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05)
2023(7706)
2022(6597)
2021(6298)
2020(5318)
2019(12275)
2018(12064)
2017(23769)
2016(12225)
2015(13640)
2014(13155)
2013(12704)
2012(11358)
2011(9991)
2010(9472)
2009(8096)
2008(7220)
2007(5751)
2006(4511)
2005(3431)
作者
(31767)
(26897)
(26575)
(25238)
(16995)
(12908)
(12112)
(10686)
(10251)
(9303)
(9123)
(9008)
(8397)
(8333)
(8092)
(7903)
(7889)
(7805)
(7754)
(7598)
(6362)
(6357)
(6203)
(6107)
(6090)
(5960)
(5718)
(5459)
(5397)
(5210)
学科
(49140)
经济(49099)
管理(32962)
(32231)
方法(26383)
(26312)
企业(26312)
数学(23899)
数学方法(23566)
(12725)
(11983)
中国(11037)
业经(10213)
(9847)
贸易(9844)
(9566)
(9164)
地方(9043)
农业(8627)
(7942)
财务(7909)
财务管理(7890)
企业财务(7496)
技术(7456)
环境(7429)
(7048)
(6891)
理论(6638)
(6257)
土地(6187)
机构
学院(159022)
大学(158610)
(67308)
管理(66885)
经济(66242)
理学(59199)
理学院(58573)
管理学(57604)
管理学院(57291)
研究(51009)
中国(38002)
(31903)
科学(31195)
(28009)
(25794)
中心(25095)
业大(25094)
(23992)
财经(23557)
研究所(22312)
(21778)
(21097)
经济学(20889)
农业(20166)
(19630)
(19516)
师范(19421)
经济学院(19065)
北京(18953)
财经大学(18052)
基金
项目(122383)
科学(98297)
基金(92045)
研究(87307)
(81025)
国家(80433)
科学基金(70595)
社会(56787)
社会科(53979)
社会科学(53968)
基金项目(49737)
自然(47462)
(46700)
自然科(46403)
自然科学(46394)
自然科学基金(45567)
教育(40102)
(40019)
资助(36544)
编号(34304)
重点(27892)
(27656)
(26287)
(25993)
成果(24843)
创新(24669)
国家社会(24372)
科研(24361)
教育部(23933)
人文(23343)
期刊
(62919)
经济(62919)
研究(39258)
中国(25640)
管理(23955)
学报(23816)
科学(23622)
(21616)
(21424)
大学(18770)
学学(18005)
技术(15079)
农业(14913)
教育(11997)
(11400)
金融(11400)
财经(11003)
业经(10762)
经济研究(10310)
资源(9585)
(9514)
问题(8674)
(8546)
理论(7451)
技术经济(7445)
科技(7413)
(7282)
统计(6851)
实践(6844)
(6844)
共检索到212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韦素琼  陈健飞  
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利用闽台相关统计资料对比显示,闽台耕地变化共同呈现出先增后减、时有波动、总体减少的特点,但台湾耕地的先增后减时序后移,并且减少的总趋势较缓。以各市县平均耕地产出计算,福建新增耕地质量低于被占耕地质量,而台湾正好相反。文章最后通过对福建2010年耕地面积的多元回归预测以及闽台耕地对比演绎,说明福建要实现耕地保护目标,除了依靠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外,依靠农业以及非农业的发展,提高现有耕地综合生产力更为重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韦素琼  陈健飞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区域对比分析被国际地理学联合会LUCC工作组列为2000~2004年期间的三大研究目标之一,闽台因其区域自然背景及历史文化的相似性和经济发展时序递差性成为区域对比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利用闽台相关统计资料对比显示,福建1979~2001年与台湾1969~1998年的耕地非农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对影响耕地非农化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加及城市化水平提高、农业发展共同构成闽台耕地非农化的第一、二驱动因子;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闽台耕地非农化的规模与利用效率,从同一时点比较,福建非农化土地利用效率远低于台湾,但就同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比较,福建非农化土地的利用效率明显高于...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全毅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地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趋缓,经济文化交流迅速恢复和发展,福建利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对台经贸合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闽台经贸合作不仅在福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直接促进了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流  
本文基于最小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对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4—2015年数据进行精度测算,最后运用该模型预测美国2016—2020年数据,实证结果表明,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水稻、大豆等农产品呈波动上升趋势。BP神经网络具有误差小、精度高的特征,因此,本文运用该模型预测未来5年美国耕地及农产品产量状况,2016—2020年美国耕地面积呈下降态势,农产品产量呈小幅度持续上升态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应华  陈国生  胡升辉  
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土地利用,造成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耕地的变化和利用状况。文章应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总人口、房地产投资、城市化水平、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它们与湖南省年末实有耕地面积变化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同时又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定量分析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对耕地利用数量的变化状况,并根据模型预测了2010—2030年湖南省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耕地的政策选择是控制人口增长、适时加快城市化进程、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效应、提高农业用地效益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贾绍凤,张豪禧,孟向京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预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统计资料对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对我国耕地变化趋势进行了新的预测,重点说明人口城镇化和劳动力非农化不但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且是节约土地资源的有效对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流  
本文基于最小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对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数据进行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4—2015年数据进行精度测算,最后运用该模型预测美国2016—2020年数据,实证结果表明,2000—2013年美国耕地面积呈波动下降趋势,水稻、大豆等农产品呈波动上升趋势。BP神经网络具有误差小、精度高的特征,因此,本文运用该模型预测未来5年美国耕地及农产品产量状况,2016—2020年美国耕地面积呈下降态势,农产品产量呈小幅度持续上升态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玉冰  李非  
闽台社会经济关系自1979年起开始由相互隔绝转变为相互交流、互补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促进了两岸社会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本文拟对闽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封志明  刘宝勤  杨艳昭  
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至今尚没有一个客观的描述。针对该问题,论文对1949~2003年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耕地数据系列进行分析,认为统计数据存在问题较多的时期为1960~1985年,并采用粮食产量对耕地面积进行了分时期的反演,对于1986~1996年间的耕地数量则按照全国土地利用详查统一到1996年的结果再进行反推,由此重新刻画建国以来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和特征,并结合不同时段耕地相关政策对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49年以来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呈现波动性变化,但在1979年之前总体上是增加的,自20世纪80年代起呈现缓慢下滑,1999年后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耀华  赵先贵  张素娟  梁娜  关帅朋  
本文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内蒙古1978年以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规律,并结合SPSS软件,对其未来耕地压力的变化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978-2006年,内蒙古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和人均占有量都有所增加,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但未来近十年内,耕地压力指数会增大,到2017年,耕地压力指数将达到1,之后耕地压力指数进一步增大,遭遇耕地危机,严重影响粮食生产的发展。提出了减轻耕地压力以确保粮食安全的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再高  
广东省人口、耕地、粮食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策研究杨再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省的水产、畜牧、林业、乡镇企业都发展很快。农业最大的根本问题是耕地锐减,粮食生产不稳,甚至出现滑坡的趋势。广东省人多地少,人口增加很快,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大,人地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辉霞  陈国阶  何晓蓉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利用国家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变化总体趋势:耕地总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下降,且地区间的数量、质量变化不平衡。并采用最大似然法对多变量作因子分析,找出我国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人口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洪涝灾害的频繁发生及水土流失的日益加剧。最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藏粮于土、加强水土保持、加强第三产业用地管理等若干关于耕地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凯  朱梦雅  李迎成  
新时代对城市生产空间的供给提出了变革要求。研究从城市生产空间传统“大板块”尺度、“集中化”布局的理论认知和当前发展实践出发,拟定生产空间分析的“形”与“态”演绎框架,梳理出城市生产空间呈现出传统大板块生产空间中小尺度化和新兴生产空间点状式同步发展、扩散状态和集聚状态双向强化的两大趋势,结合企业生产活动组织方式进化和城市发展人本要义下的从业人员就业—居住—服务需求协调要求,凝练城市生产空间广域扩散且散中有聚复合发展这一基本情况背后“散—聚”逻辑,并据此提出新时代城市生产空间科学供给的三个“转变”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民生  
本文分析了福建、台湾港湾资源特点和港口开发现状 ,提出了福建与台湾许多资源存在互补性 ,两岸可通过开发港口 ,发挥近邻和海运优势 ,达到资源互补、贸易往来 ,促进经济繁荣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依艳丽  郭琳琳  丁文博  贾振文  王义  亓鑫  
采用野外调查采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沈阳市东陵区和苏家屯区典型耕地棕壤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养分等级作空间分布图,从而更好反映该地区养分丰缺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沈阳地区耕地棕壤氮素含量处于较丰富等级,速效磷含量为(23.57±14.94)mg·kg-1,与二次土壤普查数据相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而速效钾含量为(76.10±26.81)mg·kg-1,下降幅度达29.54%,缺乏较严重,有机质含量和CEC处于中等水平。土壤中各养分均处于中等变异强度,不同养分空间分布状况有较大差异。土壤pH值平均为5.61,有酸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