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3)
- 2023(15108)
- 2022(12937)
- 2021(12133)
- 2020(10249)
- 2019(23666)
- 2018(23126)
- 2017(45088)
- 2016(23850)
- 2015(26899)
- 2014(26539)
- 2013(26124)
- 2012(23518)
- 2011(20768)
- 2010(20786)
- 2009(19245)
- 2008(17814)
- 2007(14804)
- 2006(12545)
- 2005(10590)
- 学科
- 济(89598)
- 经济(89504)
- 管理(71269)
- 业(69211)
- 企(59559)
- 企业(59559)
- 方法(45257)
- 数学(39636)
- 数学方法(39113)
- 财(28558)
- 中国(27684)
- 融(27198)
- 金融(27196)
- 银(25639)
- 银行(25606)
- 行(24399)
- 农(23038)
- 务(21050)
- 财务(20979)
- 财务管理(20940)
- 业经(20884)
- 企业财务(19802)
- 学(18980)
- 地方(18948)
- 制(18263)
- 理论(16552)
- 贸(15917)
- 贸易(15904)
- 农业(15846)
- 易(15487)
- 机构
- 学院(323778)
- 大学(323085)
- 管理(133199)
- 济(127260)
- 经济(124521)
- 理学(116715)
- 理学院(115561)
- 管理学(113508)
- 管理学院(112943)
- 研究(98531)
- 中国(79679)
- 京(66398)
- 财(61739)
- 科学(60182)
- 财经(49829)
- 中心(47982)
- 业大(47072)
- 所(47049)
- 农(46647)
- 经(45297)
- 江(44722)
- 研究所(42700)
- 北京(41096)
- 范(40646)
- 师范(40274)
- 经济学(38637)
- 财经大学(37415)
- 州(37281)
- 院(36426)
- 农业(36393)
- 基金
- 项目(229021)
- 科学(180755)
- 研究(168798)
- 基金(167192)
- 家(144108)
- 国家(142897)
- 科学基金(124818)
- 社会(106555)
- 社会科(101118)
- 社会科学(101090)
- 省(89501)
- 基金项目(89485)
- 自然(81544)
- 自然科(79695)
- 自然科学(79677)
- 自然科学基金(78220)
- 教育(77906)
- 划(74599)
- 编号(69576)
- 资助(68642)
- 成果(54685)
- 重点(50664)
- 部(50533)
- 创(48180)
- 发(47967)
- 课题(46403)
- 创新(44856)
- 科研(44205)
- 教育部(44024)
- 项目编号(43799)
- 期刊
- 济(127973)
- 经济(127973)
- 研究(91470)
- 中国(55747)
- 财(51095)
- 学报(48162)
- 管理(46351)
- 科学(44055)
- 农(40827)
- 融(38035)
- 金融(38035)
- 大学(37650)
- 学学(35643)
- 教育(32961)
- 技术(28281)
- 农业(28213)
- 财经(23939)
- 业经(21533)
- 经济研究(20721)
- 经(20264)
- 会计(17862)
- 财会(17144)
- 理论(16437)
- 问题(16397)
- 图书(15720)
- 实践(15273)
- 践(15273)
- 版(15146)
- 技术经济(15013)
- 科技(14852)
共检索到456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丽 吴金龙 余利雄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席卷全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此,各国都在采取措施力图避免本国经济的严重衰退。在缓解危机的同时,人们不得不思考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受到了空前关注,目前对公允价值的争议主要有两种完全不同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安红梅
随着金融危机从华尔街到全球的蔓延,此前作为防范金融风险利器的公允价值会计,被一些金融界人士指责为次贷危机的"帮凶"。在2009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许多银行家强烈呼吁彻底改革资本充足和公允价值会计等金融规则。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公允价值会计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仍值得信任,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能带来哪些启示?值得深入思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涂娟 李慧蓉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成为经济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按照公允价值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在恶劣的市场环境下虽然可能成为市场泡沫的催生剂,但其仍然是相对合理的资产计价模式。但是金融危机也促使我们思考在确定公允价值方面的具体作法,使之更加完善,应该建立适用于特殊市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完善现有公司业绩的评价体系,实现金融资产减值与市场环境的协调一致。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无序市场 风险应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盛明泉 刘志远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问题成为会计、经济甚至政治领域争论的焦点。文章以风险管理为主线,首先论述了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其次,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最后,文章从公允价值会计有用性、估值模型、职业判断,信息披露和治理等五个角度阐释了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危机,衍生工具 公允价值会计 启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于永生
公允价值会计因被指责具有"顺周期效应"而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本文论述了顺周期效应的根源,即财务报告与金融监管政策的关联性和次贷产品的复杂性;剖析了当前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实质,即金融工具是否应按公允价值计量。文章揭示了金融机构欲在金融工具领域废止公允价值会计、更广泛地应用摊余成本的动机,并在阐述美国金融工具计量实务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论证了"将扩大公允价值应用确定为金融工具会计长期目标"的正确性。文章还论述了识别非活跃市场和强迫交易的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隋海燕
金融危机使公允价值不断暴露出其存在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争论。本文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金融危机后改善公允价值问题的措施,指出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计量是发展的趋势,只有对公允价值不断地修正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应有优势。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明春 刘西红
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备受关注,损失惨重的金融界认为公允价值加剧金融危机,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因此,本文对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进行深入思考,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决策有用观和金融创新的需要,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客观性和可验证性,但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历史成本适用的环境不断发生改变,缺乏相关性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从经济发展的特定环境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应该仍然以历史成本作为基本的会计信息,结合补充公允价值的信息,多种计量属性并存将是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优点 缺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田园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准则的质疑,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公允价值存废"的论争。文章探讨了公允价值计量本身的局限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公允价值准则是否是造成此次危机的"罪魁祸首"。文章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经济内核具有科学性,采用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仍然是未来的趋势。但面对金融危机中非公允的市场报价,有必要建立起适应非活跃、非理性市场的公允价值会计操作框架。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市场价格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潘念萍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一方面暴露了决策者的决策错误,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公允价值自身的缺陷。公允价值本质上仅是一种公允价格,价格不是价值,价格波动频繁,尤其对于金融产品而言更是如此。所以,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以规则为导向的公允价值统一框架、建立完整和系统的公允价值估价程序、扩展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引入风险披露、加强特定行业对公允价值应用的监管才是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次贷危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卢启金
"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在会计史上出现较晚,但是财会领域对财会报告公允性的要求却由来已久。"公允"作为财会理想状态下能够实现的最大"价值",必然会与现实交易的实际价值产生差异,也就是说,"公允价值"≠实际交易价值。那么公允价值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即客观反映资产在理想状态下的定价期望,因而公允价值具有假设性、合理性、严谨性等多种特点,对于财会报表编制、金融市场研究、上市企业股权转换等都具有显著参考价值。切实深入研究探索公允价值会计在财会领域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为财会、金融领域体系完善和优化,以及地区金融政策、宏观调控提供有效借鉴和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守海 孙文刚 李云
本文基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公允价值与金融稳定之间关系进行研究。公允价值会计在金融加速器和资产市场混响效应的基础上引入会计加速器,使风险承担更具顺周期效应,这对金融系统的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本文在坚持公允价值会计的原则下,从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建立了一个理想信息框架。通过该框架,市场参与者,不仅能从微观层面上获得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的估计、风险轮廓的估计和计量的不确定性等信息,而且还能从宏观层面上获得风险的相关性、风险传染的可能性及其系统风险等方面的信息。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旭东 逯东
本文探讨了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争论的背景、焦点和原因。文章从会计计量中采用公允价值是否优于历史成本、为什么会计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会计如何与金融监管相协调并在金融稳定中发挥作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为我国企业正确认识和运用公允价值会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会计 金融稳定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盖地 杜静然
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相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会计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指责,并且这次争论的焦点是公允价值会计。不确定环境是公允价值产生的客观条件,完全信息理论是公允价值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其对美国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而是对公允价值的估价不准确引起了金融机构等各方对形势产生了误判。因此,对公允价值会计来说,金融危机为其完善带来机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志卫
本文认为,公允价值成为美国金融危机根源之争是由于其尚存在缺陷所致。但这些缺陷的存在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的问题,而是公允价值和行为金融(非理性投资行为)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非理性投资行为和套利限制的存在,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内在价值;非理性投资行为造成了市场的异常波动,从而导致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应改进公允价值计量和确认方式,及加强投资者教育。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行为金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建兵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曾在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受到质疑。本文在介绍公允价值产生背景以及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优缺点,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计量属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