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1)
- 2023(8473)
- 2022(7413)
- 2021(7290)
- 2020(6224)
- 2019(14334)
- 2018(14294)
- 2017(27834)
- 2016(14993)
- 2015(17012)
- 2014(16905)
- 2013(16312)
- 2012(14868)
- 2011(12972)
- 2010(12792)
- 2009(11580)
- 2008(11290)
- 2007(9690)
- 2006(8158)
- 2005(7021)
- 学科
- 济(60598)
- 经济(60523)
- 管理(45839)
- 业(43271)
- 企(37027)
- 企业(37027)
- 方法(32409)
- 数学(28813)
- 数学方法(28246)
- 财(17356)
- 农(15655)
- 中国(14821)
- 业经(12315)
- 务(11440)
- 财务(11391)
- 财务管理(11358)
- 学(11162)
- 贸(11142)
- 贸易(11136)
- 制(11033)
- 易(10824)
- 企业财务(10768)
- 理论(10473)
- 地方(10267)
- 农业(10131)
- 技术(9403)
- 和(8901)
- 银(8669)
- 银行(8654)
- 环境(8272)
- 机构
- 大学(205256)
- 学院(203458)
- 管理(82535)
- 济(82088)
- 经济(80403)
- 理学(72130)
- 理学院(71359)
- 管理学(69806)
- 管理学院(69445)
- 研究(61314)
- 中国(47358)
- 京(41610)
- 财(38548)
- 科学(36980)
- 财经(31206)
- 中心(30453)
- 农(29380)
- 江(29355)
- 所(29252)
- 业大(28998)
- 经(28437)
- 范(27371)
- 师范(27121)
- 研究所(26346)
- 北京(25627)
- 经济学(25171)
- 州(23569)
- 财经大学(23412)
- 农业(22847)
- 经济学院(22742)
- 基金
- 项目(140239)
- 科学(112109)
- 基金(103766)
- 研究(102872)
- 家(89318)
- 国家(88556)
- 科学基金(77892)
- 社会(66038)
- 社会科(62570)
- 社会科学(62554)
- 基金项目(55192)
- 省(54171)
- 自然(51207)
- 自然科(50141)
- 自然科学(50130)
- 教育(49568)
- 自然科学基金(49217)
- 划(45894)
- 资助(42798)
- 编号(41495)
- 成果(32998)
- 部(31950)
- 重点(31311)
- 创(29486)
- 发(28892)
- 教育部(28213)
- 课题(27972)
- 科研(27537)
- 创新(27475)
- 人文(27405)
共检索到292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艳侠
师生关系是大学教育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学生所学知识的不同往往导致师生关系的差异。客观知识之学,让学生与教师成为功能化的存在,致使疏离型师生关系的产生;以思考与判断能力为核心的建构性知识之学,要求教师自身有所"游",并在教育交往中使得学生"从游"于自身,但其有可能导致学生视教师为权威;面对整全知识,教师是与学生一样的学习者,这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友伴,"共游"向整全之知。
关键词:
疏离关系 从游关系 共游关系 师生关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白昊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认为,角色、活动和人际关系是构成小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多元角色承担及角色活动践履有助于活动主体的发展。但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中成人教师角色转型步履维艰,师生固守传统角色定位,双方间不良互动较多,成人学生角色冲突明显,这些问题需要正视并加以解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陈桂生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系统内部的主要动因之一。因为教育结构的运行归根结底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惟其如此,师生关系成为教育理论上的一个老话题。话题虽老,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却常常流于一般化、公式化,即把特殊的师生关系单纯当作一般的社会关系或人际关系,并把复杂的师生关系简单化。故对这个问题仍有探讨的必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汪幼辛
推论(推理)是皮尔士“探究方法”的核心,教学推论是推论与教学的独特结合,其教学意义必须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关系中,其核心在于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学生推论的条件,即原因、规则和结果。推论有两种处理方式:(1)教师直接明确推论条件———教师对学生推论控制程度取决于明确的条件种类数;(2)教师间接控制推论条件,包括对原因、对规则和对结果三种控制行为。教学推论本质上是在技术兴趣指导下的工具性活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郭莲
]根据霍夫斯泰德(Hofstede)比较文化价值观的理论,中国和瑞典分别属于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高权力差距和低权力差距、强回避不确定性和弱回避不确定性、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国家。本文试图探讨生活在中瑞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师生这一不平等角色关系看法的异同。30名就读于瑞典某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和曾到过中国留学现也就读于该校的9名瑞典学生,完成了笔者设计的有关中瑞师生关系比较的调查问卷。对问卷所进行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所得出的结果证实了霍夫斯泰德的理论在中瑞师生关系这一特定背景下的可信性与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 瑞典 跨文化交流 师生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奇志
教育活动是一种内化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外压的过程,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应当充满人性化,这样才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我们应对传统的师生角色进行重新的定位,以适应个性化教学方式的需要。教师与学生都应转变教育观与学习观,改革传统的教育组织形式与方法,积极改进教育评价标准,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现代教育 师生关系 角色定位 构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长伟
从古今之变的角度审视师生关系,有助于完整地认识师生关系,解释并解决当下的师生关系问题。在古典的目的论语境中,师生是亲密的友爱的,是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并且,学生要敬畏教师。而在现代机械论的语境中,师生关系是疏离的而非友爱的、是契约式的而非伙伴式的,是平等的但缺乏教育性的。当下师生关系在走向民主与平等,但同时也出现了疏离和冲突等不良症候。回归古典的目的论师生关系,重温目的论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友爱性以及敬畏性,有助于我们当下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关键词:
目的论 机械论 师生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毅弘
认为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特殊联系,决定了导师在研究生德育过程中必然要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的发挥必须寄寓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研究生德育中理想师生关系为研究切入点,提出互动与对话是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理想的师生关系,并就该模式的特征及其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关键词:
互动 对话 研究生德育 师生关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庆文 吴煜辉
高职师生关系承载着德育渗透的功能。文章认为师生关系能够创设课堂交往环境、师生交往能够营造课外心理氛围,并从师生关系德育渗透功能发挥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师生关系 德育渗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东芳
本研究基于对美国一所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导师的访谈,并选择化学和英语学科为案例进行质性研究。本文指出,博士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受到学科文化的影响,并呈现学科差异。学科知识生产活动的社会条件是反映学科文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师生关系的权力结构和紧密程度。不同学科师生关系的结构也对博士教育实践提出了不同挑战。
关键词:
博士教育 师生关系 学科文化 知识生产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隋允康
提出用"师贤方能生斐"说明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认为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达到"师贤生斐"的途径,为此,结合对钱令希院士的回顾以及作者自己指导研究生的体会,阐述了导师在六个方面的具体定位或做法。
关键词:
导师 研究生 钱令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郑雅君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来理解建国以来国家官方话语对师生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教学关系三种规范性文化的建构过程。研究发现,国家话语所建构的三种师生关系文化:(1)在建国后随政治风潮而有规律地波动,波动的方向取决于当时教师身份在一套与建国叙事紧密相连的二元符码结构上的位置和权重。(2)在2000年后,官方话语在编码、叙事和修辞风格上都经历了一种系统性的重构:教师社会地位由凡俗化转变为神圣化、师生人际关系从对角色秩序的规定转变为对情感连结的呼吁、师生教学关系方面从对师生平等问题的争论转变为对教师公正的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