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8)
- 2023(14781)
- 2022(11723)
- 2021(10853)
- 2020(9217)
- 2019(20602)
- 2018(20110)
- 2017(39372)
- 2016(20389)
- 2015(22410)
- 2014(21788)
- 2013(21341)
- 2012(18998)
- 2011(16561)
- 2010(16591)
- 2009(15748)
- 2008(14546)
- 2007(12744)
- 2006(10965)
- 2005(9981)
- 学科
- 济(87083)
- 业(87075)
- 经济(86981)
- 企(78596)
- 企业(78596)
- 管理(73153)
- 方法(39974)
- 数学(31907)
- 数学方法(31518)
- 业经(30323)
- 财(29280)
- 农(28824)
- 融(26737)
- 金融(26736)
- 中国(26276)
- 银(25096)
- 银行(25093)
- 行(24261)
- 务(21914)
- 财务(21869)
- 财务管理(21844)
- 农业(21116)
- 制(20971)
- 企业财务(20712)
- 技术(18342)
- 地方(17082)
- 理论(16611)
- 贸(15471)
- 贸易(15455)
- 体(15181)
- 机构
- 学院(277701)
- 大学(271255)
- 济(122240)
- 经济(120113)
- 管理(118507)
- 理学(102203)
- 理学院(101382)
- 管理学(100097)
- 管理学院(99563)
- 研究(79478)
- 中国(70816)
- 财(58490)
- 京(53711)
- 财经(46876)
- 经(42681)
- 科学(42452)
- 江(41799)
- 中心(41576)
- 农(39560)
- 经济学(37797)
- 业大(35720)
- 所(35518)
- 财经大学(34895)
- 经济学院(34372)
- 商学(33523)
- 州(33500)
- 商学院(33230)
- 北京(32591)
- 经济管理(31955)
- 研究所(31639)
- 基金
- 项目(185789)
- 科学(150905)
- 研究(141691)
- 基金(138756)
- 家(117094)
- 国家(116013)
- 科学基金(104699)
- 社会(94744)
- 社会科(90205)
- 社会科学(90187)
- 基金项目(73439)
- 省(73045)
- 自然(65367)
- 教育(64637)
- 自然科(64015)
- 自然科学(64002)
- 自然科学基金(62917)
- 划(59166)
- 编号(56997)
- 资助(55083)
- 成果(44008)
- 创(42716)
- 部(41845)
- 重点(40732)
- 发(40498)
- 国家社会(40012)
- 创新(39107)
- 业(38594)
- 制(37974)
- 人文(37764)
- 期刊
- 济(132609)
- 经济(132609)
- 研究(80559)
- 中国(49533)
- 财(48820)
- 管理(48473)
- 融(40318)
- 金融(40318)
- 农(37380)
- 科学(32917)
- 学报(30786)
- 技术(26988)
- 大学(26238)
- 农业(25038)
- 学学(24942)
- 业经(24579)
- 财经(23506)
- 教育(23284)
- 经济研究(20748)
- 经(20322)
- 问题(17285)
- 技术经济(15739)
- 业(15100)
- 财会(15011)
- 现代(14106)
- 商业(13903)
- 理论(13388)
- 贸(13348)
- 世界(12805)
- 会计(12174)
共检索到411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来喜 孙传旺
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在现实当下更要从金融本质、金融跨界转型发展趋势等角度深刻认识高校金融专业发展的方向。从宏观"金融密集度"、中观"科技金融"行业发展等视角认识金融业发展,认识当下新金融"迭代迅速化""服务及时化""组织扁平化"等特征对科技复合人才的迫切需求,以对金融专业发展予以专业赋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小溪 葛桦桦
区块链技术本质上是分布式记账技术,其链上数据公开透明、难以篡改、安全性高,因此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解决金融领域的用户信息识别问题。同时,点对点模式大幅度提高了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区块链技术对传统的跨境结算、资产托管和融资授信等金融业务产生了显著影响,清算结算网络、银行记账模式以及货币体系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推进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为传统金融业数字化发展赋予新动能,关键在于对标国际标准建立高水平的行业准则、营造符合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发挥适合人才培育的制度优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伟 范宇 杨晏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孙建华 徐鹏峰
对金融业依法收贷难的思考□孙建华徐鹏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回收还相当有限,依法收贷难度很大。如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时有效地运用法律手段对金融债务实行清收和保全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为此,我们对湖州市进行了专题调查:一、金融机构依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则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税收是国家的血脉。基于税收视角分析金融业,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维护金融肌体的健康,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深圳市金融业发展情况为例,审视金融业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业税收政策的相关建议。深圳市是我国的主要金融中心之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则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命脉,税收是国家的血脉。基于税收视角分析金融业,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金融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维护金融肌体的健康,推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本文以深圳市金融业发展情况为例,审视金融业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提出进一步完善金融业税收政策的相关建议。深圳市是我国的主要金融中心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星垣
浙江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特色鲜明,同时也带动了浙江金融业整体水平上的提升。我们把浙江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如下:1.金融总量增长快。以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长为例,浙江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存贷款增长速度更快。正因为如此,以存贷款近似计算的浙江金融相关率也由1995年的1.67上升到2000年的2.73,再升到2004年的4.18。相对于全国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言,我省金融保险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见表1)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焱 于露 刘茵伟
在“美丽中国建设”以绿色转型为核心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能否有效激励企业实现绿色转型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利用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科技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主要通过数字化赋能和绿色治理赋能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异质性分析则发现,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绿色转型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本文从企业绿色转型视角丰富了金融科技发展的微观经济效应研究,研究结论对于推动金融科技发展、实现企业绿色转型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绿色转型 企业数字化 绿色治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铁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随着新兴科技与国际贸易的深度融合,跨境贸易呈现出日益丰富的数字化形式。跨境金融作为数字贸易的重要一环,有必要加大科技赋能跨境金融服务力度,满足企业数字贸易的实际需求,助力数字化转型服务提质降本增效。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紧跟新技术前沿,思考数字经济下科技赋能着力点,探索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新抓手,
关键词:
外汇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张羽 郑联盛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融结合的重要模式,在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和金融脱实向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期,国家层面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比如,2020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金融服务的通知》;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八部委出台《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新明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近年来,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人民银行总行的决策部署,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将金融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金融服务,积极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江苏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
制造业转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歆 徐元国
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覆盖广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对中部地区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作用更大。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和营商环境正向调节数字金融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扩展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门槛效应。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化转型 门槛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燕
一、美国投资银行发展模式的变化历程所谓的投资银行模式就是指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是"分业"还是"混业",这就是投资银行的模式。"分业"被称为分离模式,"混业"则被称为综合模式。德国、瑞士等历史上一直采取混业经营体制的国家的金融机构采取的是全能银行模式,例如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