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02)
- 2023(15987)
- 2022(13412)
- 2021(12278)
- 2020(10542)
- 2019(24334)
- 2018(23800)
- 2017(46068)
- 2016(24317)
- 2015(27710)
- 2014(27622)
- 2013(27341)
- 2012(25159)
- 2011(22858)
- 2010(23006)
- 2009(21965)
- 2008(20808)
- 2007(18567)
- 2006(16237)
- 2005(14841)
- 学科
- 济(117202)
- 经济(117063)
- 管理(75612)
- 业(71338)
- 企(60261)
- 企业(60261)
- 方法(48407)
- 数学(43083)
- 数学方法(42597)
- 中国(31718)
- 财(31476)
- 融(28980)
- 金融(28975)
- 银(27389)
- 银行(27360)
- 农(26796)
- 行(26300)
- 地方(25872)
- 制(25864)
- 业经(24137)
- 学(21002)
- 务(20237)
- 财务(20173)
- 财务管理(20126)
- 企业财务(19185)
- 贸(18476)
- 贸易(18463)
- 农业(17977)
- 易(17915)
- 体(17682)
- 机构
- 学院(352438)
- 大学(351854)
- 济(157492)
- 经济(154381)
- 管理(136386)
- 理学(117133)
- 研究(116902)
- 理学院(115920)
- 管理学(114006)
- 管理学院(113351)
- 中国(94708)
- 财(74341)
- 京(71950)
- 科学(67360)
- 财经(58842)
- 所(57863)
- 中心(56248)
- 农(53959)
- 经(53154)
- 江(53097)
- 研究所(52093)
- 经济学(50373)
- 业大(48712)
- 经济学院(45196)
- 北京(44901)
- 财经大学(43607)
- 范(42368)
- 农业(42043)
- 师范(41924)
- 州(41854)
- 基金
- 项目(231355)
- 科学(183377)
- 基金(170263)
- 研究(169405)
- 家(146753)
- 国家(145562)
- 科学基金(126277)
- 社会(110703)
- 社会科(105171)
- 社会科学(105143)
- 省(90273)
- 基金项目(89864)
- 自然(80127)
- 自然科(78285)
- 自然科学(78264)
- 教育(77918)
- 自然科学基金(76880)
- 划(74979)
- 资助(69795)
- 编号(67663)
- 成果(54793)
- 重点(52159)
- 部(52088)
- 发(50066)
- 创(48427)
- 课题(46554)
- 国家社会(46486)
- 制(45946)
- 创新(45454)
- 教育部(45441)
- 期刊
- 济(175005)
- 经济(175005)
- 研究(105408)
- 中国(67299)
- 财(60330)
- 管理(51184)
- 学报(50264)
- 农(48537)
- 科学(47364)
- 融(45654)
- 金融(45654)
- 大学(39327)
- 学学(37558)
- 技术(31968)
- 农业(31448)
- 财经(30456)
- 教育(29235)
- 经济研究(28782)
- 经(26162)
- 业经(26043)
- 问题(22524)
- 技术经济(18900)
- 统计(18365)
- 贸(17560)
- 理论(17441)
- 策(16594)
- 业(16152)
- 商业(15769)
- 财会(15719)
- 版(15702)
共检索到530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春霞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然而民营经济融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笔者试图从民营经济融资的金融制度变迁视角来分析民营经济融资问题,并探讨改善民营经济融资的途径。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金融制度 变迁 融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曲迎波
中国的融资制度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由原来的不涉及既有主体利益的增量改革、边际改革逐步向涉及既有集团利益的存量改革深化,融资制度的改革已经进入利益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各主体在融资制度变迁问题上,动力并不完全一致:国家作为融资制度变迁的主导者,改革动力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对融资制度改革的收益与风险的判断;地方政府、其他微观主体和各级代理人的动力存在不足现象。多种力量博弈所达到的均衡状态影响着融资制度变迁。
关键词:
融资制度 制度变迁 经济转型 金融企业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葛兆强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方法,从经济学与金融学结合上,对我国金融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十五”期间的金融创新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改革 制度变迁 中国金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应展宇
中国证监会一直试图通过再融资规则的改变来调控上市公司行为,实现市场的有序发展。配股、增发以及可转换债券等途径的创设及其准入门槛的"宽紧"调整成为中国再融资监管的核心。以额度分配为核心的证券发行制度决定了1999年之前的再融资监管规则的整体架构,而当核准制实施后,市场化规则的引入尽管强化了外部约束,但股权分置制度的存在一度使再融资监管陷入困境。当股权分置改革初步完成后,危机驱动的信贷扩张迫使监管当局重新设计再融资监管架构,在净资产收益率要求基础上引入了现金股利分配要求。中国现行再融资规则带有明显的过渡性,应在未来重新定位。
关键词:
权益再融资 监管规则 制度变迁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卢成万 周昭雄 孙珺
本文实证分析表明:1998年~2010年间,民间金融发展与民营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的关系。协整关系进一步表明,这种长期关系是正相关的,即民间金融发展将会促进民营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分析显示,民间金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而不是相反,这与协整分析的结果保持一致。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芳春 余艺 左孝翰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市场经济的重要主体,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做出了突出的经济贡献。截止目前,我国已有中小企业近5000万家,占我国企业数量的99%以上,占据新增就业岗位的85%,新产品的75%,发明专利的65%,GDP的60%,税收的50%。但由于历史、制度、企业自身等原因,民营企业融资制度变迁与民营经济发展相比相对滞后,与民营经济的实际贡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曾凯 冯涛
由于金融制度的供求失衡,民间金融有制度创新的内在动力。我国民间金融制度的创新同样表现出很强的制度变迁特征,而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过程中的中间作用不容忽视。这其中折射出相关利益主体的反复博弈与较量,并最终表现为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推动民间金融从非组织化向组织化方向演进并逐步实现合法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民间金融民主化的过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方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余年来体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本文从变迁方式、变迁构架和变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特点。认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技术性生产边界和结构性生产边界之间、体制内存量变迁和体制外增量变迁之间存在非均衡性。三个方面的症结都和政府有关 ,因此政府改革将成为今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天雷
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理解一国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视角。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偏好结构。本文基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以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中国金融制度经历的从计划向市场的改革变迁历程,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典型特征:政府主导型、强制变迁性、渐进转型性。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锁定在低效率状态。未来,必须引入新的变量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才能达到更为高效的路径替代。
关键词:
路径依赖 制度变迁 政府主导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岚
武汉市作为中部最大的城市,其民营经济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占到半壁江山,但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当地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金融危机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较多的金融支持,使得近三年来武汉市民营经济外源融资环境得到相对改善,融资效果有一定显现。但与国有经济相比,其间接融资成本偏高,难度偏大,额度偏小;直接融资中的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门槛相对太高,获批企业少;与民营经济自身的融资需求相比,还远未从根本上解决民营经济资金短缺的问题。
关键词:
政策变迁 民营经济 外源融资 现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宗新
经过 2 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向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的有力切换。然而 ,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经济体制的转换与融资制度的发展之间产生的矛盾与摩擦 ,造成金融资源逆配置 ,融资制度的内在效率相对低下 ,这必然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阻滞 ,导致中国现实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由于金融资源逆配置的根源是融资制度本身存在的三重内在缺陷 ,即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 ,因而提高融资制度绩效、克服融资制度缺陷的根本路径就在于中国融资制度的市场化创新。
关键词:
制度绩效 内生缺陷 金融资源逆配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晓敏 韩廷春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变迁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晓敏 韩廷春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变迁、金融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从实证上通过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能够综合反映制度变迁的制度变量,验证了国家制度变迁对一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会起到促进或制约的作用。当制度供给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对制度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国家制度安排会优化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否则便会出现规模与效率的“反比”现象,从而回答了转型国家规模与效率的悖论问题,进而给出了我国金融结构升级的选择路径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制度变迁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陶耿 畅会珏 封进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是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过渡到混业经营。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结束了分业经营的限制。对金融经营制度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经济学解释有风险效率假说、制度变迁供求假说、信息经济学解释等。本文运用不完全合同理论从宏观、微观的角度对金融经营制度变迁进行了分析,论证了金融经营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与方向。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彭佳 朱巧玲
本文从民间借贷利率的角度考察温州三次金融改革的制度变迁,分析温州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当地民间金融组织演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中小企业成长的关系。研究表明:民间借贷利率同银行机构基准利率走向一致,与货币政策息息相关;民间借贷利率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消除民间利率的市场非理性有利于民间融资市场充分发挥其作为次级金融制度安排的作用。对1978~2012年温州民间金融制度变量的测度,结果显示,民间金融制度变迁每变动1%,经济增量增加5.497%,表明温州民间金融的制度变迁对当地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