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7)
2023(15947)
2022(12832)
2021(11921)
2020(9897)
2019(22233)
2018(21759)
2017(41542)
2016(22042)
2015(24324)
2014(23592)
2013(22539)
2012(19955)
2011(17761)
2010(17621)
2009(16234)
2008(14457)
2007(12516)
2006(10642)
2005(9365)
作者
(57361)
(47683)
(47365)
(45271)
(30365)
(22729)
(21495)
(18506)
(18482)
(16614)
(16249)
(16163)
(15165)
(15108)
(14938)
(14536)
(14249)
(13834)
(13720)
(13690)
(11932)
(11568)
(11384)
(10970)
(10862)
(10670)
(10414)
(10366)
(9508)
(9425)
学科
(86800)
经济(86730)
管理(63961)
(63744)
(53584)
企业(53584)
方法(36700)
数学(32441)
数学方法(32035)
中国(31050)
(26959)
金融(26957)
(25002)
银行(24973)
(24284)
(24121)
(22830)
地方(22623)
业经(21276)
技术(19618)
(18838)
农业(16739)
理论(15468)
(15453)
(15258)
财务(15207)
财务管理(15179)
企业财务(14558)
(14140)
(13931)
机构
学院(289357)
大学(285396)
(119935)
经济(117626)
管理(113027)
理学(98108)
理学院(97088)
管理学(95404)
管理学院(94859)
研究(92740)
中国(75154)
(57830)
科学(54961)
(54357)
中心(45327)
财经(44083)
(43561)
(43182)
(42927)
业大(40572)
(40267)
研究所(39831)
经济学(38350)
(37591)
师范(37169)
北京(35254)
(34855)
经济学院(34704)
(34494)
农业(33454)
基金
项目(204241)
科学(163719)
研究(152438)
基金(148823)
(128564)
国家(127503)
科学基金(111987)
社会(99229)
社会科(94292)
社会科学(94273)
(82540)
基金项目(78979)
教育(71426)
自然(70708)
自然科(69141)
自然科学(69125)
(67966)
自然科学基金(67891)
编号(61139)
资助(58680)
(47917)
成果(47698)
重点(46762)
(45594)
(44725)
创新(44055)
课题(42767)
国家社会(41849)
教育部(39165)
科研(38902)
期刊
(124668)
经济(124668)
研究(82435)
中国(58638)
管理(43306)
(41952)
学报(41214)
科学(39479)
(39209)
(38102)
金融(38102)
教育(36132)
大学(32850)
学学(31065)
技术(28218)
农业(26237)
财经(21733)
业经(21567)
经济研究(20679)
(18779)
问题(16527)
科技(14967)
(14147)
技术经济(14138)
理论(12853)
商业(12849)
(12755)
现代(12688)
(12668)
统计(12296)
共检索到422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祚军  赵慧  
区域金融差异呈梯度存在已是事实,区域金融结构的形成及其发展差异既有内生层面的原因,也有政府宏观政策层面的影响,那么其演绎路径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基于上述问题的考量驱使我们对区域金融结构形成、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区域金融结构演绎的微观机理进行研究。笔者从金融产品创新保护的视角,首先借助专利模型从微观层面考察区域间金融机构竞争形成对区域金融发展格局的影响,考察其在区域金融结构变迁和区域金融水平梯度演进中的内在影响机理。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将金融产品创新层面引入保护制度,在扶持区域金融结构特色化方面推进先行先试,在加强环境建设的同时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应该建立相应制度鼓励金融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湧  杨帆  
当前我国正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基于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将金融结构分为融资市场结构和银行结构,研究区域金融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区域创新活动在空间上趋于集中,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现象;直接融资市场发展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中小银行发展显著带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中小银行发展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大于直接融资市场,并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蔡庆丰   舒少文  
金融与科技是新时代区域竞争的焦点,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中国216个城市样本及“小巨人”企业数据研究发现,传统金融发展和新兴金融发展均能促进城市“小巨人”企业培育及其创新,但后者的促进作用更强。影响渠道分析表明,城市两个层面的金融发展能通过激发“小巨人”企业的创新热情(想创新)、提升其创新失败容忍度(敢创新)、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优化管理层人力资本结构(能创新)促进其研发创新,且金融科技在上述各渠道中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集聚和金融科技都能够提升其创新质量、赋能城市高质量增长。异质性分析表明,城市两个层面的金融发展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非国有及小规模“小巨人”企业的创新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汪艳涛  高强  金炜博  
本文分析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金融支持的困境,构建培育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关系的理论模型,讨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前后对金融需求的变化路径,并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蒋世绩  
(一)培育和增进金融意识,是银行干部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工作素质和干部素质的百年大计。从事经济事业的,必须有一个强烈的经营意识,指导他卓有成效地去实现其经营目标。从事金融业的,则须有一个力争银行事业繁荣昌盛,实现办行宗旨的经营意识,这就是金融意识,是经营意识的专业化。金融意识具有广泛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同质的金融机构应有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小亚  
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明确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支农责任,促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农业保险健康发展"。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合作金融立法尤为重要,因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有两种选择,对金融机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科技创新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需要科技与金融深度结合。发展科技金融的实质是要求包括商业性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都能成为科技金融的主体。这是当前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创新最为缺乏资金,最需要资金投入的孵化新技术阶段是需要科技金融进入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投资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者参与创新和创业项目的股权投资,固然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引诱,但其基本条件是得到科技金融的支持。这就需要针对现有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本的特性,以必要的制度安排进行引导、激励和培育。尤其是发展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文洋  徐玉莲  于浪  
基于201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分析科技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总投入占GDP的比例、公共科技金融占市场科技金融的比例、风险投资投资额占科技资本市场筹资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风险投资投资额占商业银行科技信贷总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科技资本市场筹资额占商业银行科技信贷总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微  惠宁  
本文以创新模式差异为切入点,探讨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对于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引进模仿创新而言,银行是适宜的融资渠道;对于风险较高、收益不确定的自主创新而言,金融市场是更优的选择,但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促进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对门槛效应的分析表明,只有当金融生态环境跨越一定的门槛时,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才能够被有效释放,同时这种门槛效应亦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有赖于金融结构的适时调整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新发展理念,要求金融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金融支持区域改革开放创新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鼓励不同区域进行差别化试点,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良性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萍  
本文在确定了金融创新、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测量方法后,实证分析了三者关系,得出结论:山东省的金融创新水平总体显示波动上升的趋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是金融配置效率则没有明显的提高;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金融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单向格兰杰原因;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关系。政府要高度重视金融创新,将推动金融产业持续创新作为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琪  
<正>中国人很早就有记述和评价货币金融现象的传统。虽然中国现代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是逐步从欧美传入的,但其发展与创新始终需要根植在中华民族丰沃的文化土壤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我国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的探索沉淀和集中体现。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宝文  王西  韩磊  
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金融市场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首先,金融市场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U型关系。这揭示金融市场化达临界值后,才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挤入"效应,否则造成"挤出"效应。其次,所有制结构异质性研究表明,国有经济比重高的地区囿于金融市场化的激励和非国有经济溢出效应导致U型关系的产生。最后,机制研究表明,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非国有经济发展渠道"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效应;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除"非国有经济发展渠道"以外,"政府干预渠道"也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正向效应。提升区域创新能力需深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注重金融市场化改革与其他制度的耦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志瑞  
随着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价值。而从当前的发展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能否能够得到金融支撑体制的有效辅佐,这将决定现代化农业的实际建设情况。鉴于此,本文从培育金融支撑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针对新型农业主体培育金融支撑体制中存在的新型主体与金融支撑体制不匹配、金融体制的支撑推动过于零散、金融支撑体制过于强调有偿性及金融支撑体制过度重视功利性等问题,从强化政府部门财政支农力度、开展新型主体支撑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撑体制整合平台及完善农村金融支农担保体系等方面提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金融支撑体制的创新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舒琅  李华慈  李文龙  
高等院校是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修习的基地,但高校的创业教育常与实践相脱节,创业培训容易流于形式。在改革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中,广东东软学院设计了创新创业基础、公司运营软件模拟、产业园区创业实践等人才培养环节,其中软件模拟教学的受众学生面最广,参与学生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反馈。创业教育必须与经营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软件教学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是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