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63)
2023(11205)
2022(9677)
2021(8951)
2020(7816)
2019(18180)
2018(17878)
2017(35212)
2016(18951)
2015(21649)
2014(21779)
2013(21624)
2012(19943)
2011(17938)
2010(17691)
2009(16405)
2008(16169)
2007(14039)
2006(11810)
2005(10122)
作者
(54253)
(45544)
(45269)
(43329)
(29071)
(22090)
(20919)
(17780)
(17389)
(15994)
(15554)
(15172)
(14394)
(14152)
(14064)
(14025)
(14013)
(13389)
(13141)
(13021)
(11128)
(11086)
(10855)
(10481)
(10248)
(10197)
(10030)
(9903)
(9192)
(8975)
学科
(85523)
经济(85431)
管理(55927)
(52986)
方法(45921)
(43555)
企业(43555)
数学(41881)
数学方法(41393)
(22090)
中国(21554)
(20171)
地方(17401)
业经(15623)
(15265)
(14767)
财务(14725)
(14716)
贸易(14712)
财务管理(14686)
(14234)
企业财务(13963)
农业(13511)
(13154)
环境(12229)
理论(11762)
(11746)
技术(11252)
(10791)
金融(10788)
机构
大学(274258)
学院(273145)
(113739)
经济(111331)
管理(110389)
理学(96646)
理学院(95599)
管理学(93918)
管理学院(93403)
研究(86095)
中国(63979)
(56421)
科学(52676)
(50763)
(42938)
财经(41830)
(41680)
中心(41564)
业大(40766)
(39645)
(38117)
研究所(38059)
经济学(35781)
北京(34428)
(34408)
农业(34058)
师范(34046)
经济学院(32694)
(31626)
(31424)
基金
项目(190281)
科学(151378)
基金(141058)
研究(135215)
(122318)
国家(121393)
科学基金(106206)
社会(87351)
社会科(83030)
社会科学(83006)
基金项目(75390)
(73788)
自然(70598)
自然科(69039)
自然科学(69022)
自然科学基金(67785)
教育(63550)
(62801)
资助(58501)
编号(53842)
(42956)
重点(42690)
成果(41798)
(39815)
(39254)
科研(37308)
教育部(37234)
创新(36782)
课题(36570)
国家社会(36460)
期刊
(112656)
经济(112656)
研究(74215)
中国(44934)
(40599)
学报(40359)
科学(38265)
管理(37579)
(36273)
大学(30833)
学学(29331)
技术(24903)
农业(24468)
教育(22894)
(21666)
金融(21666)
财经(20522)
经济研究(18298)
业经(18089)
(17516)
问题(17266)
统计(15447)
(13939)
技术经济(13934)
(13679)
决策(12809)
资源(12788)
理论(12709)
商业(12624)
(12616)
共检索到379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栾贵勤  黄敬跃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群,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更是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本文将利用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17个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出1999年到2009年长三角城市群梯度格局的演变进程,确定城市群增长极的核心与外围,为更好地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定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盛皓炜  王如忠  
本文在分析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2—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作用特征及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工业生态效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数字经济可通过自主创新间接影响工业生态效率,数字经济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在不同区域有所差异。这一结论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对工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响  严广乐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经济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将是长三角城市区域今后发展的主要特征。文章借鉴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城市引力模型,以长三角城市群16个中心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例,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结构属性和网络微观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经济关联具备了网络化规模,但内部各城市间联系不均衡性特征明显,多中心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通过网络分析进一步提出为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皓  黄健元  贺斌  
基于环境响应的视角,本文分别测算差别环境响应下长三角16个城市2005—2014年的工业用地效率值,并采用Malmquist(简写为ML)指数分析法对不同模式下的工业用地生产效率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企业作为工业用地的使用者,对不同环境约束做出的响应会对工业用地效率产生影响,且事前响应模式下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低于事后响应模式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事前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高于事后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事前响应模式测算能真实地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效率的变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皓  黄健元  贺斌  
基于环境响应的视角,本文分别测算差别环境响应下长三角16个城市2005—2014年的工业用地效率值,并采用Malmquist(简写为ML)指数分析法对不同模式下的工业用地生产效率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企业作为工业用地的使用者,对不同环境约束做出的响应会对工业用地效率产生影响,且事前响应模式下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低于事后响应模式的工业用地效率值;事前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高于事后响应模式下的ML指数值。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事前响应模式测算能真实地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工业用地效率的变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叶静怡  林佳  姜蕴璐  
知识溢出是城市群的重要辐射功能。本文基于2001-2012年长三角城市群数据考察知识溢出、城市间距离对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理和经济距离邻近性越高,高校知识溢出对城市创新正向效应越大;领先城市创新主要依靠自身的研发,并受到其他城市高校知识溢出的影响;落后城市创新同样受到其他城市高校知识溢出的影响,但自身研发的影响不显著。突破行政限制、依地理和经济邻近性进行规划,引导创新资源向领先城市集聚,将可能提高城市群的辐射作用和创新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奇  娄成武  修春亮  
城市蔓延是地方政府竞争的空间表现形态之一。本文以长三角地区41市为例,通过城市蔓延指数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分析区域内各个城市2000—2015年间的城市蔓延情况及其空间自相关情况,并从"竞争性政府"角度探讨城市蔓延空间集聚的成因。研究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城市蔓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空间自相关,并且围绕着苏北四市和苏中两市出现了城市蔓延局部的高值集聚,规模相近、位置邻近的地方政府对发展资源的激烈竞争是导致城市蔓延出现高值集聚的成因之一,为此,需要减少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的无序竞争,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提高城市竞争力以吸引人口流入,从而使城市蔓延治理行之有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童茜  王立梅  许鑫  
[目的/意义]通过对长三角城市群科研合作网络的演化研究,分析科研合作发展现状,为未来发展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基于长三角城市合作发表在SCIE和SSCI数据库中的论文,运用信息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的科研合作整体网络、核心网络、核心节点的演化进行研究。[结果/结论]长三角城市群的科研合作不断增强,科研合作网络密度增加,合作逐渐打破省域限制。核心网络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4个核心城市主导的结构依旧稳健。但也存在上海的绝对核心地位逐渐下降、省份之间科研合作水平差异大的问题。[局限] 研究对于城市群间的科研合作网络分析仅停留在合作数量无法判断其合作质量,未包括专利等数据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娟  廖信林  
本文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二位数"行业1998-2010年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一节差分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群内的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二位数"行业的空间基尼系数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强烈的非线性共生关系,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具有门槛效应,即产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会使得集聚不利于经济增长。针对上述回归结果,本文给出了理论分析,并总结了结论的政策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青  李佳馨  郭辰  
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阐释城市群功能分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利用2006-2018年长三角城市群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城市群功能分工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劳动力供给、政府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资本存量则具有负面影响;在各子样本内均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其效应大小有所差异。基于实证检验结果提出建议:推进长三角城市分工协调,发挥各级城市的功能;完善长三角城市群政策体系,发展各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优势;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世俊  焦华富  王秉建  
从城市成长能力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城市成长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构建城市成长能力的评价模型,计算出长三角16个城市综合成长能力指数,并以16个城市成长能力的聚类分析结果为依据,进一步探讨了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状况。提出长三角城市群的反"K"型发展模式和网络型发展态势,以对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布局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琦  马仁锋  叶持跃  干青亚  
文章以长三角26地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旅游中心度与旅游网络复合视角,借用SPSS 22统计分析软件和Ucinet 6.0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存在等级分布,呈现东南强、西北弱的格局,形成自合肥。经上海、杭州到舟山的一条等级较高的旅游廊道。(2)长三角城市群表现出"核心—边缘"结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等核心城市"核心极化效应"突出,边缘城市表现出"长尾现象"。(3)旅游中心度分析与旅游网络分析结果对比发现,旅游等级较高的城市其分析结果一致,具有"马太效应"。等级较低的城市其分析结果不一致,存在"短板效应",大力发展交通是其解决"短板"的主要手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运用改进引力模型测度1990—2013年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联系强度,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及凝聚子群3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整体密度呈现提升态势,但以弱联结联系状态为主;上海市的点出度增幅最大,苏州的点入度增幅最大,长三角城市群联系不均衡性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结构相似的4个子群,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及杭州的联系紧密度最高,以中心城市带动其它城市的网络协同发展格局正在建构;区位条件差异、要素空间流动、交通综合发展及政府政策推动影响着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时空演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荣天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运用改进引力模型测度1990—2013年长三角各城市间的联系强度,然后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SNA),从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及凝聚子群3个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城市群网络空间结构演变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网络整体密度呈现提升态势,但以弱联结联系状态为主;上海市的点出度增幅最大,苏州的点入度增幅最大,长三角城市群联系不均衡性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结构相似的4个子群,其中上海、苏州、无锡及杭州的联系紧密度最高,以中心城市带动其它城市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响  
城市群网络化发展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内16个主要城市经济联系为实证,从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对城市群网络的基本形式、网络结构属性及内部微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城市间已互动形成紧密的网络状关联,但网络内各城市结点间中心性不均衡、枢纽型城市较少,区域多中心、网络化协同发展格局显现,最后提出了长三角城市群区域网络功能提升及治理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