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2)
2023(13556)
2022(11937)
2021(11281)
2020(9477)
2019(21937)
2018(21741)
2017(42280)
2016(22809)
2015(25808)
2014(25625)
2013(25079)
2012(22849)
2011(20248)
2010(19971)
2009(17918)
2008(17210)
2007(14809)
2006(12740)
2005(10925)
作者
(64458)
(53392)
(52953)
(50431)
(33974)
(25647)
(24167)
(21177)
(20338)
(18866)
(18281)
(17774)
(16795)
(16513)
(16513)
(16152)
(16077)
(15958)
(15236)
(15235)
(13136)
(12974)
(12835)
(12275)
(11896)
(11818)
(11797)
(11731)
(10698)
(10482)
学科
(89907)
经济(89800)
管理(69918)
(67161)
(56803)
企业(56803)
方法(45059)
数学(39134)
数学方法(38538)
(24827)
(23026)
中国(22101)
业经(20513)
(19292)
技术(19200)
地方(16850)
农业(16729)
(16008)
贸易(16002)
理论(15829)
(15556)
(15265)
(15263)
财务(15182)
财务管理(15147)
(14487)
企业财务(14344)
环境(13997)
(12883)
(12269)
机构
大学(319299)
学院(318420)
管理(132391)
(124378)
经济(121653)
理学(115657)
理学院(114467)
管理学(112364)
管理学院(111787)
研究(100068)
中国(73525)
(66872)
科学(63182)
(55305)
(49357)
(48905)
业大(48556)
中心(46597)
财经(45374)
(44819)
研究所(44660)
(41794)
北京(41718)
(41443)
师范(41394)
农业(38503)
(36803)
(36795)
经济学(36549)
技术(34711)
基金
项目(225837)
科学(178324)
研究(165436)
基金(164290)
(142522)
国家(141366)
科学基金(122816)
社会(103485)
社会科(98087)
社会科学(98059)
(88505)
基金项目(87968)
自然(81067)
自然科(79208)
自然科学(79189)
自然科学基金(77726)
教育(76783)
(74152)
编号(67936)
资助(67538)
成果(53452)
重点(50012)
(49832)
(47646)
(47320)
课题(45764)
创新(44402)
科研(43348)
教育部(43026)
大学(42386)
期刊
(130158)
经济(130158)
研究(89413)
中国(55157)
学报(49015)
管理(47882)
科学(45865)
(44248)
(42141)
大学(37713)
教育(35960)
学学(35421)
技术(31412)
农业(31066)
(23061)
金融(23061)
业经(22427)
财经(21416)
经济研究(19830)
(18248)
问题(17444)
图书(17403)
技术经济(16883)
科技(16697)
理论(15811)
(15271)
实践(14552)
(14552)
(14361)
现代(14002)
共检索到447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郝斌  冯增田  
镜像假设作为一种解释技术与组织之间匹配关系的理论,近几年开始广受西方学者的关注。本文首先回顾了已有镜像假设研究,认为主流文献始终没有深入到镜像内部解构镜像关系;然后分析了技术与组织之间的镜像要素,并认为耦合、协调与创新是技术与组织镜像的基本要素;进而基于这三种镜像要素对技术模块化与组织模块化之间的镜像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理论命题,希望能对深化镜像理论研究有所助益,并为实证研究打下基础。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光晖  吴慈生  赵旭阳  王云辉  
智能化人岗匹配技术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文献梳理与总结,从基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组织能力管理和招聘与就业的人岗知识本体智能匹配三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鹏  马耀峰  李天顺  李创新  亢雄  
文章在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旅游网站的基础上,以旅游体验为理想型,提出了镜像体验这一概念,认为镜像体验是对旅游体验的模拟,它们在实现路径和感知效果方面具有极强的耦合关系。潜在旅游者在虚拟旅游网站进行虚拟旅游,获得镜像体验,实现对旅游产品的"试用",从而为其旅游决策提供了参考。这为解决旅游产品"客货不可见面"的弊端寻求了思路。最后,建议旅游企业增大虚拟旅游的营销力度,扩大其在民众中的普及率,充分发挥其镜像体验的"试用性"功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原  刘玉树  朱天焕  
By designing the scheme to construct a real time file mirroring system,the article studies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The system is constructed in the Windows NT/Windows 2000 environment.Together with the cluster server system,it can be used as a disaster recovery system.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慧娟  龙立荣  
以华中及华南地区22家企业1000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比较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需要-供给匹配与要求-能力匹配影响工作满意度时的相对效应。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等方法对收集的839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效应最大,价值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具有一定影响,能力匹配对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作用,从而揭示了需求匹配对工作满意度的优势效应。研究结果有效拓展了中国背景下的个人-组织匹配研究,并为企业开展有效的匹配管理提供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海霞  宝贡敏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翁清雄  卞泽娟  
本文借助人与环境匹配理论、组织支持理论和工作动机理论,阐明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职业指导、职业支持)通过P-O(人与组织的价值观)匹配和P-J(人与岗位的能力要求)匹配促进员工职业成长的机制。本研究采取三波次时跨一年的问卷调查,收集了364个有效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职业指导和职业支持均对P-O匹配和P-J匹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P-O匹配和P-J匹配对职业成长的三个维度(职业目标进展、职业能力发展、组织回报增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职业生涯管理与职业成长的关系中起显著中介作用;在控制匹配的作用后,职业指导仍对职业目标进展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职业支持对职业能力发展、组织回报增长也具有直接的正向...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茜  李冰心  
人才流动在执行着一种有用的社会功能,即实现人才与组织的"匹配"。文章以人——组织匹配理论为基础,对412名来自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人才与组织的匹配状况和人才流动倾向的实证分析,揭示了组织与人才的一致性匹配和补偿性匹配对人才的流动的影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晓倩  
回任知识转移扮演着促进跨国公司获取国际经营所需新知识,进而提升竞争能力的关键角色;其过程会受到回任知识特性,回任人员和公司其他人员的知识发送、接受动机、能力,以及转移情景、转移渠道所构成的转移环境的影响。从个体—组织匹配的视角分析,一致匹配使得回任知识对企业可能更具价值,能够提高知识发送、接受动机;组织工作要求与个人能力匹配,在回任知识转移过程中意味着发送、接受知识的双方具有相应的能力;个人需求与组织供给匹配,在回任知识转移过程中意味着转移情景、转移渠道要与回任知识固有特性相匹配。高个体—组织匹配水平有助于回任知识成功转移,其中,一致匹配具有关键决定性作用。基于前述理论框架,本文对S公司驻外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锐  陈启杰  刘磊  
文章评述了国外关于人—组织匹配研究的最新发展。个人—组织匹配简称P-O匹配,它强调组织成员的个人特征与组织特征之间的相容性。P-O匹配不仅使组织能更好地吸引、选拔和留住高素质人才,而且也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和满意感。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陆小雨  王端旭  
人与组织匹配是近年来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人与组织匹配研究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人与组织匹配的操作和测量方法。人与组织匹配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招聘模式,并能够很好的预测员工的组织行为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奚玉芹  戴昌钧  
人—组织匹配通常是组织成员的个人特质与组织特质之间的相容性。本文简要介绍了人—组织匹配的理论基础,并对人—组织匹配的概念化定义、类型、操作化定义以及人—组织匹配与相关效标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最后提出了该领域内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若锦  李俊  聂平香  
随着服务贸易规模的扩大,服务贸易镜像数据的非对称问题逐渐凸显。差异巨大的镜像数据无法为服务贸易的调控监管提供灵敏信息,也无法为国际合作及对外磋商谈判提供依据。本文以美国作为代表对全球服务贸易镜像数据非对称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美国服务出口非对称规模绝对值大于服务进口,非对称规模绝对值最大时超过500亿美元,而且这种非对称性在具体国别及领域上表现出显著差异性。结合各国服务贸易统计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虽然都遵循统一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标准,但各国在服务贸易统计方法、数据来源、统计地域、数据修正方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基于以上分析,文章提出对我国服务贸易统计的启示,包括辩证看待我国服务贸易领域镜像非对称现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持续完善我国服务贸易国别统计等。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宿慧爽  刘瑞琦  马蔷  曲久龙  
[目的/意义]技术竞争情报服务过程中双方资源投入方案的匹配程度是影响服务过程的重要因素。针对技术竞争情报服务过程中存在的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协调问题,构建一种技术竞争情报服务决策方法,以使服务双方更好地开展合作。[方法/过程]在对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方案进行描述和匹配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方案组合的满意度矩阵,构建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方案匹配模型并求解,最后在考虑各个方案成功率的条件下确定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方案最优组合。[结果/结论]实际算例表明,在对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方案匹配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双边满意匹配的决策方法来寻找技术竞争情报服务双方都能接受的满意方案是有效和可行的,这一方法的应用能够推动技术竞争情报服务的有效开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焕倬  何玉凝  
当前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审计人员需要大量地手动匹配源表与目标表字段。基于字段的智能匹配技术同时利用了属性值和属性名的信息进行属性匹配,可以实现数据采集过程中源表与目标表字段的自动匹配,减少审计人员手动参与。实验表明,该技术适用于电子审计数据,具有较好的查准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