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79)
- 2023(19564)
- 2022(16371)
- 2021(15387)
- 2020(12794)
- 2019(29627)
- 2018(28972)
- 2017(55761)
- 2016(29635)
- 2015(33331)
- 2014(32750)
- 2013(32484)
- 2012(29655)
- 2011(26562)
- 2010(26407)
- 2009(24784)
- 2008(23608)
- 2007(20474)
- 2006(17879)
- 2005(15999)
- 学科
- 济(127112)
- 经济(126975)
- 业(103122)
- 管理(95228)
- 企(91652)
- 企业(91652)
- 方法(57469)
- 数学(47624)
- 数学方法(47065)
- 中国(38653)
- 农(36179)
- 业经(36081)
- 财(36018)
- 融(28597)
- 金融(28594)
- 银(27110)
- 银行(27076)
- 行(26103)
- 制(25829)
- 务(25658)
- 财务(25582)
- 财务管理(25545)
- 农业(25295)
- 地方(24830)
- 企业财务(24238)
- 贸(23573)
- 贸易(23555)
- 易(22952)
- 理论(22473)
- 学(22102)
- 机构
- 学院(419176)
- 大学(417410)
- 济(176708)
- 经济(173195)
- 管理(170816)
- 理学(147650)
- 理学院(146123)
- 管理学(143738)
- 管理学院(142975)
- 研究(137626)
- 中国(111154)
- 京(88709)
- 科学(82068)
- 财(80115)
- 所(66946)
- 财经(64951)
- 农(64779)
- 中心(63754)
- 研究所(60993)
- 江(59582)
- 经(59354)
- 业大(59282)
- 北京(56015)
- 经济学(53982)
- 范(52145)
- 师范(51715)
- 农业(50638)
- 院(50421)
- 经济学院(48836)
- 州(48762)
- 基金
- 项目(285424)
- 科学(227319)
- 基金(210737)
- 研究(209688)
- 家(182310)
- 国家(180790)
- 科学基金(157928)
- 社会(135448)
- 社会科(128601)
- 社会科学(128567)
- 基金项目(111573)
- 省(109081)
- 自然(102130)
- 自然科(99880)
- 自然科学(99859)
- 自然科学基金(98078)
- 教育(95181)
- 划(91446)
- 资助(86595)
- 编号(84365)
- 成果(66540)
- 部(63446)
- 重点(63196)
- 创(60845)
- 发(60642)
- 课题(56886)
- 国家社会(56609)
- 创新(56392)
- 教育部(54976)
- 科研(54326)
- 期刊
- 济(190325)
- 经济(190325)
- 研究(123968)
- 中国(76382)
- 管理(65603)
- 财(62867)
- 学报(59686)
- 农(58982)
- 科学(58326)
- 大学(46658)
- 融(45752)
- 金融(45752)
- 学学(44163)
- 农业(40737)
- 教育(39194)
- 技术(37575)
- 财经(32034)
- 业经(31711)
- 经济研究(30826)
- 经(27621)
- 问题(25822)
- 业(23456)
- 技术经济(21983)
- 现代(20206)
- 理论(19682)
- 贸(19445)
- 图书(19136)
- 科技(18964)
- 世界(18942)
- 统计(18867)
共检索到616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尹俊 甄峰 王春慧
近年来,中国城市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基于各种"流"的联系正在促使一个新的中国城市网络格局的形成。在回顾国内外研究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相关文献和借鉴世界城市网络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全国主要金融服务业企业布局对中国城市网络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网络连接度与城市的重要性有关,城市在网络中的连接率随城市的重要性下降而递减;中国城市网络具有区域特性,基本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三大两小"五个城市区域;北京、上海、深圳是网络中最重要的节点,共同构成了基于金融业的中国城市网络的基本框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佩 杨永春 卢红
从民营企业视角对中国西北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行实证分析,透视民营企业对其城市网络形成的作用。利用民营企业的分布数据,借鉴城市网络分析方法,从服务值、连通性、网络性3个方面对西北地区的城市网络体系进行了分析。基于民营企业视角,西北地区的城市构成了以西安和乌鲁木齐为主副双核、省会城市为核心节点、其他城市可作为其辐射区域的网络系统,且基于民营企业的城市网络体系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关键词:
城市网络 民营企业 西北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路旭 马学广 李贵才
利用测量国际生产者服务业公司业务联系的方法,对会计、律师、保险、银行、广告等5个行业,99家国际生产服务业公司及分支机构在珠三角50个区(县)级空间单元的业务联系分析表明:珠三角城市网络呈东西两岸、中心与外围不均衡分布状态,并具有鲜明的"跳跃性"特征,即网络节点向各城市的中心城区集中,并在各城市中心城区之间形成长距离的联系。研究认为这种城市网络特征与生产者服务业分行业差异有关,宜在区域统筹的思路下,利用高级服务业网络组织规律推动各城市积极融入世界城市网络的组织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秀玲 张莉 胡国建 王斌
以企业并购数据构建企业网络,基于企业之间实际经济联系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2009年、2012年、2015年和2018年中国城市网络结构及其演化。结果表明:(1)由跨城市并购数据所构建的中国城市网络复杂程度急剧加深,但仍处于低水平-弱连结的分布态势。(2)城市节点遵从典型的长尾分布和幂律分布,“富人俱乐部”现象显著。城市分布格局经历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城市群四区组团的跳跃式分布格局到“大”字型带状分布格局再到“T”字型沿海沿江发展格局的演变,以胡焕庸线为界东西差异显著。此外,并购频次排名前30位的城市大部分为省会城市、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一些经济强市。(3)列入研究范围的城市其表现类型初期往往为主并型或被并型,后期趋向均衡型发展,且网络中城市的表现类型发生不同形式的变化。(4)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地区形成以三角结构为核心的城市网络菱形骨架格局逐渐得到夯实,城市网络由等级联系特征向等级性与空间近邻性并存转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丙章 彭宝玉 高建华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市区)为研究单元,运用2014年银行业的12 369个网点数据,借鉴连锁型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和空间分析软件对河南省金融网络进行综合测度与结构分析。研究发现:1从金融连接度看,郑州是河南省的金融核心,洛阳是次金融核心;2金融核心具有较高的金融联系度和较强的对外金融联系,同时银行网点在空间上的布局并不完全遵循传统地理空间的行政等级制度;3在实体基础设施网络和银行网点虚拟网络共同作用下,河南省金融网络表现出了等级化和网络化的双重特征;4金融网络中,郑州—洛阳的金融连接度最高,金融连接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极化现象,并在空间上呈现出"一体两翼"的格局,且豫北的金融聚集现象较豫南明显;5河南省金融网络拓扑结构图具有较大的集聚系数和较小的平均最短路径,同时度分布在对数坐标中呈现幂律分布,说明整个网络同时具有复杂网络中的小世界网络和无标度网络结构特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丙章 彭宝玉 高建华
以河南省126个县域(市区)为研究单元,运用2014年银行业的12 369个网点数据,借鉴连锁型网络模型,运用复杂网络分析工具和空间分析软件对河南省金融网络进行综合测度与结构分析。研究发现:1从金融连接度看,郑州是河南省的金融核心,洛阳是次金融核心;2金融核心具有较高的金融联系度和较强的对外金融联系,同时银行网点在空间上的布局并不完全遵循传统地理空间的行政等级制度;3在实体基础设施网络和银行网点虚拟网络共同作用下,河南省金融网络表现出了等级化和网络化的双重特征;4金融网络中,郑州—洛阳的金融连接度最高,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涛
本文研究在制造业外部性与服务业作用下,城市内部不同地理位置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影响,具体探讨企业到城市中心地理距离(中心距离)与企业TFP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GMM方法,研究发现:中心距离对企业TFP影响显著。制造业外部性和服务业共同作用,促使城市内部不同地理位置对企业TFP影响有所不同。本文采用城市几何中心以及国有企业和出口企业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结果稳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张伊娜
以175家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网络互锁模型,从全球、全国和区域三个空间尺度,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研究发现:(1)由多个省份、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组成的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特征更为明显。(2)城市群的多中心度是高度尺度敏感的,空间尺度越小,城市群网络的多中心度越高。(3)在2006-2015年,部分城市群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多中心度出现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尺度敏感的。(4)从多/单中心和双/单核两个维度对各城市群进行聚类分析并比较了类型变化。
关键词:
城市群 多中心 企业数据 网络互锁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涛 张伊娜
以175家全球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据为基础,运用网络互锁模型,从全球、全国和区域三个空间尺度,比较研究了中国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研究发现:(1)由多个省份、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组成的城市群的多中心网络特征更为明显。(2)城市群的多中心度是高度尺度敏感的,空间尺度越小,城市群网络的多中心度越高。(3)在2006-2015年,部分城市群在三个空间尺度上的多中心度出现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是尺度敏感的。(4)从多/单中心和双/单核两个维度对各城市群进行聚类分析并比较了类型变化。
关键词:
城市群 多中心 企业数据 网络互锁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盛科荣 王云靓 樊杰
利用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500强企业网络数据建立起2005、2010和2015年3个时期的城市网络,研究了生产分割环境下城市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及其发育机理。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城市网络的关联程度显著增强,但是网络关系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路径依赖和分层结构特征,导致城市网络空间结构呈现"核心—边缘"模式的演化过程;经济规模、政治权力、知识资本、网络设施对中国城市网络空间结构演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出度扩张效应、入度聚敛效应、出度聚敛效应深刻影响着城市网络度中心性格局的生长发育,互惠链接、2-路径、传递性三方关系、历史上形成的关系格局也是城市网络链接关系演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择优链接、网络闭合和网络邻近机制是城市网络复杂性和有序性的基础,路径依赖机制倾向于强化历史上形成的城市网络关联格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旭 余方正 徐良佳
论文通过对230家"新三板"文化产业挂牌企业总部—分支机构关联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文化产业视角下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比较文化产业城市网络与其他类型城市网络的差异性,并探索影响文化产业城市网络空间格局的经济社会因素。结果表明:①中国文化产业挂牌企业地理分布呈现出地域分散但数量集中的特点,城市网络空间分布高度不均衡,并未表现出常见的"菱形结构";②网络核心节点以东中部发达城市以及少数具有特殊资源的城市为主,多数城市的对外输出能力有限;③城市网络扩散以核心节点城市间的等级扩散为主,邻近城市间的扩散效应不明显,同时本地网络(即城市内部网络)对文化企业组织结构的贡献度低于跨地域网络;④不同类型文化产业在网络结构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反映其市场需求和发展条件的不同;⑤地方政府作用和城市产业结构是影响中国文化产业企业布局和网络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其他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则较为不明显,反映出中国文化产业的独特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闯 孟韬
本文以网络的视角透析中国城市间的流通体系,选取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的店铺网络为样本,应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测度方法,对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的整体属性及其层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联结全国主要城市的完整流通网络已初步形成,但网络密度不高,并且网络区域性特征明显,区域网络之间存在重叠,也存在结构洞。(2)中国城市间流通网络的不均衡性较强,层级结构明显,北京和上海是城市间流通网络的核心。(3)流通网络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衡,也呈现明显的层级结构,东部地区的网络密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城市在网络层级中的位置较高,而网络结构洞主要存在于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之间。
关键词:
流通网络 连锁企业 网络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金丽 王曼曼 张璐璐 宋金平
以城市群作为空间研究单元,利用1995、2005及2015年3年份金融业的企业网络数据,借助社会网络分析、GIS可视化及多元回归分析,对中国城市群金融联系网络的演化特征及驱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多城市群内部金融联系网络都取得了显著发展,其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辽中南城市群金融网络较为成熟,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为稳定的双核结构,海峡西岸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则始终呈现省会城市强于门户城市的弱双核结构,其余大多中西部城市群逐渐形成单中心金融网络;城市群间金融联系网络也愈发密集,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外,关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也逐渐发展为重要节点;各城市群金融资源吸引力位次和总部金融发展能力位次存在一定差异,且影响两者发展的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除人力资本及产业结构是影响两者发展的共同因素外,经济发展规模、政府干预能力对城市群金融资源吸引力有一定影响,但对总部金融发展影响不大,地理区位的影响则正好相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淳 陈璐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快速交通、信息通讯网络及范围经济的新型城市集合形态———网络城市开始形成。网络城市指的是两个或更多的原先彼此独立、存在潜在功能互补的城市,借助快速高效的交通走廊和通讯设施连接起来、彼此合作形成的富有创造力的城市集合体。苏锡常城市群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城市群,存在建设网络城市的诉求和可能性。首先对网络城市的理论进行综述;然后阐述了建设苏锡常网络城市的战略意义,从城市功能整合、支撑体系建设、功能空间组织和协调规则构建4个方面对苏锡常网络城市布局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建设苏锡常网络城市是提升苏锡常城市群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钱明辉 胡日东 胡安其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需要面对城市如何合理布局的问题。通过201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及以上行政区(不包括白银市、拉萨市、中卫市)的截面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格局以及中国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中国城镇化水平呈现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特征,中国城市群的城镇化发展已迈入多极化发展格局;由于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着较强的空间正溢出效应,进行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需要重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使本地和相邻区域协同发展,发挥城市间城镇化发展的联动作用。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群 空间计量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