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5)
- 2023(13873)
- 2022(12284)
- 2021(11491)
- 2020(9697)
- 2019(22367)
- 2018(22056)
- 2017(42886)
- 2016(23097)
- 2015(25938)
- 2014(25695)
- 2013(24971)
- 2012(22748)
- 2011(20193)
- 2010(19861)
- 2009(17923)
- 2008(17157)
- 2007(14655)
- 2006(12344)
- 2005(10249)
- 学科
- 济(90273)
- 经济(90182)
- 管理(66062)
- 业(61341)
- 企(51388)
- 企业(51388)
- 方法(45321)
- 数学(39889)
- 数学方法(39273)
- 农(23822)
- 财(22288)
- 中国(21600)
- 学(20125)
- 业经(19794)
- 地方(17784)
- 农业(16055)
- 理论(15372)
- 贸(15130)
- 贸易(15126)
- 务(14837)
- 财务(14766)
- 财务管理(14732)
- 易(14676)
- 和(14423)
- 环境(14336)
- 技术(14254)
- 制(13964)
- 企业财务(13899)
- 划(12648)
- 银(11697)
- 机构
- 大学(317381)
- 学院(316300)
- 管理(129940)
- 济(121496)
- 经济(118840)
- 理学(113857)
- 理学院(112646)
- 管理学(110451)
- 管理学院(109889)
- 研究(100831)
- 中国(73256)
- 京(67010)
- 科学(64776)
- 财(53296)
- 业大(49884)
- 农(49608)
- 所(49043)
- 中心(47018)
- 研究所(45268)
- 财经(44142)
- 江(44091)
- 范(42166)
- 北京(41839)
- 师范(41794)
- 经(40314)
- 农业(38394)
- 院(38056)
- 州(35981)
- 经济学(35570)
- 师范大学(33951)
- 基金
- 项目(230057)
- 科学(180484)
- 研究(167459)
- 基金(166213)
- 家(144928)
- 国家(143751)
- 科学基金(124067)
- 社会(104010)
- 社会科(98426)
- 社会科学(98400)
- 省(90232)
- 基金项目(89149)
- 自然(82246)
- 自然科(80322)
- 自然科学(80302)
- 自然科学基金(78799)
- 教育(77658)
- 划(75876)
- 编号(68816)
- 资助(68542)
- 成果(53773)
- 重点(51200)
- 部(50242)
- 发(48206)
- 创(47547)
- 课题(46693)
- 科研(44624)
- 创新(44311)
- 教育部(43173)
- 大学(43164)
- 期刊
- 济(124846)
- 经济(124846)
- 研究(87499)
- 中国(52712)
- 学报(51086)
- 科学(46870)
- 管理(45054)
- 农(43433)
- 财(39832)
- 大学(39477)
- 学学(37190)
- 教育(35818)
- 农业(30422)
- 技术(29188)
- 融(22344)
- 金融(22344)
- 业经(22235)
- 财经(20271)
- 经济研究(19762)
- 图书(17321)
- 经(17171)
- 问题(16411)
- 科技(16248)
- 技术经济(15338)
- 理论(15252)
- 业(15214)
- 版(14894)
- 林业(14757)
- 资源(14743)
- 统计(14414)
共检索到438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飞平 廖为明
以江西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森林声景观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1)年龄、性别、学历、性格及其爱好对声景观评价的影响;(2)最为游客喜爱或厌烦的若干种声景;(3)影响游客对特定声景观所持态度的因素以及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4)主动加入一些受大众喜爱的声景是否能产生正面影响等。最后,结合评价结果对森林公园声景观应用作了总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华 王雨晴 陈飞平
【目的】发掘森林声景设计手法来指导城市公共空间的声景设计。【方法】以梅岭国家森林公园声音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勘测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单个声源和整体声景观进行评价。单个声源评价方法为评价者对调查问卷提供的26种声音以即时的身临其境之感进行主观喜好度评价,评价等级分为5级,以统计平均值方式进行喜好程度的判定;四季声景观总体评价以响度、协调度、舒适度和满意度为评价指标,首先对各个指标在四季中的结果进行统计,以计算平均值法比较四季中各个指标的变化趋势,了解游客在四季中对整体声景的主观评价。【结果】游客在不同季节对不同声源的喜好度有差别,各声景类型受喜爱程度表现为自然声>历史文化声>人工声>机械声;整体声景的评价表明,游客对梅岭森林公园声景观现状满意度较高;四季中,响度、协调度、舒适度都会影响整体满意度的评价,其中协调度、舒适度越高,总体满意度越高;春夏季响度越高,满意度评价越低,而秋冬季满意度与响度相关性不大。【结论】在后期森林景观规划和声景观设计与营造中,应综合考虑声音响度对人的影响,增加鸟鸣声、流水声等人们喜爱的声源,隔离或规避鸣笛声、施工声等人们反感的声源,从而提高整体声景观的满意度。
关键词:
森林公园 声景观 主观评价 声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千 秦涛 潘焕学 陈荆
基于福建林农问卷调查,对目前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开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分析表明:林农对政策性森林保险开展状况的总体满意程度较高,但林农对森林保险的保险责任、保险金额和灾后理赔的评价不高,林农对森林保险的购买意愿并不强烈。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目前政策性森林保险运行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策性森林保险 评价 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鑫霞 亢新刚 杜志 包昱君
【目的】阐明景观要素对长白山地区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质量的影响,探究研究区森林景观的合理构建技术。【方法】以影响近景景观美学质量的13个景观要素为评价指标,采用SBE法对研究区内的30处林内景观进行评价,应用数量化理论Ⅰ建立美景度值与各景观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模型。【结果】在13个景观要素中,针阔比、树干形态、通视性、下木盖度、郁闭度是影响研究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其偏相关系数t检验结果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复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达极显著水平(F=10.999)。【结论】针阔比<30%、树干通直、通视性好、灌草覆盖度高、郁闭度为≥0.7~<0.9的森林景观具有最高喜好度。
关键词:
森林景观 质量评价 SBE法 抚育技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陆元昌 洪玲霞 雷相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例 ,提出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景观要素分类方法。选取优势树种 (组 )、海拔、坡度、坡向和太阳辐射强度作为分类因子 ,在GIS技术支持下 ,按分类因子分割林场森林景观空间为 975 7个空间基本单元 ,建立起量化的、与植被和环境因子相关的森林景观空间基本单元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所有基本单元聚合为不同相似水平上的景观要素类型 ,结合生态特征和经营需要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了 7种景观要素类型 ,生成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斑块特征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该林区森林景观中以小斑块要素比例最大 ,中、小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 90 %。针阔...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超
针对非景区型森林景观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运用调查评价法评估其经济价值。在星子县大排岭瓷土矿区森林景观价值评估中,477个样本的人均支付意愿为66.86元,以白鹿镇人口为基数,计算大排岭矿区森林景观的总价值为1 671 834元。在支付意愿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收入与支付意愿中度相关(r=0.64,p<0.01),年龄、性别与支付意愿不相关。
关键词:
森林 景观价值 调查评价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飞平 廖为明
借鉴国内外森林视觉景观评价和城市声景观评价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影响森林声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2级3类的森林声景观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森林声景观美学评价体系的11个指标的得分值和其权重之乘积,将其累加值定义为声景观美学指数。根据声景观美学指数的大小来衡量森林声景观优美程度。
关键词:
森林声景观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钊
【目的】视觉景观质量是体现森林公园独特性与艺术性的关键所在。运用AHP法对森林公园视觉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为合理布局、规划森林公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调查记录为主、文献查阅为辅的方法,围绕太原城郊五龙森林公园、狼坡生态景区与玉泉山森林公园,从自然生态景观、园林美学价值、文化蕴含和基础设施建设4个方面系统建立了太原城郊森林公园视觉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HP法展开综合评价。【结果】1)从自然生态景观(B_1)、园林美学价值(B_2)、文化蕴含(B_3)与基础设施建设(B_4)共4个方面进行评价,权重大小依次为B_1>B_2>B_3>B_4,表明自然生态景观最为重要,园林美学价值也需优先考虑;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然生态景观中植被覆盖率(C_1)与景观时序性(C_3)的权重最大,园林美学价值中的景观类型丰富度(C_7)与景观色彩多样性(C_(12))的权重最大;2)五龙森林公园视觉景观指标权重排序为B_1>B_2>B_4>B_3;狼坡森林公园视觉景观指标权重排序为B_1>B_3>B_2>B_4;玉泉山森林公园视觉景观指标权重排序为B_2>B_1>B_3>B_4;3)依据评价结果,针对太原城郊森林公园视觉景观提出自然生态、美学设计、文化凸显与基建分布四方面目标,提供多样化自然生态塑造、合理化景观规划布局与差异化有限绿地筹划3个设计建议。【结论】运用AHP法对太原城郊森林公园视觉景观进行评价,提出园区视觉景观规划与设计建议,为太原城郊森林公园视觉景观布局、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鑫峰 贾黎明
以京西山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 ,共收集了 4 4个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 ,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 ,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喜好度与 15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 ,就该区域而言 ,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有 6个 ,即 :树干形态、枯树倒木、树干排列、林下层总盖度、林下层统一度和坡度。文中对有关外业工作的规范、受评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要素分解、评判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并对建模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林内景观 评价 景观评判 景观要素 模型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郝泽周
本文以深圳市园山风景区为研究范围,于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选取风景区内3种城市森林作为实验样地,对不同样地不同季节内的昼夜24小时的森林声音、小气候和植被数据进行采集与统计,研究了森林声景观的时空变化规律并基于时空变化的规律性特点选取典型声音类型,进行声景观主观评价与生理变化试验。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从不同季节森林声景观特点来看,春季的森林声景观变化丰富且以鸟鸣声为主,夏季森林声景观整体变化较弱,以虫鸣为主且声音环境热闹,秋冬季森林声景观以幽静、平和为主。(2)森林声景观在不同季节的日变化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葛楠 李鸿祥 曹峰
【目的】评价河北塞罕坝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质量,为科学构建和评价公园植物景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塞罕坝森林公园进行实地勘查,选取较为典型的梨乡花海景区、“金莲映日”景区、“七星湖假鼠妇草湿地公园”景区以及“泰丰湖”景区为主要调研区域,并从中筛选出40个植物景观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围绕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结构要素、美学要素、组成要素以及观赏心理要素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法和SBE法计算40个景观单元的评分指数,划分对应评分等级。【结果】1)塞罕坝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各准则层权重大小依次为景观结构要素(0.335)>景观美学要素(0.265)>观赏心理因素(0.203)>景观组成要素(0.197),表明在构建塞罕坝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过程中,应当将规划重点置于景观植物结构以及植物景观美学表达方面,并辅以丰富多样化植物景观搭配;2)塞罕坝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AHP法评价结果表明,有20个优质景观,16个较好景观,4个适中景观,没有较差景观和劣质景观。SBE法评价结果显示所有景观单元中植物美景度高的景观有13个,较高景观11个,中等14个,较低和低分别为2个和0个。整体来看,塞罕坝森林公园的植物景观较为良好;3)经Kendall’s W协和系数对AHP法和SBE法所计算出的评价结果予以检验,结果表明二者结果具备较高的一致性,该方法可显著提升植物景观评价科学性。【结论】运用SBE方法与AHP方法对河北塞罕坝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对比两种评价结果差异,为河北塞罕坝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评价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东 周兆德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势景观类型,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因素;2)天然林分布以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的面积最大,最大斑块指数也较高,该地区的天然林基本保持原始植被状态,集中连片,面积较大,而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则天然林景观指数较低;3)部分市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城市建设呈多中心分散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亚东 周兆德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运用Fragstats在arc gIs平台下进行多个景观指数计算,对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海南岛森林景观格局以人工林、农地和天然林3种景观类型为主,斑块面积高达89%,是海南岛的优势景观类型,也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的决定因素;2)天然林分布以海南岛中部地区的白沙、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的面积最大,最大斑块指数也较高,该地区的天然林基本保持原始植被状态,集中连片,面积较大,而沿海较发达的市县则天然林景观指数较低;3)部分市县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森林破碎化程度较高,城市建设呈多中心分散分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放 邓华锋
【目的】为更好地了解洪田村森林景观结构,以2011年和2016年小班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洪田村的森林景观格局。【方法】以永安市洪田村2011年实地调查小班数据及2016年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将选取的19个景观指数从内部细化为三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12个最能表征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的景观指数;借助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分析了洪田村的森林景观结构及功能。【结果】1)主成分分析筛选的12种景观指数在其所属类别上的因子载荷值均在90%以上,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可作为洪田村森林景观格局分析的指标。2)洪田村森林景观要素组成类型单一且分布不均,杉木和硬阔叶树种为主的景观格局占主导优势。3)斑块形状简单抗干扰能力差,景观整体异质性较高。4)灌木林和软阔类树种较低的边缘密度(ED)表明这两种森林景观与其他类型景观之间的能流、物流交换低。【结论】未来对洪田村进行森林景观规划与设计时应着重调整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空间布局,合理配置乡土树种(杉木、马尾松)、引进树种(桉树)、灌木林及其他树种的比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玲霞 陆元昌 雷相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实验林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类型划分方法。划分景观要素类型的因子一级为土地覆盖类型,二级为优势树种组。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1997年10a间金沟岭实验林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1987年和1997年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1987年的斑块个数为592块,1997年为946块。斑块个数大幅度增加,反映出森林景观破碎化的趋势。10a间,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相对丰富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有所增加。文章对营林活动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景观类型变化较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