成立聊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郝天聪
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与中、低级技能人才相比,高技能人才具有不同的内涵结构、成长规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设计中的主要失误在于,长期以来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压在职前阶段的高职院校身上,对于职后阶段企业继续教育与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存在教育体系与劳动体系严重分离的现象。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视角出发,重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其核心框架为,清晰界定不同阶段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高技能人才不同培养主体的责任分工,着力提升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深度合作,构建高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成长规律 制度设计 误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盛艳秋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也必须认识到,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高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基本框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红敏 钟建民 张芳 艾尉
从员工培训、网上练兵、技能比武、岗位创新四个维度促进理论与实践、培训与生产的深度融合。当前,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明显差距,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潍柴集团)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运用BAG分析法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员工培训、网上练兵、技能比武、岗位创新"四位一体"训战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