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8)
- 2023(9624)
- 2022(8118)
- 2021(7593)
- 2020(6287)
- 2019(14653)
- 2018(14318)
- 2017(27444)
- 2016(14561)
- 2015(16287)
- 2014(16129)
- 2013(15476)
- 2012(14013)
- 2011(12297)
- 2010(12011)
- 2009(10445)
- 2008(9828)
- 2007(8528)
- 2006(6938)
- 2005(5266)
- 学科
- 济(60057)
- 经济(60005)
- 管理(41963)
- 业(36543)
- 企(30171)
- 企业(30171)
- 方法(29880)
- 数学(27097)
- 数学方法(26710)
- 中国(18091)
- 农(15300)
- 财(14342)
- 地方(14116)
- 业经(12212)
- 农业(10242)
- 环境(10234)
- 理论(9256)
- 学(9132)
- 务(8961)
- 和(8918)
- 财务(8914)
- 财务管理(8894)
- 技术(8868)
- 贸(8807)
- 贸易(8804)
- 易(8509)
- 制(8495)
- 企业财务(8457)
- 划(8085)
- 城市(7659)
- 机构
- 学院(191740)
- 大学(191319)
- 管理(79854)
- 济(77982)
- 经济(76232)
- 理学(69553)
- 理学院(68846)
- 管理学(67625)
- 管理学院(67263)
- 研究(59516)
- 中国(43388)
- 京(39649)
- 科学(36086)
- 财(34091)
- 中心(29587)
- 业大(28426)
- 财经(27901)
- 农(27876)
- 江(27344)
- 所(26734)
- 经(25658)
- 范(25333)
- 师范(25080)
- 研究所(24526)
- 经济学(23993)
- 北京(23806)
- 院(22919)
- 州(21825)
- 经济学院(21796)
- 农业(21794)
- 基金
- 项目(142396)
- 科学(113731)
- 研究(104805)
- 基金(103888)
- 家(90187)
- 国家(89454)
- 科学基金(78688)
- 社会(67840)
- 社会科(64414)
- 社会科学(64395)
- 省(55935)
- 基金项目(55840)
- 自然(51010)
- 自然科(49883)
- 自然科学(49868)
- 教育(49203)
- 自然科学基金(48901)
- 划(47299)
- 编号(42210)
- 资助(41227)
- 重点(32146)
- 成果(31970)
- 部(31882)
- 发(30733)
- 创(29989)
- 课题(28895)
- 国家社会(28419)
- 创新(28122)
- 教育部(27710)
- 科研(27464)
共检索到2671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英 俞伯阳
文章研究了城市基础设施隐性需求的含义,建立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基于格柵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对基于隐性需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隐性需求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丽英 俞伯阳 梅昊辰 李佩泽
文章在对目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文献总结、梳理的基础之上,剖析出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可持续性的系统分析,构建出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灰色关联法进行算例分析。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宁小莉 王英楠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它包括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社会经济环境、城市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对更好地建设符合于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而基础设施评价是人居环境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居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对于实现人居环境的效益最大化,搞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推动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实现意义。在遵循以人为本、层次性与针对性、可操作性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基础设施评价三层指标体系,构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综合评价模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并对基础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喜萍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线分析方法 (DEA)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对2006~2015年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低,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京津沪琼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配置相对效率高,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效率明显过低。
关键词:
数据包络线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任喜萍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线分析方法 (DEA)构建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对20062015年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率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综合效率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低,大部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处于规模无效状态。京津沪琼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配置相对效率高,中部地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相对效率明显过低。
关键词:
数据包络线分析 城市基础设施 投资效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南青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通过数据新基建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利用海量数据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隐私计算作为数据新基建的关键底层技术之一,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隐私计算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伦盛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方法,分别对我国省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与科技发展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投融资效率的提高;剔除环境、误差因素,我国各省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效率主要受规模效率的影响;投资效率主要受纯技术效率的影响。因此,建议通过拓宽融资途径,扩大中、西部地区各省份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规模来提高融资规模效率,通过提高东部地区基础设施投资管理和技术水平来提高投资纯技术效率,同时通过提高城市人力资本与科技发展水平来改善投融资环境从而促进投融资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基础设施 投融资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李鹏 刘亦文
应用CCA(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2010年31个省市城市基础设施评价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将多个指标综合成为少数几个因子;应用数据包络方法(DEA)分别对区域城市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和财政维护资金效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从全国整体水平来看,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和市政固定资产投资的利用效率都比较低。城市维护建设资金利用效率低下是由于纯技术效率低下造成的,而资金规模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市政固定资产投资效率低下是由于规模效率低下造成的,而资金的纯技术效率影响较小;我国中东西各地区的资金利用效率也不尽相同,东部地区的资金利用普遍存在规模过剩导致的效率低下,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利用则存在管理技术水平不足...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投融资效率 DEA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君
基础设施作为城市的重要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意义重大,低碳建设是其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面临着巨大的机会和挑战。传统建设模式已经难以适应低碳建设的新要求,文章合理拓展项目集成交付模式(IPD),通过将"分割的"建设阶段有机地链接起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目标统一、组织整合以及生产过程集成,同时,明确地将低碳目标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和重要建设内容,设计出一套综合的量化评价方法,使得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微观活动的成本、功能、环境影响等清单化和定量化,充分利用评价过程和结果的导向作用来逐步促进低碳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具体实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世蓉 蒋时节 户邑
在分析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构成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矩阵模型。并在对近十余年全国城镇人口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选取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计算流程,通过拟合相关关系式、对原有基础设施投资(I0)进行估计、代入矩阵模型估算出未来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从中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推论以供制定投资计划的决策者参考。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基础设施投资 需求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詹慧龙 刘虹 唐冲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支撑。通过对龙头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主等2143个农村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农户满意率不高,适合农业新型经营形式的建设需求未能有效满足。鉴于此,本文从区域、经营主体、设施类型和投资意愿等不同角度,对新型经营主体在农业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划分事权、创新政府管理、突出建设重点、健全运管机制、加强绩效评价、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效益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基础设施 新型主体 需求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敏 李晋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绩效的合理评价是进行科学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为了对长三角25个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建立了基础设施投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9年截面数据采用组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首先使用超效率DEA、熵权TOPSIS、因子分析三种方法得出各自结果下的排名,在验证了各评价方法具有一致性的前提下采用模糊Borda综合评价法得出各城市的最终排名。组合评价方法弥补了单一方法的不足,有助于得到更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为有关城市和部门把握基础设施投资绩效和未来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华 朱俊文
负债融资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加大了资金成本和财务的风险。从融资人、项目建设、客观原因和债务引起的外在风险出发,分析以土地作抵押的城市基础设施负债融资存在的风险,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于各种风险进行了评价,认为融资人管理不善和土地政策变动是以土地为抵押的城市基础设施负债融资的主要风险。
关键词:
城市基础设施 负债融资 AHP风险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林 郑惠云 欧婵娟
在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风险的评价过程中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传统的方法不适用于对其评价。文章提出一个基于D-S证据理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风险评价模型。该模型主要运用FAHP法计算指标权重,然后运用证据理论的层次递归合成算法对多层次指标进行合成,得出项目风险总体评估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倩倩 鞠方 周建军
创新在提升本土竞争优势与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数字经济的迅速兴起为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技术分工视角出发,利用城市面板数据与微观专利数据,考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创新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此影响表现出边际报酬递增的特性;技术分工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城市创新水平的重要传导渠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亦会推动城市创新质量的同步提升,并能在长期起到缩小区域间创新发展差距的作用;以“宽带中国”和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代表的数字中国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政策均能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产生政策协同效应,共同助力城市创新发展。研究结果拓宽了数字化趋势影响城市发展的机理分析,也为促进城市创新提供了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