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38)
- 2023(10736)
- 2022(9041)
- 2021(8378)
- 2020(7187)
- 2019(16437)
- 2018(15936)
- 2017(31374)
- 2016(16151)
- 2015(17840)
- 2014(17481)
- 2013(16966)
- 2012(15108)
- 2011(13248)
- 2010(13011)
- 2009(12047)
- 2008(10743)
- 2007(8868)
- 2006(7467)
- 2005(6431)
- 学科
- 济(63529)
- 经济(63465)
- 业(49372)
- 管理(47047)
- 企(40536)
- 企业(40536)
- 方法(33799)
- 数学(30909)
- 数学方法(30525)
- 融(27501)
- 金融(27500)
- 银(25868)
- 银行(25863)
- 行(24833)
- 中国(23491)
- 财(20441)
- 农(16167)
- 制(15988)
- 务(15097)
- 财务(15048)
- 财务管理(15017)
- 企业财务(14419)
- 业经(13999)
- 地方(12786)
- 贸(11559)
- 贸易(11550)
- 中国金融(11407)
- 易(11317)
- 险(10988)
- 保险(10896)
- 机构
- 学院(208948)
- 大学(208750)
- 济(92997)
- 经济(91283)
- 管理(88659)
- 理学(76954)
- 理学院(76329)
- 管理学(75092)
- 管理学院(74714)
- 研究(60145)
- 中国(58765)
- 财(46220)
- 京(40609)
- 财经(37457)
- 经(34333)
- 中心(33333)
- 科学(32279)
- 经济学(30339)
- 江(28710)
- 财经大学(28696)
- 经济学院(27821)
- 农(27518)
- 业大(27405)
- 融(26861)
- 金融(26333)
- 所(26295)
- 北京(24788)
- 商学(24276)
- 商学院(24057)
- 经济管理(23834)
- 基金
- 项目(147183)
- 科学(118467)
- 基金(111276)
- 研究(108368)
- 家(94767)
- 国家(94002)
- 科学基金(84091)
- 社会(72249)
- 社会科(68891)
- 社会科学(68871)
- 基金项目(59270)
- 省(56199)
- 自然(54247)
- 自然科(53030)
- 自然科学(53018)
- 自然科学基金(52077)
- 教育(49708)
- 划(46819)
- 资助(45660)
- 编号(42871)
- 部(33498)
- 重点(32528)
- 成果(32142)
- 创(31945)
- 国家社会(30961)
- 发(30587)
- 教育部(29989)
- 创新(29911)
- 人文(29716)
- 科研(29117)
共检索到301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芳英
设计了一个整合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宏观压力测试框架,分析金融资产价格冲击对银行体系的影响。应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出各种金融资产价格冲击生成的市场风险路径,采用莫顿模型来分析银行的违约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联系,同时也估计了违约风险和存款外流的关系,通过分析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整合了传染性风险。在以上的理论分析框架下,用工行、建行、中国银行、农行和交行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银行体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测试结果显示:银行体系的系统流动性风险很低,没有银行违约的概率是99.15%,说明整个银行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周伟 邬展霞
为综合度量金融资产损失的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采用GARCH-VaR模型度量了日市场风险价值,用日内相对波动幅度调整为日LA-VaR,并利用时间延展槡T规则将它转换为变现期间的综合风险价值,构建了金融资产综合风险价值的全方位动态评估模型。通过以中国股指期货为例的实证研究证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评估金融资产综合风险价值,适用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期末估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永尧
依据主体业务模式和合同现金流特征可以把金融资产分为三类并采取相应的计量方式。金融资产可以摊余成本和公允价值计量,且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综合收益还是当期损益,对决策者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金融资产 分类 其他综合收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于孝建 詹爱娟
在"双碳"目标下,征收碳税是限制碳排放的有效政策。碳税政策可能导致金融资产尤其是商业银行贷款面临气候转型风险,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度量气候转型风险导致的商业银行贷款价值损失。本文根据不同碳税冲击场景,采用莫顿(Merton)模型和压力测试方法,评估气候转型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碳税冲击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价值造成的损失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国有银行贷款价值损失集中的行业结构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异质性;第三,碳税价格过高将导致商业银行贷款价值损失过高。基于碳税冲击的气候转型风险评估,提出如下建议和启示:一是要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的标杆作用,二是要促进各类型商业银行之间的合作,三是要合理设计气候政策和气候风险管理框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翎 李光泽
借鉴金融风险管理中VaR和CVaR模型对尾部风险的测量思路,通过构建有限数据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测算了人口的长寿风险及其对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2015-2060年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将面临巨大的长寿风险,极端情况下长寿风险将给统筹基金收支结余超预期下降造成不容忽视的尾部损失;推迟退休年龄、提高生育率、调整个人账户和报销比例、提高职工缴费工资和控制住院费用增长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长寿风险的冲击。建议明确政府在基本医疗保险长寿风险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医疗、养老和长期护理保险的三险联动保障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爱民 赵业翔
基于价格冲击下银行网络的直接损失特征,本文建立了多轮资产抛售(MR-FS)模型,构建了可内嵌于理论模型中的系统性风险相关指标,分析了银行间直接关联传染和间接关联传染过程,探讨了“网络和机构”双视角下资产抛售全链条机制,进而对价格冲击下中国银行网络系统性金融风险微观生成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否显著积累的关键在于市场风险传染与资产抛售主体、个体抛售行为之间的交互作用。其中,小冲击下以小型银行系统去杠杆抛售为主的传染机制不会显著积累系统性风险;大冲击下以大、中型银行系统破产抛售为主的传染机制会跳跃式积累系统性风险。在传染风险来源方面,系统性脆弱集是外部风险的直接“放大器”,系统性传染集是抛售传染风险的主要风险来源。在风险影响因素方面,银行风险指标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效力与价格冲击大小显著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脆弱性(包括杠杆水平和杠杆偏度)和规模集中度(包括资本的向上、向下集中度)。本文的研究为间接关联理论下系统性风险生成机制提供了中国视角下的经验证据,为监管部门开展异质性监管、识别抛售风险来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萌 吴迟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法测试了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在金融危机过程中对于国际事件冲击反应的灵敏度。结果显示:整体来看,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对国际事件冲击的反应还是比较敏感的,利好消息将推动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上扬,获得统计上显著的正的异常收益率;而利空消息将导致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的下跌,获得统计上显著的负的异常收益率。通过对整个事件窗口期的考察发现,无论是国际利好消息的冲击还是利空消息的冲击,中国农产品期货的价格均有过度的反应,国内市场往往会"夸大"国际事件所传递的信息。进而还分别对国内上市的6种主要农产品期货的价格进行了反应测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经长 曾雪云
本文基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考察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中综合收益呈报方式变更的政策后果,对不同呈报位置的公允价值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进行了检验。研究显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在利润表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呈报时存在增量价值相关性,直接计入股东权益变动表时仅有较弱的价值相关性。这说明在展现经营结果的会计主表中呈报全部综合收益有助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也说明第3号解释公告显著改善了财务报告透明度,有助于减轻投资者的估值成本,提升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本文的研究揭示了综合收益呈报方式的有用性,对投资者的认知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对于提升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质量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孔庆林 龚雪飘
2014年修订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要求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分别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针对实务中金融资产中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例,探讨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以期解决新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之间的协调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孔庆林 龚雪飘
2014年修订的财务报表列报准则要求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其他综合收益各项目分别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针对实务中金融资产中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为例,探讨其他综合收益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以期解决新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之间的协调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于芳芳
金融资产中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形包括两种,会计核算根据金融工具所反映的不同性质(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企业持有此类金融资产时,涉及的税收问题比较复杂,包括资产计量属性和收入确认等。本文以案例形式分析此类金融资产在进行会计核算与涉税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包括资产分类依据与方法,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选择与协调,利息收入、股息红利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差异,资产处置所得确认与纳税申报协调等,并针对目前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与会计准则不匹配情况,提出纳税调整申报应关注的问题。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鲁志军 姚德权
引入Copula函数来改进传统的VaR方法,构建出Copula-VaR模型。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实证金融资产组合收益的各种VaR值,结果表明,Copula-VaR模型能够更精确地测度出金融资产组合的在险价值风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东 徐淼
本文主要根据极值理论(EVT)适合描述金融资产收益的厚尾分布和GARCH模型适合描述金融资产收益时间序列动态变化特性的优点,建立一种基于GARCH模型和EVT模型的风险价值度量方法。并通过中国证券市场实际数据对本文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亚明 王若涵 胡春阳
本文基于2007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月度数据,使用CRITIC熵权法构造金融压力指数,并分别从城投债利差和相对发行规模两个角度测度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通过TVP-VAR模型实证分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的溢出效应,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冲击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始终具有较强的解释效力,并且基本上呈现正向影响;第二,2008—2012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压力溢出作用的主要源头为债务利差的波动,2016年以来则转变为债务规模的提升;第三,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地方政府债务的信用风险与偿债风险对金融压力均具有正向冲击作用,整体冲击力度高于前期数次重大突发事件。因此,"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一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有效阻断其向金融部门的传导路径,切实打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攻坚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唐翰岫 李湛
本文首先给出了企业金融资产的涵义、分类和作用,并讨论了企业金融风险的涵义特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企业金融资产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包括金融资产风险管理的涵义、企业金融风险的识别、金融资产风险管理的目标、程序与方法,最后给出了风险管理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