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19)
2023(14299)
2022(12286)
2021(11371)
2020(9943)
2019(22472)
2018(22439)
2017(42865)
2016(23104)
2015(26192)
2014(25588)
2013(25304)
2012(23282)
2011(20971)
2010(20737)
2009(19052)
2008(18829)
2007(16945)
2006(14344)
2005(12488)
作者
(67108)
(56088)
(56001)
(53136)
(35639)
(26969)
(25407)
(22081)
(21272)
(20005)
(18998)
(18919)
(17788)
(17681)
(17649)
(17470)
(17175)
(16799)
(16273)
(16161)
(13956)
(13804)
(13751)
(12919)
(12721)
(12544)
(12538)
(12486)
(11455)
(11383)
学科
(96137)
经济(96047)
(69270)
管理(69087)
(58301)
企业(58301)
方法(46089)
数学(40293)
数学方法(39753)
(25330)
(23892)
中国(23700)
技术(23080)
业经(21701)
(19812)
地方(18890)
农业(17073)
(16863)
贸易(16857)
(16608)
(16373)
理论(15723)
(15200)
财务(15149)
财务管理(15111)
企业财务(14289)
技术管理(14111)
(14091)
产业(13889)
(13695)
机构
学院(327295)
大学(326348)
(134056)
经济(131387)
管理(128527)
理学(111622)
理学院(110451)
管理学(108350)
研究(107886)
管理学院(107755)
中国(79806)
科学(68401)
(68320)
(58558)
(58157)
(54642)
业大(51920)
中心(50919)
研究所(49903)
(49686)
财经(47183)
农业(46202)
(42809)
北京(42290)
(41004)
经济学(40933)
师范(40452)
(39206)
(38925)
技术(37837)
基金
项目(225576)
科学(177773)
基金(163242)
研究(160947)
(143875)
国家(142703)
科学基金(122463)
社会(101897)
社会科(96786)
社会科学(96760)
(90777)
基金项目(86617)
自然(80922)
自然科(79143)
自然科学(79116)
自然科学基金(77711)
(76017)
教育(75280)
资助(66693)
编号(63976)
(51691)
重点(51347)
成果(50339)
(49640)
(49201)
创新(47711)
课题(44749)
科研(43888)
计划(42701)
教育部(42320)
期刊
(140310)
经济(140310)
研究(88747)
中国(64215)
学报(54068)
(51313)
科学(49830)
管理(48667)
(46805)
大学(40824)
学学(38647)
教育(35357)
农业(35278)
技术(33065)
(25415)
金融(25415)
业经(23661)
财经(23228)
经济研究(22860)
(20202)
(20119)
技术经济(18717)
问题(18512)
科技(18160)
统计(16707)
(16289)
(16244)
商业(14861)
图书(14586)
(14512)
共检索到472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桂黄宝  
高技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不同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差距过大,将影响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1995—2011年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改进锡尔熵和基尼系数模型测度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区域和行业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区域差距显著,而且呈扩大趋势,同时发现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创新能力差距最大因素是组间差距,而组内差距对其影响较小;在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中,差距最大的是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而差距最小的是医药制造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政骥  吕拉昌  
运用锡尔系数的方法,以专利授权数为变量,通过GDP和人口数2种不同的比重加权方法对比,对广东省各城市间的城市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差异。研究表明:以GDP比重加权的城市创新能力差异呈减小趋势,而以人口数比重加权的创新能力差异呈增大趋势;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创新的建设,以创新带动城市发展;人口增长速度与城市创新能力有一定的关联,是造成城市创新能力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德成  蔡文科  
本文建立了创新活动产出与创新活动投入体系,根据熵值和TOPSIS物元模型,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5》中的数据,对中部六省的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绩效进行评判分析。通过正负理想解以及贴近度值的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的综合绩效得分分别位列一、二、三位,山西省排名倒数第一,说明了经济产出指标对创新驱动绩效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并且从投入产出两方面对各省提出了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对策方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也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高技术产业利用内外部资源的效率就越高,竞争实力就越强。本文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高技术产业各部门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最后针对这些差异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赵玉林  
全国有21个省(市、自治区)将高技术产业作为"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产业。客观、科学地评价这些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于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区域高技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带动整体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构建了由高技术产业创新的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支撑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依此对21个区域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各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普遍将高技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必将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恰当的战略选择则应是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和竞争优势确定其重点发展产业,形成合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茂华  杨刚  
锡尔系数和基尼系数是两种研究城乡统筹发展差异性的基本方法,根据反映重庆市2003—2007年城乡发展水平的相关统计指标,运用这两种方法对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差异性进行研究,不仅能反映差异的大小及其变化趋势,还能对差异进行分解,从而反映出城乡统筹发展差异与城乡统筹发展极化之间的联系。重庆市城乡发展差异的主要形成因素是地域差异。消解重庆城乡发展的差异需要从城乡发展的整体出发,着力打造城乡发展联合体。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陈范红  
准确测度创新效率是客观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通过把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0年间,由于技术效率的明显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在技术开发阶段为6.63%,而技术进步则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0.75%,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改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内在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玉林  程萍  
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国省级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并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支撑环境三个方面构建省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省级区域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分别从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四个时段进行动态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严重的区域差异,且具有差距拉大趋势;加大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是加快提升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性举措;地方政府对高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是影响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敏  辜胜阻  
本文利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投入能力、产出能力和创新效率三个方面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发现:从纵向时间维度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能力均呈现不断大幅提升的态势;但是从横向行业维度看,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表现出显著的行业集中特征;在创新效率方面,各个行业存在明显差异,部分行业甚至面临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并存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林玮菡  
笔者主要研究了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的协调发展问题,借助熵值赋权法构建了高技术产业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2011—2015年四大区域28个省份的高技术产业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差异性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以及各个省份高新技术产业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发展不平衡,区域间差异大,基本呈现"东强,中西东北弱"的态势;中国四大区域28个省份高技术产业质量创新与创新质量的协调性,在五年间跨越了三个阶段六个类型;广东省率先进入高水平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其他省份处于磨合阶段和颉颃阶段,且绝大多数属于质量创新滞后。笔者的研究将对中国各区域高技术产业质量创新和创新质量水平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分析,对寻求平衡两者协调发展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永红  张景明  王展昭  
本文从创新过程-创新产出-创新经济效益三个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评价体系,运用G1-变异系数组合赋权法和联系度改进的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2007-2011年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进行了动态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普遍不高,且空间差异性明显。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明显强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并且差距在逐渐扩大。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提升明显,中部、西部、东北三个地区高技术产业创新质量有收敛趋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符想花  
对高技术产业而言,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本文从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出发,经过理论遴选和实证筛选,选出了13项指标,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对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经济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规模因子及产出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投入相对指标因子表现突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秀武  胡日东  
创新和集群是当前我国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两大途径,文章在对经典的知识生产函数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综合考虑R&D经费和知识存量的知识生产函数,并将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因素和政府支持力度引入该函数,借助于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方法,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高技术产业区域创新驱动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了R&D存量因素的知识生产函数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区域高技术产业知识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因素和区域间的知识溢出都对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产出影响显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向东  李南  白俊红  谢忠秋  
以1995-200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7个细分行业的研发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随机前沿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两种方法实证测算了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创新效率。主要的发现有:考察期内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但其时间演变基本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的效率高于随机前沿分析法,但后者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虽然两种方法测算的效率在均值上具有显著差异,但在排序方面却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提高研发创新效率对提升高技术产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