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86)
- 2023(19581)
- 2022(16783)
- 2021(15747)
- 2020(13027)
- 2019(30080)
- 2018(29969)
- 2017(56903)
- 2016(31045)
- 2015(34705)
- 2014(34711)
- 2013(33746)
- 2012(30663)
- 2011(27534)
- 2010(27651)
- 2009(25307)
- 2008(24756)
- 2007(21546)
- 2006(19245)
- 2005(16633)
- 学科
- 济(122804)
- 经济(122638)
- 管理(88796)
- 业(83007)
- 企(67095)
- 企业(67095)
- 方法(52013)
- 数学(45305)
- 数学方法(44670)
- 农(40508)
- 中国(33315)
- 财(32701)
- 地方(30617)
- 业经(29738)
- 制(28205)
- 农业(26964)
- 学(25824)
- 环境(21158)
- 贸(19702)
- 贸易(19689)
- 体(19579)
- 理论(19448)
- 务(19418)
- 财务(19339)
- 财务管理(19291)
- 银(19177)
- 银行(19136)
- 易(19034)
- 和(18951)
- 融(18680)
- 机构
- 学院(425669)
- 大学(425182)
- 济(167178)
- 管理(166566)
- 经济(163274)
- 理学(143973)
- 研究(143138)
- 理学院(142290)
- 管理学(139625)
- 管理学院(138826)
- 中国(107338)
- 京(90380)
- 科学(88992)
- 财(79580)
- 所(70531)
- 农(70400)
- 中心(66450)
- 江(64300)
- 研究所(64063)
- 业大(63434)
- 财经(62500)
- 范(59374)
- 师范(58863)
- 经(56796)
- 北京(56779)
- 农业(53677)
- 院(52959)
- 州(51860)
- 经济学(50341)
- 师范大学(47701)
- 基金
- 项目(296226)
- 科学(233343)
- 研究(218191)
- 基金(214130)
- 家(186257)
- 国家(184710)
- 科学基金(159136)
- 社会(137980)
- 社会科(130468)
- 社会科学(130434)
- 省(116577)
- 基金项目(114185)
- 自然(102748)
- 教育(100492)
- 自然科(100214)
- 自然科学(100186)
- 自然科学基金(98322)
- 划(97495)
- 编号(89605)
- 资助(86592)
- 成果(72434)
- 重点(66716)
- 部(64800)
- 发(63568)
- 课题(61945)
- 创(60972)
- 创新(56987)
- 国家社会(56662)
- 科研(56049)
- 制(55992)
- 期刊
- 济(188314)
- 经济(188314)
- 研究(125714)
- 中国(86756)
- 学报(66662)
- 农(66533)
- 科学(62120)
- 财(61462)
- 管理(59698)
- 大学(51799)
- 教育(50722)
- 学学(48603)
- 农业(44694)
- 融(38790)
- 金融(38790)
- 技术(37252)
- 业经(32713)
- 财经(29958)
- 经济研究(27960)
- 经(25618)
- 问题(24754)
- 业(21439)
- 版(21339)
- 图书(21158)
- 资源(21094)
- 科技(20426)
- 理论(19931)
- 技术经济(18899)
- 现代(18659)
- 实践(18208)
共检索到630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侃华 王嘉伟 苏站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空心化加剧和村庄完整性降低已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乡村发展亟须更高的地域尺度来整合日益碎片化的社会、经济和空间要素,镇域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更高层级地域单元,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论文以空心村空间转型及生态治理为主线,辨识空心村在生态治理层面的普遍问题,基于镇域尺度提出治理空心村生态环境的六大规划响应策略,研讨了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其他区域内三种地域空间的规划传导机制,并以恒口示范区为实证对象,提出镇域尺度乡村地域功能类型划分、生态治理模式及空间规划路径,为促进空心村在镇域尺度的精准治理和有效传导提供了实践借鉴。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空心村 镇域尺度 空间传导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侃华 王嘉伟 苏站站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空心化加剧和村庄完整性降低已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阻力之一,乡村发展亟须更高的地域尺度来整合日益碎片化的社会、经济和空间要素,镇域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更高层级地域单元,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论文以空心村空间转型及生态治理为主线,辨识空心村在生态治理层面的普遍问题,基于镇域尺度提出治理空心村生态环境的六大规划响应策略,研讨了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范围内、其他区域内三种地域空间的规划传导机制,并以恒口示范区为实证对象,提出镇域尺度乡村地域功能类型划分、生态治理模式及空间规划路径,为促进空心村在镇域尺度的精准治理和有效传导提供了实践借鉴。
关键词:
生态治理 空心村 镇域尺度 空间传导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宝 刘天军 王征兵
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是一个地区在"新常态"经济下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具体分析了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优势与劣势。结果表明:杨凌示范区三次产业竞争力相对于陕西省三次产业和邻近区域三次产业都处于竞争优势,作为示范区邻近区域的西安、咸阳、宝鸡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并没有给示范区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对此,作为国家农业示范区的典型代表——杨凌示范区在"新常态"经济下需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培育新型特色优势农业,紧密加强与邻近区域第二产业的合作与交流。保持农业技术优势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休闲农业旅游业和金融服务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朱妮 张艳芳 位贺杰
以能源产区陕西省榆林市的12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在Geo Da和Arc GIS等软件的支持下,结合趋势分析和空间统计方法,分析2005—2010年榆林县域尺度下的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格局特征与空间分异机制。榆林各区县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水平差异明显,总体差异呈扩大趋势,两极分化加剧。县域碳排放强度南北走向上表现出逐渐减小趋势,东西走向上具有微弱的"U"型变化态势。总体上,东北部区县碳排放强度高于西南部。各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正的空间关联分布特征,且处于低水平非均衡空间分布状态,空间依赖性明显。结合相关性分析,榆林区县碳排放强度具有极化区、扩散区、塌陷区和传染区4个特征。"热点"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三...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赛赛 冯秀丽 马仁锋 徐晖 范园园
研究城镇低效用地对于协调城市用地空间、优化城市用地布局、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调查数据,从不同城镇低效用地类型出发,在镇域尺度上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计量研究宁波市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宁波镇域城镇低效用地分布具有显著集聚特征,旧村庄与旧厂矿集聚性强,旧城镇相对离散;旧城镇主要分布于余姚慈溪交界处及奉化;旧村庄团聚于奉化东北部、江北;旧厂矿在余姚形成"聚簇",在市域东南部出现连片"洼地",并主导总体分布格局.
关键词:
城镇低效用地 空间格局 空间自相关 宁波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郝俊卿 曹明明
本文选取1998-2007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旅游综合收入作为主要指标,对陕西省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旅游经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但相对差异逐渐缩小;(2)空间差异显著但呈现均衡化的演变趋势。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了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陕西省旅游经济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表明了陕西省是资源和区域经济双重依赖型旅游经济。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时空演变 经济差异 陕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阚立娜 李录堂 文龙娇
文章基于金融支持对农地流转效率影响的理论分析,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为例,利用DEA-Tobit模型对普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地流转效率进行测算,同时分析财政补贴、正规借贷和民间借贷对农地流转效率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是:样本区域内农地流转效率普遍较低,但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流转效率高于传统农户;不同类型的金融支持对农地流转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其中财政补贴的影响系数最大。据此提出根据经营主体特征实行差别化的金融支持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龙冬平 李同昇 于正松 孟欢欢
基于乡镇的微观视角,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并借助ArcGIS、Eviews等软件,对陕西省高陵县各乡镇不同时期的乡村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及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各乡镇的乡村发展水平呈加速增长的态势,主要是由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联合驱动而形成;从部分上来看,各乡镇之间的乡村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主要是因各乡村发展的主驱动力不同而诱致。因此,应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三化"协同发展,进一步缩小乡镇间的乡村发展水平的差距。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党艳东 何得桂
是否尽责是善治的重要衡量标准。充分发挥党建势能要注重以治理责任为纽带,根据乡村治理责任属性和治理条件推进尽责式治理,更好地创新组织载体、整合要素资源和优化治理责任,从而推动乡村精细化治理。基于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镇安探索的研究发现,为克服条块关系不优和治理悬浮化困境,需要以融合共生的理念和方式推动治理责任落实和治理范式革新;通过强化人民至上的责任观,优化“人人有责”的治理结构,达成“人人尽责”的预期治理行为。从“大治理观”和高效能治理视野审视党建引领乡村精细化治理的实现路径,要更加重视治理责任重构和优化、治理方式更新和完善以及治理机制改进和创新,进而推动基层党领共治型的尽责式治理,提升乡村基层治理善治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超 杨海娟 郑娜 张文莉 杨小刚
将生态位态势理论应用于农村居民点布局研究,从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两方面选取指标分别作为发展"态"和发展"势"的评价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发展评价模型,对居民点的发展实力划分等级。然后结合加权Voronoi图,明确各发展等级居民点的搬迁去向,从而实现全镇整治分区规划。沙河子镇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实力可划分为高、中、低和不适宜发展4个等级;农村居民点整体发展较好,高、中发展实力级的居民点用地面积为304.07hm2,占全区的84.23%;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异特征,其发展等级呈现由中部向南北两侧递减的趋势;全镇以农村居民点城镇化为整理重点,划分为城镇化区、优先发展区、改造发展区和控制发展区4种整治分区。结合生...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韩玉刚 李俊峰
基于县域尺度,从理论层面概括了不同类型省际边缘区空间经济向心整合、邻域整合和离心整合三种一般模式。借助实地深度访谈、空间经济联系强度和经济隶属度模型,对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空间经济整合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宁国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不同发展阶段,主动的空间经济整合取向,是县(市)域内部向心整合模式、县(市)际邻域整合模式和县(市)域跨界离心整合模式综合作用的结果。并进一步验证了强弱非均衡型省际边缘区县域经济离心整合模式的客观存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永慧
宁陕县森林资源丰富,在集体林综合改革中,"五级书记抓林改",坚持制度创新、问题导向、风险可控、综合配基的基本原则,实行高位推动,打造"五个一工程",即一个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平台、一项长效财政扶持制度、一个公益林管理经营体系,一个林地林木流转机制、一套集体林综合改革试验成果。
关键词:
集体林综合改革 目标 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月明,冯艳芬,李强,傅恒勋,徐剑波,李华兴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 ,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依据 ,探讨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生态经济区划分的原则、指标和方法。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将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划分为中—东部中心城镇建设与自然生态保护区、西—西北部工业生态发展区、东北部农业生态开敞区和南部环境生态建设区 4个生态经济区 ,应用ArcViewGIS绘制中山市生态经济分区图 ,并提出了各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钱大军 郭金阳
教育示范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政策推广工具,在推动教育发展和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智慧教育示范区为例,对其现状与问题进行考察。随着教育工作对智慧化的需求日益增强,教育部办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提上议事日程。然而,由于“模糊发包”的政策环境,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活动给地方政府带来的风险较高,而激励却不足。因此地方政府选择模仿已有的制度,对示范区建设活动进行拆分。工作主要集中于“示”而忽视“范”,造成“示范关系”的断裂,进而衍生出“示而不范”的难题。为解决该难题,应当强化对智慧教育示范区推广机制的建构,具体而言,应当强化教育示范区的区域辐射能力,以示范区为核心,进一步辐射其所在的城市群,以“区域”为中介工具辐射全国;同时重构教育示范区的“示范关系”,切实促进示范区效能最大化以及立项目标的真正实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然 孙养学
本文基于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5个乡镇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西部农村居民参与"家电下乡"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农村居民的文化程度、政策认知度、消费结构、家庭年收入水平、认为补贴比例是否合适对其参与"家电下乡"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为进一步促进"家电下乡"在西部农村的有效实施,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参与"家电下乡",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需要提高西部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强化政策宣传力度,调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提高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以及提升"家电下乡"产品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旅游型传统村落用地与空间格局演变微尺度分析——以陕西省礼泉县袁家村为例
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评估及其空间尺度效应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生态示范区可持续性评价——以湖南省绥宁县生态示范区为例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休闲示范区规划——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
生态敏感区村域尺度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
中心城市对农村空心化格局影响的尺度效应——以河南省为例
村域尺度下的贫困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研究——以湖南省凤凰县为例
国家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管理——以山东省示范区建设为例
生态示范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以安徽省岳西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例
全域旅游示范区空间结构分布特征及优化研究——以辽宁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样本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