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0)
- 2023(16665)
- 2022(14262)
- 2021(13424)
- 2020(11084)
- 2019(25630)
- 2018(25142)
- 2017(49065)
- 2016(26091)
- 2015(29280)
- 2014(28838)
- 2013(28293)
- 2012(25663)
- 2011(22948)
- 2010(22793)
- 2009(21126)
- 2008(19648)
- 2007(17134)
- 2006(15101)
- 2005(13252)
- 学科
- 济(99190)
- 经济(99093)
- 管理(79358)
- 业(74505)
- 企(63901)
- 企业(63901)
- 方法(47886)
- 数学(41656)
- 数学方法(41090)
- 银(34187)
- 银行(34040)
- 行(32478)
- 融(30954)
- 金融(30952)
- 中国(30356)
- 财(26928)
- 农(26415)
- 制(25323)
- 业经(23391)
- 地方(22322)
- 环境(22151)
- 学(21045)
- 务(18726)
- 财务(18650)
- 财务管理(18615)
- 贸(18151)
- 贸易(18135)
- 农业(17939)
- 理论(17902)
- 企业财务(17681)
- 机构
- 学院(357918)
- 大学(356869)
- 管理(145859)
- 济(141915)
- 经济(138772)
- 理学(126653)
- 理学院(125336)
- 管理学(123143)
- 管理学院(122499)
- 研究(113918)
- 中国(95305)
- 京(74403)
- 科学(69664)
- 财(65428)
- 农(55205)
- 中心(55084)
- 所(54714)
- 财经(53573)
- 业大(52145)
- 江(51195)
- 研究所(50291)
- 经(48727)
- 北京(46489)
- 范(45361)
- 师范(44935)
- 农业(43169)
- 州(42951)
- 经济学(42926)
- 院(42035)
- 财经大学(40230)
- 基金
- 项目(250706)
- 科学(197653)
- 研究(183235)
- 基金(182717)
- 家(158193)
- 国家(156890)
- 科学基金(136439)
- 社会(115762)
- 社会科(109905)
- 社会科学(109874)
- 省(97914)
- 基金项目(97334)
- 自然(89334)
- 自然科(87200)
- 自然科学(87181)
- 自然科学基金(85574)
- 教育(83897)
- 划(81878)
- 资助(75240)
- 编号(74881)
- 成果(58553)
- 重点(55809)
- 部(54740)
- 发(53457)
- 创(52488)
- 课题(50476)
- 创新(48904)
- 科研(48221)
- 国家社会(47523)
- 教育部(47370)
- 期刊
- 济(147669)
- 经济(147669)
- 研究(103091)
- 中国(63604)
- 学报(53966)
- 管理(52648)
- 融(52419)
- 金融(52419)
- 科学(50322)
- 财(49545)
- 农(48983)
- 大学(41648)
- 学学(39508)
- 教育(35474)
- 农业(32272)
- 技术(30825)
- 财经(25646)
- 业经(25214)
- 经济研究(23055)
- 经(21771)
- 问题(18999)
- 理论(18566)
- 图书(17721)
- 实践(17214)
- 践(17214)
- 科技(16868)
- 业(16560)
- 技术经济(16557)
- 资源(16293)
- 现代(16008)
共检索到518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金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金融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立和谐金融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借鉴生物学理论,提出了“金融生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 周月秋 殷红 马素红 杨荇 韦巍 邱牧远 冯乾 张静文
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日臻成熟,特别是国际先进银行在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及产品创新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中国绿色信贷起步较早,但非银行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中资银行应将打造绿色金融机构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实现客户和业务的绿色化,以及自身运营绿色化。在遵循可持续原则、责任原则、包容和尊重原则、透明原则的基础上,中资银行应从组织架构、政策制度、产品体系、流程管理、风险管理、企业文化、信息披露等七大方面入手,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全方位打造绿色金融机构。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战略体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绿色金融课题组 周月秋 殷红 马素红 杨荇 韦巍 邱牧远 冯乾 张静文
国际绿色金融发展日臻成熟,特别是国际先进银行在绿色金融管理体系及产品创新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中国绿色信贷起步较早,但非银行绿色金融仍处于起步阶段。中资银行应将打造绿色金融机构作为长期发展战略,实现客户和业务的绿色化,以及自身运营绿色化。在遵循可持续原则、责任原则、包容和尊重原则、透明原则的基础上,中资银行应从组织架构、政策制度、产品体系、流程管理、风险管理、企业文化、信息披露等七大方面入手,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全方位打造绿色金融机构。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战略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惠玲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宏观经济转型、行业变革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蓝海,也是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论文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以期为我国绿色金融战略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 战略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永红 慈向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昭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使得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命运体改造中。绿色金融不仅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而且它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应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融合起来,积极探究并创新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文章首次建立了绿色金融战略发展SWOT模型,这是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金融 供给侧 区域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昭
"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我国在国际绿色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扩大我国的影响力,使得我国积极参与到全球命运体改造中。绿色金融不仅已成为调整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支点;而且它也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需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绿色金融发展应与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融合起来,积极探究并创新方法与路径,从而实现绿色金融与"一带一路"的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文章首次建立了绿色金融战略发展SWOT模型,这是财务管理学领域的一个创新与突破。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绿色金融 供给侧 区域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绿色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健全和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论文认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论文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与构造和完善微观经济基础两个方面。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当前,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责无旁贷。本文深入研究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加快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当前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必须深化内部改革,加强金融生态环境研究,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增强自身生态调节功能;同时要充分发挥金融主体作用,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法制环境的改善,全面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金融生态建设 策略研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于靖 罗韵轩
良好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普遍较低,且存在"报喜不报忧"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声誉作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替代信息传递机制,可成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绿色声誉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及信贷限期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声誉较好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新增借款,并且长期借款占比更高;在绿色金融政策实施之后,非重污染企业获得的新增借款和长期借款占比逐步赶上以至超过重污染企业;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绿色声誉在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改善融资期限结构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加显著。由此可见,我国实施绿色金融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果。进一步发挥绿色金融政策对信贷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要推动企业有效提升绿色声誉,引导金融机构切实执行绿色金融政策,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及各类环境保护组织的监督作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于靖 罗韵轩
良好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但目前我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普遍较低,且存在"报喜不报忧"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绿色声誉作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替代信息传递机制,可成为金融机构信贷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我国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绿色声誉对企业信贷融资能力及信贷限期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声誉较好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新增借款,并且长期借款占比更高;在绿色金融政策实施之后,非重污染企业获得的新增借款和长期借款占比逐步赶上以至超过重污染企业;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绿色声誉在增强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诚 韩廷春
本文选取适当指标衡量金融生态环境和银行监管目标,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PCA)、ADF平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分析方法,对2003~2011年间中国金融生态环境与银行监管目标之间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生态环境对银行监管目标存在影响。具体地,宏观经济环境和信用环境对公平性目标具有显著影响;制度环境和监管环境对效率性目标具有显著影响;金融生态环境对于稳定性目标的影响则不太显著。
关键词:
金融生态环境 银行监管目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梦莹 李超
<正>一、绿色金融背景下政策性银行战略财务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一)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绿色经营理念需进一步深化近年来,政策性银行持续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从战略制定、管理架构、制度体系等层面进行布局,普遍设立了统筹绿色金融发展的专门委员会,并在董事会和高管层赋予绿色金融发展的有关职责。但从推进进程及工作成效上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敏 黄向阳
绿色GDP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要求我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降到最低限度。对于依赖开发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产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珉
欧洲投资银行通过金融工具对抗气候变迁。其绿色融资主要涵盖适应气候变迁、提高水资源综合管理能力、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等渠道;业务包括融资减排、碳基金、资本和借贷;责任涵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EIB董事会的民间对话、独立的事后评估、有效的申诉机制、减少自己的环境足迹;与其他国家的互动包括灵活的外部政策工具和与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
关键词:
欧洲投资银行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