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47)
- 2023(7341)
- 2022(6318)
- 2021(5963)
- 2020(5005)
- 2019(11591)
- 2018(11296)
- 2017(22131)
- 2016(11474)
- 2015(12766)
- 2014(12321)
- 2013(11861)
- 2012(10600)
- 2011(9062)
- 2010(8511)
- 2009(7284)
- 2008(6539)
- 2007(4938)
- 2006(3852)
- 2005(2777)
- 学科
- 济(46635)
- 经济(46595)
- 管理(32594)
- 业(30742)
- 方法(25931)
- 企(25282)
- 企业(25282)
- 数学(23896)
- 数学方法(23546)
- 财(13437)
- 农(11255)
- 中国(10518)
- 地方(9040)
- 业经(8758)
- 务(8245)
- 财务(8213)
- 财务管理(8198)
- 学(7851)
- 企业财务(7782)
- 农业(7699)
- 贸(7642)
- 贸易(7640)
- 易(7395)
- 环境(7221)
- 技术(7059)
- 和(6398)
- 制(6171)
- 划(6135)
- 理论(5952)
- 土地(5629)
- 机构
- 大学(148143)
- 学院(148093)
- 管理(63643)
- 济(62558)
- 经济(61508)
- 理学(56741)
- 理学院(56172)
- 管理学(55162)
- 管理学院(54869)
- 研究(44067)
- 中国(32387)
- 京(29128)
- 财(26453)
- 科学(26349)
- 业大(22840)
- 财经(22546)
- 中心(21910)
- 农(21603)
- 经(20871)
- 经济学(19933)
- 江(19228)
- 所(19004)
- 经济学院(18322)
- 范(17969)
- 师范(17777)
- 研究所(17694)
- 院(17512)
- 财经大学(17322)
- 经济管理(17248)
- 农业(17015)
- 基金
- 项目(115153)
- 科学(93182)
- 基金(87419)
- 研究(82577)
- 家(76206)
- 国家(75653)
- 科学基金(67208)
- 社会(54871)
- 社会科(52240)
- 社会科学(52228)
- 基金项目(47284)
- 自然(44848)
- 省(43932)
- 自然科(43857)
- 自然科学(43849)
- 自然科学基金(43056)
- 教育(38317)
- 划(37701)
- 资助(34784)
- 编号(32049)
- 部(26220)
- 重点(25738)
- 创(24714)
- 发(24306)
- 国家社会(23689)
- 创新(23177)
- 教育部(22976)
- 科研(22934)
- 成果(22820)
- 人文(22608)
共检索到192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片峰 栾维新 孙战秀 杜利楠 王辉
选取港口硬件水平、港口矿石吞吐量、港口城市发展水平和港口矿石转运潜力等一级指标,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各港口的铁矿石转运影响力进行了评价,根据铁路路网使用Arc GIS计算了环渤海三省两市各县区与最近港口之间的铁路距离及其对应的距离摩擦系数,最后根据哈夫模型分析了各港口的腹地范围划分和影响势能空间分布格局。从铁矿石转运方面看,铁矿石转运主要集中于青岛、日照、唐山和天津四港;从铁矿石转运角度划分出各港口的腹地中天津港腹地面积最大,营口港和青岛港的次之,日照港和唐山港的较小,而大连港的最小。从各港口影响势能的空间分布格局来看,环渤海三省两市可以划分为"极强区"、"较强区"、"中等区"和"较弱区"四类,其中"极强区"和"较强区"两类区域共74个县区约10.97万km2的范围内较为适宜钢铁生产企业布局。本文的研究为环渤海主要港口和钢铁产业发展的合理规划以及钢铁生产企业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振福 于少强 段钰
在分析总结港口腹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邮轮母港消费腹地的概念。选择烟羽模型,以环渤海地区的天津、大连、青岛三大邮轮母港在东三省的消费腹地进行划分。结果表明:邮轮母港自身强度是邮轮母港消费腹地划分的重要影响因素,环渤海三大邮轮母港中天津邮轮母港的消费腹地范围最广;距离并不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大连港虽然距离东三省较近,但其消费腹地范围少于距离更远的天津邮轮母港;距离虽然不是重要因素,但也会起到一定作用,虽然青岛邮轮母港的强度综合值高于大连邮轮母港,但因距离较远,在东三省的消费腹地很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初良勇 许小卫 李淑娟
港口经济腹地能否合理划分关系着港口生产与发展大局,而影响港口经济腹地范围大小的因素众多,如何能准确的划分港口经济腹地范围,长期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通过总结影响腹地范围的各要素,继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港口腹地范围地理分布特点,对比分析水面溢油扩延的物理过程而引入了水面溢油扩延的数学模型,构建了基于水面溢油理论的港口经济腹地范围划分模型,并具体分析了模型中各参量的意义及取值方法,最后,将厦门港的实际运行数据代入所建模型计算其腹地范围,并用计算结果与厦门港传统经验腹地范围相比较,从而验证了所构建模型具备可行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梦天 王成金 王成龙
港口作为区域发展的门户,其基本功能是经济腹地与其他区域尤其国际区域之间"流"的集汇点,港口的铁矿石运输是腹地钢铁产业发展的缩影,在铁矿石贸易网络中具有突出的作用。以中国规模以上沿海和内河港口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年代以来的长时间序列数据,基于熵指数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分析中国港口铁矿石运输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演化特征。研究表明:我国港口铁矿石运输规模分布从"双峰状"演变为"单峰状",呈现均衡化的发展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铁矿石装卸港口布局大致呈现从零散点状分布到组团和条带状分布,从集中于长江流域向沿海地区转移,从集中在南方个别港口向北方港口转移;我国铁矿石装卸首位港口转移路径是从长江三角洲向山东东南沿海转移,首位度先下降后升高。
关键词:
港口 铁矿石运输 空间格局 演化 中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联,蔡小峰
腹地为中心城市的经济活动提供多种支持性资源,腹地的大小、质量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腹地概念自20世纪初得到应用以来,对于腹地理论的探索一直蕴含于经济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的学说发展过程之中。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文章认为城市腹地不仅是一个体现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状态的客观概念,它的动态性决定了城市腹地也须体现了城市的竞争意识,增强辐射力、争取较大的腹地空间更是城市竞争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提出了以城市竞争策略为支撑的腹地划分方法,并从综合性腹地和城市优势产业腹地两方面给出技术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邓超 袁倩
近年来我国铁矿石及其下游商品的持续金融化对国际铁矿石定价体系产生了较大冲击。文章应用VAR模型,研究了大连商品交易所的铁矿石期货、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的螺纹钢期货、新加坡交易所的铁矿石掉期和荷兰普氏能源发布的普氏铁矿石指数之间的价格溢出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对国际铁矿石定价的影响。整体来说,螺纹钢期货(上海)对铁矿石国际定价的引导较为显著,但铁矿石期货(大连)对铁矿石国际定价的引导总体并不显著,从分段检验的结果来看,我国铁矿石期货对铁矿石国际定价的引导能力在逐年加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进 王诺
基于"场"的理论研究世界铁矿石的资源分布与流动形态,有利于从各种复杂现象中分析物流活动的本质规律,进一步挖掘物流生成及运行机理,对于认识掌握铁矿石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格局和变化趋势具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分析世界各地区和主要国家铁矿石产量及消费量的基础上,将铁矿石的流动分为流出型、基本自给型和流入型等3种类型,依据世界铁矿石输入和输出情况将铁矿石的流动划分为输出型和输入型2种形态,利用场的理论分析了铁矿石流动的动因即位势梯度差,将世界铁矿石流动区域分为北美、南美、欧洲、独联体、非洲、亚洲以及大洋洲等7个流场,同
关键词:
铁矿石资源 分布 流动 供需 进口与出口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琳霞 陆玉麒 马颖忆
运用烟羽模型对江苏各个港口的腹地在省内进行划分,在Arc GIS的可视化结果中,各个港口都有其明确的腹地范围,并且各港口所在的地级市是其腹地的范围之一。其中,淮安港的腹地范围分布最广,包括苏北地区12个县级市和市区;连云港港的腹地范围主要在连云港地区;苏州组合港的港区中张家港港、常熟港和太仓港三港也分别有其特定的腹地范围。结果显示:靠近江苏省地域边界的各个港口或港区的腹地范围主要以其所处地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呈南北向延伸;位于江苏省内陆地区的港口或港区的腹地范围则以其所在县级市或市区为中心,向周边地区大致呈团状拓展。
关键词:
港口腹地 烟羽模型 江苏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拥军 陈先文
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钢铁生产增速急剧下降,生铁产量1-5月份同比仅增长4.15%。在国产铁矿石原矿产量与2008年同期基本持平的情况下,2009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洪水峰 孙园园 杨雅心
在铁矿石指数定价机制背景下,全球铁矿石价格波动频率和幅度逐渐扩大。本文通过构建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拟合分析了铁矿石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波动特征,对比分析各模型的拟合效果,寻求出最佳的拟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石价格序列远距离观测值具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其价格的波动维持原长期协议定价机制时期的特性;铁矿石现货市场不是完全典型的金融市场,现货价格的波动受到众多非理性和其他战略因素的制约;由于大量投机交易者和金融机构的介入,铁矿石期货价格波动表现出更明显的高风险、高回报特征。
[期刊] 预测
[作者]
Zha盛中 王文平
本文从博弈的视角研究国际铁矿石长协价谈判机制,建立国际铁矿石长协价谈判模型,解析可能达成的长协矿均衡价格和供需方的收益,从理论上揭示长协价谈判机制的特点,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实际考察。研究表明,近年来国际铁矿石价格连年上涨并导致供需方利益严重失衡,并不应归咎于长协价谈判机制本身,主要还是受供需方各自的市场地位、成本以及市场供求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铁矿石 长期协议价格 博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先勇 黄汉民
文章用不对称条件下无耐心的讨价还价、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等模型从供需方面分析了近年来中国铁矿石谈判失利的原因,认为中国铁矿石谈判失利的供方原因有:供给能力约束条件下国际铁矿石供应巨头结成了涨价联盟,且具有不对称的谈判信息,故在谈判中拖延成本的相对较小等;需求方的原因有:中国企业在谈判中更多的无耐心,国内钢铁企业之间的利益博弈和国际铁矿石需求各方利益不一致等。进而提出了应对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铁矿石谈判 讨价还价模型 智猪博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郝晓晴 安海忠 陈玉蓉 高湘昀
随着铁矿石需求增长,国际铁矿石贸易在不断扩大。根据UN comtrade(联合国统计司)发布的2001—2010年国际铁矿石贸易数据,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分析方法,计算了国际铁矿石贸易复杂网络的密度、节点度、中心性、点强度、聚类系数等复杂网络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分析了近10年国际铁矿石贸易网络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前,铁矿石贸易关系的紧密程度和进出口国家数量逐年增加,荷兰、中国、德国、巴西和意大利在国际铁矿石贸易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资源国的铁矿石出口能力逐渐增强。受金融危机影响,铁矿石贸易下降。2009年后,在全球经济复苏局势下,铁矿石市场全球化的趋势也加快步伐,铁矿石贸易进入强劲增长期,区域集团化趋势更加明显。
关键词:
国际贸易 铁矿石 复杂网络 演变规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方军 袁伦渠
国际铁矿石市场的各种契约安排呈现一条从纵向一体化向现货交易逐渐过渡、连续渐变的契约安排频谱,从频谱的左端到右端,相应价格机制的刚性逐渐增强。由于构成铁矿石市场主体利润函数的各经济变量是外部环境和契约安排的函数,因此针对既定的外部环境,市场主体力求与交易对象达成使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契约安排进而与交易对象围绕契约安排进行讨价还价。当这种讨价还价达到纳什均衡状态时,均衡价格与交易数量同时被决定,铁矿石市场随即达到均衡状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铁矿石市场中契约安排重大变化均可被解读为外部环境变化影响了铁矿石进出口国的利润函数变量,进而均衡契约安排在频谱上的落点不断推移的过程。
关键词:
铁矿石 契约安排 频谱 价格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志明 朱淑珍
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定价中缺少话语权已成为导致我国钢企效益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提高国际话语权并完善我国铁矿石定价机制成为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首先分析铁矿石合同定价机制的由来及演变历史,然后基于产融结合的视角,指出我国在铁矿石定价中无法形成产融结合,无法通过金融资本来支撑我国在国际铁矿石市场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是造成我国铁矿石定价机制存在缺陷的重要因素。最后从产融结合的角度提出解决我国铁矿石定价机制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铁矿石 定价机制 产融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