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24)
- 2023(8294)
- 2022(7119)
- 2021(6720)
- 2020(5883)
- 2019(13415)
- 2018(13285)
- 2017(26343)
- 2016(13712)
- 2015(15390)
- 2014(15094)
- 2013(14510)
- 2012(12467)
- 2011(10733)
- 2010(10213)
- 2009(9030)
- 2008(8331)
- 2007(6834)
- 2006(5365)
- 2005(4374)
- 学科
- 济(52237)
- 经济(52171)
- 业(40951)
- 管理(39402)
- 企(32308)
- 企业(32308)
- 方法(29928)
- 数学(27502)
- 数学方法(27126)
- 财(16067)
- 中国(15516)
- 农(13349)
- 险(11308)
- 保险(11215)
- 制(10526)
- 务(10407)
- 财务(10373)
- 财务管理(10348)
- 业经(10315)
- 银(9940)
- 银行(9935)
- 企业财务(9860)
- 行(9319)
- 地方(9085)
- 贸(9032)
- 贸易(9030)
- 易(8837)
- 技术(8739)
- 农业(8600)
- 融(8329)
- 机构
- 学院(175703)
- 大学(175576)
- 管理(76750)
- 济(75244)
- 经济(73865)
- 理学(67371)
- 理学院(66793)
- 管理学(65590)
- 管理学院(65251)
- 研究(49089)
- 中国(41588)
- 财(36095)
- 京(33914)
- 财经(29624)
- 科学(27867)
- 经(27285)
- 中心(25862)
- 业大(24232)
- 经济学(24084)
- 江(23915)
- 农(22971)
- 财经大学(22629)
- 经济学院(22067)
- 所(21141)
- 经济管理(20351)
- 北京(20326)
- 范(20071)
- 商学(20023)
- 商学院(19852)
- 师范(19852)
- 基金
- 项目(130522)
- 科学(105696)
- 基金(98851)
- 研究(95862)
- 家(84814)
- 国家(84143)
- 科学基金(75211)
- 社会(63955)
- 社会科(60775)
- 社会科学(60762)
- 基金项目(52802)
- 省(49998)
- 自然(49032)
- 自然科(47956)
- 自然科学(47945)
- 自然科学基金(47083)
- 教育(44497)
- 划(41976)
- 资助(40185)
- 编号(37605)
- 部(29931)
- 重点(28589)
- 创(28051)
- 成果(27855)
- 国家社会(27479)
- 发(26827)
- 教育部(26628)
- 创新(26267)
- 人文(26259)
- 科研(25958)
共检索到237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琳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长寿风险对当前养老金体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准确评估长寿风险背景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状况,基于有限数据的双随机Lee-Carter模型构建全因素区间估计方法,并以此度量长寿风险,再通过建立偿付能力评估模型,对2018—2050年现行制度持续运行下的偿付能力进行评估,然后将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方案纳入到偿付能力评估模型中,全面考察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所面临的偿付能力状况。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郑涛 宋晓彤 李梦莹
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养老问题,我国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及区域发展差距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在资产负债视角下建立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偿付能力评价体系,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10~2017年面板数据对城镇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资产负债存量进行精算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基金偿付能力的空间格局和动态空间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的空间区域差距明显,差距逐年增长,具有空间相关性,存在着空间格局分布不均衡、空间集聚效应较弱、养老保险基金存量不足等问题;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对基金偿付能力有积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基金偿付能力具有负向溢出效应。最后,根据上述结果提出推动各地养老保险基金偿付能力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明亮 王军生
目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方法正在由以定性分析为主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过渡。本文在对现有偿付能力评估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阐述DFA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评估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并对这一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保险 偿付能力 DFA 监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惠贤
动态财务分析代表了保险偿付能力评估的最新发展趋势,我国也正式启动了动态偿付能力测试规则,但由于技术积累及使用经验不足,与国际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对动态财务分析的模型构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结合国外的应用经验对我国引入DFA模型评估保险偿付能力的几个关键问题如模型方法的选用、情景选择和时间架构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动态财务分析 偿付能力 DFA模型架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高志强
基于风险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框架既可以作为监管机构考量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性的外部模型,又可以作为保险公司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模型,是保险偿付能力框架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欧洲偿付能力标准Ⅱ和瑞士偿付能力测试为基础,对基于风险的偿付能力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这一框架进行了介绍,并对几个核心问题展开了进一步探讨。进而,对这一框架对保险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实行该框架的条件,并建议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向风险模型的转变。
关键词:
风险 资本 市场一致性价值 内部模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邓斌 王奕渲 丁豪 郑振儒 肖纲璟
保险资金的战略资产配置是基于公司风险偏好,为满足负债和资本回报要求,对保险资金在大类资产上进行长期规划与分配的过程。本文介绍的寿险资金"战略资产配置三维方法论",是以偿付能力为核心风险偏好,在资本市场长期回报均值回归及Cornish-Fisher展开调整的跨周期宏观经济假设基础上,利用马科维茨模型对公司整体的资产组合进行优化,并以平衡多项业务指标要求的加权打分方式确定战略资产配置方案,然后再确定分账户资产配置,最后进行长期资产负债联动蒙特卡洛动态模拟。通过研究,本文认为应对寿险资金进行跨宏观经济周期的战略配置管理并将偿付能力充足率作为核心风险指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浩 马宁
2008年金融危机袭击全球,影响着各国的经济发展。专门从事风险集中与分散的保险业也难以独善其身,加强保险业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本文介绍了我国保险业风险管理的演进历程及现阶段的风险趋势,并论述了加强风险管理、提高偿付能力的路径前瞻。
关键词:
风险管理 偿付能力 演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艳 范流通 卜一
偿付能力是建立健全农业巨灾保险的制度性约束条件。2010年~2012年云南连续三年大旱,直接推动了云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变迁,在全国率先开展政策性农业巨灾保险试点工作,其中种植业巨灾保险的起赔线为损失率20%,最高赔偿金为全损的80%。这些承保公司的承保能力是否满足现行赔付标准?农业巨灾风险是否会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产生"破产式"的冲击?即在农业发生巨灾损失时,参保农户赔付最大化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是否达到均衡?评估结果显示:45亿元为云南种植业保险偿付能力上限,也就是说在种植业保险全覆盖的条件下,云南农业保险约能抵御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约为97亿元的巨灾;起赔线在34.1%~40.4%之间比较合适。
关键词:
农业巨灾保险 偿付能力 评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军 姜增明
健康长寿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美好追求和发展趋势,却对养老金体系产生不利影响。当前,长寿风险已成为全球养老金体系面临的重要系统性风险,在我国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借助国际上金融机构偿付能力资本需求的思想,首先将长寿风险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进行界定,并通过联立有限数据双随机Lee-Carter死亡率模型的预测值与城镇职工养老金领取水平的预测值,评估了未来36年长寿风险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最后进行不同改革政策的模拟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长寿风险对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十分明显,且这种冲击效应受延迟退休年龄和养老金调整指数的影响显著,受城镇化率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相对有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粟芳 俞自由
本文试图计算适合于中国非寿险保险业的偿付能力额度,供保险决策部门参考。文中利用了国际上常用的非寿险偿付能力计算模型,包括比率法、风险理论法和破产理论法,对中国非寿险业1980年~1999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得出了适合中国非寿险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额度。最后还就三个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分析了我国目前偿付能力额度规定中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
偿付能力额度 比率法 风险理论 破产理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郑苏晋 徐景峰 熊璐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全面持续趋同,其本质特征是引入公允价值,其中财务报告准备金采用负债最优估计加风险边际方法评估,这是负债迈向"公允"的重要一步。本文基于新会计准则和欧盟偿付能力II的视角,利用二元模型,以一款两全保险产品为例进行分析,采用资本成本法、分位数法和情景对比法计算风险边际。结果表明,由于不同评估目的下资本的定义比较模糊,加之缺少评级机构,因此国内目前应用资本成本法的条件不成熟;而情景对比法反映"小概率"事件对准备金的影响,适用性较差;分位数法较为稳定,适用于传统寿险产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益 任超然 刘倩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必然会使得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承受巨大的偿付压力,那么延长退休年龄能缓解这一危机吗?本文采用精算模型研究发现,在退休年龄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统筹基金将在2022年出现收不抵支,2024年出现赤字;当仅延长女性退休年龄至60岁时,收不抵支和赤字的年份分别推迟至2029年和2035年;当男女退休年龄分别延长至65岁和60岁时,收不抵支和赤字的年份分别推迟至2036年和2047年;当男女退休年龄均延长至65岁时,收不抵支的年份将推迟至2048年,虽然2050年前统筹基金具备充足的偿付能力,但已开始消耗累计结余,未来仍会出现偿付危机。所以,延长退休年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保险的偿付...
关键词:
退休年龄 养老保险 统筹基金 精算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桦 赵桦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监管的核心,也是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内容,以高效率、低成本为主要特征的保险科技是新时代实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中国2016—2020年56家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实证检验保险科技与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保险科技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提升。这可能是因为保险科技能够针对传统保险业务的痛点对症下药,驱动产险公司高水平发展,具体表现为偿付能力的提高;门槛回归显示,保险科技正向促进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增长过程中受到金融数字化和监管成本的门槛收敛调整;异质性分析表明,保险科技发展对不同属性产险公司偿付能力存在不对称影响,对中资产险公司和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对所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的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对外资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甚至表现出了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保险科技对于产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提升作用在金融监管的参与下有所降低,反映出中国当前金融监管与保险科技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错配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保险科技对产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驱动作用,本文建议,未来要积极推进保险科技发展,同时将资源适度朝向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倾斜。
关键词:
保险科技 偿付能力 金融监管 偿二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闲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性是保险监管的内容之一,但是这一信息却往往不被投保人所获知,造成保险供给(保险公司)和保险需求(投保人)两方信息的不对称。本文以保险公司存在偿付能力风险为基本假定,以累积性预期理论和风险调整资本收益率构建保险需求和供给模型,分析在信息对称条件下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保险需求的变化及其对保险供给和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当偿付能力信息不对称时保险市场会出现市场失灵,导致投保人利益受损和保险公司缺少降低偿付能力风险的动机。因此,加强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并且降低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是提高保险市场效率的有效途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蒯同文
寿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寿险公司的生命线 ,是社会稳定的保障线 ,是振兴民族寿险业的起跑线。影响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风险因素主要是授权风险、价格风险、经营风险、资产风险、道德风险。寿险公司要提高偿付能力就必须端正经营思想占领有效市场 ;理顺内部关系 ,构建利益共同体 ;完善业务、财务、信息三个中心 ,强化业务管理 ;争取政策支持 ,盘活寿险资金 ;维护法人权威 ,加强内部监控。
关键词:
寿险公司 偿付能力 风险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