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32)
- 2023(16961)
- 2022(14160)
- 2021(13143)
- 2020(11360)
- 2019(25972)
- 2018(25947)
- 2017(49839)
- 2016(26838)
- 2015(30508)
- 2014(30330)
- 2013(30154)
- 2012(27295)
- 2011(24379)
- 2010(24092)
- 2009(22680)
- 2008(22679)
- 2007(20289)
- 2006(17522)
- 2005(15836)
- 学科
- 济(114456)
- 经济(114302)
- 业(100224)
- 管理(93096)
- 企(88045)
- 企业(88045)
- 方法(52127)
- 数学(42976)
- 数学方法(42438)
- 财(36702)
- 农(36194)
- 业经(32944)
- 中国(27538)
- 制(25686)
- 务(25547)
- 财务(25470)
- 财务管理(25422)
- 农业(24787)
- 企业财务(24008)
- 地方(22972)
- 技术(20714)
- 贸(20200)
- 贸易(20190)
- 易(19590)
- 和(19580)
- 理论(19221)
- 学(18768)
- 划(18357)
- 体(18304)
- 策(17389)
- 机构
- 学院(384828)
- 大学(379534)
- 济(158417)
- 经济(155175)
- 管理(154499)
- 理学(133048)
- 理学院(131686)
- 管理学(129594)
- 管理学院(128861)
- 研究(119828)
- 中国(94635)
- 京(78887)
- 财(76200)
- 科学(72329)
- 农(64253)
- 财经(60031)
- 江(59461)
- 所(59191)
- 中心(57313)
- 业大(56179)
- 经(54299)
- 研究所(53205)
- 农业(50432)
- 北京(48646)
- 经济学(47711)
- 范(46636)
- 州(46623)
- 师范(46169)
- 财经大学(44213)
- 院(43697)
- 基金
- 项目(255353)
- 科学(202690)
- 研究(187446)
- 基金(186430)
- 家(160784)
- 国家(159373)
- 科学基金(139252)
- 社会(119914)
- 社会科(113661)
- 社会科学(113631)
- 省(101646)
- 基金项目(99530)
- 自然(90551)
- 自然科(88474)
- 自然科学(88450)
- 自然科学基金(86892)
- 教育(86187)
- 划(83948)
- 编号(75968)
- 资助(75332)
- 成果(60283)
- 重点(56889)
- 部(56377)
- 创(55444)
- 发(54632)
- 课题(52014)
- 创新(51248)
- 制(50262)
- 科研(49293)
- 国家社会(49208)
- 期刊
- 济(177468)
- 经济(177468)
- 研究(108344)
- 中国(73269)
- 财(64032)
- 管理(60146)
- 农(59353)
- 学报(54591)
- 科学(52636)
- 大学(42522)
- 学学(40352)
- 农业(40200)
- 技术(37795)
- 教育(34651)
- 融(34563)
- 金融(34563)
- 业经(31382)
- 财经(29897)
- 经济研究(26895)
- 经(25671)
- 问题(23939)
- 业(23771)
- 技术经济(20715)
- 财会(19183)
- 版(18385)
- 现代(18326)
- 商业(18048)
- 统计(17984)
- 贸(17912)
- 理论(17315)
共检索到5680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顾占波 李松庆
从珠三角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现状出发,构建两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SPSS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珠三角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通过回归拟合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对两业2001-2011年间的协调性进行了定量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珠三角制造业与物流业在近1 0年间整体处于协调状态,但存在一定波动性,两业间的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发展水平 协调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军
选取升半Г-分布作为隶属函数,以广州、佛山1986-2007年农村工业产值为样本数据,计算出广州、佛山两市农村工业隶属度;然后,选取农村城镇化系数值计算模型,以佛山市1986-2007年各年份的农业收入和非农业收入为基础,测算出佛山市各年份农村城镇化系数值,并以佛山市农村工业隶属度与农村城镇化系数值作为时间序列进行了协整分析,得出了珠三角地区农村工业隶属度在长期对农村城镇化进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短期农村城镇化受其影响的可能性较低的结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宗刚 肖晓昀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基于长三角地区2004~2013年制造业和物流业的数据,分别测算了整体制造业以及要素禀赋差异下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关联度,得出以下结论:(1)制造业发展规模是物流业发展的胁迫因素,居民购买力水平、电信化以及信息化程度是制造业发展限制因素。(2)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重要影响因素,物流业从业人员是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关键影响因素,公路货物周转量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制约因素。(3)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货运量与制造业规模关联度普遍较大,但货物周转量与多种制造业因素关联度大。
关键词:
灰色关联 制造业 物流业 联动发展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汉青 袁文 马明清 袁武
基于宏观统计数据的传统产业集聚研究方法多以行政区划为空间统计单位,难以体现产业的空间连续性。数据开放平台上企业数据集的出现,使得基于微观层面的产业集聚研究成为可能。本文收集了2008-2014年珠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工商登记数据,采用基于距离的指数体系及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珠三角制造业集聚特征及2008-2014年基于增量的制造业聚集演变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为:①珠三角区域制造业沿西北—东南向集中分布于深圳、佛山、广州、东莞、中山5市,周边各市制造业密度相对较低;②集聚程度与行业属性密切相关,技术密集型行业集聚程度最高,资本密集型行业分散程度最高,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呈现微弱集聚水平,而资源密集型行业无明显集聚或呈分散特征;③2008-2014年新增企业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城市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其中深圳市新增制造业企业逐年减少,东莞、中山等市新增制造业企业上升趋势明显,其余各市维持平稳或缓慢增长。新增制造业企业重心存在从深圳逐渐向东莞、中山等市转移的现象。新增制造业企业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数量占比有所降低,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企业数量有所上升,集聚指数亦表现出相同趋势,表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正在发生结构和空间演变。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制造业 时空演变 珠三角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魏丽华
我国制造业一直以低成本、低技术含量、核心竞争力弱为基本特征。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变,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金融风暴的袭击更是加剧了其生存危机。因此推动产业集群升级,迫在眉睫。本文以珠三角制造业为例,剖析了其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了推动其集群升级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升级 制造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一君 佟喜彦 马建新
通过对珠三角实施ERP的有代表性的企业的个案的深度访谈,及合适样本的抽样调查得来的数据,利用SPSS 11.0作因素分析、信度检定、接着利用Pearson作相关体系分析以及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并根据这些分析结果,最后用路径分析图来说明会影响到ERP实施整合绩效发挥的可能原因。
关键词:
ERP SCM 绩效整合 因素分析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志明 张金隆 马辉民 熊杰 赵淑红
以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为研究对象,搜集粤苏鄂辽4地省级层面的政策文献,综合运用政策文献计量和政策内容分析方法,开展基于政策发文单位的政策外部属性分析,以及政策工具和产业价值链的政策内容挖掘,刻画地方政府政策在3个维度上的协调性及地区之间的差异,进而为政策改进提供建议。结果发现,目前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政策中,基础政策数量偏少;过于依赖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对需求型政策工具有所忽视;政策作用集中在研发、投资、生产环节,缺乏针对消费环节的政策。构建的三维研究框架可为分析公共政策的协调性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对政府部门补齐政策短板、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政策启示作用。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钟韵 刘东东
本文以珠三角2004-2008年的30个制造业行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偏离份额的分析方法来研究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状况,着重从行业特征、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分析了原因,并进一步对其优劣势行业进行分析,为其日后支柱产业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珠三角 产业结构 竞争力 动态偏离份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宝剑 李庆雯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之一。选取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外商投资规模扩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使这种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扩散作用和门槛效应,对于以数实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宝剑 李庆雯
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点和路径之一。选取珠三角地区2011—2020年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效应和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消费升级和提高金融发展水平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外商投资规模扩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使这种驱动效应更加显著。深入分析数字经济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扩散作用和门槛效应,对于以数实融合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弓宪文 王勇
制造业和物流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两业协调发展对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耦合理论和协同理论构建制造业与物流业耦合协调模型,以全国31个省区2003-2013年间两业发展数据为样本,对其耦合协调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时序演化看,我国两业耦合协调度在上升的过程中经历了若干波动,总体呈现从低度耦合协调向中、高度耦合协调发展的演化趋势。从空间分异看,我国各省区两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指出,应从制造业、物流业、政府及外部环境着手,提升两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产业结构 空间分异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蓉娟 郭宝琳
在理论分析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基于珠三角9个城市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机制与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可相互促进,其中金融集聚通过增长极效应和外溢效应能显著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集聚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需求效应可促进金融集聚发展,但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金融集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因而应树立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共生互利的理念,注重产业政策之间的协同性,推动制造业和金融业的有效对接和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董千里 张林 申亮
运用复合系统模型,计算了陕西省制造业子系统与物流业子系统的有序度,以此为基础,测算得出陕西全省及按照省域细分的陕北、关中、陕南三个组成区块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调度,进而分析了陕西全省及三个组成区块协调度在研究时段的变化态势。结果显示: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序参量是增加值,陕北区块的增加值提升最快;物流业子系统有序度贡献最大的是投资额,关中区块的投资额保持领先。通过对陕西省及各区块产业协调度的研究分析发现,各区块内产业间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陕西全省协调程度呈现M型变化趋势,两业之间联动关系围绕
关键词:
物流工程 物流产业 企业管理 区域经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健旋
珠三角制造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简单加工制造,现在制造业产业主要集聚在纺织、家电和电子产业;长三角制造业发展加速于20世纪90年代,产业结构高于珠三角,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产业。长三角发展势头明显好于珠三角,其主要原因是长三角拥有高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现在,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都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积极推进“中国制造”尽快转变为“中国创造”,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
长三角 珠三角 制造业 特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卫红 黄繁华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制造业2000~2004年以及2004~2008年竞争力水平和内部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在下降,京津冀的"后发优势"正在凸显,珠三角则在快速上升。可以看出,三大区域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升级的路径是有所不同的,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各区域要加强内部合作,利用资源互补的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