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0)
- 2023(14708)
- 2022(12803)
- 2021(11948)
- 2020(9819)
- 2019(22853)
- 2018(22587)
- 2017(43641)
- 2016(23511)
- 2015(26267)
- 2014(26162)
- 2013(25601)
- 2012(23082)
- 2011(20691)
- 2010(20290)
- 2009(18288)
- 2008(17544)
- 2007(14791)
- 2006(12704)
- 2005(10728)
- 学科
- 济(97103)
- 经济(97004)
- 管理(67760)
- 业(61759)
- 企(51560)
- 企业(51560)
- 方法(46631)
- 数学(40534)
- 数学方法(39983)
- 农(25001)
- 地方(23109)
- 财(22928)
- 中国(22835)
- 学(21953)
- 业经(21068)
- 环境(17893)
- 农业(17086)
- 理论(16740)
- 和(16046)
- 贸(15763)
- 贸易(15758)
- 易(15208)
- 制(14934)
- 技术(14435)
- 务(14430)
- 财务(14360)
- 财务管理(14332)
- 划(13843)
- 企业财务(13598)
- 地方经济(12552)
- 机构
- 大学(326731)
- 学院(326041)
- 管理(133758)
- 济(127695)
- 经济(124973)
- 理学(117800)
- 理学院(116507)
- 管理学(114305)
- 管理学院(113724)
- 研究(104400)
- 中国(75518)
- 京(68550)
- 科学(66973)
- 财(56035)
- 所(50519)
- 业大(49613)
- 农(49478)
- 江(49417)
- 中心(48192)
- 研究所(46797)
- 财经(46392)
- 范(44035)
- 师范(43624)
- 经(42349)
- 北京(41770)
- 院(38996)
- 农业(38621)
- 经济学(38378)
- 州(37351)
- 师范大学(35579)
- 基金
- 项目(237440)
- 科学(187933)
- 基金(173116)
- 研究(172970)
- 家(150604)
- 国家(149408)
- 科学基金(129745)
- 社会(109426)
- 社会科(103674)
- 社会科学(103647)
- 省(93333)
- 基金项目(92721)
- 自然(85438)
- 自然科(83338)
- 自然科学(83319)
- 自然科学基金(81780)
- 教育(79434)
- 划(78052)
- 资助(70633)
- 编号(70521)
- 成果(54909)
- 重点(53270)
- 部(52089)
- 发(50677)
- 创(49264)
- 课题(47718)
- 创新(45944)
- 科研(45644)
- 国家社会(44852)
- 教育部(44696)
- 期刊
- 济(132203)
- 经济(132203)
- 研究(89102)
- 中国(54350)
- 学报(51036)
- 科学(47492)
- 管理(46282)
- 农(43106)
- 财(41533)
- 大学(38965)
- 学学(36829)
- 教育(34923)
- 农业(30538)
- 技术(28719)
- 业经(22638)
- 融(22637)
- 金融(22637)
- 财经(21717)
- 经济研究(20410)
- 经(18437)
- 问题(17151)
- 资源(17045)
- 图书(16543)
- 科技(16029)
- 理论(15390)
- 技术经济(15232)
- 业(15093)
- 版(14930)
- 实践(14257)
- 践(14257)
共检索到448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玉 张玉 熊国保
研究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可为建立和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决策依据。在随机效用理论框架下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和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赣江流域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着重研究了心理距离、心理所有权对支付意愿的影响,引入区位和类别虚拟变量对比分析了异质性支付意愿产生的原因。通过对赣江流域593份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居民感觉河流离自己越远,则其支付河流生态服务价值的意愿越低;居民对河流的心理所有权越强烈,则其支付河流生态服务价值的意愿越高;对水质满意度较低、对环保部门的信任度较高是下游居民支付意愿偏高的主要原因;与赣江的心理距离较远,对环保部门的信任度较低是抗议性响应群体支付意愿偏低的主要原因。研究得到的政策启示在于政策制定者在设计生态补偿制度时应该重视居民支付决策的心理机制,因人因地选择不同的政策工具。从心理上缩短人与河流的距离,提升居民对河流的占有感,都有助于提高赣江流域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建彬 陶建蓉 熊国保
随着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各利益方冲突加剧,因此不同区域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博弈策略,是进行高效生态补偿的关键。本文基于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原则,确定了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利益方,并根据"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政府管理者之间、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生态补偿的选择过程。结果显示,在政府管理者之间的生态补偿博弈过程中,通过建立赔偿金制度,当赔偿金高于生态收益与保护成本的差值时,即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的生态补偿博弈是在赔偿金高于生态保护成本与内生收益的差值,就可以跳出"囚徒困境",实现流域生态补偿方选择生态补偿策略,受偿方选择环境保护策略,从而获得最佳的生态补偿效益。
关键词:
博弈 赣江 生态补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建彬 陶建蓉 熊国保
随着赣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日益严峻,各利益方冲突加剧,因此不同区域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博弈策略,是进行高效生态补偿的关键。本文基于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原则,确定了赣江流域生态补偿利益方,并根据"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同区域政府管理者之间、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生态补偿的选择过程。结果显示,在政府管理者之间的生态补偿博弈过程中,通过建立赔偿金制度,当赔偿金高于生态收益与保护成本的差值时,即政府管理者与社区居民间的生态补偿博弈是在赔偿金高于生态保护成本与内生收益的差值,就可以跳出"囚徒困境",实现流域生态补偿
关键词:
博弈 赣江 生态补偿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池伟 刘影 李鹏
借鉴生态补偿研究中生态价值当量的思路,构建森林、草地、农业用地、湿地、河流湖泊和荒地6类不同生态系统指标,对赣江流域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测算与分析。结合以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基本依据的生态补偿,引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以赣江流域上游的赣州市和下游的南昌市为例,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模型。结果表明:基于修正系数下赣江流域2013年的生态价值当量为730.16万,生态经济价值为46.85亿元,各县域的生态价值当量和生态经济价值差异均较大且二者表现高度一致。从生态价值当量看,最小值为赣州市区的2.87万,最大值为宁都县的31.36万;从生态经济价值来看,最大为宁都县的2.04亿元,最小为赣州市区的0.18亿元。...
关键词:
生态经济价值 生态补偿 博弈论 赣江流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俊威 杨亦民
基于CVM条件价值法,通过对湘江流域8个主要城市的居民进行实地调研,有83.87%的居民有支付意愿,采用非参数估计测算出湘江流域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为127.72元(人/年)。以"基本特征""居住地特征""水环境意识""现状评价""心理预期"5个影响因素分15个影响因素变量对居民支付意愿WTP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教育层次对WTP有显著正影响;居住地时长、水环境产权意识、政策了解度、对政府治理预期对WTP有极显著正影响;湘江流域水质、植被覆盖度对流域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有显著负影响;居住地离江距离对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海霞 张陆彪 涂勤
流域环境服务的提供者和与同一环境服务的使用者或受益者在空间上的分离,以及生态补差机制的缺位使生态系统管理者没有通过经济激励去改善环境管理,从而导致环境服务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低下。本文利用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评估金华江流域居民环境服务的支付意愿,并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Binary Probit模型分别分析了最大支付意愿及其支付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金华江流域的居民中有78.4%的居民家庭具有支付愿意,平均最大支付意愿E(WTP)为24.87元(/户·月),年平均最大支付意愿为298.46元(/户·年)。最大支付意愿与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超显 彭福清 陈鹤
以湘江流域长沙段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CVM调查数据对流域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以"外部特征"、"现状评价"、"心理特征"取代传统研究的"个人社会经济特征"作为"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更具全面性和解释力;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比传统回归模型分析更具整体建构性和优越性;居民的支付意愿不仅取决于外部条件和现实能力,也取决于居民的心理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杜丽永 蔡志坚 杨加猛 蒋瞻
条件价值法调查中会有相当比例的受访者不愿意支付费用,对这部分群体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到价值评估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南京市居民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为例,采用双边界两分式问卷调查获取1 403份有效样本。分析了忽略零响应问题的传统模型所造成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估算偏差,并采用Spike模型对WTP估算进行了校正。结果显示:若直接删除零响应样本,中位数WTP在359~396元/(户.a)之间;而将零响应的实际支付用接近零的正数进行替代,得到的中位数WTP在154~208元/(户.a)之间。根据Spike模型,将真实零响应样本纳入分析后,得到的WTP估算结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筠 罗红燕
水足迹理论和流域生态补偿是当前研究领域的两大热点。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将水足迹方法运用于生态补偿,构建流域间生态补偿的标准模型,同时引入水质修正系数(KQ)对模型进行完善,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文章以赣江流域生态补偿为例,通过对位于上游的赣州市和下游的南昌市的水生态安全性进行评判,运用"保护者受益、受益者补偿"的原理,得出南昌市作为受益区,应对生态保护投入者的赣州市进行补偿,经核算得出,在2010-2014年5年期间,南昌市应支付19.92亿元给赣州市,以分摊其投入成本。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昌春 张余庆 项瑛 王腊春
论文以赣江流域为研究区,基于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及SUFI-2算法,利用流域DEM、土地利用、土壤、气象等数据,结合GIS和RS技术,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径流响应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模型模拟效果前3位的敏感参数分别为ALPHA_BF、CN2、ESCO,得出率定期和验证期的模拟值与实测流量过程拟合程度较优,其R2和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ENS均高于0.90,相对误差|Re|均小于3%;流域内1990年与2000年土地利用均以林地、水稻田、草地为主,此3种类型约占流域总面积的85%;在相同气象条件下,两期土地利用情景下的月、年均径流量变化趋势较为一致,2000年土地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赖智勇 廖富强 舒晓波 万智巍
流域是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研究流域生境质量时空变化特征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98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InVEST模型、PLUS模型、空间自相关、冷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赣江流域1980-2030年生境质量时空格局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预测,研究发现:(1)1980-2030年,赣江流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水田、旱地和林地,总体上,水田、林地面积持续减少,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和其它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2)1980-2030年,赣江流域生境质量呈现“上游高、中下游低”的空间分布格局,生境质量平均值由1980年的0.8244下降到2030年的0.8046,生境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3)1980-2030年,生境质量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具有明显的冷热点;冷点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鄱阳湖平原、中部吉泰盆地以及南部沿江平原地区,热点则主要分布在雩山山脉与武夷山脉地区;2030年冷点将进一步向外扩散,且南北方向比东西方向的扩散态势更为强劲,热点则在“西北-东南”方向的扩散态势弱于“东北-西南”方向的收缩倾向。(4)赣江流域1980-2030年生境退化的强度有所增加,生境退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生境退化程度日渐加深的子流域有锦江流域、消江流域、袁水流域、乌江流域、赣江泰和段、梅江流域、绵水流域、桃江流域以及湘水流域等。研究结果可为赣江流域生境保护及区域协调提供相应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奕淇 李国平
基于流域生态服务需求方的支付意愿(WTP)理论分析,综合运用单、双边界二分式和开放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CVM),分阶段考察不同决策过程下渭河流域中下游居民的支付意愿,并通过构建Logit模型、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得到渭河中下游居民的真实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开放双边界二分式估算受访者的平均支付意愿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是更科学、合理的方法选择,受访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对当地水生态环境的态度等变量对整体、城镇和农村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均有显著影响。此外,户籍与整体受访者的支付意愿正相关,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是否具有急迫性正向影响农村受访者的支付意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奕淇 李国平
基于流域生态服务需求方的支付意愿(WTP)理论分析,综合运用单、双边界二分式和开放双边界二分式条件价值法(CVM),分阶段考察不同决策过程下渭河流域中下游居民的支付意愿,并通过构建Logit模型、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得到渭河中下游居民的真实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开放双边界二分式估算受访者的平均支付意愿及分析其影响因素是更科学、合理的方法选择,受访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对当地水生态环境的态度等变量对整体、城镇和农村受访者的支付意愿均有显著影响。此外,户籍与整体受访者的支付意愿正相关,渭河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是否具有急迫性正向影响农村受访者的支付意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晨 李国平
基于支付卡式(PC)条件价值法(CVM)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郑州市进行问卷调查,利用Tobit模型考察了受水区居民使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水质和水量生态服务的支付意愿(WTP)。结果表明:在302个有效样本中,受水区居民具有正支付意愿的比例为84.44%,其中89.8%的居民支付意愿值为10元/月及以下。根据两类WTP评估方法得出的郑州市居民支付意愿为5~8.09元/月。居民异质性是支付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年龄和偏好的影响显著;从居民对水源产权的认知看,受访者默认拥有清洁水源使用权,支付意愿决策具有较强的自利动机;从居民支付意愿决策背景看,水量和水质变化影响了居民的效用水平,从而改变了居民参与流域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应建立生态服务使用方直接参与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受水区居民真实支付意愿对水源区进行生态补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葛颜祥 梁丽娟 王蓓蓓 吴菲菲
在黄河流域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形成上游生态保护的激励机制,是解决黄河流域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充分了解流域下游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山东省居民的问卷调查,利用CVM对该区域居民的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居民有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生态补偿意识,在240份有效调查问卷中,人均生态补偿年度支付水平为184.38元。从Logit模型及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居民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水平与其生态补偿意愿及支付水平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就生态补偿意愿而言,女性居民的生态补偿意愿较男性居民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