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87)
- 2023(15829)
- 2022(13562)
- 2021(13061)
- 2020(10561)
- 2019(24610)
- 2018(24400)
- 2017(45792)
- 2016(25598)
- 2015(28977)
- 2014(29169)
- 2013(27501)
- 2012(24759)
- 2011(22250)
- 2010(22172)
- 2009(19241)
- 2008(18220)
- 2007(15627)
- 2006(13296)
- 2005(11021)
- 学科
- 济(88119)
- 经济(88022)
- 管理(68034)
- 业(62734)
- 企(52602)
- 企业(52602)
- 方法(43945)
- 数学(38294)
- 数学方法(37675)
- 中国(27764)
- 农(24893)
- 教育(24855)
- 财(22024)
- 学(21612)
- 理论(20823)
- 业经(20668)
- 地方(17386)
- 技术(17002)
- 农业(16662)
- 贸(15392)
- 贸易(15386)
- 易(14948)
- 教学(14728)
- 和(14517)
- 务(14325)
- 财务(14254)
- 财务管理(14225)
- 制(14187)
- 环境(14077)
- 企业财务(13445)
- 机构
- 大学(342578)
- 学院(340826)
- 管理(133012)
- 济(122702)
- 经济(119709)
- 理学(116878)
- 理学院(115554)
- 管理学(113276)
- 管理学院(112641)
- 研究(108860)
- 中国(72708)
- 京(72417)
- 科学(68624)
- 范(55096)
- 师范(54649)
- 财(54364)
- 所(52305)
- 业大(50337)
- 农(49872)
- 中心(49524)
- 江(48507)
- 研究所(48394)
- 北京(45422)
- 财经(45171)
- 师范大学(44507)
- 教育(43246)
- 技术(41641)
- 经(41301)
- 院(40183)
- 州(39733)
- 基金
- 项目(243289)
- 科学(192446)
- 研究(185116)
- 基金(172562)
- 家(149051)
- 国家(147668)
- 科学基金(127495)
- 社会(113158)
- 社会科(106936)
- 社会科学(106908)
- 省(97427)
- 教育(92890)
- 基金项目(91858)
- 划(83038)
- 自然(82143)
- 自然科(80246)
- 自然科学(80226)
- 编号(78993)
- 自然科学基金(78724)
- 资助(69856)
- 成果(64800)
- 课题(56186)
- 重点(55364)
- 部(54662)
- 发(52238)
- 创(51351)
- 项目编号(48595)
- 教育部(47823)
- 创新(47526)
- 大学(46663)
共检索到476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海燕 姜明房
隐性知识理论为我们更全面认识"什么是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对社区教育课程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基于隐性知识的逻辑再先性、社区教育目标要求、社区教育个性化地位和独有价值的要求以及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社区教育课程现状,社区教育课程中培育社区居民的隐性知识应遵循以下路径:要给社区居民更多的实践和表达机会;注重教师与居民、居民与居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深度交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教师本人基于隐形知识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社区教育 课程 培育路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柴旭东 戚业国
答辩时间2010年4月创业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创新、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并为他人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学开展以来,创业教育的理念正在普及,系统化教育教学和实践体系正在形成,创业型人才已成为大学生希望的发展方向之一,大学生创业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开展创业教育,培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馨
从剖析隐性知识的研究现状出发,指出隐性知识研究遭遇困境的一个原因是在研究路径上局限于知识的表达维度,而忽视理解维度。认为社会交互过程中隐性知识虽然无法明确表达自身,但是却可以通过其他类型的知识予以解释,以达成交互双方对隐性知识的理解。借鉴哈贝马斯提出的主题知识和非主题性知识概念,本文提出知识的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通过从理解维度引入新的研究路径,深化对隐性知识的研究,进而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转移和共享。
关键词:
隐性知识 解释学 研究现状 非主题性知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李志青 孟宪超
厘清学徒制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路径对开发、继承和发展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创造具有重要价值。在SECI模型基础上,以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车身修复岗位的师徒互动过程为例进行质性研究,提出了学徒制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一是隐性知识的共同化模式——师徒分享隐性知识之路;二是显性知识的表出化模式——师徒创造新式概念之路;三是显性知识的联结化模式——嵌入已有知识网络之路;四是显性知识的内在化模式——知识迁移内化应用之路。借鉴“环境—主体因素—行为”三元交互决定模型,提出应围绕建构稳固的新型师徒关系、创设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条件、营造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组织环境三个方面加速推进隐性知识的传递效率,从而提升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育人效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敏 王丽娜 赵明
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隐性知识的获得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在分析隐性知识特征和获取维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隐性知识视角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期对研究生教育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研究生 创新能力 培养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卢珂 吴价宝
对知识尤其是对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组织的发展。隐性知识共享是与组织相关的伴随着大量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流动和交换的复杂行为,一般会受到组织特征的影响。而组织承诺作为组织的重要特征之一,研究其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流动的视角,通过对组织承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关系的研究,说明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成正比,持续承诺则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反比关系,且规范承诺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程度较大。
关键词:
组织承诺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知识流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利 王千
促使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是丰富教育资源、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现实情境中,依附于教师个人身上的隐性知识共享面临诸多困境,严重影响教师个体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文章从个体、组织、技术、文化与机制五个层面入手,探讨促进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策略的重要战略意义。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共享 转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有远 欧阳园园 徐长斌
随着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发展,如何挖掘大量精品课程资源中的隐性知识和隐性课程资源,促成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优质资源更广范围的共享是精品课程建设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针对高职院校此类问题,通过引用SECI模型从整体上分析和研究了精品资源课程中的显性和隐性资源的平衡转化。采用认知地图等可视化技术对隐性资源进行挖掘,建立隐性知识数据库,采用本体建模的方式构建了适合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民选
隐性知识是当代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隐性知识的本质与特性,阐明隐性知识的生成依据,探讨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提出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知识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娟 徐媛媛 袁潇
在目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企业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文章基于11家企业184名被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探索员工不同的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证明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回避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起间接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目标取向和员工创新行为中间接作用的研究领域,也为创新驱动型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志柱 雷育生
隐性知识分享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关键,然而高校教师对于隐性知识分享表现得并不积极。本文基于理性行为理论(TRA)分析框架,以知识分享意愿为中介变量,提出了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享行为决定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分享行为取决于其知识分享意愿,而知识分享意愿又取决于感知管理支持、感知组织文化、人际信任、心理所有权和感知知识价值等因素。
关键词:
大专院校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实证研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代君 张亚珍 李健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知识共享是一条新的思路。为了克服高职院校教师在知识共享方面的诸多障碍,必须在改善高职教师知识共享意愿、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构建教师学习社区等几个方面着力,以实现教师隐性知识的增值与创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共享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磊 孙欣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传授隐性知识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隐性知识的获取有助于高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实践环节薄弱、层次较低,偏重以显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为此,高校应树立与时俱进的创业教育理念,搭建多主体参与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组织灵活有效的团队学习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关键词:
隐性知识 转移 高校 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祁保华
隐性知识是相对显性知识而言,难以用语言明确表达,依赖于实践高度个性化的知识。创业隐性知识的教育和传递在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有必要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在对隐性知识生产和转移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以隐性知识理论为指导,转变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改进高校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建立创业教育企业导师制度,促进大学生创业隐性知识的获得,加强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创业教育 改进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林元 高俊民
隐性知识是教师培训工作中容易忽略的一个方面,作为教师技术知识的一个关键所在,隐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师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隐性知识的基本内涵出发,对如何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与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质量和效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隐性知识 教师培训 转化 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