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6)
2023(17124)
2022(14605)
2021(13648)
2020(11440)
2019(26343)
2018(25932)
2017(50354)
2016(26934)
2015(30317)
2014(29917)
2013(29275)
2012(26530)
2011(23637)
2010(23835)
2009(22215)
2008(20914)
2007(18096)
2006(15780)
2005(13929)
作者
(74757)
(62086)
(61363)
(58851)
(39327)
(29771)
(28060)
(24271)
(23669)
(21989)
(21213)
(20852)
(19472)
(19430)
(19354)
(18996)
(18376)
(18239)
(17748)
(17656)
(15190)
(15039)
(14898)
(14113)
(13887)
(13802)
(13688)
(13582)
(12459)
(12036)
学科
(103657)
经济(103511)
管理(84124)
(77189)
(66040)
企业(66040)
方法(48366)
数学(42227)
数学方法(41666)
(32047)
中国(31264)
(28963)
金融(28959)
(27697)
银行(27655)
(27570)
(26488)
(25437)
业经(24366)
(21742)
地方(21430)
(21303)
财务(21223)
财务管理(21178)
企业财务(20198)
环境(19158)
农业(18464)
理论(18142)
(17551)
贸易(17537)
机构
大学(372178)
学院(371166)
(149037)
管理(148874)
经济(145778)
理学(129069)
理学院(127704)
管理学(125427)
管理学院(124757)
研究(119681)
中国(95426)
(77924)
(72450)
科学(72294)
(57850)
财经(57793)
中心(56810)
(55641)
业大(53860)
(53293)
研究所(52594)
(52535)
北京(48882)
(47266)
师范(46834)
经济学(45828)
(44057)
(43609)
财经大学(43364)
农业(43152)
基金
项目(258178)
科学(204086)
研究(190331)
基金(188623)
(163078)
国家(161736)
科学基金(140504)
社会(121009)
社会科(114802)
社会科学(114774)
(100398)
基金项目(100354)
自然(90976)
自然科(88782)
自然科学(88762)
教育(87478)
自然科学基金(87128)
(84041)
编号(77562)
资助(77236)
成果(62106)
重点(57531)
(57188)
(54242)
(53979)
课题(52751)
创新(50406)
(50193)
国家社会(49977)
教育部(49680)
期刊
(158600)
经济(158600)
研究(109323)
中国(69267)
(57308)
学报(56155)
管理(54368)
科学(51910)
(49971)
(45016)
金融(45016)
大学(43888)
学学(41529)
教育(38874)
农业(33729)
技术(31994)
财经(28454)
业经(25732)
经济研究(25062)
(24245)
问题(20295)
理论(18817)
科技(17357)
(17183)
实践(17171)
(17171)
技术经济(16954)
图书(16793)
(16570)
财会(16454)
共检索到539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秀丽  何亚菲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持续扩张,现行不良资产化解机制的效率和效果不佳,而金融生态观的引入可以为化解不良资产提供新的视角。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新的不良资产化解机制,由政府搭建一个平台提供信用保障,联合公众共同推进不良资产的化解,打造良性的区域金融生态系统。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晓欣  李军帅  
解决不良资产风险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点。本文揭示不良资产与金融危机的一般规律,指出管控好不良资产率是避免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西方发达国家频繁爆发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当代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首先爆发进而引发实体经济危机,不良资产处置金融活动引发系统性风险呈现不同的特征、路径及危害,只有秉持货币金融“公器”标准才是合理配置市场资源与化解系统性风险的根本。中国在没有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保持40多年经济持续增长,以国有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体系及其与经济运行相契合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不良资产处置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是与西方“市场经济规则”不同的实践创新。中国应从化解风险职能、支持不良资产处置与经济增长同步以及金融市场规范化、国际化的角度,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黄燕君  郑小胡  
分析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经实证研究得出:由于银行存在巨额不良资产,产生了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扩大存贷利差、转嫁银行损失、冲击货币政策、影响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金融抑制效应;可以通过发放国企与非国企合作投资项目贷款的方式来降低银行不良资产增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忠  
不良资产定价是不良资产处置中的核心问题,不同的不良资产具备不同特点,需要引用不同的定价方式。虽然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时间还不长,但现有定价方法缺少逐项定价能力、缺乏效率性的弱点已经在实践中日益暴露出来。通过改进债权风险定价法、运用数据模拟方法、引入期权定价等,可以完善不良资产价值发现机制,为不良资产创新处置提供支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凡  欧阳鑫  张晓燕  
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业务盈利稳定、现金流可持续,已成为资产公司不良资产主业的重要基石,也是其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和保障。从业务模式上看,非金业务发展至今暴露出若干问题,也面临着业务转型的需要。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资产管理公司探索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业务如何开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非金业务开展的市场需求,系统分析了当前非金业务发展的情况,指出资产公司非金业务开展仍面临资产来源狭窄、业务手段单一、资产结构房地产比重偏高等不足,并建议非金业务开展应以非金收购为切入点,打破业务模式边界,为企业提供涵盖多业务手段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矣  高尚华  
本次次贷危机给美国金融业留下了巨额不良资产,但在政府的积极支持下,美国各大金融机构在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方面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管理理念和处置模式。本文通过对美国大型金融机构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的理念、模式、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国内商业银行实际,提出了不良资产处置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海军  李静  费兆伟  
通过对网络司法拍卖实践数据的分析发现,网络司法拍卖可以有效减少不良资产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提高交易市场透明度,打破政策性垄断障碍,提高金融机构债权回收率,有效化解金融风险。金融不良资产本质上可以界定为债权中嵌入的看涨期权,金融不良资产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不确定性的超额收益,而网络拍卖恰恰为金融不良资产有效市场信息提供了存在的基础。从博弈论和供求模型分析,本文揭示了金融不良资产市场的结构特征,论证了双重垄断存在的理论基础以及由此造成的效率损失,即由于制度和市场双重作用,导致不良资产在一级市场存在买方垄断,在二级市场存在卖方垄断,因此造成一级市场的资产价格存在低估现象,而二级市场资产价格则存在高估现象,AMC的双重垄断导致市场效率缺失和显失公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为群  
治理金融不良资产 ,必须以制度创新、制度建设为根本。首先要健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金融制度 ,从资源配置制度性优化入手将经济基本面搞好。在此基础上 ,再从金融产业变革、市场调节机制及政府监管方面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 ,提高金融机构的自身素质 ,最后通过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自控机制将各层次的制度创新、制度建设完善化 ,中国金融不良资产的防范和处理工作才能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琳  
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随着近几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分析了我国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种类,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例分析了目前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存在问题,最后并提出了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对于全国和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云  
债务重组已成为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本文概述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和方式,探讨了以债务重组手段处置金融不良资产的优势以及风险防控等值得注意的问题,并对一个处置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了项目运作的经验,以供参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放缓,同时金融业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积聚了巨额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率不断升高。基于中国金融业的严峻形势,本文使用社会生产理论解释了当前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在传统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方式,如对地方性AMC放量、放权、打造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掀起新一轮债转股等。提出树立绿色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依法推进存款保险制度,补齐农村金融短板及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等方面来构建中国金融业发展新生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崔宏  程凤朝  
金融不良资产实际处置实现的价值类型是非市场价值。通过对127例实际处置案例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不良资产实际处置时价值转换的折扣程度要远小于评估机构在评估时采取的折扣系数;评估机构在评估时确定折扣率时存在一个"较为一致"的看法,但实际处置时其折扣率却"远不一致"。为此最后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旨在加快处置当前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维护金融稳定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