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3)
- 2023(16209)
- 2022(14121)
- 2021(13361)
- 2020(11259)
- 2019(26229)
- 2018(25878)
- 2017(50275)
- 2016(27174)
- 2015(30835)
- 2014(30618)
- 2013(30118)
- 2012(27270)
- 2011(24238)
- 2010(24080)
- 2009(22248)
- 2008(22090)
- 2007(19523)
- 2006(17244)
- 2005(15327)
- 学科
- 济(100772)
- 经济(100624)
- 管理(92521)
- 业(84254)
- 企(74223)
- 企业(74223)
- 方法(49857)
- 数学(42816)
- 数学方法(42261)
- 财(35274)
- 制(30812)
- 农(25832)
- 中国(25765)
- 银(25679)
- 银行(25532)
- 务(24399)
- 财务(24313)
- 财务管理(24254)
- 业经(24229)
- 行(23981)
- 企业财务(23089)
- 学(20031)
- 融(19666)
- 金融(19662)
- 体(18425)
- 理论(18178)
- 地方(18059)
- 贸(17117)
- 贸易(17103)
- 农业(17089)
- 机构
- 大学(376530)
- 学院(373483)
- 管理(155209)
- 济(147577)
- 经济(144182)
- 理学(132765)
- 理学院(131385)
- 管理学(129239)
- 管理学院(128513)
- 研究(116221)
- 中国(95998)
- 京(79562)
- 财(75335)
- 科学(69537)
- 财经(59009)
- 所(56322)
- 中心(55772)
- 江(55725)
- 农(55293)
- 经(53714)
- 业大(52942)
- 研究所(50738)
- 北京(49785)
- 范(46282)
- 师范(45846)
- 州(45227)
- 财经大学(44453)
- 经济学(44352)
- 农业(43129)
- 院(42590)
- 基金
- 项目(253295)
- 科学(200174)
- 研究(186450)
- 基金(185570)
- 家(159923)
- 国家(158623)
- 科学基金(138449)
- 社会(117662)
- 社会科(111617)
- 社会科学(111587)
- 基金项目(98859)
- 省(97754)
- 自然(90667)
- 自然科(88573)
- 自然科学(88554)
- 自然科学基金(86952)
- 教育(86422)
- 划(81986)
- 资助(76550)
- 编号(76235)
- 成果(61342)
- 部(56659)
- 重点(55808)
- 创(52834)
- 发(51771)
- 课题(51345)
- 教育部(49386)
- 创新(49315)
- 制(49309)
- 科研(48614)
- 期刊
- 济(160708)
- 经济(160708)
- 研究(111561)
- 中国(72742)
- 财(62644)
- 管理(60342)
- 学报(55155)
- 科学(51436)
- 农(48924)
- 融(45997)
- 金融(45997)
- 大学(43409)
- 学学(40841)
- 教育(38698)
- 技术(33305)
- 农业(32200)
- 财经(29717)
- 业经(25427)
- 经(25192)
- 经济研究(24143)
- 问题(20228)
- 理论(19744)
- 财会(18586)
- 图书(18432)
- 实践(18095)
- 践(18095)
- 业(17925)
- 技术经济(17712)
- 现代(17247)
- 会计(17175)
共检索到558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雷强
基于博弈论的视角对银行监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在现有体制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它的存在正是博弈均衡的必然结果,并且给出了相应因素(监督成本、监督效率和抵押品价值等)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同时,指出银行只有加大惩罚力度、健全自身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完善关系银行业务等措施提高银行的监督效率,才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雷强
通过对银行监督力度和借款人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发现,贷款规模和银行声誉与借款人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贷款规模越大、银行声誉越高,借款人盈余管理的程度就越小,说明我国银行对借款人盈余管理行为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另外,银行存款与贷款抵押、再融资和贷款类型等贷款特征对银行监督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面起不到制约作用。
关键词:
银行监督 盈余管理 贷款规模 银行声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克兢
转轨经济国家的法制环境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这造成部分地区法律层面的强制性纠偏机制无法有效发挥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此时市场会派生出替代性纠偏机制来弥补法律保护不足的缺陷。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6266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媒体监督和法治水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检验了媒体监督在薄弱的法治环境中发挥的替代效应,揭示了这种替代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情况下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可以有效的制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法治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媒体监督是约束上市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克兢
转轨经济国家的法制环境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这造成部分地区法律层面的强制性纠偏机制无法有效发挥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此时市场会派生出替代性纠偏机制来弥补法律保护不足的缺陷。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6266个观察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了媒体监督和法治水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检验了媒体监督在薄弱的法治环境中发挥的替代效应,揭示了这种替代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情况下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媒体监督可以有效的制约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法治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媒体监督是约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有效的法律外替代机制,较强的媒体监督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法治薄弱而诱发的盈余管理;基于产权性质的探索性研究表明,相对于法治水平较高的地区而言,在法治水平较低的地区媒体监督对国有企业盈余管理的约束力大于非国有企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游辉城 徐琪
自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并存机制的监督作用备受争议。为了验证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是否会受到监事会的影响,以我国非上市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监事会规模及其独立性对独立董事抑制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独立董事并不能有效抑制非上市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在监事会规模较大和监事会独立性较强的样本中,独立董事能够对盈余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规范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和完善监事会制度两个政策性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江涛 何苦
本文选用2008—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所有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了公司聘用审计师的审计质量和真实盈余管理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且结合外部制度环境和行业竞争程度做出了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研究发现,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强度显著大于"非四大"事务所审计的公司,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采用真实盈余管理逃避高质量外部审计的动机。另外,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治理机制以及所有权性质等都会对管理者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产生影响。
关键词:
审计质量 真实盈余管理 应计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阮滢 赵旭
文章基于审计署公布的中央企业集团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以2010—2014年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监督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审计监督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但这种监督作用并不对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政府审计在发挥其监督职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研究发现这种抑制效果将会持续到政府审计公告年度。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谭志斌 程俊 饶艳
本文从创新监督机制出发,立足于对内控三道防线制度规定的梳理,充分借鉴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内控三道防线架构实例,在此基础上构建风险导向模式下的大监督机制,从整体思路、风险导向、职能定位、制度安排、监督模式、增值服务、基础保障等方面搭建大监督框架。
关键词:
风险导向 大监督 三道防线 联动协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农业银行监督机制的研究农行连云港分行课题组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步伐的加快,追求最佳经济效益已是商业银行追逐的最终目标。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农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农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得到合理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兵
本文以盈余质量作为研究视角,采用2002年至2004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了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并不能提高公司盈余质量;独立董事中至少有一名会计专业人士的公司,盈余质量更高;独立董事津贴越高和兼职家数越多,会对公司盈余质量造成负面影响。本文结论总体上表明我国独立董事还没有有效发挥监督作用。
关键词:
独立董事 盈余质量 会计模型 市场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昕 沈红波
本文以Basu(1997)模型为基础,对1999~2004年上市公司银行债权监督对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研究了盈余稳健性的动态变化。实证研究发现:(1)中国上市公司盈余总体上存在着稳健性,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程度比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要大;负的会计盈余变化要比正的会计盈余变化具有更大的反转率;(2)上市公司银行贷款比例越高,稳健性越高;(3)短期银行债务贷款和长期银行贷款对稳健性有显著影响,且短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大于长期银行贷款的监督作用;(4)银行债权监督对稳健性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增强。
关键词:
银行贷款 盈余稳健性 监督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诗瑶 李星汉 管超
利用KMV模型计算出的债务违约风险衡量债权人监督动力,利用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债务违约风险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越高,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相比于国有企业,债权人外部监督对民营企业两种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债权人监督能够降低上市公司通过操纵真实盈余管理向下调整利润的程度。
关键词:
债务违约风险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纯祥 杨怏
基于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督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央行紧缩货币政策时,企业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下降;银行监督力度越大,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越低,并且紧缩性货币政策显著增强了这种负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银行监督对聘请银行背景董事的公司盈余管理仅具有微弱制约作用,而对没有银行背景董事的公司具有显著治理效应。研究不仅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后果和企业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等文献,而且对商业银行和企业管理者决策具有参考价值,同时也对公司治理机制优化具有一定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秀云
本文以2013年受到证监会惩罚的8家财务造假上市公司(含拟上市)为基础研究样本,探析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自发监督方即新闻媒体和证券维权律师对上市公司发挥了积极的监督作用;在法定监督中,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证券交易所和证券服务机构的法定监督责任执行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外部监督 财务造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彭爱萍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是用来协调银行内部不同利害关系者之间的利益差别和行为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的统称,由许多机制构成。其中,财务监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机制,但在实务中,财务监督机制弱化已成为阻碍商业银行公司化进程的一大因素。本文拟就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财务监督机制弱化的原因以及完善的途径等问题谈谈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