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6)
2023(9813)
2022(8357)
2021(7998)
2020(6871)
2019(15972)
2018(15914)
2017(31415)
2016(16706)
2015(18745)
2014(18400)
2013(17805)
2012(15921)
2011(13974)
2010(13795)
2009(12425)
2008(11738)
2007(9827)
2006(8073)
2005(6847)
作者
(43239)
(35826)
(35784)
(34143)
(23075)
(16978)
(16476)
(14215)
(13798)
(12593)
(12295)
(12136)
(11380)
(11137)
(11095)
(10890)
(10843)
(10498)
(10258)
(10242)
(8830)
(8608)
(8424)
(8260)
(8198)
(8179)
(7782)
(7625)
(7046)
(6905)
学科
(65769)
经济(65705)
(47330)
管理(46543)
方法(38607)
(38402)
企业(38402)
数学(35507)
数学方法(34890)
中国(17683)
(16905)
(15189)
业经(12819)
理论(12177)
(11833)
银行(11824)
(11746)
(11718)
财务(11690)
财务管理(11665)
(11534)
贸易(11527)
(11289)
(11145)
(11079)
企业财务(11058)
保险(10987)
(10784)
金融(10783)
技术(9877)
机构
学院(221237)
大学(220734)
(93230)
管理(92766)
经济(91530)
理学(80962)
理学院(80254)
管理学(78527)
管理学院(78137)
研究(63519)
中国(54683)
(43734)
(43570)
科学(36733)
财经(35852)
(32986)
中心(32650)
业大(30883)
(30536)
经济学(29968)
(29673)
(29060)
财经大学(27478)
经济学院(27368)
研究所(26627)
北京(26618)
(25020)
师范(24743)
商学(24684)
商学院(24453)
基金
项目(157416)
科学(126213)
基金(117834)
研究(113966)
(101487)
国家(100717)
科学基金(89340)
社会(73973)
社会科(70334)
社会科学(70314)
基金项目(61982)
(60490)
自然(59308)
自然科(58087)
自然科学(58076)
自然科学基金(57032)
教育(54477)
(51012)
资助(50012)
编号(45749)
(35713)
重点(34858)
成果(34634)
(33656)
(31917)
教育部(31723)
创新(31415)
国家社会(31101)
科研(30986)
人文(30841)
期刊
(87368)
经济(87368)
研究(61501)
中国(38631)
管理(33506)
(33475)
学报(29232)
科学(28515)
(27485)
金融(27485)
(25035)
大学(23997)
学学(22971)
技术(22439)
教育(19792)
财经(17333)
农业(17026)
经济研究(15206)
(14768)
业经(13736)
统计(13283)
(11999)
技术经济(11478)
理论(11216)
问题(11215)
决策(10911)
实践(10213)
(10213)
财会(9903)
商业(9618)
共检索到307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孟庆斌  宋烜  宋祉健  
人民币汇率风险的精准计算和预测是管理和控制汇率风险的首要条件,并随着外汇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背景下,利用随机波动模型和在险价值模型对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度量与预测。首先,基于贝叶斯估计方法,运用四种随机波动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拟合,并运用DIC准则筛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SV-N模型;然后,利用筛选出的模型结合在险价值模型对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度量;最后,基于所构建的SV-N-CVaR模型,对所选样本范围之外100日的人民币汇率风险进行一步向前预测。将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比较,可以看到预测正确率为87%,汇率风险预测值和真实值的变动趋势基本相同,说明风险预测模型与真实状况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在所构建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人民币汇率风险预测体系是可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陈风华  
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汇率波动日趋复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更加重要。鉴于此,文章运用随机波动(SV)模型对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杠杆效应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收益率与市场风险密切相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爱民  刘晓孟  
随着我国汇率报价机制的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近年来逐渐增大,汇率敏感部门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预测需求逐渐增强。因传统的金融时间序列模型或指数平滑模型不能很好地筛选并包含高阶滞后项信息,故本文选取机器学习中的稀疏模型族(Lasso、Ridge、弹性网、SCAD与MCP)对汇率波动率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传统模型进行比较并进行DM检验。结果发现,稀疏模型在各种货币的预测能力上均强于GARCH模型。在多种汇率的预测中,稀疏模型的预测能力表现出比指数平滑模型更强的稳健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欣  崔日明  
本文使用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对2005年7月22日至2012年9月5日期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拟合检验结论显示,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中存在的时变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特征。来自MCMC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存在的非对称特征不同于在股票市场普遍发现的"放大利空,缩小利好"型的"杠杆效应",而是突出表现为"放大利好,缩小利空"。但波动的非对称效应和强度较弱,这意味着央行在采取措施干预和管理汇率波动时,在时机选择和力度把握上不仅要充分考虑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时变性和持续性特征,而且更应注意汇率波动的非对称性及非对称类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志斌  刘园  
2005年汇改以来,尤其是进入2007下半年以后,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速度和波动幅度显著增加。文章使用ARCH类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剧烈,具有明显的尖峰、厚尾、波动率聚类特征;外部冲击会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并且冲击的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同导致人民币贬值的因素相比,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会造成人民币汇率更大幅度的波动。这些特征要求市场参与者提高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谨防人民币汇率过度升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保庆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波动分析,对于汇率风险的防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非线性ST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时间序列的动态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在长期内呈现均值回复现象,并且LSTA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非线性波动特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宫舒文  
文章通过对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数据的统计特征分析与模型建立深度解析汇率走势状况,选取2013~2015年714个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每日中间价数据,以ARMA模型建立均值方程模型,结合GARCH模型族中GARCH模型、TGARCH模型、EGARCH模型及GARCH-M模型对汇率的对数收益率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及模型拟合,通过对模型系数显著性、AIC及SBC准则及模型本身要求等各方面的筛选最终选用EGARCH(1,3)作为最优拟合模型,并发现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具有集群性、非对称性和杠杆效应等特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小玄  刘立新  
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数据为例,运用滚动时间窗样本外预测和SPA检验法,分别对比评估实现波动率和隐含波动率、高频数据和低频数据对未来不同期限波动率的预测能力,并构建反映不同deltA值期权隐含波动率平均水平的FVIX指数。结果表明:与实现波动率模型相比,隐含波动率模型的预测能力更高,尤其是基于蝴蝶指标和FVIX指数的隐含波动率模型。使用5分钟高频数据建模能够显著提高短期波动率预测精度,而对于长期波动率,高频数据没有表现出比低频数据更好的预测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魁  郭志颖  
准确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特征并预测未来走势,对政府制定汇率政策和企业进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MEEMD组合模型将人民币汇率序列分解并重构为代表市场投机因素的高频项、代表重大事件影响的低频项和代表人民币内在长期趋势的趋势项,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并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进行预测,据此提出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辉  张卫国  庄亮亮  肖炜麟  
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建立了BEKK,CCC,O-GARCH,IC-GARCH模型。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非对称性,改进了IC-GARCH模型,建立了IC-GJRGARCH,IC-IGARCH模型。给出了以上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评价,并分析IC情形下,残差类型及降维技术对预测效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预测实证表明,BEKK模型和IC-GJRGARCH模型比其他模型的预测效果要理想;残差类型为广义误差分布与t分布的预测效果都要优于高斯分布的预测效果;模型降维后预测效果与降维前的预测效果相差不大,甚至优于后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翟爱梅  
本文建立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GARCH族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的特征。结果显示,2005年7月21日至今,人民币的汇率收益具有显著的左厚尾特征;汇率的波动并不服从正态分布,具有集聚性;并且人民币的波动具有记忆性,随时间变化不会衰减;通过T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存在一定的杠杆效应,人民币汇率还不具备浮动汇率的特征。根据分析,本文认为杠杆效应的存在源自于汇率升值的单向预期,给出以下建议:通过有节奏的汇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改善国际收支双顺差,减少对升值的单向预期;央行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吴鑫育   梅学婷   周海林   尹学宝  
经验研究表明汇率收益率分布呈现出时变高阶矩(偏度和峰度)特征,其对于汇率波动率建模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众多研究表明,时变风险厌恶(RA)包含了金融波动率预测的相关信息。鉴于此,本文构建带时变高阶矩的GARCH-MIDAS-SK模型框架,进一步将RA指数引入该模型框架,实证检验RA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影响以及预测作用。实证结果表明:RA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具有显著负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分布展现出明显的时变高阶矩特征;引入RA和时变高阶矩有助于提高模型的样本内拟合效果。基于损失函数和MCS检验证实了引入RA和时变高阶矩能够显著提高模型的样本外预测精度,且预测结果具有关于不同样本外预测阶段的稳健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锦鑫  赵再梅  赖丹  
文章收集了2005年7月至2019年2月中美贸易的相关月度数据,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的非对称性模型,在运用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NARDL的误差修正模型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额之间的短期及长期非对称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在波动的方向及其波动的幅度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贸易进出口额均存在着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制定各个汇率波动方向下不同汇率波动幅度的弹性汇率调节机制,使得汇率调节政策更加灵活且精准,更好地发挥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振海  刘薇  张德生  
文章首先用小波Mallat算法对RMB/JPY汇率一阶差分数据进行了分解和单支重构,并对单支重构后的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进行检验,证实存在条件异方差性;然后,对近似分量和细节分量分别建立了条件异方差模型,同时检验了近似分量序列与原始差分序列的"杠杆效应",显示出一致的结论;最后,对各模型的均值和波动率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结合小波后的预测效果要优于传统的预测模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孟楠  张乔  
基于BEER模型的研究框架,利用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长期偏移均衡汇率水平进行测算,并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现实偏移中的低估假设进行检验后发现,人民币长期均衡汇率表现为快速上升趋势,不存在人民币汇率的长期严重低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