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4)
2023(13539)
2022(11257)
2021(10656)
2020(8710)
2019(19880)
2018(19258)
2017(36767)
2016(19469)
2015(21463)
2014(21422)
2013(20702)
2012(18526)
2011(16232)
2010(16082)
2009(14798)
2008(13074)
2007(11196)
2006(9524)
2005(8051)
作者
(50343)
(41934)
(41711)
(39927)
(26529)
(20257)
(19033)
(16480)
(16316)
(15023)
(14310)
(14113)
(13016)
(13015)
(12872)
(12659)
(12405)
(12171)
(12042)
(11984)
(10160)
(10059)
(10046)
(9792)
(9653)
(9428)
(9195)
(9112)
(8307)
(8251)
学科
(76061)
经济(75972)
(55706)
管理(54584)
(44358)
企业(44358)
方法(35802)
数学(32124)
数学方法(31696)
(26406)
金融(26403)
中国(26070)
(24960)
(24454)
银行(24437)
(23568)
(23010)
地方(19950)
业经(18437)
农业(17952)
(17085)
(15103)
财务(15053)
财务管理(15015)
企业财务(14325)
(13479)
贸易(13464)
(13071)
理论(12846)
(12322)
机构
学院(255206)
大学(249538)
(104332)
经济(102100)
管理(100318)
理学(87276)
理学院(86381)
管理学(84755)
管理学院(84311)
研究(76901)
中国(64994)
(50041)
(49050)
科学(45165)
财经(39904)
中心(39836)
(38478)
(38135)
(36373)
业大(36076)
(35679)
经济学(33072)
(32896)
师范(32585)
研究所(32319)
(31267)
经济学院(30142)
财经大学(29884)
北京(29462)
农业(29399)
基金
项目(178617)
科学(142084)
研究(134596)
基金(129231)
(110214)
国家(109191)
科学基金(96206)
社会(86818)
社会科(82351)
社会科学(82332)
(73931)
基金项目(68911)
教育(63087)
自然(60506)
自然科(59122)
自然科学(59109)
(58690)
自然科学基金(58020)
编号(55620)
资助(51866)
成果(43108)
重点(40156)
(39327)
(39088)
(38488)
课题(38221)
创新(35816)
国家社会(35711)
人文(34506)
教育部(34435)
期刊
(109725)
经济(109725)
研究(70926)
中国(50194)
(39849)
(36465)
金融(36465)
管理(35559)
(35229)
学报(34611)
科学(32902)
教育(28878)
大学(28204)
学学(26753)
技术(24452)
农业(23432)
业经(20073)
财经(19005)
经济研究(16902)
(16282)
问题(14241)
理论(12528)
统计(12138)
财会(12032)
(11879)
技术经济(11769)
实践(11537)
(11537)
(11526)
商业(11438)
共检索到372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祎平  刘新卫  张恒  
为了探析湖北省金融深化与贫困水平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探索湖北省金融扶贫的有效路径,基于湖北省贫困Fa系列指数和金融深化指数,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深化对贫困水平的影响是异质且不均匀的,金融规模对贫困强度有最大正影响,金融效率对贫困广度有最大负影响,对贫困深度有显著负影响。由此提出,通过改变金融规模的影响属性,优化农村授信对象识别技术来稳定湖北省已经取得的农村金融改革成果,并进一步加快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基础建设及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丹  刘睿彬  
扶贫成效的精准评价是开展扶贫后续工作的重要保障。在精准扶贫的背景下,文章以湖北省及各大连片特困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利用A-F模型,对多维贫困状况进行测度和分解,进而分析和评价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效。研究表明,湖北省精准扶贫工作总体上取得一定成果,特别是在提高住房环境方面成效显著,但在增加收入、加强教育、保障养老、促进产业升级、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改善。各大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成效则普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司可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我国贫困人口脱贫进程不断加快,相对静态的扶贫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贫困退出工作需要。对湖北省徐家村的田野调查显示:贫困户与普通农户对于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的意见和态度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贫困户希望动态管理能够更加全面,普通农户则希望贫困进出通道更加畅通。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机制不够健全,如进出机制不够灵活、动态监测指标单一等问题是贫困户和普通农户的共识;贫困户认为动态监测不全面,导致自身部分贫困问题得不到及时帮扶;普通农户认为贫困进出机制不灵活,一旦成为贫困户便可以长期占有扶贫资源,新的贫困群体则难以介入。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强化扶贫动态管理,并逐步构建科学规范、公平高效的贫困退出机制;还应坚持正向激励,强化问责督导,让贫困退出经得起社会和时间的检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司可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我国贫困人口脱贫进程不断加快,相对静态的扶贫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贫困退出工作需要。对湖北省徐家村的田野调查显示:贫困户与普通农户对于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的意见和态度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贫困户希望动态管理能够更加全面,普通农户则希望贫困进出通道更加畅通。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机制不够健全,如进出机制不够灵活、动态监测指标单一等问题是贫困户和普通农户的共识;贫困户认为动态监测不全面,导致自身部分贫困问题得不到及时帮扶;普通农户认为贫困进出机制不灵活,一旦成为贫困户便可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霞  蔡玉平  王龙虎  
金融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力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学探索金融扶贫实践,总结经验做法,有助于促进后扶贫时代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阻断返贫的长效机制。基于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实践,总结金融扶贫措施,评估金融扶贫绩效,从政策制度、资源禀赋、意外灾祸、能力习惯四个方面分析深度贫困地区存在的返贫风险,提出打造数字化三级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四元主体协同联动机制、建立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制定差异化产业扶持政策、构建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议,为阻断返贫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路径。进一步加强后扶贫时代金融支持在农村贫困治理中的应用与发展,有助于为脱贫地区阻断返贫和加快乡村振兴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龙龙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首先弥补金融精准扶贫这一关键"短板"。部分地方虽然没有国定和省定贫困县,但仍有部分群众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一些偏远乡村的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金融助推脱贫攻坚面临政策工具运用受限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龙龙  
"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首先弥补金融精准扶贫这一关键"短板"。部分地方虽然没有国定和省定贫困县,但仍有部分群众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一些偏远乡村的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金融助推脱贫攻坚面临政策工具运用受限和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司可  
本文针对农村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情况,就农村贫困退出机制框架体系和贫苦农户的需求意愿进行了实地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农村退出机制不灵活,缺乏动态管理;贫困退出机制实施主体没有得到有效监督,缺乏有效衡量标尺;退出机制实施过程中,民主评议和公示环节容易被忽视;贫困退出机制依然面临严峻的返贫形势。应基于实际扶贫情况构建科学的贫困退出机制衡量指标,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检测,并对扶贫对象以及扶贫实施主体适当加入约束、惩罚机制,提高贫困退出机制的运行效率,保护扶贫果实,维护精准扶贫的公平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田志康  林长旺  何百琪  
本文利用湖北省大别山五个重点贫困县(罗田、麻城、英山、大悟、红安)的农村住户调查年报分户资料,采用家庭收支平衡、最低生活消费、消费函数、恩格尔系数、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了湖北省大别山区特困线、贫困线、低收入线标准,并比较探讨了相应的方法及结果的意义和局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芳  潘跃  
本文对恩施州从农信社获得过贷款的农户进行了实地调研,并结合从当地农信社获得的数据,利用SPSS17,0分析软件,从覆盖力的视角对恩施州农信社的社会扶贫功能进行了全方位的统计描述。研究发现:以农信社为首的微型金融机构的社会扶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但微型金融机构已出现偏离其"社会扶贫"功能的趋势,而且,金融服务落后和金融产品单一是制约微型金融机构社会扶贫功能的主要因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毅  陈任武  
本文基于湖北省红山镇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者的129份问卷,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者服务动机对金融精准扶贫绩效的影响机理及其感知公平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受访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者在服务动机与感知公平方面处于偏低水平;金融精准扶贫绩效可分为覆盖共建绩效、配套绩效和示范绩效三方面,且三种绩效水平均相对较低;良好的服务动机可以显著提升金融精准扶贫绩效水平,而感知公平是服务动机与金融精准扶贫绩效的关键中介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洪名勇  
本文分析了国家将扶贫目标以贫困县为瞄准载体的优势和弊端,指出该机制的弊端体现在:扶贫资金使用分散、有效性较差,没有做到有贫必扶,项目瞄准不够科学和准确。以贵州省为例,提出扶贫瞄准机制的调整应将开发扶贫的瞄准对象由县向乡镇转变,由乡镇向村转变。阐述完善扶贫开发的瞄准机制的对策包括:瞄准村庄与瞄准农户相结合;制定目标规划,强化责任机制;突出扶贫重点,明确扶贫环节;建立完善扶贫项目评审机制,确保项目瞄准科学性、公正性,等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本健  葛宇航  马九杰  
缺乏资金是贫困户的核心特征,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为为贫困户提供资金的两种主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各国的减贫事业。本文基于扶贫对象贫困程度差异和多维贫困的视角,从理论上比较了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的减贫绩效,并使用1122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有序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均能显著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且在精准扶贫时期,无论是否考虑政府公共财政投入,财政扶贫促进贫困户增收的效果均显著好于金融扶贫;财政扶贫和金融扶贫促进增收的效果因扶贫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财政扶贫短期内更有利于边缘贫困户增收,而金融扶贫则更有利于深度贫困户增收且具有长期效应;金融扶贫能显著改善贫困户的多维贫困状况,但财政扶贫会使多维贫困状况恶化;财政扶贫可以提升金融扶贫缓解多维贫困的效果,金融扶贫也可以抑制财政扶贫带来的多维贫困状况恶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战  陈丹亚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关键所在。当前,全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深水区",作为全国为数不多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商洛市,其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成败,关系着全市扶贫工作的成败,更关系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大局,意义重大。商洛市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成效一是完善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明确了人民银行、金融机构在扶贫工作中的目标责任、工作思路和考核办法;加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凯  甘畅  王梦晗  朱芳书  邓楚雄  
采用Super-SBM模型、均方差分解法以及LS回归模型,探讨2006~2016年湖北省3大片区24个国家级贫困县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6~2016年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呈稳步提升态势,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较低,大致呈现出"秦巴山片区>武陵山片区>大别山片区"的空间分异格局,高效率县域位于秦巴山片区与武陵山片区。(2)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总体差异与片区内差异呈敛缩态势,但片区间差异处于离散状态;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3片区内部差异是造成湖北省旅游扶贫效率差异的主因。(3)从省域整体来看,结构化动力与经济动力对旅游扶贫效率的正向驱动作用表现最为明显;从片区层面来看,秦巴山片区主导因素为经济动力与交通动力,武陵山片区主要受经济动力和结构化动力驱动,而影响大别山片区旅游扶贫效率的主要因素为交通动力与信息化动力。因而不同片区应采取不同的旅游扶贫政策,以扩大旅游发展的益贫与减贫效应,提高旅游扶贫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