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5)
2023(17163)
2022(13975)
2021(13110)
2020(11031)
2019(25284)
2018(24690)
2017(47873)
2016(25015)
2015(28131)
2014(27631)
2013(27494)
2012(24754)
2011(22021)
2010(22119)
2009(21222)
2008(20412)
2007(18305)
2006(16014)
2005(14838)
作者
(67473)
(56359)
(55993)
(53293)
(35921)
(26542)
(25516)
(21677)
(21600)
(19880)
(19195)
(19006)
(17914)
(17621)
(17349)
(17298)
(16681)
(16243)
(16181)
(15964)
(13814)
(13540)
(13304)
(12928)
(12678)
(12530)
(12461)
(12093)
(11100)
(10885)
学科
(111373)
经济(111221)
(101492)
管理(91802)
(91046)
企业(91046)
方法(51446)
数学(42739)
数学方法(42355)
(39181)
中国(33653)
(33155)
业经(32925)
(29939)
金融(29936)
(29209)
(28327)
财务(28274)
财务管理(28229)
(28155)
银行(28147)
(27110)
企业财务(26929)
农业(22883)
(21414)
贸易(21391)
(20934)
(20763)
技术(19927)
理论(18130)
机构
学院(357532)
大学(354550)
(164195)
经济(161421)
管理(148090)
理学(127086)
理学院(126006)
管理学(124497)
管理学院(123816)
研究(112185)
中国(99084)
(80589)
(72631)
财经(63827)
科学(59183)
(58194)
中心(54352)
(53016)
(52036)
经济学(51628)
(50839)
财经大学(47666)
研究所(46951)
经济学院(46562)
北京(45622)
业大(45068)
商学(42158)
商学院(41777)
(41099)
(40270)
基金
项目(230179)
科学(186340)
基金(174225)
研究(172712)
(148030)
国家(146802)
科学基金(130514)
社会(116170)
社会科(110585)
社会科学(110563)
基金项目(91505)
(86504)
自然(81921)
自然科(80152)
自然科学(80133)
自然科学基金(78803)
教育(78438)
(71741)
资助(71240)
编号(67843)
成果(53851)
(53512)
(51020)
重点(50593)
国家社会(49539)
(48810)
(48535)
教育部(47576)
创新(47088)
人文(46613)
期刊
(180025)
经济(180025)
研究(109401)
中国(68197)
(67678)
管理(60903)
(50205)
金融(50205)
(47421)
科学(45319)
学报(42299)
大学(35379)
学学(33834)
财经(33360)
技术(32256)
农业(31834)
业经(29098)
经济研究(29005)
(28633)
教育(26053)
问题(23357)
(20378)
技术经济(19822)
(19319)
世界(19039)
财会(18877)
国际(18770)
理论(17784)
现代(17421)
会计(16778)
共检索到544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安同良  王文翌  
如何衡量企业R&D的价值是创新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拓展了由Griliches(1981)开创的资产-价值模型,并应用于中国证券市场,测算出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价值。研究发现:(1)资产-价值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构成;(2)同等投入下,R&D的价值高于有形资产,低于组织资产;(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R&D价值较低;(4)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价值从2007年至2014年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合理估算组织资产和非流通股的价值,并从行为金融视角,创新性地引入半年期动量指标来控制投资者情绪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对资产-价值模型作出拓展,为解决如何衡量中国企业R&D价值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安同良  王文翌  
如何衡量企业R&D的价值是创新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拓展了由Griliches(1981)开创的资产-价值模型,并应用于中国证券市场,测算出2003-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价值。研究发现:(1)资产-价值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构成;(2)同等投入下,R&D的价值高于有形资产,低于组织资产;(3)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R&D价值较低;(4)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价值从2007年至2014年呈下降趋势。本文通过合理估算组织资产和非流通股的价值,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文翌  安同良  
中国存在对大公司的迷信,政府尤其习惯通过推动企业兼并做大规模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往往合并后的企业难以达到预计的结果。本文基于2003—2011年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并扩展Griliches的资产-价值方程,研究了企业规模对研发投入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①R&D投入将提高上市公司市值。R&D的市值高于有形资产,但与国际相比处于较低水平。②R&D绩效受公司规模影响,但并不随企业规模单调上升,而是随规模递增先上升,后又下降,大致呈倒U型。③从有利于企业创新的角度来看,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以行政手段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玉兰  翟慧君  景思婷  牛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而创新不足和非效率投资恰恰是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路上的绊脚石。鉴于此,以2014—2017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BCC模型定量测算了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检验了在融资约束作用下,研发投入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R&D投入与企业投资效率呈U型关系,且只有当R&D投入积累至一定规模才会促进企业的投资效率;高水平的融资约束弱化了R&D投入与投资效率的U型关系。文章的研究结论对深入理解企业投资行为及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雪芳  戴伟  
本文借鉴Laeven(2003)拓展后的欧拉方程投资模型,利用1999-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当前融资环境下,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临着一定的融资约束,而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使企业的融资约束得到有效缓解,但是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它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下降;通过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发现,金融市场化虽然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雪芳  戴伟  
本文借鉴Laeven(2003)拓展后的欧拉方程投资模型,利用1999-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当前融资环境下,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临着一定的融资约束,而我国金融市场化改革使企业的融资约束得到有效缓解,但是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它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下降;通过进一步考察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发现,金融市场化虽然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国有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承超  王媛媛  
基于扩展的理论模型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融资能力和效率异质性视角考察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分割,以及信贷供求失衡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并探索了信贷失衡在金融市场分割与技术创新产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金融市场分割因增加外部融资利率,对所有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均有阻碍作用。(2)信贷失衡对异质性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影响机制是信贷失衡使得融资能力强的低效率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而仅使极少数高效企业放弃技术创新,因此信贷失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创新产出。(3)金融市场分割对技术创新产出的总体作用效果受到信贷失衡程度的影响,即信贷失衡能够削弱金融市场分割对技术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在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最后,从深化金融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丽婷  
基于我国"脱实向虚"的经济现状,本文利用中国制造型企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制造业企业金融化、融资约束与创新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制造业企业金融化会抑制企业的创新投资;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挤出效应";反之,金融化对创新投资产生"蓄水池效应"。本文为制造业企业进行金融化、提高创新投资水平及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韩忠雪  周婷婷  
本文采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年-2007年共2401个公司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行业间竞争"、"行业内竞争"两个维度的产品市场竞争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金持有水平的综合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对于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存在显著的掠夺风险效应。在考虑公司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的掠夺风险和代理成本两种竞争效应被有效区分开来。融资约束公司表现为显著的掠夺风险效应,非融资约束公司则表现为显著的代理成本效应。这些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补充了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现金持有之间的相关研究,也为公司实施积极的现金流风险管理和持有现金的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凤荣  王康仕  
基于2010—2015年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政府"绿色"政策是否提高了绿色金融配置效率以及不同政策工具是否存在成效差异。研究发现,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低效率的配置水平,未对污染企业形成显著的融资约束;从整体来看,"绿色"政策提高了绿色金融配置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绿色"财政政策对绿色金融配置效率不具有显著影响;"绿色"监管政策的缺失抑制了金融发展对绿色金融配置效率的正向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婧  汪祥耀  
与以往立足企业利用非经常性项目展开盈余管理,将样本选择定位于"T"族企业,且时间跨度较短不同,本文研究企业正常持续经营过程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角色定位,首次描述了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信息2001年正式披露起至2011年11年间市场定价的短期效应与长期趋势。研究发现,与企业正常损益11年均显著且呈阶段性稳定的市场定价相比,非经常性损益的短期定价呈现出显著性上忽起忽落,系数取值忽高忽低的随机性。但长期来看,企业非经常性损益与正常损益市场定价的显著性和系数取值趋同。特别是在企业长期绩效评价中,信息使用者会对非经常性损益定价进行修正,表现在前两期发生的非经常性损益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当期股价下调-4.716。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文  张尹  祝演  
金融科技被认为是破解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融资约束又是制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中国2016—2020年6985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数据挖掘法构建区域金融科技指数,利用OP法和SA指数法分别计算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剔除直辖市的数据和进行随机样本抽取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金融科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更加明显。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文秀  
本文将企业的IPO融资决策与产品市场竞争结合起来,研究IPO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实证分析IPO公司产品市场竞争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PO对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姚佳  陈国进  
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治理机制存在互补关系。具体而言,竞争与中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着互补关系,即在股权结构中度集中的公司中,市场竞争更能提高企业绩效;而竞争与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提高存在着替代关系,即在股权结构高度集中的公司里,竞争能够对这种股权绩效的不利影响形成一种制约作用。这些来自企业微观层面的实证结论,深化了我们关于竞争与公司治理对企业绩效作用的理解,表明在加强公司治理的同时,也应当建立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文秀  
本文将企业的IPO融资决策与产品市场竞争结合起来,研究IPO对企业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实证分析IPO公司产品市场竞争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PO对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