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78)
- 2023(9309)
- 2022(7919)
- 2021(7542)
- 2020(6496)
- 2019(14728)
- 2018(14288)
- 2017(28790)
- 2016(14614)
- 2015(16322)
- 2014(15925)
- 2013(15436)
- 2012(13804)
- 2011(11868)
- 2010(11343)
- 2009(10159)
- 2008(9893)
- 2007(8249)
- 2006(6661)
- 2005(5774)
- 学科
- 济(54265)
- 经济(54207)
- 业(42866)
- 管理(42156)
- 企(34687)
- 企业(34687)
- 方法(31414)
- 数学(28661)
- 数学方法(28324)
- 银(20484)
- 银行(20338)
- 行(18896)
- 制(17744)
- 财(17595)
- 中国(15526)
- 融(14107)
- 金融(14106)
- 农(12884)
- 务(12385)
- 财务(12354)
- 财务管理(12328)
- 企业财务(11749)
- 业经(11107)
- 度(11081)
- 制度(11065)
- 险(11020)
- 保险(10928)
- 业务(10758)
- 贸(9988)
- 贸易(9979)
- 机构
- 大学(190160)
- 学院(188658)
- 济(81917)
- 管理(81797)
- 经济(80418)
- 理学(70701)
- 理学院(70124)
- 管理学(69106)
- 管理学院(68738)
- 中国(53223)
- 研究(52927)
- 财(42183)
- 京(36972)
- 财经(34068)
- 经(31367)
- 中心(29169)
- 科学(28017)
- 经济学(26788)
- 江(26538)
- 财经大学(26243)
- 银(25738)
- 农(24913)
- 银行(24643)
- 经济学院(24507)
- 业大(24121)
- 行(22959)
- 融(22869)
- 所(22752)
- 金融(22475)
- 北京(22322)
- 基金
- 项目(134108)
- 科学(108626)
- 基金(102365)
- 研究(99413)
- 家(86955)
- 国家(86280)
- 科学基金(77531)
- 社会(66799)
- 社会科(63576)
- 社会科学(63559)
- 基金项目(54419)
- 省(50295)
- 自然(49907)
- 自然科(48828)
- 自然科学(48817)
- 自然科学基金(47951)
- 教育(46098)
- 划(42403)
- 资助(41594)
- 编号(39121)
- 部(31198)
- 成果(29644)
- 重点(29495)
- 创(28814)
- 国家社会(28680)
- 教育部(28143)
- 人文(27824)
- 发(27253)
- 创新(26949)
- 制(26749)
共检索到272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程志富 张孟飞 熊德超
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即促使参保银行主动承受更大的风险。因此,建立适合的存款保险制度需要从风险管理及反映风险的保险费用的确定等方面着手,其核心工作就是存款保险费率的厘定。常见的存款保险定价方法包括单一费率法和差别费率法,基于风险设计存款保险费率结构的差别费率法能降低银行的道德风险。RONN和VERMA结合存款保险的差别费率法和复合期权定价思路,提出存款保险价值不仅与银行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有关,还可以与银行股权资本状况和存款债务建立关系。借鉴RONN和VERMA的建模思路,利用存款债务与其他普通债务的相似性及期权对角价差组合技术,建立银行资产市场价值和银行资产隐含波动率与银行普通债券价...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敬志勇 王周伟
本文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实施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为基础,测算中国各上市银行2011~2012年的存款保险费率和存款保险制度成本负担。结果表明,实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将显著增加银行的保险费负担,现阶段中国大范围推行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存在一定的制度执行阻力;中国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应当实现银行存款全覆盖,但应当分批参保,先在总体风险小的银行间推行,再在风险相对较高的银行间推行,以确保存款保险基金的保障能力;短期内高风险银行需要政府担保,但中国最终应当建立独立于政府的市场化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中杰,肖庆宪
本文从资产组合的角度出发,借鉴约化模型中的方法,利用企业债券的价格获得了企业的违约强度,进而得到了其违约概率。在得到违约概率之后,通过构造损失函数并利用C VaR方法建立了一个期望收益最大化的优化模型,求出了投资组合的最佳比例。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违约强度 CVaR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劼勋
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市场对外进一步开放、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债券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发行总量大幅上涨,托管总量持续增加,债券产品不断创新,债券市场迎来了"新常态"式的发展。这也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升级,呈现信用违约多样化、政策突袭习惯化、利率波动扩大化的特点。债券投资所面临的风险问题,正在影响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并威胁到银行间市场的健康发展。这对债券投资风险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新常态 债券投资 债券投资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象 余思勤
本文通过计量分析发现评级机构给予的信用级别与商业银行债券的风险溢价显著相关,且当债券级别越高时,风险溢价越低;当商业银行债券以浮动利率发行时,债券的风险溢价能显著降低。同时,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影响了债券市场上的资金供需情况,当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升时,债券发行方商业银行需要向投资者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
关键词:
金融市场 商业银行 风险溢价 实证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川巍
对我国银行当前债券资产利率风险的识别与衡量表明目前其状况堪忧,但由于债市的不完善及银行自身的不 足,有关风险并未得到妥善管理,对此本文提出若干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银行 债券 利率风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俊华
本文根据债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银行债券投资的实际经验,首先研究通胀对银行债券投资目标设定的影响,接着运用实际债券交易的数据量化分析通胀对不同期限和不同品种债券收益率曲线产生的不同影响,最后分析了银行在通胀条件下债券自营投资策略和自营交易策略选择。
关键词:
通胀 银行 债券投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丽洁
本文从利率市场化展开,讨论利率市场化对债市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债券资产的调整方向。利率市场化的大趋势下,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利率定价体系建设、建立信用债券定价模型、创新利率避险工具、研究国债期货交易、发行各品种商业银行债券,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后面临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内含选择权风险和利率决策风险。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债券 商业银行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振瀚 徐传平
文章自上而下地讨论了银行自营债券配置的决策要素,搭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银行债券投资量化分析框架,以实现在一个经营周期内不同期限、多券种、多约束条件下的债券优化配置策略,并能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做出配置更新与压力测试,为商业银行达到债券投资多重目标的优化与平衡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债券投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敏波
本文在Ronn-VeRma存款保险定价模型的框架下,利用股权与欧式看涨期权之间、存款保险与欧式看跌期权之间的同构关系,建立起银行资产市场价值、银行资产隐含波动率与银行股权价值、股价波动率之间的联立非线性方程组。并利用上市银行的股价可观测、股价波动率可估计的有利条件,采用数值方法对16家中资上市商业银行所获的政府隐性担保及其蕴含的存款保险基本费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表明,不同银行风险水平存在差异,所获政府隐性担保亦不同,有力支持了存款保险的差别费率设计思路。
关键词:
存款保险 欧式期权 隐性担保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张爱武
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导致商业银行主动承受更大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有人提出基于风险设计存款保险费率结构。论文通过Monte Carlo实验,比较不同存款保险费率结构在控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水平方面的效能,发现存款保险费率结构在控制风险方面的效能优劣次序,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敏感,在确定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之前,不能断定基于风险的存款保险费率结构一定优于固定费率结构。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曹鸿涛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范围经济系数是衡量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指标之一。对中国商业银行1996年至200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各银行的范围经济系数并发现各银行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投资绩效不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明显,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开展债券投资的范围经济程度不同。银行间债券市场微观结构因素是影响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绩效的原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洪斌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已经成为金融资产配置的一个重要内容,面对风险日益提高,收益不断降低的债券市场现状,如何调整债券投资组合的配置比重,成为当前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难题。本文利用均值-方差-CVAR模型作为投资组合的风险度量方法,选择国债、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和金融债作为不同的债券品种,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债券投资组合中策略选择。结论认为,不同的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控制能力,确定不同模式的债券投资组合方案。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债券投资组合 CVAR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杰 饶含
本文基于我国监管政策和金融机构异质性特征,通过构建理论模型论证了银行债券融资能力提升将产生以下效果:第一,使中小银行能够通过同业交易渠道,向大型银行借取更多低成本资金。第二,提高了银行向非银行部门主动融资的能力,从而降低银行的流动性管理需求,并向非银行金融机构供应更多抵押资产。第三,提高单个银行利用整个银行系统的信贷资产价值来补充资本的能力。这些效应共同降低了中小银行的资金成本、准备金抵押品成本和资本成本,以及整个银行系统的流动性监管引致成本,同时还向市场提供了更多优质抵押品,最终会提高货币政策影响各类信贷规模的能力,并降低银行异质性和资本消耗率对信贷结构的扭曲程度。但同时,这些效应也会因改变银行的信贷偏好而产生新的扭曲效应,并且还会提高金融机构间的债务互联性,因此会增加一些新的宏观金融风险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建平
在住房消费金融市场上 ,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吸收储蓄存款和发行抵押银行债券两种方式筹集住房贷款资金。储蓄存款方式具有资产和负债期限结构倒挂的内在缺陷 ,这种缺陷可以通过住房贷款证券化加以解决。如果我国现在实行这种资产证券化 ,将面临高准备成本、低收益和时机不成熟三大不利条件 ;而推行抵押银行债券 ,则拥有成本小、收益高和不存在时间约束的优势。所以发展抵押银行债券是进一步发展我国住房消费金融和债券市场的理想选择 ,同时我们有必要为此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