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8)
- 2023(15201)
- 2022(12713)
- 2021(12107)
- 2020(10012)
- 2019(22893)
- 2018(22864)
- 2017(43217)
- 2016(23436)
- 2015(26537)
- 2014(26493)
- 2013(25541)
- 2012(23427)
- 2011(20896)
- 2010(20741)
- 2009(18414)
- 2008(17830)
- 2007(15873)
- 2006(13637)
- 2005(11751)
- 学科
- 济(94465)
- 经济(94358)
- 业(62052)
- 管理(59985)
- 农(51325)
- 企(40072)
- 企业(40072)
- 方法(35104)
- 农业(34031)
- 数学(31028)
- 数学方法(30594)
- 中国(25006)
- 业经(24214)
- 地方(22652)
- 财(22184)
- 学(19025)
- 制(18891)
- 发(14698)
- 贸(14240)
- 贸易(14232)
- 体(14156)
- 理论(14031)
- 易(13739)
- 环境(13533)
- 银(13176)
- 银行(13146)
- 技术(13077)
- 土地(12974)
- 农业经济(12716)
- 行(12518)
- 机构
- 学院(311120)
- 大学(304105)
- 济(119740)
- 管理(117741)
- 经济(116925)
- 研究(102232)
- 理学(100607)
- 理学院(99462)
- 管理学(97468)
- 管理学院(96907)
- 中国(80617)
- 农(68091)
- 京(65866)
- 科学(64403)
- 财(55868)
- 业大(52537)
- 农业(52188)
- 中心(51083)
- 所(50483)
- 江(50150)
- 研究所(45578)
- 财经(43310)
- 范(42858)
- 师范(42395)
- 北京(40553)
- 经(39490)
- 州(39368)
- 院(37996)
- 省(36215)
- 技术(35275)
- 基金
- 项目(214271)
- 科学(167729)
- 研究(161027)
- 基金(151973)
- 家(132400)
- 国家(131153)
- 科学基金(112495)
- 社会(99620)
- 社会科(93742)
- 社会科学(93718)
- 省(86734)
- 基金项目(81583)
- 教育(73663)
- 自然(72102)
- 划(71820)
- 自然科(70311)
- 自然科学(70291)
- 自然科学基金(68976)
- 编号(68567)
- 资助(60093)
- 成果(54348)
- 重点(48287)
- 发(47604)
- 课题(47251)
- 部(46380)
- 创(44658)
- 创新(41694)
- 科研(41094)
- 国家社会(40418)
- 大学(40044)
- 期刊
- 济(140052)
- 经济(140052)
- 研究(87439)
- 中国(72032)
- 农(69554)
- 学报(49738)
- 农业(47095)
- 科学(45575)
- 财(44255)
- 教育(39289)
- 大学(39048)
- 管理(38953)
- 学学(36585)
- 业经(29829)
- 技术(29778)
- 融(29778)
- 金融(29778)
- 业(22466)
- 问题(20017)
- 财经(19873)
- 经济研究(18758)
- 版(17845)
- 经(17121)
- 资源(16556)
- 图书(16390)
- 农村(15645)
- 村(15645)
- 农业经济(15316)
- 科技(14268)
- 理论(13822)
共检索到472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靳京 冯长春
研究目的: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征收的视点切入,分析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的可能性,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住房体系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调研相结合。研究结论: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需要解决居住问题,而现有城市住房体系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完善农村住房体系,建设新农村,是推进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庆杰 王新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已经成为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利用的主要形式,不仅推动了全市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保障了农民以土地参与工业化、城市化的权利,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但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效率低下、分散利用、收益分配混乱等诸多问题亦不容忽视。为此,必须在加强政府规范管理的前提下,继续深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改革。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北京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宏娟 石敏俊 谌丽
不符合规定途径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象在现实中大量存在,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却受到了很大阻碍。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利益主体即地方政府、村集体、农民和用地方,发现导致流转的根本原因是各利益主体的利益驱动,各利益主体间均存在利益冲突,并从利益主体的视角分析导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利益冲突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地方政府与村集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为主要矛盾,政府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关键,提出应从完善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明确地方政府职能,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运用行政手段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服务等利益协调策略,为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磊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文章以北京大兴区为例,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中的实施主体、收益分配等5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锋 于彤舟 张悦
随着《城乡规划法》的出台,实施城乡统筹的规划管理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等体制性障碍仍旧存在,加强农村地区规划管理在实施层面还存在众多的困难。本文分析了北京地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的现状,指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出现诸多问题,其根本原因是体制性矛盾造成的,除了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构成了最大的制度性约束外,还存在各层级责、权、利结构性失衡和规划挤占农村发展空间等制度性问题。同时,加强农村规划管理还面临土地确权不确定因素多、历史遗留包袱重和行政成本高等具体实施困难。最终提出,应按照与体制性矛盾的解决进程相适应和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稳步推进农村规划管理,并提出全面推进土地确权、加...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建设用地 村庄 规划 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晓川 桑东升 高志强
通过分析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现状,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根源,提出符合北京实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体系建议,为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良好的制度框架,保障新一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在郊区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规划管理 北京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俊平 胡月明 章汉武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亟需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资料法,探讨了中山市调研各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省—城乡"二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和协调好"政府—农村集体—农民"三方利益关系是解决目前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农民 权益 中山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夏学杰 王丽娟
近年来,北京市郊区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开展创新性探索,创造了乡镇统筹集约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新模式。乡镇统筹集约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的核心是建立乡镇统筹平台,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利用的收益的均衡分配,体现了激励相容机制设计的思想。以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镇工业大院改造为例,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乡镇统筹集约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惠敏 常青 胡天汇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的核心是不同层级的传导落实。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是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重要实施平台,从发展历程演化看,国家调控、地方发展、市场需求之间的张力,造成空间治理的合成谬误,系统剖析规模超前增长、空间粗放扩张、功能结构失衡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总结梳理规划引领下建设用地供应计划在总量、布局、功能、效益方面的结构性调控策略,及组织运行机制。进一步从供给端的政策协同、需求端的激励约束、运行端的实施反馈、平台端的数字治理四大方面,展望协同规划引领和市场配置的探索方向,以期为高质量发展下土地要素配置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供应计划 市场配置 北京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艳妹 彭群 吴旭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岩枫 谢俊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论文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对大兴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现状和入市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现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家如
本文以产权理论为分析工具对集体资产股权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集体资产股权经历了一个集体收入分配"外部利润"内部化的形成过程,内涵本质上与成员权、土地权利紧密相关;它创新了集体产权制度,发展了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但还存在产权内容、属性、治理机制、支撑条件等方面的不足,要全方位培育集体资产股权成长为物权或准物权的所需条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谭术魁 彭补拙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能否直接入市流转无一致结论 ,但国家国土资源部已在试点、众多省市已在实践却是事实。然而 ,要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流转能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加以确立并在全国施行 ,建设强劲的支撑体系不能缺少 ,具体是 :出台全国适用的法律法规 ,加快农村土地产权建设 ,制定规范的土地流转方案 ,构建科学的土地收益分享、支配模式 ,加快必需的基础准备 ,制定强有力的行政措施。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支撑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治 王一杰 胡志全
[目的]在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一套包括产出高效化、业态多样化、服务社会化、生态绿色化、城乡一体化5个方面15项具体指标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北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分异特征。[方法]利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作为典型的客观赋权法,熵值法依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的大小来确定指标权重,可有效反映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间的变化规律,实现客观、真实地评价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结果]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较好,但一级指标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呈明显的梯度差异,以昌平—顺义—通州一线为轴,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北部整体好于南部的分布特征;各区县内部不同指标间呈现差异化发展的现象。[结论]提出了推动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1)高水平阶段区县可供利用的农业资源种类、数量、质量等分布均衡且充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处于较高发展阶段,此类区域应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进入农业,引领北京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较高水平阶段区县区位优势明显,农业农村支持支撑条件较好,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区域品牌;(3)较低水平阶段区县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发展一般,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对缓慢,该地区应在保持各自优势方面的前提下,加大薄弱环节投入;(4)低水平阶段区县属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农业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市场化程度较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外部资源支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谭敏 孔祥斌 段建南 范文洋 余强毅 张青璞
研究目的:本文以城镇村建设用地的布局对区域生态安全是否造成威胁为基础,研究现状城镇村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研究方法:以房山区为例,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因子加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选择房山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灾害、土地退化等因素作为生态预警因子,构建预警评价体系,对城镇村建设用地的现状分布情况进行预警。研究结果:房山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布局整体态势较为理想,各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面积呈下降趋势。处于无警状态的城镇村建设用地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65.87%;轻警状态和中警状态的城镇村建设用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0.95%和9.72%;处于重警或巨警状态的城镇村建设用地面积较小,只占总...
关键词:
城镇村建设用地 生态安全 预警 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