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61)
- 2023(18047)
- 2022(15413)
- 2021(14368)
- 2020(11906)
- 2019(27412)
- 2018(27062)
- 2017(52385)
- 2016(27948)
- 2015(31141)
- 2014(30889)
- 2013(30415)
- 2012(28040)
- 2011(25151)
- 2010(25313)
- 2009(23169)
- 2008(21651)
- 2007(18875)
- 2006(16503)
- 2005(14572)
- 学科
- 济(115033)
- 经济(114920)
- 管理(78378)
- 业(77440)
- 企(63605)
- 企业(63605)
- 方法(49263)
- 数学(42780)
- 数学方法(42218)
- 中国(36640)
- 农(31562)
- 地方(29389)
- 财(29193)
- 融(28623)
- 金融(28621)
- 银(27519)
- 银行(27472)
- 业经(26844)
- 行(26482)
- 制(23500)
- 学(23212)
- 农业(21528)
- 贸(20332)
- 贸易(20314)
- 易(19674)
- 务(19091)
- 财务(19010)
- 财务管理(18972)
- 理论(18937)
- 企业财务(18087)
- 机构
- 学院(385667)
- 大学(385421)
- 济(156438)
- 经济(153051)
- 管理(152828)
- 理学(132085)
- 理学院(130629)
- 研究(130175)
- 管理学(128294)
- 管理学院(127612)
- 中国(102004)
- 京(81920)
- 科学(79306)
- 财(71614)
- 所(64112)
- 农(61506)
- 中心(60850)
- 研究所(58403)
- 财经(57401)
- 业大(56472)
- 江(56042)
- 经(52287)
- 北京(51874)
- 范(51678)
- 师范(51147)
- 农业(47756)
- 院(47741)
- 经济学(47314)
- 州(46371)
- 财经大学(42929)
- 基金
- 项目(265609)
- 科学(209447)
- 研究(195830)
- 基金(192161)
- 家(166832)
- 国家(165402)
- 科学基金(142837)
- 社会(123397)
- 社会科(117060)
- 社会科学(117031)
- 省(104320)
- 基金项目(102031)
- 自然(92354)
- 自然科(90242)
- 自然科学(90222)
- 教育(90202)
- 自然科学基金(88578)
- 划(87481)
- 编号(80192)
- 资助(79185)
- 成果(64277)
- 发(59794)
- 重点(59711)
- 部(58409)
- 创(55430)
- 课题(55258)
- 创新(51728)
- 科研(50751)
- 国家社会(50580)
- 教育部(50428)
- 期刊
- 济(170605)
- 经济(170605)
- 研究(115213)
- 中国(75330)
- 学报(58665)
- 管理(56352)
- 农(56028)
- 科学(54938)
- 财(53787)
- 融(45459)
- 金融(45459)
- 大学(45302)
- 教育(44307)
- 学学(42630)
- 农业(38447)
- 技术(34605)
- 业经(29428)
- 财经(27685)
- 经济研究(27454)
- 经(23730)
- 问题(22086)
- 图书(19648)
- 业(19267)
- 理论(18767)
- 技术经济(18378)
- 科技(18222)
- 商业(17690)
- 现代(17318)
- 实践(17120)
- 践(17120)
共检索到571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佟健 胡巍
随着金融结构的不断深化,金融市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金融体系内的衍生化和虚拟化加剧了市场信息不对称,金融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明显,占少数的大型企业或优势产业能够更加容易地得到所需的金融资源,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很难得到自身所需的金融资源。即使随着金融深化的推进,这一不可持续的金融发展方式亟须转变。因此,应当从金融产生的本源去探究资本的逐利性与金融的社会属性的关系,基于金融应当是普惠的、金融应当为大多数自然人或法人服务这一立足点,探究可持续的金融发展结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佟健 胡巍
本文在对近现代美国和日本金融组织结构比较研究与借鉴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金融体制严重的结构性失衡表现、聚汇点和深层结构性体制性原因,进而从理论上阐释了金融结构调整与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辩证关系,最后得出中国的全国性金融、国有金融、城市金融,实力相对强大,发展充分,占据垄断性优势,与地方性、区域性非国有金融尤其是民间金融(民有民营)或严重缺失,或实力弱小,发展远不充分的绝对劣势的结构性严重失衡,同建设发展普惠金融发展方式二者严重不匹配、不对称、不对应、不适应的结论。进而提出在深化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动态地、逐步地、坚定不移地大力发展非国有地方性民间金融,将其做大做强逐步成为中国金融组织结构中的...
关键词:
金融 结构调整 发展方式转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望
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如何围绕地方经济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的大局,加大推动力度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研究的课题。文章对上海后世博及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服务需求,金融业如何更有效支持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上海 结构调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宏山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更是对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明确期许。金融作为调节资金在不同部门间流动配置的重要媒介,金融要素投入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工业转型升级的成败。基于此,本文从金融发展与融资结构两要素出发,研究发现:在全国层面,金融规模的扩大、长期信贷的投放、金融中介效率的改善、金融市场化的深化、直接融资比例的提升均对工业转型升级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反之,融资结构对最优状态的偏离会制约工业的整体发展,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则可以减弱这一负面影响;区域层面,影响各地区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略有差异,中西部地区的融资结构偏离现象突出,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直接融资比例和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工业转型升级的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利华 任姝雯 吴本健
本文基于金融市场结构划分的视角,对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地区20042015年期间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结果显示: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金融抑制的问题。债券、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民族地区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推进民族地区金融发展的进程中,应优先发展直接融资市场,尤其要大力推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同时兼顾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金融发展 金融抑制 金融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郑威 陆远权
考虑到地理距离邻近会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与交易风险,本文讨论了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对产业主体融资的微观机理与宏观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4—2016年中国25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区分地方金融发展的本地效应和区域金融中心的溢出效应,实证检验了金融供给的空间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显著地促进了所在城市及其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在控制内生性并引入工具变量之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进一步运用空间计量方法检验发现,地方金融发展还存在普遍意义上的空间溢出效应,即地方金融发展对邻近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结论有助于理解金融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并试图为中国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天荣
在农村生产技术水平既定的情况下,资本要素,特别是农村金融资本对西部农村经济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性影响十分明显。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约束,充分发挥金融资本在提高农村生产效率中的催化剂作用,将有利于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分析金融资本作用于西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并实证分析了金融资本对西部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约束因素。
关键词:
西部农村 经济发展方式 金融约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贺 张华新
金融包容发展与贫困减缓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我国的金融体系虽已十分庞大,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低收入阶层无法高效利用金融包容发展所带来的便利,不利于其贫困减缓。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而产业结构失衡和贫困问题往往同时发生。因此,以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探究金融包容发展的减贫效应,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包容发展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途径减缓贫困。基于此,本文认为,一方面应提供稳健的金融环境来强化金融包容发展的减贫效应,另一方面政府应引导和支持非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以充分发挥金融包容发展的减贫效应。
关键词:
金融包容发展 贫困减缓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杜朝运 任永健
经济转型的内涵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从结构优化的角度,涉及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四个方面。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心,对于促进经济平稳、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研究金融发展如何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而金融发展之于经济转型的作用机制可以从结构调整的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包括市场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等内容,也包括金融规模的扩张、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金融效率的提高等途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转型 结构优化 作用机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武飞甫 张坤
在对"发展理念""金融发展方式"与"金融结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论证了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并系统地阐述了金融发展方式由"量"性到"质"性、由"一维"到"三维"、由环境粗放到环境友好、由单边向多边、由非共享金融向普惠金融的转变是对"十三五"规划所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全新发展理念的深刻贯彻,而相关金融结构的调整则是对上述五大金融发展方式转变的进一步落实。
关键词:
发展理念 金融发展方式转变 金融结构调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晓玲
经济发展方式和环境保护的涵义均在不断拓展,形成的共同交集包括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包容性发展等。金融机构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部门,通过环境金融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将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个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十二五"时期中原经济区建设面临新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更加迫切。金融机构通过提供环境金融支持和创新服务方式,将发挥关键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福寿
: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式的脆弱均衡,一方面严重冲击了我国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方式;另一方面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历史机遇。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应该以创新为手段,抓住"低碳经济"等未来经济增长点,提高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不均衡 经济发展方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平座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轮全球性经济危机昭示我们,经济发展要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优化金融结构,提高金融效率,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本文从金融业促进生产力发展方式转变、转换宏观金融管理模式、促进消费方式转变、支持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把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作为重要的金融战略、优化区域金融结构、转变农村金融发展方式、提高金融业的国际竞争水平等八个方面分析金融业如何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
金融 经济发展 转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长德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1月6日至7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充分肯定了过去五年金融改革与金融发展所取得成就的同时,对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还不够及时有力"。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发展,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任务还很艰巨。当前,我国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徐永健
金融发展要转变增长方式徐永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急剧膨胀,成为规模扩张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不论是金融商品品种、融通交易范围,还是金融机构,都有长足发展。1980年,我国金融资产总值约2600亿元,到1994年底,已增长超过50000亿元;198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