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77)
- 2023(16366)
- 2022(13735)
- 2021(12748)
- 2020(10436)
- 2019(23602)
- 2018(22772)
- 2017(44003)
- 2016(23420)
- 2015(25844)
- 2014(25716)
- 2013(25024)
- 2012(23131)
- 2011(20787)
- 2010(20950)
- 2009(19444)
- 2008(17963)
- 2007(15605)
- 2006(13908)
- 2005(12566)
- 学科
- 济(100239)
- 经济(100156)
- 管理(63639)
- 业(62831)
- 企(50192)
- 企业(50192)
- 方法(39613)
- 中国(33961)
- 数学(33648)
- 数学方法(33165)
- 地方(29690)
- 农(28929)
- 融(27820)
- 金融(27818)
- 银(26630)
- 银行(26616)
- 行(25806)
- 财(24441)
- 业经(23805)
- 制(20068)
- 农业(19981)
- 贸(17874)
- 贸易(17857)
- 易(17279)
- 理论(16449)
- 学(16369)
- 环境(16017)
- 地方经济(15163)
- 务(15146)
- 财务(15086)
- 机构
- 学院(319972)
- 大学(313462)
- 济(133901)
- 经济(131031)
- 管理(123262)
- 研究(108667)
- 理学(105214)
- 理学院(104026)
- 管理学(102240)
- 管理学院(101615)
- 中国(88275)
- 京(65437)
- 科学(64101)
- 财(63055)
- 所(52699)
- 中心(52567)
- 财经(49189)
- 江(48651)
- 农(48228)
- 研究所(47563)
- 范(44779)
- 经(44631)
- 师范(44356)
- 业大(42451)
- 北京(41207)
- 经济学(41030)
- 州(40000)
- 院(39928)
- 农业(37174)
- 经济学院(36948)
- 基金
- 项目(214154)
- 科学(170837)
- 研究(161285)
- 基金(154831)
- 家(133223)
- 国家(132061)
- 科学基金(115023)
- 社会(103803)
- 社会科(98624)
- 社会科学(98602)
- 省(85858)
- 基金项目(81708)
- 教育(73863)
- 自然(72203)
- 划(70916)
- 自然科(70531)
- 自然科学(70516)
- 自然科学基金(69221)
- 编号(65970)
- 资助(63195)
- 成果(52655)
- 发(51699)
- 重点(48561)
- 部(46842)
- 课题(46120)
- 创(45178)
- 国家社会(42875)
- 创新(42122)
- 发展(41773)
- 展(41092)
- 期刊
- 济(151173)
- 经济(151173)
- 研究(95731)
- 中国(65551)
- 财(47001)
- 管理(46284)
- 融(45003)
- 金融(45003)
- 农(44649)
- 学报(42231)
- 科学(42215)
- 教育(36807)
- 大学(33645)
- 学学(31737)
- 农业(30341)
- 技术(29472)
- 业经(26250)
- 财经(23681)
- 经济研究(23669)
- 经(20438)
- 问题(19736)
- 业(15693)
- 贸(15572)
- 技术经济(14972)
- 理论(14962)
- 资源(14937)
- 商业(14669)
- 统计(14280)
- 国际(14134)
- 现代(14088)
共检索到490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景 王泽毅
区域合作是当今国内热门话题,区域合作能够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而合作需要各主体间以互利共赢为目的,以友好协商为手段,达成协议实现区域内政策共同制定、经济共同推动、交通设施互通、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有效推动区域间合作机制的形成。以闽南文化融合作为推动厦漳泉区域旅游发展的切入点,利用SWOT理论对厦漳泉区域旅游发展内外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文化基因论、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厦漳泉区域旅游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黎
产业融合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为促进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理论,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概念及融合动力机制等梳理分析,基于此以厦门《闽南神韵》为研究对象,对《闽南神韵》的发展概况、特点、融合效应和融合动力机制等进行分析,提出以剧院类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为表现形式的闽南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并提出以需求为导向,注重艺术创新与文化原真性;提升企业综合能力,实施品牌化战略;与相关文化、旅游企业深度融合,形成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体系等融合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施水成
旅游业已成为厦门经济的重点产业之一。本文提出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厦门旅游品牌,并着重探讨营造闽南文化特色的旅游业条件和相应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厦门 旅游 增长点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朝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相应地,旅游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实现旅游总收入6.63万亿元,同比增长11%,旅游产业产值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比为11.05%。随着人们精神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对旅游产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由于传统旅游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与传统旅游模式不同,文化旅游能让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人文风光的同时也能充分体验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细嘉 周青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天然耦合性、互补共赢性及内外因素驱动诱导等产业融合基础条件。基于对产业发展实践和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在产业融合论的指导下,构建以融合路径、融合模式、融合动力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产业融合机制,是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同时,发展方式的协同融合、资源开发的有效整合、保障机制的协调配套等是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旅游业 文化产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九霞 肖洪根
从人类学家格尔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研究工作以来,文化就被定义为“一个民族的整个生活方式,包括了他们的技术和器物制品”~①。粤港澳“地同脉、人同根、文同源”,三地所具有的地理临近性、经济社会趋近以及历史文化同脉,使得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文化融合为指导粤港澳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视角。进一步地,基于文化工具箱理论,笔者提出粤港澳区域旅游正从推动全球文化交流的“地区时代”走向构建本土文化联结的“湾区时代”。在全新的湾区时代,旅游肩负着构建大湾区认同与凸显大湾区精神的历史使命。通过区域旅游协同发展,将大湾区打造成兼容并蓄、多元共荣的国际文化交融中心与世界文化高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国琴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创新业态。河南省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农业大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的重要区域,要在旅游产业大融合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大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深度、扩大旅游业与工业融合的广度、加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创新度,打造旅游强省,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
关键词:
旅游产业 融合 旅游创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小琴
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特色产物,以乡村田园风光、民俗文化、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为基础,独具地域特色。我国地大物博,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也极具潜力。文章分析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形成因素,探讨地域文化资源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以及两者的融合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华萍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河南旅游业和金融业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融合发展越来越深入。通过运用灰色关联性分析方法,对近8年来河南金融业和旅游业融合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并从创新旅游金融衍生产品、扩大金融服务、扩大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开拓金融业和旅游业融合的新模式等方面提出提升河南金融业和旅游业融合度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业 旅游业 产业融合 灰色关联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庄伟光 赵苑妤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背景下,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与旅游相对优先度模型,基于2015—2021年我国除港、澳、台地区外31省(区、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测算,从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过2/3的省(区、市)实现数值提升和等级跨越,空间上呈现从原来的“北高南低”转变为“南高北低”的对调性改变格局,凸显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相对发展优先度同样呈现南北格局,相对而言北方地区两者的同步性更强。总体上看,我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强化,产业融合发展基础不断筑牢,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保障能力不断夯实,耦合协调水平稳步提升,深度融合发展呈现新气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树民
旅游产业融合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在共生发展中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最终创立一种新型的业态和一种新的共生产品,并且这种新业态和新型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从而能够迅速成长为一种新的行业。旅游产业协整,指旅游业和其他产业在共生发展中通过互补作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但在发展中不同产业仍保持着清晰的产业边界,双方之间没有形成一种规模化的新业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代中强
文章利用对外贸易总体差异性指标、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差异指标、出口竞争力差异指标对厦漳泉三地对外贸易差异进行全面分析。标准差系数、变异系数、外贸区位熵指数及锡尔指数实证分析表明,三地对外贸易总体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出口商品结构分析表明,三地加工贸易比重不断下降,而一般贸易比重不断上升。在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上,泉州出口市场集中度在上升,而漳州和厦门则在下降。但在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方面,厦门表现出与漳州和泉州完全相反的趋势。针对三地的贸易竞争力TC指数研究表明三地贸易竞争力都出现了上升,
关键词:
厦漳泉 区域对外贸易 非均衡发展 系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林明太
厦门会展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存,厦门会展旅游发展应充分利用各种优势创厦门会展旅游品牌,建立大型专业会展公司(PCO)和目的地管理公司(DMC),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功能加强会展管理,提升厦门会展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实现会展与旅游互动发展等思路。
关键词:
厦门 会展旅游 SWOT分析 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小伟
农业旅游的本质是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农业旅游的发展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积极的意义。河南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通过创新思路,提出科学的发展策略,必将推动本省农业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产业融合 农业旅游 河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子明 祁新华
采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闽南三角洲的空间发展现状;运用MoranI’和LISA聚类图,探讨了闽南三角洲空间发展特征。研究表明:尽管总体上闽南三角洲的空间正相关效应不显著,但局部空间关联明显,存在较强的规律性,空间发展形态主要表现为点轴式初级阶段和阶梯状分布。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并对闽南三角洲空间发展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