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10)
2023(19150)
2022(16526)
2021(15597)
2020(12909)
2019(29904)
2018(29432)
2017(55262)
2016(29917)
2015(33975)
2014(33968)
2013(33497)
2012(31292)
2011(28453)
2010(28232)
2009(25888)
2008(25401)
2007(21960)
2006(19432)
2005(17382)
作者
(86420)
(72238)
(71438)
(67950)
(46021)
(34619)
(32533)
(28176)
(27483)
(25614)
(24627)
(24513)
(22847)
(22820)
(22228)
(22202)
(21352)
(21123)
(20681)
(20565)
(17971)
(17683)
(17373)
(16511)
(16124)
(16083)
(15836)
(15809)
(14551)
(14283)
学科
(127049)
经济(126920)
管理(81770)
(78023)
(62878)
企业(62878)
方法(54777)
数学(47118)
数学方法(46446)
中国(37816)
(34220)
地方(29500)
(28864)
业经(27757)
(26840)
(24395)
贸易(24377)
(23653)
农业(23029)
(22256)
理论(20036)
(19878)
银行(19824)
环境(19502)
(19424)
金融(19422)
(19391)
(19095)
技术(18662)
(17259)
机构
大学(424574)
学院(422125)
(172097)
经济(168498)
管理(163137)
研究(150026)
理学(140346)
理学院(138663)
管理学(136022)
管理学院(135269)
中国(114147)
科学(92762)
(92533)
(77283)
(75654)
(69585)
研究所(68903)
中心(67981)
(62037)
业大(62001)
财经(61364)
北京(59305)
(58732)
师范(58148)
(55972)
(54851)
农业(54323)
经济学(51746)
(50431)
师范大学(47323)
基金
项目(286415)
科学(225263)
研究(208691)
基金(207919)
(182144)
国家(180657)
科学基金(154453)
社会(131545)
社会科(124615)
社会科学(124584)
(109940)
基金项目(109611)
自然(100333)
自然科(98055)
自然科学(98030)
自然科学基金(96244)
教育(95965)
(93567)
资助(86627)
编号(84206)
成果(68342)
重点(64507)
(63800)
(63457)
(58711)
课题(58704)
创新(54872)
科研(54737)
国家社会(54469)
教育部(54293)
期刊
(191454)
经济(191454)
研究(127318)
中国(86436)
学报(67844)
科学(63643)
(63494)
管理(61619)
(57685)
大学(51901)
教育(50403)
学学(48450)
农业(44562)
技术(38042)
(38037)
金融(38037)
业经(30814)
经济研究(30811)
财经(29605)
(25549)
问题(24614)
(24207)
图书(23333)
(21030)
技术经济(20296)
资源(19969)
理论(19839)
科技(19776)
(19738)
世界(19355)
共检索到6407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莎莎  裴金平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是旅游发展中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运用经济重心和锡尔系数等地理模型,选取1995-2008年中国各省域的旅游数据,对中国三大地带旅游发展的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从提高中国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和缩小三大地带旅游发展非均衡差异的层面提出中国三大地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鹏  马耀峰  王洁洁  李天顺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我国已进入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调控引导得好就会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反之则有可能出现城市之间产业雷同、重复建设等经济社会问题。本文提出了入境旅游型城市群的概念,并从我国东部三个城市群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中,选取29个有代表性的旅游热点城市组成三大入境旅游型城市群,然后采用MATLAB7.0编程计算,运用Theil系数阶段嵌套分解法定量研究了三大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差异特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三大城市群入境旅游发展存在非均衡性,群间差异的贡献率较大;三大城市群内差异不大,其中珠三角城市群内差异尤为低。在时间尺度上,受群间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全勇,黄威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志俊  郭剑雄  雷小兰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到来以后,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不断提升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源泉。在很大程度上,农民通过生育率的调整来促使其人力资本水平的改善。这一假说可以为基于中国1995-2008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所支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宏  孙根年  
国内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主体,对省级区域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状况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明确其发展竞争现状与局势。依据1996-2005年我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国内旅游客流量统计指标,运用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理论,分析了1997,2001,2005年3个特征时段各省区市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态,按东、中、西3个地带划分出各自的4种市场竞争态类型;并通过对3个时段的比较,揭示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态的转移及核心驱动因素,将其归纳为相对稳定型、持续增长型、跳跃增长型、周期波动型、稳定回落型5种转移类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克强  胡海生  刘红梅  
文章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省际土地财政收入①增长的影响因素,分别利用动态效应模型和阈值效应模型进行了估计,探究各因素在空间和时间发生变化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各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阈值效应下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影响不尽相同: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前期的增长会形成惯性而影响后期的增长;一个地区财政压力较大、事权和财权不平衡程度加深、房价上涨会导致该地区土地财政收入增长,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这些影响又会有所不同。因此,财税体制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本文采用人均GDP指标,对1978-2002年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剖析了三大地带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无论是绝对差距、相对差距还是综合差距,三大地带经济区域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尤其是以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为显著。究其原因,除了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强度、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均具有重要影响。为缩小三大地带的经济差距,除加强对中西部的投资建设外,应加快对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中西部的自我发展能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玉梅  任国柱  
三大地带从总体上反映了我国的宏观地域差异,本文从三大地带耕地资源时空演变特点入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认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必须充分分析区域差异,并提出了区域平衡、生态平衡,数量平衡、质量平衡、配套措施等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强  
我国农村正处于转型时期,由传统农业经济向多样化经济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转型,农户兼业现象越来越普遍。据第一次农业普查,1996年农户兼业率为43.18%,其中二兼农户(以非农为主)占15.52%。分东中西部地区来看(划...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茂华  杨刚  
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是两种研究城乡统筹发展差异性的基本方法,根据反映重庆市2003—2007年城乡发展水平的相关统计指标,运用这两种方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不仅能反映差异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还能对差异进行分解,从而反映出城乡统筹发展差异与城乡统筹发展极化之间的联系。重庆市城乡发展差异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地域差异。消解重庆城乡发展的差异需要从城乡发展的整体出发,着力打造城乡发展联合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朝先  
本文根据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RP)的数据,计算了1993-2004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的情况。结果表明,自1993年以来,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内部并没有出现大家通常所认为的“俱乐部收敛”,各地带内部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在演变发展之中。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保继刚  
<正>2023年是疫情之后旅游业全面恢复的一年,最近已有很多回顾评述文章。2024年,中国旅游业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趋势?在此仅作以下几点预判。一、入境旅游——重回巅峰不容易,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入境旅游,不仅在经济层面,而且在社会文化意义方面以及在我们与西方民间外交的重要性方面都得到政府、业界、学界高度一致的认同,国家在签证、支付方式、增加航班等方面都做了尽可能的改革和便利化。但入境游面临的难点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入境游客的类别,中国主要是观光游客和商务游客。20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国外观光游客出于对东方大国的好奇来到中国,尽管当时我们的服务设施落后,但我们真心欢迎他们的到来,同时价格特别便宜,有旅游团,也有大量的年轻的背包客,出现了如阳朔西街洋人街、大理洋人街等现象。而今天,中国以上海为代表的城市旅游价格已经直逼日本东京、美国纽约等发达城市,中国也不再像过去一样神秘而有独特的吸引力。商务游客与全球化有关,也就是与全球产业布局有关,如果外资下降,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石建国  
1991年,是“八·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旅游业在经历了1989年的滑坡和1990年的基本复苏之后取得更大发展并跃升到新的发展阶段的一年。回顾和总结1991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对“八·五”期间乃至九十年代我国旅游业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福象  朱蕾  
本文对两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了拓展,并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的区域内乘数效应、区域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间反馈效应的前、后向联系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对中西部的溢出效应不及后者对前者的显著,中部地区没有发挥区域经济的纽带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协调作用的发挥。因此,要实现东、中、西三大地带的产业协调和区域福利补偿,必须加快产业转移,扩大区域间公共知识溢出的效率。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春  杨晓优  
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995-2008年利用FDI质量进行分析表明,我国利用FDI质量呈先升后降的态势。一般因子(FDI对经济发展的数量贡献)始终是利用FDI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但作用不断下降;制度因子(FDI在制度演进方面的贡献)对利用FDI质量的作用较大,但是随时间推移作用不断缩小;科技管理因子(FDI在科技管理水平提升方面的贡献)对利用FDI质量的作用不断增大,2006年超过制度因子而仅次于一般因子的作用;经济质量因子(FDI在经济质量方面的影响)对利用FDI质量的作用最小,但是随时间变化,作用不断增大。因此,我国利用FDI质量主要由数量贡献决定,利用FDI质量整体水平不高;随着科技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