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30)
- 2023(16478)
- 2022(14502)
- 2021(13630)
- 2020(11703)
- 2019(27214)
- 2018(27114)
- 2017(52534)
- 2016(28925)
- 2015(32654)
- 2014(32840)
- 2013(32453)
- 2012(29917)
- 2011(26829)
- 2010(26706)
- 2009(24597)
- 2008(24131)
- 2007(21387)
- 2006(18017)
- 2005(15484)
- 学科
- 济(114959)
- 经济(114837)
- 管理(81930)
- 业(79058)
- 企(65861)
- 企业(65861)
- 方法(59853)
- 数学(52897)
- 数学方法(52114)
- 农(30011)
- 财(29690)
- 中国(27309)
- 学(27094)
- 业经(23939)
- 地方(22060)
- 贸(20291)
- 贸易(20285)
- 农业(20082)
- 务(19819)
- 财务(19731)
- 财务管理(19689)
- 易(19680)
- 理论(19504)
- 制(19191)
- 企业财务(18675)
- 和(17893)
- 技术(17752)
- 环境(17140)
- 银(16089)
- 银行(16023)
- 机构
- 大学(414135)
- 学院(413599)
- 管理(162562)
- 济(158546)
- 经济(155042)
- 理学(142483)
- 理学院(140879)
- 管理学(137858)
- 管理学院(137138)
- 研究(134870)
- 中国(97337)
- 科学(89598)
- 京(87068)
- 农(74832)
- 财(70839)
- 所(69328)
- 业大(68253)
- 研究所(64002)
- 中心(61893)
- 农业(59445)
- 江(59078)
- 财经(58148)
- 北京(54113)
- 范(53700)
- 师范(53071)
- 经(52827)
- 院(48738)
- 州(48274)
- 经济学(47433)
- 技术(45385)
- 基金
- 项目(290849)
- 科学(226961)
- 基金(210550)
- 研究(204326)
- 家(185626)
- 国家(184138)
- 科学基金(157272)
- 社会(125943)
- 社会科(119292)
- 社会科学(119258)
- 省(115500)
- 基金项目(112052)
- 自然(106824)
- 自然科(104355)
- 自然科学(104324)
- 自然科学基金(102403)
- 划(97236)
- 教育(95450)
- 资助(88437)
- 编号(82824)
- 成果(66134)
- 重点(65258)
- 部(63307)
- 发(60767)
- 创(59880)
- 课题(57056)
- 科研(56959)
- 创新(55928)
- 计划(55254)
- 大学(53872)
- 期刊
- 济(162153)
- 经济(162153)
- 研究(110761)
- 学报(73897)
- 中国(70375)
- 农(66621)
- 科学(64975)
- 管理(55911)
- 财(54533)
- 大学(54450)
- 学学(51734)
- 农业(45894)
- 教育(42347)
- 技术(36656)
- 融(29482)
- 金融(29482)
- 财经(27509)
- 业经(27448)
- 经济研究(26388)
- 业(23974)
- 经(23408)
- 问题(21519)
- 版(21225)
- 统计(20784)
- 技术经济(20400)
- 科技(20276)
- 图书(20160)
- 业大(19296)
- 理论(19014)
- 策(18814)
共检索到572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舒 李玲 张思梦 曹如霞 陈玲玲 崔鹏 吕尊富 吴列洪 陆国权
【目的】探究甘薯的耐低温机制,明确影响甘薯薯苗耐低温特性的关键因素,为甘薯薯苗耐冷资源鉴定与筛选及耐低温胁迫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0个代表性甘薯品种的薯苗,在4℃低温胁迫处理下,测定其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同时观测甘薯薯苗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特性的变化,利用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较耐低温的甘薯品种。【结果】低温胁迫下,不同基因型甘薯薯苗生理指标均有一定差异。与低温胁迫之前相比,所有薯苗相对电导率(relativ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REC)和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苏薯16的相对电导率变化最大,高达40.16%,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多的是辽薯15,高达3.66μg·g~(-1)FW;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酶(aseorbate peroxidase,APX)呈上升趋势;30个品种薯苗,MDA含量增加变化最大的是苏渝303;所有薯苗SOD活性呈上升趋势,SOD活性增加变化最大的是渝薯17,胁迫前后变化高达27.59 U·g~(-1)FW,但宁紫薯1号、商徐紫1号、紫罗兰薯苗处于萎蔫濒死状态,SOD活性变化呈现负值;所有薯苗POD活性呈现上升趋势,POD活性变化最高的是赣10-20,高达29.21 U·(g·min)~(-1),紫罗兰POD含量变化呈现负值;CAT活性上升最大的是红香蕉;APX活性变化呈上升趋势,烟薯25、红香蕉、龙紫薯6号变化最大,普薯32、商薯8号、紫罗兰变化最小;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多的是辽薯15,高达3.66,是商徐紫1号的5倍。甘薯薯苗生理指标相关性分析可知,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与薯苗的耐冷性呈负相关,SOD、POD、CAT、APX活性与薯苗耐冷性呈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薯苗耐冷性呈正相关。【结论】在低温胁迫下,薯苗耐冷性由强到弱:龙薯515>赣10-20>南薯010>红香蕉>广薯87>苏薯8号>渝薯17>龙紫薯6号>烟薯25>浙薯13>遗字138>甘薯166-7>秦紫薯2号>徐薯55-2>辽薯19>辽薯15>龙薯14>徐薯22>商薯19>普薯32>宁紫薯2号>龙薯9号>商薯8号>徐紫薯8号>红东>苏薯16>台湾英沟>商徐紫1号>苏渝303>紫罗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文静 刘明 赵鹏 张强强 吴德祥 郭鹏宇 朱晓亚 靳容 张爱君 唐忠厚
【目的】建立甘薯品种(系)耐低氮能力评价体系,筛选耐低氮基因型甘薯材料和评价不同氮效率类型,为研究耐低氮甘薯生理机制和挖掘氮高效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培试验,以来自国内外不同薯区的 126 份甘薯品种(系)为材料,低氮胁迫(0 mmol·L~(-1)纯氮)和正常施氮(14 mmol·L~(-1)纯氮)处理下,收集 126 个品种(系)地上干重、地上干物质增加量、地下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根冠比、蔓长、根长、叶数、叶绿素相对含量(CCI)、氮积累量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 11 个性状表征值,计算各指标耐低氮胁迫指数。利用综合隶属函数法,进行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各甘薯品种耐低氮能力和氮效率类型。【结果】1)低氮水平条件下,不同供试甘薯品种(系)的地上干重、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地下部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根长、蔓长、叶数、CCI、氮素积累量的均值低于正常氮处理,根冠比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均值高于正常氮处理;2)不同品种(系)的地上干重、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地下部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根冠比、根长、蔓长、叶数、氮素积累量和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变异系数高于正常氮处理,且其增幅排序为地上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地下干物质增加量>叶数>地上干重>氮素生理利用效率>氮积累量>根长>根冠比>蔓长;3)对 11 个指标的耐低氮胁迫指数进行主成分分析,3 个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 72.67%,计算综合评价值 Y;4)地上干重、地上部干物质增加量、地下部干物质增加量、总干物质增加率、叶数、蔓长、根长、根冠比、氮积累量、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的耐低氮胁迫指数与 Y 值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钱力
基于收入差异适度性判断准则,构建了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隶属函数协调度模型测度了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静态协调度和动态协调度,对省际间和区际间农村居民收入差异适度性进行了判断分析,研究结论认为:第一,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较为适度;第二,适度性在收入差异不同阶段呈现不同轨迹;第三,区际间收入差异的适度性要优于省际间;第四,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稳定与公平的适度性存在差异。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 区域差异 适度性 测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许凤 张颢 杨春梅 蹇洪英 王其刚 单芹丽 汪国鲜 曹桦
通过测定14个不同月季种质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叶绿素a、叶绿素b、游离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指标,对14个不同月季种质材料的耐寒隶属函数值进行计算,对不同月季种质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
月季 耐寒性 隶属函数值法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萌 赵曾菁 赵虎 吴星 龚明霞 何志 王日升
【目的】建立韭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方法,为选育耐热韭菜品种及丰富广西耐热韭菜品种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农业农村部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2015—2020)期间收集的广西大叶韭菜、宽叶韭菜和细叶韭三类地方种质资源(分别标记为A、B、C、D、E、F、G、H和I)为试验材料,测定其38 ℃高温胁迫(实验室组)处理7 d后的生长指标(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和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和生理指标[叶绿素、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结合田间自然高温胁迫(田间组 )实际耐热表现,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类型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结果】在38 ℃高温胁迫下,广西大叶韭菜、宽叶韭菜和细叶韭菜三类9份韭菜种质的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和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均较其适温对照(CK)极显著下降(P<0.01),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叶韭菜类型,降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降幅最大的是大叶韭类型,降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是大叶韭类型,升幅最小的是细叶韭类型;Pro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升幅最大的是细叶韭类型,升幅最小的是大叶韭类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广西三类地方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排序为细叶韭>宽叶韭>大叶韭,9份韭菜种质中耐热性较强的是种质G(编号2016451159)和种质I(编号2016453604),耐热性最差的是种质C(编号SC20191200)。【结论】以叶片最大生长长度、地上部新增生物量及叶绿素、Pro和MDA含量作为韭菜种质资源耐热性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可将广西三类韭菜种质资源的耐热性排序为细叶韭>宽叶韭>大叶韭,并确定种质G和I为耐热性较强种质,种质C为耐热性最弱种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雪银 文仁来 吴翠荣 周锦国
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高渗培养液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环境,以与玉米自交系幼苗质膜损伤程度有关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为指标,运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13个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模糊隶属函数法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能较全面地评价玉米的抗旱性;利用生理指标的隶属函数加权平均值(D)对参试材料的抗旱性评价与田间干旱鉴定结果基本一致,值基本上可以直接用于玉米品种的抗旱性分级评价。
关键词:
玉米 模糊隶属函数 抗旱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瑞 何之龙 张震 徐婷 王湘南 张英 陈永忠
【目的】本研究利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开展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影响的综合评价,以期为油茶苗木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湘林27号’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氮素水平为8 mmol·L~(-1),氮素形态为(NO_3~-∶NH_4~+=0∶0,10∶0,7∶3,5∶5,3∶7,0∶10),测定苗木的营养生长指标、光合特性、光合生理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分析方法分析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苗木生产力相关的16个指标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苗高增量与地径增量、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投影面积、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叶片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生物量与苗高增量、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地径增量、根系形态特征(根系投影面积、根系体积、根系直径)、叶片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片全氮含量与(根系投影面积、根系表面积)、地径增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苗高增量、生物量、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一致,即不同处理(A0~A5)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由强到弱排序为A3>A4>A2>A5>A1>A0,A3(NO_3~-∶NH_4~+=5∶5)对油茶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为A4(NO_3~-∶NH_4~+=3∶7)。【结论】混合氮源(铵硝等比)最有利于油茶苗木的生长。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磊 高润 卓兴良 包锦泽 占文源 耿嘉良 玉柱
采用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共设置3个贮藏时间点(15、30、60 d),共4种苜蓿(Medicago sativa)青贮型发酵全混合日粮(FTMR)配方,其中FTMR-1、FTMR-2为40:60精粗比,FTMR-3、FTMR-4为50:50精粗比,旨在探究不同贮藏时间下精粗比对FTMR的发酵品质、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 FTMR-1和FTMR-4的p H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各FTMR的乳酸(LA)、乙酸(AA)含量逐渐升高,在贮藏60 d后FTMR-4的氨态氮显著低于FTMR-2 (P <0.05),各发酵时间点均未检测到丁酸(BA)。2)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各FTMR营养成分保留较好。3)通过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得出,在贮藏15 d后FTMR的综合排名为FTMR-1> FTMR-3> FTMR-4=FTMR-2,贮藏30 d后FTMR的综合排名为FTMR-3> FTMR-1> FTMR-4> FTMR-2,贮藏60 d后FTMR的综合排名为FTMR-3>FTMR-1=FTMR-4> FTMR-2。综上,不同精粗比的FTMR在贮藏15、30、60 d后品质优良,设计高精粗比日粮时推荐降低粗饲料蛋白质含量保证贮藏品质,设计低精粗比日粮时推荐提高粗饲料蛋白质含量实现节本增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芳芳 邢丹 朱文超 胡明文 詹永发 杨红
【目的】探明镉胁迫条件下辣椒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为快速筛选耐镉性优良辣椒种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低浓度(0.5 mg/kg)和高浓度(4.0 mg/kg)〕镉胁迫对48个辣椒品种(系)的株高(PH)、株幅(PW)、茎粗(SD)、叶色(LC)、单株挂果数(NF)和单株产量(YPP)共6个数量性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其耐镉性进行评价。【结果】不同浓度镉胁迫条件下,48份辣椒品种(系)的6个农艺性状指标的平均值均较CK(44.87 cm、38.87 cm、5.47 mm、3.15、29.25个、209.43 g/株)明显降低,其中,低浓度和高浓度分别下降5.06 cm/9.08 cm、6.45 cm/9.88 cm、0.97 mm/1.26 mm、0.98/1.48、6.23个/11.42个、44.60(g/株)/81.37(g/株),以叶色对镉胁迫响应最敏感;低浓度和高浓度胁迫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5.92%和17.38%、16.59%和17.87%、9.78%和13.54%、35.94%和39.52%、28.93%和29.61%、48.21%和52.55%,均高于对照,且浓度越高,变异系数越大。通过聚类分析按不同浓度胁迫下的加权隶属函数D值将48份辣椒品种(系)分为高耐、耐、中耐、敏感和高敏感5个类群,其PH、PW、SD、LC、NF和YPP的隶属函数值之间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品种间耐镉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高耐镉品种6份,分别为H13(成都二荆条)、Z15(新一代)、Z9(凤鸣辣椒)、SX(陕西线椒)、H31(紫色椒)和YZ12(自交系);耐镉和中耐镉品种分别为7份和16份,敏感和高敏感品种分别为13份和6份。【结论】通过辣椒的农艺性状可表观快速地对辣椒耐镉性进行评价,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并加速辣椒耐镉品种选育进程。
关键词:
辣椒 农艺性状 耐镉 综合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平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宏 都栩 王晓黎 黄静玮
【目的】筛选出川中丘陵区鲜食型和全粉加工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品种。【方法】于2009-2014年,陆续引进23个紫色甘薯品种(品系),以‘南紫薯008’为对照,研究不同基因型紫色甘薯品种主要品质性状在川中丘陵区的变化。【结果】鲜食型品种以蒸煮食味优、干物率和淀粉含量适中、可溶性糖含量高为主要筛选指标,‘渝紫263、‘南紫薯008’和‘南紫薯014’的食味评分分列前3位,干物率27.52%31.34%,淀粉17.20%22.17%,可溶性糖6.75%10.38%,产量22 59725 312 kg/hm2。
关键词:
紫色甘薯 品质 花青素 产量 川中丘陵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田嘉 唐开文 罗淑萍 李疆
为探明低温下中国栽培扁桃鹰咀、纸皮,国外引进扁桃Nonpareil、Mission以及野生扁桃花蕾的生理指标变化,比较扁桃花蕾的抗寒性。本实验剪取4种栽培扁桃和野生扁桃的带花蕾枝条,带回实验室后分别进行4℃、0℃、-2℃、-4℃和-6℃处理,12 h后采摘花蕾,测定花蕾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变化,并利用隶属函数法比较花蕾的抗寒性。结果显示低温处理12 h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淀粉含量先降低后升高;M
关键词:
扁桃花蕾 隶属函数法 抗寒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鑫浩 许洪扬 缪武 雷佳奇 金雨珂 郑井元 朱凡
为筛选高产且适合在轻度镉(Cd)污染土壤中种植的低镉积累辣椒品种,选取了4个辣椒类型(朝天椒、泡椒、牛角椒、线椒)主产区的12个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Cd污染(2.5 mg/kg)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辣椒品种中Cd积累量的差异,分析Cd对光合色素、光合能力、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从果实Cd含量、产量和光合能力等3个维度筛选具有低Cd、高产特性的辣椒品种。结果表明:12个辣椒品种中长兴八号和龙福椒的单株产量较高,分别为402.35、384.26 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供试辣椒品种中根、茎、叶、果中的Cd含量依次降低;4个类型中,牛角椒的根和茎富集系数最高,线椒的根和茎富集系数最低,朝天椒叶片的富集系数最低;长兴8号、湘辛28号、龙福椒的果实富集系数较低;龙福椒鲜果中Cd含量最低,为0.11 mg/kg;目标危险系数(THQ)显示,健康风险较高的是星秀(1.373)、橙艳(1.125)和湘辣699(1.152),较低的是龙福椒(0.587)、湘辛28号(0.722)、长兴8号(0.732);Cd对叶片CO2同化效率的抑制程度高于其对光化学效率的抑制程度,Pn和Fv/Fm共同影响辣椒在Cd处理下的产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58和0.37;通过综合评价值,龙福椒具备低镉高产的特性,可优先考虑在轻度Cd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庞丹波 李生宝 潘占兵 蔡进军 董立国 张源润 王川
为探索适宜在半干旱风沙区进行种植的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在宁夏中卫市东园镇瑞应村进行引种试验。从7个苜蓿品种的根长、根重、株高、主枝侧枝数、茎叶比、干鲜比、产草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甘农4号紫花苜蓿株高、茎叶比、干鲜比均较大,且显著高于其他供试苜蓿品种(P<0.05);鲜草产量则是甘农8号最大,且与株高、主枝侧枝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主成分分析显示,根长、鲜根重、株高和主枝侧枝数对紫花苜蓿的综合生长性状影响较大;3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甘农3号、甘农4号的得分比较高,各项指标和性状较好,是中卫市瑞应村适合种植的苜蓿品种;皇后的生产性能较差,不适宜在该地区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鑫浩 许洪扬 缪武 雷佳奇 金雨珂 郑井元 朱凡
为筛选高产且适合在轻度镉(Cd)污染土壤中种植的低镉积累辣椒品种,选取了4个辣椒类型(朝天椒、泡椒、牛角椒、线椒)主产区的12个主栽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Cd污染(2.5 mg/kg)土壤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辣椒品种中Cd积累量的差异,分析Cd对光合色素、光合能力、产量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从果实Cd含量、产量和光合能力等3个维度筛选具有低Cd、高产特性的辣椒品种。结果表明:12个辣椒品种中长兴八号和龙福椒的单株产量较高,分别为402.35、384.26 g,显著高于其他品种;供试辣椒品种中根、茎、叶、果中的Cd含量依次降低;4个类型中,牛角椒的根和茎富集系数最高,线椒的根和茎富集系数最低,朝天椒叶片的富集系数最低;长兴8号、湘辛28号、龙福椒的果实富集系数较低;龙福椒鲜果中Cd含量最低,为0.11 mg/kg;目标危险系数(THQ)显示,健康风险较高的是星秀(1.373)、橙艳(1.125)和湘辣699(1.152),较低的是龙福椒(0.587)、湘辛28号(0.722)、长兴8号(0.732);Cd对叶片CO2同化效率的抑制程度高于其对光化学效率的抑制程度,Pn和Fv/Fm共同影响辣椒在Cd处理下的产量,路径系数分别为0.58和0.37;通过综合评价值,龙福椒具备低镉高产的特性,可优先考虑在轻度Cd污染农田推广种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唐忠厚 张爱君 陈晓光 靳容 刘明 李洪民 丁艳锋
【目的】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属块根类淀粉作物,同时也是较典型"喜钾"作物,而甘薯种植区土壤缺钾十分普遍。同时,甘薯块根淀粉用途与其理化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加强研究钾缺乏对甘薯块根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选用3个不同钾效率型甘薯徐薯32(耐低钾与钾高效型)、徐薯18(中间型)与宁紫薯1号(不耐低钾与钾低效型)为材料,利用1980年设置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田低钾(LK,氮磷处理)与正常钾水平(CK,氮磷钾处理)两处理,分析甘薯块根淀粉粒径大小与分布、热焓特性、糊化特性、吸
关键词:
甘薯 低钾胁迫 块根 淀粉 理化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