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88)
- 2023(17174)
- 2022(14564)
- 2021(13710)
- 2020(11430)
- 2019(26240)
- 2018(25646)
- 2017(50077)
- 2016(26458)
- 2015(29684)
- 2014(29563)
- 2013(28846)
- 2012(26307)
- 2011(23380)
- 2010(23239)
- 2009(21716)
- 2008(20401)
- 2007(17547)
- 2006(15244)
- 2005(13460)
- 学科
- 济(101194)
- 经济(101078)
- 管理(75577)
- 业(74815)
- 企(62241)
- 企业(62241)
- 方法(49617)
- 数学(43016)
- 数学方法(42458)
- 银(35086)
- 银行(34939)
- 行(33257)
- 中国(32951)
- 融(31994)
- 金融(31992)
- 财(28617)
- 制(26796)
- 农(25896)
- 业经(23519)
- 地方(21563)
- 学(20678)
- 理论(19506)
- 务(19431)
- 财务(19357)
- 财务管理(19314)
- 企业财务(18387)
- 贸(18255)
- 贸易(18239)
- 易(17732)
- 农业(17655)
- 机构
- 大学(363961)
- 学院(361443)
- 管理(146882)
- 济(144907)
- 经济(141687)
- 理学(127090)
- 理学院(125795)
- 管理学(123548)
- 管理学院(122907)
- 研究(113925)
- 中国(98865)
- 京(75636)
- 财(70118)
- 科学(68496)
- 财经(56684)
- 中心(55832)
- 所(54425)
- 农(54327)
- 经(51663)
- 业大(51653)
- 江(51443)
- 研究所(49742)
- 北京(47348)
- 范(46052)
- 师范(45612)
- 经济学(45141)
- 州(42970)
- 财经大学(42839)
- 农业(42479)
- 院(41608)
- 基金
- 项目(251483)
- 科学(198479)
- 研究(185205)
- 基金(183961)
- 家(158595)
- 国家(157294)
- 科学基金(136944)
- 社会(117708)
- 社会科(111654)
- 社会科学(111627)
- 基金项目(97629)
- 省(97529)
- 自然(88720)
- 自然科(86667)
- 自然科学(86645)
- 教育(85229)
- 自然科学基金(85054)
- 划(81583)
- 资助(75797)
- 编号(75414)
- 成果(60273)
- 重点(55842)
- 部(55624)
- 发(52722)
- 创(52712)
- 课题(51005)
- 创新(49160)
- 国家社会(48529)
- 教育部(48521)
- 科研(48405)
- 期刊
- 济(148842)
- 经济(148842)
- 研究(109758)
- 中国(66869)
- 融(56683)
- 金融(56683)
- 学报(54303)
- 财(53436)
- 管理(51707)
- 科学(49964)
- 农(48449)
- 大学(42324)
- 学学(40014)
- 教育(37404)
- 农业(31744)
- 技术(30808)
- 财经(27769)
- 业经(24021)
- 经济研究(23945)
- 经(23588)
- 理论(19505)
- 问题(18946)
- 实践(18015)
- 践(18015)
- 图书(16978)
- 科技(16613)
- 技术经济(16503)
- 版(16080)
- 现代(15778)
- 业(15660)
共检索到529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颂平 朱斌 卢丹丹
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间存在共生关系的研究,以及对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风险相互转移使得各方存在比较优势的分析,提出了构建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金融共生利益体"的路径选择,以协同防范金融风险,实现互利共双赢。
关键词:
金融共生 风险防范 银保共生利益体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先明 牟星
防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前提是在对其净头寸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把握其变动规律。由于净头寸系统与外界既有物质又有能量交换,其在从无序向有序的转化过程中必须研究时间演化以及有关的方程结构。运用协同理论对其分析,结果表明净头寸系统的变动过程是一纯不连续马尔科夫过程,一段时间内的变动次数服从泊松分布,变动过程可通过微分方程来表征。
关键词:
净头寸 随机性 稳定性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传辉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交织的混合体,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财政和金融协同发力。本文在对财政金融协同遏制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保障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防止到期地方政府债务发生违约、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以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实践进行梳理基础上,指出在财政金融协同防范地方政府债务过程中,存在部分政策制定协同性有待提升、部分政策执行力度偏弱、信息不透明影响财政金融协同效率、风险防范与稳定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平衡有待加强等需要关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乐 施青军
在风险社会阶段,公共政策和改革是政府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两种基本的手段。公共政策是公共风险的权威性分配,与市场相比较,它以政府强制力为后盾,具有资源和意识形态优势,在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方面具有规模效应,但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因法制障碍、体制障碍及公共权力滥用而造成的公共风险。改革是对公共风险的权威性再分配,是应对公共政策失灵的一项救济手段。为避免因改革而造成公共风险的瞬间放大和有效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必须坚持政策与改革协同:确立公共风险导向的政策观,注重常态条件下公共政策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的基础性作用;在改革的不同阶段制定和实施不同的公共政策,确保公共风险的合理释放与公平化解;建立学习型政策扩散...
关键词:
公共风险 公共政策 改革 协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国庆
金融自由化将推动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趋势。本文基于金融共生理论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银行与保险的关系,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来阐述制约我国银保共生的因素,并提出了要强化银保共生单元,完善银保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改善银保共生环境,促进银行与保险和谐共生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庞瑞芝 吕越 刘建明
本文在分析河北省易县的小额信贷扶贫社运作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小额信贷模式在中国运行中存在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小额信贷模式——基于开发性金融理论指导下的小额信贷运作;运用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现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克服小额信贷实践中的农民道德风险问题;结合国家大力发展小额信贷的相关政策,提出了完善小额信贷模式在我国实践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小额信贷 开发性金融 农民道德风险 博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中文 范从来 朱辰 张炜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协同性,央行专注于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熨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达到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目标。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变量的效应具非对称性。在本文的DSGE模型中,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是内生的,由于其他变量的反应,简单货币政策意外收紧并不一定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当金融部门脆弱时往往会造成强冲击。宏观审慎货币政策添加了逆周期资本要求和金融脆弱性反应,高风险状态下其"逆周期缓冲"机制会减弱意外性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获取更高的福利收益,同时兼顾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目标要求,从而更有效地平缓经济波动和维护金融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童中文 范从来 朱辰 张炜
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具有协同性,央行专注于维持物价稳定的货币政策可以熨平金融资产价格波动,达到防止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监管目标。在不同经济状态下,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变量的效应具非对称性。在本文的DSGE模型中,系统性风险的产生是内生的,由于其他变量的反应,简单货币政策意外收紧并不一定会降低系统性风险,当金融部门脆弱时往往会造成强冲击。宏观审慎货币政策添加了逆周期资本要求和金融脆弱性反应,高风险状态下其"逆周期缓冲"机制会减弱意外性货币政策的负面影响,获取更高的福利收益,同时兼顾通货膨胀和产出的目标要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燕
当前,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金融自由化程度日益加重,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金融风险。为了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必须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金融风险,促使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金融风险 防范措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元芳 王若平
近年来,金融道德风险已成为我国金融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在论述国外对金融道德风险研究前沿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西兰、中国台湾等主要国家或地区对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经验,总结出可供我国借鉴的启示,对提高我国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水平、维护金融稳定、确保金融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金融道德风险 经验 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欣
欧债危机的发生,为世界经济再次敲响了警钟,危机还远远没有过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仍是当前世界经济的第一主题,对中国而言,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也同样是第一主题。本文研究认为国家审计通过在更高角度、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充分发挥作用,有效行使对国家战略实现的监督权和推进权,扩大防范金融外生性风险审计范围,加强对资本市场各种交易的审计深度,以审计推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程,能够比其他单一、浅层次监管更有效地发现和揭示深层次系统性金融风险,能够更有效地防范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国家审计 审计监督 金融生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一鸣 宁叶 周天 金秀旭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紧迫问题。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新兴业务,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与传统信贷方式不同,供应链金融建立在应收账款抵押的基础上,因此供应链金融中存在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指出并介绍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有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并结合合俊集团案例进行阐述,进一步提出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设立供应链金融风险基金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进行管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一鸣 宁叶 周天 金秀旭
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紧迫问题。供应链金融作为商业银行新兴业务,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与传统信贷方式不同,供应链金融建立在应收账款抵押的基础上,因此供应链金融中存在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指出并介绍供应链金融业务特有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并结合合俊集团案例进行阐述,进一步提出建立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和设立供应链金融风险基金对交易对手信用风险进行管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金玉 胡斌 杨坤
构建知识协同概念模型用以描述概括技术创新网络知识协同创新机制启动的条件。如何将复杂抽象的经济环境因素转化为可测量的参量,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参量之间的关系是构建该模型的两大难点。以协同学的核心指标序参量分析网络的知识和结构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过程;以共生度作为模型的调节参量。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协同是知识、组织能力熵变过程与节点共生关系演化过程相互融合的结果;进而提出知识协同的三维概念模型。
关键词:
知识协同 概念模型 序参量 共生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赛男 滕玉成
当前农村新型社区公共品供给碎片化状况亟待以新理论与方法来指导,而共生理论能综合解释系统各要素间多方共赢路径。通过协同整合决策与运行弹性机制,优化共生模式与完善协同供给平台,加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社区农民协同供给与监督机制,从而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碎片化的差序格局向均衡化格局的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