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47)
- 2023(13340)
- 2022(10916)
- 2021(10325)
- 2020(8616)
- 2019(19925)
- 2018(19173)
- 2017(37243)
- 2016(19028)
- 2015(21575)
- 2014(21037)
- 2013(20821)
- 2012(19031)
- 2011(17054)
- 2010(16688)
- 2009(15908)
- 2008(14601)
- 2007(12203)
- 2006(10294)
- 2005(9234)
- 学科
- 济(87512)
- 经济(87430)
- 管理(56132)
- 业(55678)
- 企(46072)
- 企业(46072)
- 方法(45446)
- 数学(41136)
- 数学方法(40775)
- 中国(29652)
- 融(28501)
- 金融(28500)
- 银(25636)
- 银行(25633)
- 行(24747)
- 财(24086)
- 农(20974)
- 贸(17932)
- 贸易(17918)
- 业经(17774)
- 制(17722)
- 易(17538)
- 务(16214)
- 财务(16173)
- 财务管理(16145)
- 企业财务(15547)
- 地方(14917)
- 农业(14551)
- 理论(13238)
- 学(12962)
- 机构
- 大学(270244)
- 学院(266988)
- 济(127697)
- 经济(125786)
- 管理(109316)
- 理学(95586)
- 理学院(94739)
- 管理学(93473)
- 管理学院(92981)
- 研究(85645)
- 中国(74843)
- 财(57949)
- 京(54472)
- 财经(47914)
- 科学(44686)
- 经(44095)
- 经济学(43002)
- 中心(42319)
- 经济学院(39019)
- 所(38759)
- 财经大学(36461)
- 研究所(35336)
- 江(34479)
- 北京(34134)
- 农(33622)
- 业大(32737)
- 范(31173)
- 师范(30920)
- 院(30735)
- 商学(30655)
- 基金
- 项目(183235)
- 科学(148627)
- 基金(140434)
- 研究(136928)
- 家(119943)
- 国家(119028)
- 科学基金(105211)
- 社会(93882)
- 社会科(89520)
- 社会科学(89504)
- 基金项目(73242)
- 省(66224)
- 自然(64882)
- 自然科(63507)
- 自然科学(63494)
- 教育(62767)
- 自然科学基金(62437)
- 资助(57928)
- 划(56337)
- 编号(52733)
- 部(43476)
- 成果(41874)
- 国家社会(41390)
- 重点(40807)
- 教育部(39012)
- 创(38969)
- 发(38680)
- 人文(37651)
- 创新(36499)
- 大学(36111)
- 期刊
- 济(123104)
- 经济(123104)
- 研究(79624)
- 中国(44529)
- 财(44524)
- 融(40005)
- 金融(40005)
- 管理(39320)
- 科学(33937)
- 学报(32736)
- 农(28976)
- 大学(27402)
- 学学(26041)
- 财经(24857)
- 技术(22532)
- 经济研究(22082)
- 经(21306)
- 教育(20672)
- 农业(19461)
- 业经(17347)
- 问题(16701)
- 贸(15880)
- 统计(14174)
- 世界(14133)
- 国际(13968)
- 理论(13204)
- 技术经济(13197)
- 策(12629)
- 实践(11515)
- 践(11515)
共检索到383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成 郝俊香
基于IS-LM-BP模型阐述了资本流动—经济非均衡的生成机制,揭示了资本流入规模、资本流入结构、外汇储备及经常项目是影响一国资本流动金融安全的主要因素。通过建立资本流动影响金融安全的测算体系,对1996~2005年我国资本流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资本流动状况总体较好,状态界定为安全;(2)资本流入规模正常,但期限结构不够合理;(3)现阶段我国资本流动的安全运行有保障。
关键词:
资本流入规模 资本流入期限 金融安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义芳
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安全的冲击路径以及非均衡机制测试我国外汇市场压力指数的大小,建立了资本净流入和外汇市场压力指数之间的VAR(6)模型,研究结论表明,国际资本的净流入会增大外汇市场压力,但货币当局的冲销干预会削弱这种影响,降低发生货币危机的可能性;货币当局的政策选择应该是盯住外汇市场,而不是单纯的货币市场。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沈悦 谢勇 田嫄
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金融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立金融安全预警机制,及时掌握金融安全动态,对防止金融危机的爆发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三性原则"筛选出能够反映我国金融安全运行状况的20个指标,其次参照国际标准和中国具体实际确定了临界值或区间值,最后经计算得出反映我国金融安全程度的指数——FSI(Financial Security Index),并运用FSI对我国1992~2005年间的金融安全状况进行了评判。通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1992~2005年我国的金融安全总体趋势是逐渐变好,加入WTO虽然并未使我国的金融安全状况变差,但是在目前金融业逐渐开放的条件下仍然需要高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曹永峰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家金融安全概述在传统意义上,国家安全最主要的是指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以及现存的基本制度和基本价值观不被破坏。在和平与发展为主线的当今世界中,显现着大国对小国的霸权。在经济意义上,一国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影响到世界经济,一般认为这个国家就是经济小国。在经济领域中,大国对小国的霸权依然存在,安全问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就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斌卿 颜建晔 杨旸 张璞
金融危机的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将应对金融危机的重点放在对危机的预见上,金融安全的监测和预警要比危机发生后的处理更为重要。在对金融安全内涵剖析的基础上,作者根据我国在开放条件下所面临的金融安全形势,构建了涵盖开放条件下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内部与外部各种因素的预警系统,并利用神经网络对金融安全预警系统进行建模,以1996~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仿真和验证,并运用所构建的预警系统对2015年中国金融安全状态进行了综合判断。结果预估2015年我国金融系统基本安全,短期经济失速的可能性较小,深层次的结构性转型和优化将为未来经济和金融发展注入更多内生增长动力,但同时需要重点防范由信贷...
关键词:
金融安全 早期预警 预警系统 神经网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贾晓俊 李孟刚
综合指数法具有简单、清晰、操作上灵活及时序上连续等特点。通过借鉴综合指数法合成金融安全指数,并通过指数的变化来综合评价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结果显示:特别考虑了表外业务、同业业务和影子银行等均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因素后,2005年1月-2014年3月,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走势呈现起伏波动态势。这一变化趋势与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变化走势大体吻合,说明合成的金融安全指数能基本反映中国金融安全的真实状况。
关键词:
金融安全指数 金融安全评价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何德旭 娄峰
本文分别从宏观经济安全、中观经济安全、微观金融市场机构和国际外部风险冲击四个方面选择22个基础指标,构建了中国金融安全指数,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主观赋值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基础指标权重,刻画了1985~2011年期间中国金融安全状况。检验结果表明,本文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变化趋势与金融安全状况的历史事实基本吻合,初步验证了本文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适用性和正确性,可以用来反映和评价中国金融的安全状况。
关键词:
金融安全 金融风险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吕祥勍 李源源
本文通过对国家金融安全理论的拓展,阐述了新型国家金融安全理念下银行业对外开放同金融安全的联系,并从银行业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外资进入对银行业效率的提升以及中资银行的海外扩张等四个方面的实证分析入手,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金融安全性,从而证明对外开放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业 对外开放 金融安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吕祥勍
本文通过对国家金融安全理论的拓展,阐述了新型国家金融安全理念下银行业对外开放同金融安全的联系,并从银行业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外资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外资进入对银行业效率的提升以及中资银行海外扩张等四个方面的实证分析入手,研究了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金融安全性,从而证明对外开放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业 对外开放 金融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安起雷 李治刚
资本在国际间大规模地频繁流动已成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世界范围内倡导金融自由化政策,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大了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可以说,资本流动程度对一国稳定政策的短期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如果对国内外金融市场联系的强弱程度知之甚少,对经济运行就有可能作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经济分析和政策决策。因此,评估资本流动程度对于决策者制定政策和预测政策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短期资本 流动及运行 对策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理 朱硕
正常的跨境资本流动可以促进我国的金融体系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运行机制的高效运转,但过度而不均衡的跨境资本流动则可能冲击金融体系的稳定,影响金融安全。因此分析跨境资本流动的产生原因和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安全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提出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政策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以往学者的研究文献,从汇率波动、资本项目开放、资本外逃和洗钱等角度,分析了导致资本跨境流动的原因,以及过度的资本跨境流动对我国金融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序开放资本账户、降低汇率过分波动、打击洗钱和资本非法外逃等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贺力平
近一两年来,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出现了国民经济金融安全问题的热烈讨论。一些意见主要针对国际资本流动,尤其是针对各种形式的国际资本流入本国经济及可能带来的广泛影响。本文旨在说明,有关这类问题讨论的增多其实反映了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快速增长的现实。我们可以从更加宽广的国际和历史背景来看待国际资本加速流动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亦军
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批评为背景,首先对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自主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深入分析了国际评级机构高度渗入对我国金融及经济安全的威胁,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自主信用评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信用评级 金融安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锴
中国入世后 ,深化改革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前提 ,审慎开放是维护金融安全的基础 ,严格监管与政府干预是维护金融安全的保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车玺玉 刘晓霞
金融安全和公司治理都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促使一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但在学术界它们通常是被分开进行研究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对企业发展的综合思考。完善的公司治理是保证金融安全的基本条件,目前的国际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司治理的竞争。这为研究公司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也为我国公司治理改革思路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 金融安全 公司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