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9)
2023(18072)
2022(15363)
2021(14269)
2020(11765)
2019(27018)
2018(26568)
2017(51124)
2016(27361)
2015(30563)
2014(30303)
2013(29727)
2012(27474)
2011(24640)
2010(24720)
2009(22728)
2008(21047)
2007(18275)
2006(15952)
2005(14013)
作者
(77023)
(63962)
(63360)
(60078)
(40574)
(30614)
(28995)
(25167)
(24455)
(22634)
(21774)
(21600)
(20024)
(19970)
(19898)
(19538)
(18970)
(18780)
(18260)
(18231)
(15702)
(15632)
(15406)
(14660)
(14375)
(14197)
(14120)
(13996)
(12827)
(12552)
学科
(111178)
经济(111065)
管理(77164)
(75422)
(61764)
企业(61764)
方法(47758)
数学(41475)
数学方法(40914)
中国(35775)
(30659)
地方(28736)
(28353)
金融(28351)
(27727)
(27178)
银行(27135)
业经(26183)
(26179)
(22702)
(21689)
农业(21108)
(19633)
贸易(19615)
(18991)
环境(18727)
理论(18579)
(18187)
财务(18106)
财务管理(18069)
机构
学院(376794)
大学(376006)
(151035)
管理(149526)
经济(147721)
理学(129349)
理学院(127933)
研究(126516)
管理学(125632)
管理学院(124970)
中国(99100)
(79885)
科学(77781)
(68899)
(62124)
(60641)
中心(59438)
研究所(56694)
业大(55953)
财经(55284)
(54577)
(50449)
北京(50445)
(50356)
师范(49933)
农业(47198)
(46486)
经济学(45388)
(45208)
财经大学(41365)
基金
项目(261344)
科学(205951)
研究(192299)
基金(188835)
(164050)
国家(162638)
科学基金(140580)
社会(121063)
社会科(114820)
社会科学(114791)
(103003)
基金项目(100331)
自然(91080)
自然科(88986)
自然科学(88966)
教育(88329)
自然科学基金(87320)
(86208)
编号(78912)
资助(77355)
成果(62931)
(58838)
重点(58551)
(57015)
(54788)
课题(54211)
创新(51101)
科研(49938)
国家社会(49627)
教育部(49193)
期刊
(163978)
经济(163978)
研究(111139)
中国(73519)
学报(57976)
(55467)
管理(54682)
科学(53870)
(51544)
大学(44673)
(44391)
金融(44391)
教育(43404)
学学(42057)
农业(38182)
技术(33800)
业经(28513)
财经(26346)
经济研究(26139)
(22526)
问题(21137)
图书(19588)
(19198)
理论(18372)
科技(18196)
技术经济(17702)
商业(17024)
实践(16870)
(16870)
现代(16791)
共检索到556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珊  
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化,绿色金融已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绿色金融体系框架已逐步构建。为了解和分析评价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阶段规律,本文将绿色金融功能划分为资金融通、资源配置、储蓄投资转化和风险管理四大功能,并在四大功能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绿色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现阶段绿色金融功能的实现及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资金融通和储蓄投资转化是现阶段绿色金融功能的主要体现;资源配置功能尚未完全体现,金融机构对污染行业的退出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融资工具发展缓慢是风险功能实现的重要阻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林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根据2019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5年我国污染损失成本为2万亿元,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消极因素。为积极应对环境污染,一方面,污染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绿色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另一方面,企业或者社会组织需要投资和运营大量绿色交通、环保项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施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蔚然成风,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地方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实践。兴业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多年来深耕地方绿金市场,服务地方绿色发展,成为值得地方政府信赖的绿色金融顾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施毅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蔚然成风,绿色金融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地方通过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探索有自身特色的绿色金融实践。兴业银行作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域的探索者和先行者,多年来深耕地方绿金市场,服务地方绿色发展,成为值得地方政府信赖的绿色金融顾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金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绿色金融不仅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也有力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利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进而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探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监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昱燃  熊德平  
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中金融的支持是重要一环。在环境与资源都具有瓶颈约束的山西,如何实现金融支持地方绿色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和金融的共赢,显得尤为重要。山西省的绿色金融发展刚刚起步,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为此要从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尽快建立较为系统完备的绿色金融体系,引导资金流向,调节资源配置,早日实现山西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龙  蔡云龙  张帅  
当前,社会各界对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数字金融发展为环境质量的有效改善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绿色融资成本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显著改善环境质量;绿色融资成本与绿色技术创新是其重要的传导机制,即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降低绿色融资成本和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来改善环境质量;数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存在基于绿色融资成本与绿色技术创新的门限效应,当绿色融资成本越低和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越高时,数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改善作用越强。分区域和分维度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在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相比于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更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勇  
<正>绿色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也是指导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核心理念。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环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以保护环境为宗旨,追求低投入、低污染、低能耗的投入产出模式,有助于打破传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二元分割的瓶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协调。对此,如何通过绿色金融创新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生态发展,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笛  朱江璐  
首都功能定位与绿色金融发展相结合首都功能定位与区域协同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首都北京时,提出其战略定位是"四个中心",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要求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和谐宜居之都"是首都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与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的理念相一致。就首都的绿色金融实践而言,2017年10月,《关于构建首都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方案》(下称《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斯闻  赵国栋  马晓崟  
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在厘清绿色金融发展逻辑的基础上,从金融功能、普惠金融、连续金融三个方面对绿色金融进行了理论解构。同时从要素解构和理论推导两个层面对影响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构建静态模型论证了绿色金融相较于传统金融对经济的发展更有效率。基于此,梳理分析了绿色金融在内涵、主体和模式三个方面演进的合理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浩  韩静  
绿色金融起源于欧美发达国家,从国际视角来探析我国的绿色金融实践路径有助于我们在了解绿色金融现状的基础上知其"所以然"。论文在对比国内外实践差异的基础上,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燕燕  
绿色金融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对农业企业绿色发展有直接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绿色发展是农村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受绿色金融政策影响,农村绿色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从事绿色生产的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绿色金融给农村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外部环境的改变,也促进了其内部管理方式的转变,体现为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入,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这对于提升农村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燕燕  
绿色金融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对农业企业绿色发展有直接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绿色发展是农村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受绿色金融政策影响,农村绿色产业得以快速发展,从事绿色生产的企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绿色金融给农村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外部环境的改变,也促进了其内部管理方式的转变,体现为绿色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引入,风险管理意识的增强,这对于提升农村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课题组  霍津  
论文从绿色金融提出背景入手,分析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并结合农行对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具体实施案例,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需要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为更深入研究相关问题打下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