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86)
- 2023(18041)
- 2022(15411)
- 2021(14376)
- 2020(12094)
- 2019(27749)
- 2018(27325)
- 2017(53618)
- 2016(28906)
- 2015(32337)
- 2014(31940)
- 2013(31361)
- 2012(28786)
- 2011(25534)
- 2010(25534)
- 2009(23494)
- 2008(23067)
- 2007(20313)
- 2006(17783)
- 2005(15552)
- 学科
- 济(121605)
- 经济(121472)
- 业(106410)
- 管理(97273)
- 企(94140)
- 企业(94140)
- 方法(55203)
- 数学(45118)
- 数学方法(44529)
- 农(37192)
- 财(36652)
- 业经(35956)
- 中国(29247)
- 务(25965)
- 农业(25903)
- 财务(25890)
- 财务管理(25852)
- 企业财务(24425)
- 地方(23503)
- 技术(22898)
- 制(22568)
- 理论(21401)
- 和(21385)
- 贸(21156)
- 贸易(21150)
- 学(20897)
- 易(20531)
- 策(20406)
- 划(19563)
- 环境(18628)
- 机构
- 学院(408585)
- 大学(403434)
- 管理(169514)
- 济(168957)
- 经济(165560)
- 理学(146565)
- 理学院(145107)
- 管理学(142788)
- 管理学院(142044)
- 研究(129090)
- 中国(98654)
- 京(86517)
- 财(78150)
- 科学(77599)
- 农(63873)
- 所(62706)
- 财经(62479)
- 江(60007)
- 中心(59570)
- 业大(59389)
- 经(56878)
- 研究所(56768)
- 北京(54334)
- 范(50292)
- 经济学(50158)
- 师范(49883)
- 农业(49790)
- 州(48020)
- 院(47388)
- 财经大学(46275)
- 基金
- 项目(277211)
- 科学(220374)
- 研究(205754)
- 基金(202375)
- 家(174091)
- 国家(172559)
- 科学基金(151216)
- 社会(130813)
- 社会科(124121)
- 社会科学(124090)
- 省(108393)
- 基金项目(107365)
- 自然(98143)
- 自然科(95883)
- 自然科学(95862)
- 自然科学基金(94138)
- 教育(93837)
- 划(90049)
- 编号(84476)
- 资助(83103)
- 成果(66699)
- 重点(61106)
- 部(61095)
- 发(59655)
- 创(59356)
- 课题(56876)
- 创新(54831)
- 国家社会(53481)
- 教育部(52894)
- 人文(52596)
- 期刊
- 济(186582)
- 经济(186582)
- 研究(118160)
- 中国(72169)
- 管理(66180)
- 财(62816)
- 农(58722)
- 学报(57379)
- 科学(55566)
- 大学(45276)
- 学学(42842)
- 农业(40903)
- 教育(40359)
- 技术(38403)
- 融(34470)
- 金融(34470)
- 业经(33276)
- 财经(30404)
- 经济研究(29038)
- 经(26197)
- 问题(24388)
- 业(22804)
- 技术经济(22119)
- 现代(20098)
- 商业(19280)
- 科技(19181)
- 理论(18818)
- 财会(18607)
- 版(18063)
- 图书(17966)
共检索到593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宋昌耀 李国平 罗心然
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点对象。北京产业疏解存在以行政手段为主、企业迁移动力不足等问题。企业迁移成本可分为信息成本、评估成本、搬迁成本、重置成本和区位损失。基于企业迁移成本构建承接地指标体系,研究发现,京津冀东部滨海发展区、中部核心功能区是北京产业疏解过程中企业迁移成本较低的地区;天津、沧州、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是企业迁移成本较低的城市。以降低企业迁移成本为目标提出北京产业疏解的对策,这将有助于减少北京产业疏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周燕
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已成为首都调控人口的基本思路。以制造业为例,探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转移特点和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路径较为清晰,北京多数衰退产业都可以在天津和河北找到选择区位。北京制造业的转移减少了劳动力的需求,且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产业转移的就业负面效应微小。产出和工资水平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短期来看,产业转移对京津冀各自的就业存在负面效应;但从长远看,增加了天津和河北劳动力需求,促进了就业。提出了发挥资源优势、减少区域差距、促进津冀经济发展、放缓北京经济增长速度或提高工资水平以实现北京人口调控目标的建议。
关键词:
产业 人口 疏解 就业 北京市 京津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邓阳
以流通产业疏解转移为代表的产业调整是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层面的一种主要形式,流通产业的转移调整一方面为疏解地缓解了产业发展压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承接地自身的经济发展。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流通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跨区域流通产业疏解转移理论分析模型,得出产业承接地福利效应提升、被转移产业福利受损,以及产业疏解地福利效应变化方向与地方政府对产业负外部性的重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的基本结论,并且具有基于利益补偿机制的区域产业疏解转移的帕累托改进空间。在此基础上,运用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流通产业转移调整对企业个体福利与区域总体福利两个层面的作用影响,得出现阶段流通产业的疏解转移降低了区域整体及企业的福利效应,但结合产业调整的长期发展方向,疏解转移将具有提升区域与企业福利效应的变化趋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建忠 詹圣泽
本文通过探索大城市病的主要表现特征与危害,证明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史为鉴,从而避免北京等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区域资源错配路径和方法依赖,避免"摊大饼"覆辙,对科学布局产业链、规范实施产业政策、严格资源环境保护利用、控制无序扩张等有积极意义。突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路径对策,强调中央顶层设计和实施好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重要性,科学确立疏解的战略重点,统筹调控好北京城区发展,科学实施产业升级、转移和退出机制,确保通州行政副中心外迁取得显著成效。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任玉玲
北京郊区降低农产品成本的对策研究任玉玲农产品成本(指生产成本,下同)就是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农产品所发生的生产费用和总和。它包括两部分内容:(1)物质费用——指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这部分又包含:①劳动对象耗费的费用,指在生产过程中耗用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可云 董静媚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根治北京"大城市病"的必由之路。北京与首尔、京津冀地区与首尔都市区之间的发展有很多相似性,同时也存在差异。北京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土情况,合理借鉴韩国在首尔疏解战略中采取的政策手段。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要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密切联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各种规划要在统一领导下进行,使其具备可操作性;提升河北的发展水平,以更好地配合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以业控人,合理定位,发挥市场和制度的作用;加强新城自足性建设,丰富完善多核心空间结构;做好前瞻性规划,建设具有特色和先进运营理念的通州行政副中心;构建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改善北...
关键词:
北京 功能疏解 京津冀 行政副中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成凤 韩会然 宋金平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了北京市分行业门类的产业关联度状况,以期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难易程度和对未疏解行业的影响大小的判别依据之一。研究发现:首先,从分行业门类的完全消耗系数来看,多数行业在其行业内部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其次,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现状和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行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交叉分析,分四种类型:Ⅰ强辐射、强制约型(4个),Ⅱ弱辐射、强制约型(5个),Ⅲ弱辐射、弱制约型(9个),Ⅳ强辐射、弱制约型(1个),2002—2012年,仅4个行业发生类型改变。最后,从功能疏解角度,对不同类型行业的疏解难易程度和对未疏解行业影响大小进行探讨,其中Ⅰ强辐射、强制约型因其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较高,Ⅱ弱辐射、强制约型是其他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疏解对其他行业的制约作用较强,这两种类型疏解对未疏解产业影响相对较大;Ⅲ弱辐射、弱制约型因其对其他行业的辐射和制约作用相对都较弱,Ⅳ强辐射、弱制约型虽其发展对其他行业的辐射带动较强,但其他行业对其需求引力不高,故而这两种类型疏解对未疏解产业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成凤 韩会然 宋金平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测度了北京市分行业门类的产业关联度状况,以期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难易程度和对未疏解行业的影响大小的判别依据之一。研究发现:首先,从分行业门类的完全消耗系数来看,多数行业在其行业内部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其次,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现状和变化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各行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交叉分析,分四种类型:Ⅰ强辐射、强制约型(4个),Ⅱ弱辐射、强制约型(5个),Ⅲ弱辐射、弱制约型(9个),Ⅳ强辐射、弱制约型(1个),2002—2012年,仅4个行业发生类型改变。最后,从功能疏解角度,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恒 李未无 唐黎
投资对西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但由于西部地区的投资转移成本过高 ,阻碍了外部资金流向西部。本文从投资的空间流动理论出发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投资转移成本 (主要是投资交易成本 )进行分析。我们认为 ,对西部而言 ,树立“制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投资的空间流动 投资转移成本 制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仲良 张可云
基于修正的MTOPSIS模型和产业承接指标,从空间和产业两个维度建立了产业承接地的选择方法。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中的制造业为例,利用2013年天津与河北各市的产业数据,对天津和河北11个地级市的规模以上工业进行了测算,定量确定了北京产业疏解承接地的综合承接能力和产业比较优势。研究表明,沧州、邢台和唐山、廊坊、衡水可分别为北京石油加工业、金属加工业、造纸业、纺织业的产业承接地。北京非首都功能中的制造业疏解目的地得到了明确,为京津冀地区产业承接的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深层次推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俊诚
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如何规避环境联邦主义恶果,协调利益冲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区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检验了所有制和迁移成本对环境管制的影响。一方面,地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流入而降低环境管制标准。特别地,外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弱化了环保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制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需不妨碍地区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颇具选择性,试图经由选择性执法来凸显环境政绩。利用重庆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就环境行政罚款概率而言,外资企业比私营企业低3.5个百分点;企业迁移成本越大,被处罚的概率越大。上述实证结果表明,在实践中,重庆市环境管制表现出"竞次"的结果。同时,企业迁移成本已成为环保部门选择性执法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管制 所有制 迁移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俊诚
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如何规避环境联邦主义恶果,协调利益冲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区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检验了所有制和迁移成本对环境管制的影响。一方面,地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流入而降低环境管制标准。特别地,外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弱化了环保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制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需不妨碍地区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颇具选择性,试图经由选择性执法来凸显环境政绩。利用重庆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就环境行政罚款概率而言,外资企业比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管制 所有制 迁移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冯俊诚
在治理环境问题过程中,如何规避环境联邦主义恶果,协调利益冲突是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地区竞争的理论框架下,本文检验了所有制和迁移成本对环境管制的影响。一方面,地区竞争促使地方政府为了吸引资本流入而降低环境管制标准。特别地,外资企业在招商引资中具有正的"外部性",这弱化了环保部门对外资企业的管制力度。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需不妨碍地区经济增长的要求使得地方环保部门的执法行为颇具选择性,试图经由选择性执法来凸显环境政绩。利用重庆市工业企业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就环境行政罚款概率而言,外资企业比
关键词:
地区竞争 环境管制 所有制 迁移成本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茜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提出的5点要求,首都的发展要集中在核心功能上,提高发展质量,把一部分首都溢出的、不符合"政治文化、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核心职能的产业尽可能地压缩和疏解到周边。这将直接影响到北京市地税收入的总量和结构。产业疏解将会使北京地税收入增长速度趋缓,加重对房地产业和金融业的依赖,并可能拉大各区县的税收收入差距。
关键词:
产业疏解 地税收入 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正柱 孙明贵
本文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及二元Logit计量模型等方法,以企业迁移现象较频繁的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和山东六省市制造业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域商务成本构成要素变动对企业迁移决策影响的差异性和显著性。结果表明:要素成本越高,企业迁移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和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越多,企业外迁的可能性就越小获得了支持,而政府体制、公共支出等对企业迁移决策影响的假设并没有获得支持。这可用来解释东部沿海六省市部分制造企业向中西部迁移的原因,其中一方面是东部沿海省市尽管市场化程度、产业配套环境、政府运作效率、基础设施建设等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企业承担的交易成本也在不断减少,但无法弥补快速上涨的工...
关键词:
商务成本 企业迁移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