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48)
2023(16373)
2022(13716)
2021(12725)
2020(10951)
2019(25083)
2018(24754)
2017(47910)
2016(25594)
2015(29234)
2014(29255)
2013(28715)
2012(26449)
2011(23560)
2010(23695)
2009(22580)
2008(21547)
2007(19364)
2006(16576)
2005(15083)
作者
(72846)
(60937)
(60623)
(57950)
(38366)
(29107)
(27912)
(23679)
(23219)
(21742)
(20702)
(20603)
(19245)
(19139)
(19104)
(19081)
(18256)
(17926)
(17692)
(17421)
(15046)
(14932)
(14733)
(13913)
(13769)
(13625)
(13612)
(13535)
(12401)
(12090)
学科
(98391)
经济(98247)
管理(76825)
(72473)
(61259)
企业(61259)
方法(46526)
数学(41017)
数学方法(40520)
(35274)
银行(35128)
(33472)
(32138)
金融(32130)
(31563)
(31166)
中国(30997)
(26875)
业经(22488)
(20661)
财务(20591)
财务管理(20540)
地方(19920)
企业财务(19528)
(19264)
(18637)
(18098)
贸易(18083)
(17620)
农业(17584)
机构
学院(357777)
大学(357649)
(146640)
经济(143409)
管理(138109)
理学(118118)
理学院(116925)
研究(115474)
管理学(114856)
管理学院(114202)
中国(99388)
(74089)
(73163)
科学(68624)
(60658)
中心(57906)
财经(57567)
(57315)
(55049)
业大(52468)
(52075)
研究所(51763)
农业(47889)
经济学(46216)
北京(45861)
(44098)
(43811)
师范(43281)
财经大学(42903)
经济学院(41862)
基金
项目(238562)
科学(187657)
研究(174650)
基金(173519)
(150269)
国家(149028)
科学基金(128608)
社会(111023)
社会科(105340)
社会科学(105312)
(94257)
基金项目(91616)
自然(82715)
教育(81534)
自然科(80837)
自然科学(80812)
自然科学基金(79364)
(78670)
编号(71217)
资助(71201)
成果(58193)
重点(53732)
(53311)
(50457)
(50262)
课题(49258)
创新(47076)
(46987)
科研(46289)
教育部(46165)
期刊
(156117)
经济(156117)
研究(105089)
中国(72481)
(59820)
(57011)
金融(57011)
学报(55404)
(54735)
管理(49930)
科学(49549)
大学(42742)
学学(40566)
教育(36289)
农业(34735)
技术(31855)
财经(29168)
业经(25468)
(24905)
经济研究(24894)
问题(20413)
理论(18610)
(17880)
(17346)
统计(17005)
实践(16914)
(16914)
财会(16662)
技术经济(16651)
(16215)
共检索到539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清  韩颖慧  
世界各国的金融体系可简单的分为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和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银行在金融体系中为全社会提供流动性、管理支付清算,银行的稳定对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传统的银行危机传导理论并不能有效解释近期银行危机传染事件。运用三期模型比较了不同金融体系下银行挤兑在区域间的传导条件,对发展中国家、转轨国家频繁爆发的银行危机的原因给出体系层面解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银行混业经营不仅关系到自身效率的提高,更关系到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全球范围内61个国家的跨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一个国家对银行混业经营的限制越少,该国的金融体系越趋于稳定,发生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小。不仅如此,在宏观经济越不稳定的国家,其一般性银行危机演变为系统性银行危机的概率也越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清  蔡则祥  
银行处于金融业的核心,其稳定性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发展,还将直接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乃至宏观经济发展与稳定。运用Logit模型与跨国银行危机事件的面板数据比较分析金融体系因素对银行稳定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宏观经济状况、制度环境和银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条件下,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与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都可降低银行危机的概率,而处在转轨体系下的银行易受外部冲击而发生危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宏斌  
了解传导机制可以为阻断危机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危机传导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的诱因——银行脆弱性,提出金融脆弱性是银行危机传导的根本原因。本文在银行危机传导传统定义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该概念,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的途径,认为金融脆弱性是银行危机传导的重要媒介,防止银行危机传导的根本措施是提高银行的稳健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宏斌  
本文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从金融生态的基本特征入手,分析了银行危机传导机制,并提出了防范银行危机传导的对策措施。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斌  顾海宁  
影子银行的异军突起、飞速发展,给美国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高度的繁荣。由于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贷款操作以及影子银行体系内生的脆弱性,成为引发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影子银行体系的教训给我国金融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我国金融业应循序渐进地推动金融产品创新,注重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及金融活动实行全面的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武力超  
本文采用包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金融体系结构会有一个短期逆转的现象。而在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中,由于股票市场发展并不十分充分,金融危机发生后,新兴经济体金融体系结构变化的广度会小于那些金融体系结构均衡发展的国家。因此,新兴经济体由于经济衰退和金融体系破坏而承担的成本更高,经济恢复需要的时间更长。研究结论表明,政府不应仅仅关注金融体系的发展,应该致力于建立更为均衡发展的金融体系结构,而且注重提升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质量和法治完善程度,将有助于金融危机的治理。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宏斌  
金融脆弱性是认识银行危机传导的起点,在银行危机的形成及传导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分析了银行危机的接触性传导渠道和非接触性传导渠道,前者包括直接传导渠道和间接传导渠道,直接传导渠道主要是因为银行间彼此联系而发生的,其传导程度和范围与危机银行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及危机银行的信贷暴露额度有关;间接传导渠道是指银行间因与第三方企业存在金融联系而被危机传导,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着危机传导的范围和程度。而因预期改变导致的银行危机传导是银行危机的非接触性传导,包括相似性传导和金融恐慌传导两种情况。为防止银行危机的传导,应增强单个银行的稳健性,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银行间的互助机制和缓冲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坚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冲击使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显现出来 ,要求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的焦点集中于国际金融体系三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这三大机制是 :国际金融风险和危机的预警和监测机制、国际金融危机的救援机制和国际金融领域的地区协调与合作机制。本文结合亚洲金融危机中出现的问题 ,论述这三大机制建立和完善的意义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本文通过跨国实证分析,系统考察了金融体系结构和金融危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体系结构对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具有显著影响,"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比"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的国家更容易发生金融危机;(2)金融危机期间不同国家经济受冲击的程度也与金融体系结构密切相关,在那些具有"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结构的国家,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其GDP增长率受到的负面冲击将更大;(3)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内部构成来看,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随着一国金融市场规模的增大而显著升高,同时随着一国银行业规模的增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晓芳  卢小兵  史迎媚  
近两年来,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出现了较为突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外汇储备、银行存差和证券价格都出现了大幅的增长和上升。本文通过构建货币分析模型,利用包含一个最近通胀周期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VAR模型检验等方法,通过将外汇储备资产纳入货币存量考察,对金融体系包括外汇市场、银行市场和证券市场之间资金流动和传导的特征进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以外汇储备衡量的国际收支变化和调节机制并非一种被动的平衡,金融体系三个市场之间存在着较为顺畅的资金传导和流动渠道,在三者的相互传导影响关系中,外汇市场对银行市场和证券市场的影响较大,银行市场对证券市场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而证券市场对其他两个市场的影响则微乎其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青  李涛  
在研究国内外金融结构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两方面特性,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体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业经营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更具有防范系统风险的作用,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在监管缺失下更容易发生危机。因此,展开金融业竞争、加强法制、在合理监管体制下促进金融创新和提高金融体系运作效率是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结构的内在要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宪容  王国刚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近20年来一连串事件长期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在金融全球化的国内外背景下,影子银行是一个创造流动性的新的融资体系。它的实质就是为了规避正式监管规则而由发起人设计一套如何把市场流动性转变银行流动性的金融产品及市场安排。其目标就是通过流动性增加来提高金融资产的杠杆率,过度地使用公共性的金融体系,从而为金融机构谋取利润最大化。这种新融资模式既为流动性的转换与聚集创造条件,也为流动性突然中断及整个金融体系突然崩溃留下巨大的隐患。本文就是从这个角度揭示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及内在机理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邸倩  蒋海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在Probit模型中引入政治经济空间权重矩阵,对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四次金融危机传导中的三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溢出效应和净传导效应比季风效应更能解释金融危机的传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志杰  程磊  张海霞  
文章把房地产金融体系作为整体,从衍生品风险控制机制、房地产周期、替代性等角度出发,对于住房抵押债券体系和房地产投资信托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和总体分析,提出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破解房地产金融难题的首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