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60)
2023(18845)
2022(16238)
2021(15461)
2020(12773)
2019(29771)
2018(29363)
2017(55950)
2016(30304)
2015(34381)
2014(34152)
2013(33415)
2012(30676)
2011(27673)
2010(27554)
2009(25367)
2008(24729)
2007(21046)
2006(18390)
2005(16283)
作者
(84271)
(70458)
(69501)
(66605)
(44976)
(33480)
(31860)
(27549)
(26720)
(25081)
(23823)
(23658)
(22274)
(22209)
(21756)
(21704)
(20829)
(20591)
(20166)
(20111)
(17503)
(17159)
(16954)
(16068)
(15679)
(15656)
(15412)
(15328)
(14072)
(13705)
学科
(121686)
经济(121558)
管理(86257)
(81087)
(66954)
企业(66954)
方法(57538)
数学(50865)
数学方法(50057)
中国(34622)
(32737)
(30881)
业经(26375)
(24969)
贸易(24957)
(24352)
(23940)
地方(22954)
(21625)
农业(21481)
理论(20210)
(19153)
财务(19064)
财务管理(19023)
(18782)
银行(18746)
(18698)
环境(18462)
技术(18432)
(18049)
机构
大学(421676)
学院(420764)
(174989)
经济(171485)
管理(167687)
理学(145440)
理学院(143873)
研究(143634)
管理学(141116)
管理学院(140357)
中国(110370)
(89651)
科学(86260)
(79147)
(70869)
中心(65980)
研究所(64634)
(64517)
财经(63427)
业大(60234)
(59473)
(58045)
北京(57109)
(55157)
师范(54698)
经济学(52969)
(52510)
农业(50346)
(48374)
经济学院(47757)
基金
项目(289038)
科学(228694)
研究(212627)
基金(211490)
(184155)
国家(182687)
科学基金(157629)
社会(134046)
社会科(127167)
社会科学(127137)
基金项目(110596)
(110167)
自然(102745)
自然科(100425)
自然科学(100404)
教育(98604)
自然科学基金(98590)
(93897)
资助(88868)
编号(86677)
成果(70193)
重点(64754)
(64664)
(61419)
(59937)
课题(59584)
创新(55902)
教育部(55870)
国家社会(55600)
科研(55268)
期刊
(184318)
经济(184318)
研究(125776)
中国(80257)
学报(63180)
管理(61828)
科学(59481)
(59405)
(57593)
大学(48914)
教育(48365)
学学(45780)
农业(40372)
(38935)
金融(38935)
技术(38710)
经济研究(31107)
财经(30445)
业经(29175)
(26131)
问题(23472)
图书(22122)
(21998)
(21301)
统计(20525)
技术经济(20508)
理论(20101)
国际(19189)
科技(19083)
世界(18741)
共检索到620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超  马文腾  
货币政策是一国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如何处理货币政策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多目标之间的协调兼顾,对于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1993—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研究对象,确立我国货币政策多目标体系,以通货膨胀率为门限变量,构建基于动态数据的货币政策多目标体系门限回归模型,寻找通货膨胀率最优目标区间的交集。结果表明,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其他目标之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通货膨胀率各最优目标区间存在交集,货币政策多目标之间具有可协调性,我国应该实施多重目标制的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DSGE模型与VAR模型作为两种分析框架,各有优缺点,单就预测能力来说,VAR模型有优势,而DSGE模型在刻画政策制度的变化对于预期形成以及市场主体决策的影响方面更加成熟,因此其政策分析结论比VAR模型的结论要大得多。如何将DSGE模型与VAR模型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易操作的政策分析模型,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目的,本文以DSGE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以及劳动力供给的四部门DSGE-VAR模型,并与DSGE模型结合起来,利用我国1993Q1-2015Q4的季度数据,比较了在不同的模型分析框架下,货币政策对不同经济变量产出缺口、通胀率及利率水平的影响机理,最后对两种模型的货币政策分析能力进行了比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新伟  余力  
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DSGE模型与VAR模型作为两种分析框架,各有优缺点,单就预测能力来说,VAR模型有优势,而DSGE模型在刻画政策制度的变化对于预期形成以及市场主体决策的影响方面更加成熟,因此其政策分析结论比VAR模型的结论要大得多。如何将DSGE模型与VAR模型的优势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易操作的政策分析模型,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目的,本文以DSGE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家庭、中间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以及劳动力供给的四部门DSGE-VAR模型,并与DSGE模型结合起来,利用我国1993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潘淑娟  叶斌  
以自然利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法对中国自然利率进行估测,结果发现其走势大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变动;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中国自然利率与产出缺口、未来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产出缺口是自然利率变动的Granger原因,与其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自然利率的估测能够有效地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程度,为未来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一个稳定预期的变量,提升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杜浩然  黄桂田  
本文运用ARDL模型,考虑中国金融自由化程度提高背景下的金融创新和资本市场发展等因素,运用1993—2013年的季度数据,对中国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估计,并比较了DivisiA货币总量和简单加总货币量的差异。结果显示,金融创新显著增加了中国货币需求,与金融抑制等因素一起,推动着中国货币总量的高位运行。相对于简单加总货币量而言,DivisiA货币总量的需求函数更具有稳定特性,因此可作为货币政策框架下的盯住目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翟光宇  
本文首先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增长率等经济现象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理论推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导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进而造成存款转移和增长乏力。实证分析表明,贷款增速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相关性不显著,但同业拆借利率对贷款的抑制作用明显,存款增长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负相关。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推理,在银行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条件下,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变化,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代表的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冻结资金有限,信贷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相关性减弱,货币政策效果被削弱。货币政策应尽快从依赖数量型工具转为价格型调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叶斌  潘淑娟  
本文以自然利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Kalman滤波法对我国的自然利率进行估测,研究发现我国的自然利率走势大致呈现下降、上升的趋势变动,进一步地通过回归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和VAR模型对我国自然利率与产出缺口、未来通货膨胀率以及货币政策宽松度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产出缺口是自然利率变动的G r a n g e r原因,与其呈现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未来的通货膨胀率也呈负相关关系,通过对自然利率的估测能够有效地反映未来通货膨胀的走势情况和货币政策的相对松紧程度,对政策当局的货币政策实际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力军  黄波  
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的动态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引起了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外汇储备的同向变动,而名义利率则引起了反向变动;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贡献度小于名义利率;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政策反应是迅速的。并且建议,中央银行应当继续以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逐步改革汇率制度,发挥汇率机制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功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雪兰  杨丹  
本文利用1996—2009年的经济金融季度数据,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经验探查。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并不存在很明显的时滞,但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政策目标间的相关性不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通畅,继而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要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应从建立良好的政策实施环境着手,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宏观和微观基础,并加强其与其他经济政策的搭配与协调。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超  林晓乐  马玉洁  
货币政策多目标协调发展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基于经济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货币政策多目标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检验货币政策多目标系统的能观测性、能控性和稳定性等控制特性,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多目标的有效性,并且发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可协调性,为研究货币政策多目标协调发展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运用Simulink建立货币政策多目标协调发展控制模型,得出要保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降准降息的结论,为当前货币政策实施的科学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超  林晓乐  马玉洁  
货币政策多目标协调发展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证。基于经济控制论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货币政策多目标系统仿真模型,通过检验货币政策多目标系统的能观测性、能控性和稳定性等控制特性,验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多目标的有效性,并且发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存在可协调性,为研究货币政策多目标协调发展的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运用Simulink建立货币政策多目标协调发展控制模型,得出要保证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协调发展需要进一步降准降息的结论,为当前货币政策实施的科学性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明辉  刘磊  朱晓语  
1998年以来,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检验我国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上的非对称性,选取1998年3月—2012年3月的季度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着重研究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和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我国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货币政策对产出和物价水平的影响都存在非对称性:在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均大于经济衰退时货币政策对产出波动的影响;而在经济衰退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均大于经济扩张时期货币政策对物价水平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扩张和衰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在产出和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玉洁  赵胜民  
本文基于宏观审慎视角构建房地产审慎监管政策指数,并采用基于有向无环图(DAG)技术的SVAR模型探讨了针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宏观审慎政策的有效性及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1)房地产审慎监管对信贷调控的有效性要强于对房价的调控:从紧的房地产审慎监管使信贷增长稳定下降,但使房价短期内上涨,在中长期下降;(2)房地产审慎监管对实体经济具有溢出效应:从紧的审慎监管造成通货膨胀上升,但对产出没有明显影响;(3)货币政策也会对金融稳定造成影响: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导致房价上升,而对信贷影响不稳定(短期上升而中长期下降)。本文根据两种政策效应构建了房地产审慎监管和货币政策协调框架,建议房地产审慎监管以住房信贷增长为中介目标,通过控制信贷增长来维护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稳定,而货币政策继续以调控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周昌政  
货币、财政政策是现代经济的产物,货币供应量和财政收支规模作为经济动态系统的两大可控输入,是以货币为载体的。货币作为“第一推动力”启动和制约着实物的运动,货币、财政政策通过对货币运动或价值运动的操作组织和协调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货币、财政政策可根据经济情况使货币流入或流出经济系统,或在货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实现货币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转移,从而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因此,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治国  
本文提出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结构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改变公众的现金持有偏好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需求来间接实现的。对我国1994~2006年季度数据实证研究,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显示存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影响现金持有偏好与准备金需求的长期协整关系和短期波动规律,以国外净资产比重持续上升、商业银行再贷款比重不断下降及央行票据比重陡然上升为主要特征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结构调整,导致我国基础货币过快增加和货币乘数持续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