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95)
2023(17867)
2022(15101)
2021(14274)
2020(11859)
2019(27389)
2018(27230)
2017(50995)
2016(28195)
2015(31705)
2014(31597)
2013(30368)
2012(27554)
2011(24538)
2010(24529)
2009(22172)
2008(21634)
2007(19129)
2006(16665)
2005(14507)
作者
(75900)
(63137)
(62719)
(59638)
(40111)
(30131)
(28688)
(24684)
(24124)
(22486)
(21571)
(20990)
(19867)
(19786)
(19448)
(19015)
(18942)
(18876)
(18058)
(18031)
(15536)
(15489)
(15085)
(14593)
(14204)
(13999)
(13973)
(13965)
(12522)
(12443)
学科
(107351)
经济(107235)
(98542)
管理(91147)
(88067)
企业(88067)
方法(51272)
数学(41634)
数学方法(41066)
(32912)
业经(32434)
(32154)
中国(32082)
教育(25056)
技术(24700)
理论(24435)
(23406)
财务(23337)
财务管理(23306)
农业(23073)
企业财务(22086)
(21456)
地方(19603)
(19438)
(19347)
(17926)
贸易(17915)
(17744)
(17400)
(16993)
机构
大学(389713)
学院(386313)
管理(157349)
(149122)
经济(145915)
理学(136724)
理学院(135264)
管理学(132919)
管理学院(132176)
研究(121355)
中国(87103)
(83027)
科学(73815)
(68018)
(58012)
(57906)
(57649)
师范(57510)
(57334)
中心(55328)
业大(55174)
财经(55165)
研究所(52859)
北京(52347)
(50354)
师范大学(46682)
(45970)
农业(44911)
(44520)
经济学(43857)
基金
项目(263889)
科学(211337)
研究(201026)
基金(190273)
(162988)
国家(161441)
科学基金(141555)
社会(126202)
社会科(119522)
社会科学(119492)
(104852)
基金项目(100929)
教育(98350)
自然(90775)
自然科(88765)
自然科学(88745)
(88384)
自然科学基金(87174)
编号(83881)
资助(76848)
成果(68513)
(59562)
重点(58983)
课题(58778)
(58339)
(56721)
创新(53676)
项目编号(52351)
教育部(52291)
大学(51200)
期刊
(160268)
经济(160268)
研究(119196)
中国(77634)
教育(71919)
管理(61013)
(54343)
学报(54013)
(52532)
科学(51740)
大学(44157)
技术(39773)
学学(39358)
农业(37063)
业经(28898)
(28004)
金融(28004)
财经(26798)
经济研究(24381)
(23035)
(21373)
问题(20673)
图书(20588)
技术经济(20302)
科技(19402)
现代(17788)
职业(17295)
理论(17228)
商业(17107)
财会(16804)
共检索到564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柴旭东  戚业国  
答辩时间2010年4月创业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在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进行创新、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并为他人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大学开展以来,创业教育的理念正在普及,系统化教育教学和实践体系正在形成,创业型人才已成为大学生希望的发展方向之一,大学生创业活动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各级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开展创业教育,培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桂凤  卫文杰  
创业者人数少、创业成功率低是当前大学生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传统观念的禁锢、对创业过程的不了解加上创业教育的滞后是导致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创业隐性知识学习是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却并未被纳入创业教育体系之中,成为一个被忽视的角落。本文在分析创业隐性知识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创业隐性知识学习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即案例教学、师徒式传授、组建创业学习共同体。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祁保华  
隐性知识是相对显性知识而言,难以用语言明确表达,依赖于实践高度个性化的知识。创业隐性知识的教育和传递在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高校有必要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在对隐性知识生产和转移规律认识的基础上,以隐性知识理论为指导,转变高校创业教育理念,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改进高校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实践,建立创业教育企业导师制度,促进大学生创业隐性知识的获得,加强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磊  孙欣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传授隐性知识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隐性知识的获取有助于高校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当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实践环节薄弱、层次较低,偏重以显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材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为此,高校应树立与时俱进的创业教育理念,搭建多主体参与的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高质量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组织灵活有效的团队学习形式,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颖  娄成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高校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揭示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大学知识创新的关系,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倩  程刚  王夫芹  
文章剖析了企业隐性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内涵,探讨了两者的关系,分别从员工、团队和企业层面分析了隐性知识共享对企业知识创新的价值。基于隐性知识共享构建了企业知识创新模型,建立了知识创新的保障机制,以期在深入认识企业知识创新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知识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春明  邢宝君  
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全新的理念,而隐性知识的转移又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企业要实现隐性知识的顺利转移就必须着力于管理的创新,企业管理创新是一个涉及到组织,人力资源以及文化创新的系统工程。文章从隐性知识的涵义及其特点,转换模式以及与隐性知识转移相适应的管理创新三方面阐述了隐性知识的转移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建国  仲伟俊  梅姝娥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管理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隐性知识作为企业的重要资源,是知识管理的重点所在。文章在阐述隐性知识管理相关概念基础上,对隐性知识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企业有效实施隐性知识管理的四点措施,从而希望对企业的隐性知识管理有所帮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庆普  李志超  
隐性知识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企业隐性知识的主要内涵;较全面地分析了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知识主体相互之间、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之间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方式和障碍因素;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模型;结合我国企业实际状况,较详细地探讨了促进企业隐性知识流动与转化的主要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海燕  姜明房  
隐性知识理论为我们更全面认识"什么是知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对社区教育课程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基于隐性知识的逻辑再先性、社区教育目标要求、社区教育个性化地位和独有价值的要求以及社区居民学习需求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社区教育课程现状,社区教育课程中培育社区居民的隐性知识应遵循以下路径:要给社区居民更多的实践和表达机会;注重教师与居民、居民与居民、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深度交流;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促进教师本人基于隐形知识的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鹏  安立仁  
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因素很多,隐性知识学习对创新绩效的贡献尤为重要,但隐性知识学习要素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在以往研究中未有清晰的答案。基于结构方程建模的思想,文章建立了企业隐性知识学习的概念模型,并在理论综述基础上构建了企业隐性知识学习与创新绩效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隐性知识学习要素与创新绩效间的结构关系给出操作化界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晓敏  
创业者的隐性知识获取是提高机会能力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机会能力是企业获得生存发展、影响创业绩效的关键所在。基于创业者的研究视角构建隐性知识获取、机会能力和创业绩效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对18位创业者的深度访谈和对382位创业者的问卷调研,对概念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显示:(1)机会能力在隐性知识获取和创业绩效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2)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机会能力各维度以及成长绩效和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更大,而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生存绩效的影响作用更大;(3)与机会评估能力和机会利用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民选  
隐性知识是当代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隐性知识的本质与特性,阐明隐性知识的生成依据,探讨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提出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知识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娟  徐媛媛  袁潇  
在目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企业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文章基于11家企业184名被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探索员工不同的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证明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回避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起间接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目标取向和员工创新行为中间接作用的研究领域,也为创新驱动型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树中  
在阐述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对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及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对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创意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指出隐性知识转移不仅贯穿于知识创新的全过程,而且始终发挥主导性的关键作用,是知识创新形成的核心动力。在创意过程中,知识创新者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始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通过感知可以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和想象,然后通过知识整合形成创新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