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3)
- 2023(16574)
- 2022(14531)
- 2021(13677)
- 2020(11701)
- 2019(27069)
- 2018(27028)
- 2017(52166)
- 2016(28389)
- 2015(32236)
- 2014(31985)
- 2013(31427)
- 2012(28786)
- 2011(25897)
- 2010(25762)
- 2009(23673)
- 2008(23242)
- 2007(20583)
- 2006(17466)
- 2005(14954)
- 学科
- 济(111565)
- 经济(111447)
- 管理(84176)
- 业(81378)
- 企(68702)
- 企业(68702)
- 方法(55816)
- 数学(48764)
- 数学方法(48114)
- 农(29755)
- 财(28911)
- 中国(28115)
- 业经(24745)
- 学(24450)
- 地方(22181)
- 技术(21944)
- 贸(20316)
- 贸易(20307)
- 农业(19894)
- 易(19686)
- 理论(19468)
- 制(19363)
- 务(18887)
- 财务(18803)
- 财务管理(18760)
- 和(17800)
- 企业财务(17731)
- 环境(16936)
- 银(16437)
- 银行(16381)
- 机构
- 大学(399275)
- 学院(398768)
- 管理(161147)
- 济(156004)
- 经济(152567)
- 理学(140575)
- 理学院(139065)
- 管理学(136473)
- 管理学院(135764)
- 研究(126972)
- 中国(93624)
- 京(83804)
- 科学(81206)
- 财(69897)
- 农(64839)
- 所(63188)
- 业大(61706)
- 中心(59042)
- 研究所(57996)
- 江(57586)
- 财经(56861)
- 北京(52354)
- 范(52071)
- 经(51608)
- 师范(51567)
- 农业(51066)
- 州(46916)
- 经济学(46325)
- 院(46289)
- 技术(43173)
- 基金
- 项目(277234)
- 科学(217505)
- 研究(200920)
- 基金(200003)
- 家(174000)
- 国家(172540)
- 科学基金(148808)
- 社会(124936)
- 社会科(118328)
- 社会科学(118296)
- 省(110255)
- 基金项目(106897)
- 自然(98444)
- 自然科(96184)
- 自然科学(96157)
- 自然科学基金(94414)
- 教育(93501)
- 划(92102)
- 编号(82612)
- 资助(82366)
- 成果(65986)
- 重点(61601)
- 部(60549)
- 创(60081)
- 发(58375)
- 课题(56459)
- 创新(55582)
- 科研(53426)
- 大学(51946)
- 教育部(51845)
- 期刊
- 济(163027)
- 经济(163027)
- 研究(109973)
- 中国(71742)
- 学报(63858)
- 科学(58270)
- 农(57631)
- 管理(57402)
- 财(54009)
- 大学(48203)
- 学学(45345)
- 教育(44789)
- 农业(39969)
- 技术(36840)
- 融(29970)
- 金融(29970)
- 业经(28122)
- 财经(26794)
- 经济研究(26089)
- 经(22802)
- 业(21385)
- 问题(21352)
- 图书(21059)
- 科技(20493)
- 技术经济(20448)
- 理论(19055)
- 版(18990)
- 商业(18347)
- 统计(18294)
- 实践(17589)
共检索到561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丹群
[目的 /意义]对引文分析领域的研究与创新进行回顾和展望。[方法/过程]运用隐喻思维方法,以"科学睡美人"和第二代期刊评价指标(EF和SJR)的创设为例,对引文分析领域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说明;同时,通过对生态学相关研究文献的调研分析,提出将生态学原理引入到未来引文分析研究中来,形成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引文生态学,并就若干重要研究议题进行简要说明。[结果 /结论]隐喻思维方法在学术研究及方法论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引文生态学的提出对引文分析领域的理论完善和应用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隐喻思维 引文分析 引文生态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束金星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是语言系统的再生机制,语言隐喻本质上是隐喻思维在语言中的表现。隐喻思维是对变化中的现实进行概念化的重要工具,人们通过隐喻理解抽象概念与复杂状况,因而隐喻思维广泛应用于政治实践,为政治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结合认知理论,从语言学角度对"9.11事件"后美国外交政策中所蕴涵的隐喻思维进行解读,认为目前美国外交正处于调整期,外交政策趋向强化单边主义,这一变革将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隐喻 政治 隐喻思维 认知 美国外交政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罗珉
在组织理论研究中,我们常用形象的语言来隐喻地说明组织及其结构的本质或现象。组织隐喻可以说是人类表象思维的一种集中体现,它是向概念思维演化的一个关键阶段。本文从组织隐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视角讨论了组织隐喻问题,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从本质上是由隐喻所支配、控制的,隐喻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组织及其管理的看法和组织理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组织理论 隐喻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燕
隐喻是西方文学理论传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文学基本问题之一。隐喻在认知和语言之外的被当代隐喻研究所忽略的文学层面的价值理应受到关注:作为一种艺术,文学是充满隐喻性的创作。作家的整个思维运作方式和创作过程都是隐喻性的。隐喻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表现形式或修辞方式,而是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以认知隐喻研究为理论参照,并以自身的理论与之相互观照,而不仅仅是认知隐喻研究的补充。注重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有利于促成相得益彰且均衡有序的隐喻理论发展态势。
关键词:
隐喻 文学 修辞 思维 认知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立新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是在具体语境下进行的,离开了语境,隐喻也就无从辨别和理解,因此隐喻的识别与理解要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借助语境来推导话语喻义。文章试图通过对会话含义与关联理论的分析以期对隐喻做出合理解读。
关键词:
隐喻 认知语境 语用 会话含义 关联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颖 马羽安 嵇建琴 徐薇
教师角色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信念和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远程学习者对英语教师角色的隐喻信念,发现英语教师具有交流者、指引者、培育者、鼓励者、施救者等9项主要的概念隐喻,包含了学习者对英语教师社交、职业、认知、情感共四个维度的期待。本研究结论对远程开放学习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银平
空间隐喻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抽象概念都是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的。对空间维度词"长、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英汉空间维度词"长、短"的隐喻投射主要集中在时间域、声音域、评价域以及程度域。
关键词:
空间维度词 长 短 认知隐喻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田良斌 李雪
本文选取了习近平主席2014和2015年在国际场合发表的关于经济类主题的六篇演讲作为语料,运用MIP隐喻识别方法,从语篇中识别出12种概念隐喻类型,并引入文化维度对其中的"耕种隐喻"、"疾病隐喻"和"引擎隐喻"进行了分析解读。研究表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和中医文化深刻地影响和构建着我们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认知,因此习主席演讲中大量使用"耕种隐喻"和"疾病隐喻"探讨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问题;而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原本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引擎"概念也逐渐深入到中国人的经验知识领域,也被用来理解和建构经济等抽象概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孙娟
政治演说不同于其他演讲语篇,其主要特征在于它包含了演说者的意识形态倾向。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指出,隐喻建构着人类的思维活动和语言,具有普遍性和无意识性。文章运用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选取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作为语料,主要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三则概念隐喻,即"旅程隐喻""汽车隐喻"和"潜水艇隐喻",试图分析演说者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建构话语,通俗地传达其政策理念。
关键词:
APEC 政治演说 概念隐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慧明 左晓利
关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发展进程的资源环境特征,以区域环境禀赋为逻辑起点,为产业生态化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同时为突破以"生态"隐喻为基础的产业生态系统"生态"不"经济"的困境提供有益的思路。
关键词:
“生态”隐喻 环境禀赋 产业生态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绣娟 魏长升
为响应产业绿色创新号召、充分利用产业数据发现高价值情报信息,基于哲学三维之时间、空间与意间基础,构建面向产业数据的三维分析框架,并将其作为基点,应用GSO-边缘计算设计绿色创新要素挖掘方法,应用Arena 3.0网络设计可及推定方法。以“光伏产业”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本文提出方法论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创新要素包括制度要素、产业要素、技术要素与基建要素4种类型,对应10种特征表达,上述类型与特征表现均能够被行业全部吸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产业绿色创新要素特点、可及推定关键因素与转移转化策略,有助于企业制定更有效的产业绿色化策略,在提升竞争力的同时高效应对日益变化的绿色需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许多文章说隐喻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分析它们提出的主要证据,并探讨隐喻的逻辑原理,试图回答:隐喻导致的认知是谁的认知,怎样判断隐喻的真伪,隐喻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有什么实际作用。
关键词:
隐喻 逻辑 类比 教育研究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玉龙 蒋家傅
当前,电子书包已经从零散的试点应用逐步进入标准化、一体化的建设阶段。而现有关于电子书包的认识仍存在明显的局限,如主要是从经验角度出发,开展电子书包设计与应用;孤立看待电子书包,重点关注其装备工具效能,而未能从系统论角度将其置于宏观的教育传播系统加以审视。为此,笔者提出借助隐喻思维,重识电子书包。认为电子书包是泛在学习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式、开放性、可移动的数字化教育传播系统"。进而依据教育传播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互动关系分析,构建了电子书包生态系统模型,并结合项目实践详细阐述了其核心功能设计。本研究从认知方法论的角度对电子书包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与认知视角,希望对其标准化建设与应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隐喻 电子书包 系统建模 教育传播系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兴元
阐述了品牌研究中生态隐喻方法的可行性及合理性,简要分析了品牌生态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动态。认为品牌生态研究可沿着如下三条技术路线进行:一是品牌生态学基本概念、术语与原理体系的系统化及确立;二是生物生态学分析方法移植到品牌研究领域,从而形成新的品牌生态学方法;三是品牌生态的实证案例研究。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馨 李平
悟性是企业家认知的至高境界,悟性思维是产生创造性认知的源泉。通过对技术型创业家伊隆·马斯克的视频访谈、在线互动和公开演讲文字及视频的分析,本文提炼出反映其思维特征的四个隐喻,包括"玻璃+深渊"、"知识语义树"、"跨界融通"和"第一性原理",并以这些隐喻与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基础,在前期已经完成的关于中国传统悟性思维和悟性创新的理论构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探讨马斯克所兼具的东西方思维的某些特质,尤其是以此构建东西融合之悟性思维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