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15)
- 2023(16775)
- 2022(13638)
- 2021(12799)
- 2020(10823)
- 2019(24879)
- 2018(24475)
- 2017(47112)
- 2016(25207)
- 2015(28271)
- 2014(28090)
- 2013(27874)
- 2012(25198)
- 2011(22213)
- 2010(22381)
- 2009(21460)
- 2008(20991)
- 2007(19047)
- 2006(16329)
- 2005(14805)
- 学科
- 济(106016)
- 经济(105906)
- 业(100952)
- 管理(91871)
- 企(90327)
- 企业(90327)
- 方法(50544)
- 数学(41283)
- 数学方法(40811)
- 财(36432)
- 农(33836)
- 业经(33355)
- 中国(29681)
- 融(28325)
- 金融(28321)
- 银(27787)
- 银行(27764)
- 务(27270)
- 财务(27202)
- 财务管理(27152)
- 行(26581)
- 企业财务(25780)
- 制(25279)
- 农业(24315)
- 技术(20128)
- 地方(19850)
- 理论(19660)
- 贸(18786)
- 贸易(18773)
- 和(18375)
- 机构
- 学院(355929)
- 大学(349090)
- 济(149020)
- 管理(147307)
- 经济(145957)
- 理学(125115)
- 理学院(123948)
- 管理学(122207)
- 管理学院(121515)
- 研究(106591)
- 中国(92511)
- 财(73476)
- 京(71618)
- 科学(62172)
- 财经(57623)
- 农(57529)
- 江(54957)
- 中心(54090)
- 经(52201)
- 所(52059)
- 业大(49835)
- 研究所(46625)
- 经济学(45155)
- 农业(45074)
- 北京(44359)
- 州(44055)
- 财经大学(42607)
- 经济学院(41046)
- 范(40696)
- 师范(40290)
- 基金
- 项目(231241)
- 科学(183921)
- 研究(171997)
- 基金(168687)
- 家(144345)
- 国家(143041)
- 科学基金(125841)
- 社会(110213)
- 社会科(104740)
- 社会科学(104709)
- 省(92332)
- 基金项目(89452)
- 自然(80665)
- 教育(79261)
- 自然科(78833)
- 自然科学(78813)
- 自然科学基金(77455)
- 划(75547)
- 编号(70697)
- 资助(68623)
- 成果(55562)
- 重点(51428)
- 部(51313)
- 创(51285)
- 发(49877)
- 课题(47644)
- 创新(47289)
- 业(45648)
- 国家社会(45454)
- 科研(44658)
- 期刊
- 济(165764)
- 经济(165764)
- 研究(99668)
- 中国(68233)
- 财(63354)
- 管理(59358)
- 农(53254)
- 学报(47126)
- 融(46417)
- 金融(46417)
- 科学(46135)
- 大学(37227)
- 农业(35472)
- 学学(35461)
- 技术(35059)
- 教育(31136)
- 业经(29161)
- 财经(29029)
- 经济研究(25139)
- 经(24982)
- 业(22420)
- 问题(21474)
- 技术经济(20327)
- 财会(19982)
- 现代(17458)
- 会计(17200)
- 统计(17062)
- 商业(17045)
- 理论(17037)
- 贸(16466)
共检索到534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荣彦 卢爽
现行会计准则下企业是否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已经成为国内会计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结合美的收购小天鹅案例,研究分析企业是否可能通过金融资产分类的选择空间进行盈余管理,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针对这一问题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梓 刘亚宁
原有金融工具准则的顺周期性和滞后性等问题逐渐暴露,为促进金融体系健康发展,财政部于2017年修订了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基于2015—2020年我国纯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降低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且对企业正向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新金融工具准则在非国有企业、低股权集中度企业以及由非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发挥的边际效应更强。外部环境检验结果显示,新金融工具准则在高法治水平和高市场化程度地区实施的效果更佳,对企业盈余管理的约束更明显。因此,为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应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相关会计准则;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内部治理,提高会计准则执行效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宏 于冰冰 侯德帅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可能会对财报信息使用者形成制约,而随着2019年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践,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可理解性会发生怎样改变仍缺乏理论探索。研究发现,相比于未使用衍生工具的公司,使用衍生工具降低了分析师预测准确性;但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相比于执行之前,显著抑制了使用衍生工具与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对信息透明度低和会计稳健性弱的公司更加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使用了套期会计的公司中,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会更加显著的提升分析师预测准确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平 崔昊晟
2017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进行了修订。在新准则下,商业银行的利润必将受到巨大的影响。文章立足修订后的金融工具准则,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以及客观实际,对准则修订后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手段进行了探究,并从报表使用者的角度对如何在修订后的准则下更加准确的获取商业银行财务信息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君 徐展
文章以我国764家有外汇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寻新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并以2008-2012年期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盈余管理对企业的汇率风险的影响。发现盈余管理可以将由汇率波动引起的公司业绩波动变的平滑,消除了业绩的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同时盈余管理与传统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之间是互补关系,若公司在使用了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之后仍然有汇率风险敞口,则可继续使用盈余管理来平滑汇率波动引起的业绩波动,使得公司业绩平稳,风险敞口降低。本文将现有的汇率风险管理方式由金融对冲和经
关键词:
汇率风险 风险管理 盈余管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瑞君 徐展
文章以我国764家有外汇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寻新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并以2008-2012年期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盈余管理对企业的汇率风险的影响。发现盈余管理可以将由汇率波动引起的公司业绩波动变的平滑,消除了业绩的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同时盈余管理与传统的汇率风险管理方法之间是互补关系,若公司在使用了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之后仍然有汇率风险敞口,则可继续使用盈余管理来平滑汇率波动引起的业绩波动,使得公司业绩平稳,风险敞口降低。本文将现有的汇率风险管理方式由金融对冲和经营对冲两种扩展为含有盈余管理的三种。
关键词:
汇率风险 风险管理 盈余管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书强 杨娜
本文通过对2007年沪市扭亏的84家上市公司调查,并对其利润构成的分解以及各利润构成项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依然存在,且上市公司主要是通过营业外利润和投资收益这两个非经常项目实现扭亏的。
关键词:
盈余管理 新准则 非经常项目扭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斌 张帆
本文选取2007~2009年我国A股上市银行数据,运用利润平滑Jones模型,验证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并实证分析了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对我国银行盈余管理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与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正相关,表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为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新的有效工具。但没有证据表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工具与银行盈余管理有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华 顾先英
本文从首批执行新金融工具的企业中选取了四家具有代表性的金融企业,通过对其发布的首份定期报告(2018年一季报)进行分析,探讨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产生的影响,进而对实务中如何顺利推进准则衔接,从报表列报、金融资产投资策略、衔接办法等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新金融工具准则 影响 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宋希亮 刘晓红
盈余管理是企业在享有选择会计政策和变更会计估计的自由时,选择使其效用最大化政策的一种行为。本文从盈余管理的动因出发,结合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重新审视了新准则下盈余管理的会计行为与非会计行为,分析了新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限制及可利用的操纵空间,以期为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认识企业的盈余管理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施
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总应计利润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以2012—2014年度我国非金融类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财务压力、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为研究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施
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总应计利润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以2012—2014年度我国非金融类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财务压力、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为研究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政策参考。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施
以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出的可操纵性总应计利润作为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以2012—2014年度我国非金融类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盈余管理程度与上市公司衍生金融工具运用在5%的统计水平上呈正相关关系。同时,研究发现财务压力、公司成长性对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为研究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上市公司管理层、投资者和相关监管部门制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政策参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应计利润 盈余管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林聪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正面临市场环境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跨文化、个性化、外包化、柔性化,知识化逐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新趋势。笔者从理念、职能,角色,文化以及技术等诸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认为应从企业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作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途径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丽
简要介绍国际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联合项目的进展过程,比较IASB的第9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FASB的初步决定的异同,分析第9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将对我国金融企业产生的影响,认为中国金融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这些影响和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