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0)
2023(12373)
2022(10713)
2021(10258)
2020(8948)
2019(20925)
2018(20930)
2017(41272)
2016(22163)
2015(25538)
2014(25755)
2013(25196)
2012(23177)
2011(20546)
2010(20721)
2009(19443)
2008(19363)
2007(17369)
2006(14938)
2005(13403)
作者
(63429)
(52961)
(52782)
(50535)
(33599)
(25428)
(24419)
(20756)
(20011)
(19088)
(18094)
(17871)
(16708)
(16587)
(16546)
(16406)
(15996)
(15793)
(15336)
(15217)
(13181)
(13037)
(12933)
(12147)
(11945)
(11882)
(11880)
(11793)
(10756)
(10488)
学科
(89195)
经济(89098)
管理(63483)
(61766)
(51465)
企业(51465)
方法(46569)
数学(41513)
数学方法(40768)
(24218)
(24010)
(22478)
(22328)
中国(22316)
银行(22182)
(20727)
业经(18505)
(17088)
(16914)
贸易(16901)
(16446)
金融(16443)
(16442)
地方(16317)
农业(15873)
(15757)
财务(15689)
财务管理(15648)
理论(15581)
企业财务(14766)
机构
学院(314104)
大学(312828)
(126682)
管理(124835)
经济(123899)
理学(107402)
理学院(106301)
管理学(104100)
管理学院(103523)
研究(97835)
中国(82558)
(65048)
科学(59946)
(59802)
(52975)
中心(49081)
(49040)
(47988)
财经(47807)
业大(46401)
研究所(44342)
(43261)
农业(41719)
北京(40670)
(39322)
师范(38913)
经济学(38886)
(38853)
财经大学(35608)
经济学院(35298)
基金
项目(208735)
科学(164392)
基金(151587)
研究(151574)
(131159)
国家(130088)
科学基金(112763)
社会(94565)
社会科(89686)
社会科学(89659)
(82612)
基金项目(79974)
自然(74635)
自然科(72964)
自然科学(72946)
教育(72033)
自然科学基金(71593)
(69300)
资助(63878)
编号(62673)
成果(50451)
重点(46987)
(46397)
(43949)
(43726)
课题(42674)
创新(40759)
科研(40714)
教育部(40153)
大学(39618)
期刊
(133414)
经济(133414)
研究(90267)
中国(57480)
(48149)
(47278)
学报(46133)
管理(44162)
(43316)
金融(43316)
科学(42891)
大学(35451)
学学(33421)
教育(32874)
技术(30084)
农业(29795)
财经(23676)
业经(22796)
经济研究(21069)
(20190)
问题(18100)
统计(17452)
理论(16254)
技术经济(16092)
(15868)
(15715)
实践(14775)
(14775)
(14507)
商业(14386)
共检索到462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开华  
当前,我国央行调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基调,银根渐趋收紧,随之经济体系中流动性不足即"钱荒"问题逐渐暴露。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视角,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构建商业银行应对央行存、贷款利率调整而采取相应信贷行为的利润模型,揭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背离"是隐藏在"钱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相应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冲  
组合管理视角下的信贷退出框架由信贷退出对象的识别、信贷退出数量的确定以及信贷退出方式或工具的运用三部分构成。而覆盖组合非预期信贷损失的经济资本能够体现银行风险偏好,反映真实风险大小,因此成为信贷退出框架中的核心指标。应从经济资本耗用绝对量以及单位信用敞口经济资本占用相对水平两个角度评价信用风险大小,据此选择信贷退出对象。将经济资本同银行实际持有的可用资本水平相比较,可以确定银行最大风险承受能力下可接受的信贷限额规模,通过其与现有信用敞口的比较,能够判断实施信贷退出与否以及信贷退出数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华  钱胡萍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其质量高低影响着商业银行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能够准确测度商业银行信贷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系统分析信贷质量的分布和演变,对于研判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运行态势和格局非常重要。论文从信贷资产的规模水平、盈利能力、风险安全性、流动性和扩张能力等五个层面来反映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选取我国20个代表性商业银行2010~2017年的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进行指标筛选和评价体系构建,进而测度上述时段内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信贷质量总体上并不乐观并且呈现结构性差异等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志红  吴悦  
文章以国家提倡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为背景,利用2010-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地区财政投入、银行信贷关于科技创新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和信贷投入力度的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支持的效用更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强;相反,财政作用于信贷再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效果不好,有待进一步发挥出财政引导银行积极支持科技创新的效应;除此之外,财政和信贷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在发挥信贷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表现较好,西部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范小云  董二磊  
本文将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和企业出口贸易纳入同一分析框架,选取工业企业数据库2004年-2009年持续经营的企业出口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后发现:银行信贷、商业信用与企业出口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出口;此外,从企业出口对于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的反馈效应来看,企业出口的增长也有助于改善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最后,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尽管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归属于不同的融资途径,但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两者呈现较强的互补关系。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志辉  王文刚  王近  
基于包含企业违约和金融摩擦的四部门DSGE模型,可以用来考察银行信贷、企业违约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动态作用,进而论证信贷行为顺周期性的形成机制。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银行信贷收缩会对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生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加大其违约风险;同时,违约风险的加大会反过来借由外部融资溢价调整和贷款违约预期损失来影响银行信贷决策。银行信贷决策与企业违约之间的这种动态作用使信贷行为内生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之中,并表现出明显的顺周期性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青峻  李秀婷  王柯敬  
文章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分析了以房价和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和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即银行信贷的房价和股价传导机制。同时也进一步分析了房价和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冲击对产出、消费、投资等主要宏观变量的影响机制和程度,分析了我国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资产价格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并不明显,且房价和股价等不同资产价格的效应也存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志红  吴悦  
文章以国家提倡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为背景,利用2010-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地区财政投入、银行信贷关于科技创新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和信贷投入力度的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支持的效用更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强;相反,财政作用于信贷再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效果不好,有待进一步发挥出财政引导银行积极支持科技创新的效应;除此之外,财政和信贷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在发挥信贷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表现较好,西部地区在财政支持方面较好。各地区需要根据地区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志红  吴悦  
文章以国家提倡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为背景,利用2010-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地区财政投入、银行信贷关于科技创新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和信贷投入力度的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支持的效用更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强;相反,财政作用于信贷再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效果不好,有待进一步发挥出财政引导银行积极支持科技创新的效应;除此之外,财政和信贷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在发挥信贷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表现较好,西部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凯  许承明  施静静  
利用我国2002年至2015年的相关数据,结合"CC—LM"模型研究间接调控机制下我国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7天加权平均利率可以作为恰当的货币政策代理变量;在央行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过程中,货币政策依旧能够对银行的信贷量产生影响;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传导渠道。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海峰  
文章从最优贷款利率与非市场出清视角分析了信贷配给的内生逻辑,建立了信贷效用熵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信贷效用熵理论揭示了银保协作改进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机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协作下商业银行信贷效率改进的科学路径。文章认为,信息不对称促使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配给,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市场化出清程度较低,大量信贷资金被低效占用,导致信贷效率缺失。对此,建立银保协作机制,可以有效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促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市场化出清意愿及能力上升,从而降低信贷配给幅度,提升信贷效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先平  
本文利用MS-VAR模型分析了外资银行、本土银行在面对货币政策调控时的信贷行为,发现不论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还是相对扩张时期,本土银行发放的信贷都会随货币供给增加而增加;外资银行信贷反应相对较弱;在货币政策相对扩张时期,外资银行发放的信贷会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在货币政策相对紧缩时期,其发放的信贷并不会随货币供给的增加而增加。本文对于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何建勇  
在我国新资本协议即将付诸实施的背景下,本文研究了银行资本、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波动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在C-C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拓展:一是加入存贷比约束,二是考虑银行信贷存在信用风险,三是考虑风险权重的可变性。基于这个新的理论框架,我们不仅对比分析了Basel I和BaselⅡ之下,资本松约束和资本紧约束两种情形时宏观经济波动对银行最优行为造成的冲击,同时也研究了银行资本的顺周期性问题,并特别指出:在BaselⅠ之下,信贷风险和存贷比约束具有双重强化银行信贷和银行资本顺周期性的特征;而在BaselⅡ之下,可变的风险权重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纪宁  杨名  
文章针对国内外关于银行信贷客户选择评价方法研究存在的不足,将层次分析法(AHP)与密切值法(OVP)有机结合,构建了AHP-OVP评估模型,引入到银行信贷客户的选择中,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对银行信贷客户进行选择,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银行信贷客户选择评价方法的一些缺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姗姗  
本文将一个银行信贷变量引入索罗增长模型,推导出均衡资本是关于银行信贷的函数,再将均衡资本引入内生增长模型,推导出均衡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银行信贷的函数。通过将均衡结果引入碳排放函数,证明银行信贷通过两种途径影响碳排放:一是作用于经济增长影响碳排放规模,二是作用于技术进步影响碳排放强度。进一步地,本文运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银行信贷促进人均GDP增长,对碳排放产生规模效应,同时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产生技术效应。但是,工业贷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却显著为正,其技术效应不明显。而利用实证结果评估综合效应下碳排放变化量时发现,规模效应主导碳排放变化,但是当信贷量达到一定规模时,技术效应则异常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