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5)
2023(10547)
2022(8823)
2021(8301)
2020(6894)
2019(15862)
2018(15367)
2017(29954)
2016(15330)
2015(16887)
2014(16574)
2013(16005)
2012(14354)
2011(12777)
2010(12601)
2009(11882)
2008(10375)
2007(8824)
2006(7517)
2005(6613)
作者
(39372)
(32738)
(32732)
(31035)
(20873)
(15704)
(14969)
(12785)
(12765)
(11458)
(11265)
(11090)
(10476)
(10154)
(10075)
(9874)
(9586)
(9495)
(9359)
(9227)
(7936)
(7809)
(7705)
(7597)
(7574)
(7393)
(7064)
(6798)
(6426)
(6335)
学科
(63664)
经济(63597)
管理(45889)
(45706)
(39707)
企业(39707)
方法(31821)
数学(27365)
数学方法(26978)
(26270)
金融(26268)
(23482)
银行(23478)
(22704)
中国(22337)
(19242)
(15489)
业经(15058)
(14294)
理论(14007)
(13422)
财务(13366)
财务管理(13343)
企业财务(12823)
地方(12711)
(11874)
中国金融(11141)
农业(11002)
(10867)
贸易(10857)
机构
大学(211872)
学院(209917)
(90869)
经济(89198)
管理(85006)
理学(74284)
理学院(73589)
管理学(72344)
管理学院(71947)
研究(61851)
中国(54232)
(44194)
(41675)
财经(36161)
科学(34210)
(33016)
中心(31942)
经济学(30062)
(28844)
(27645)
财经大学(27398)
经济学院(27219)
(26923)
师范(26686)
业大(26205)
(25614)
北京(25256)
研究所(25140)
(23902)
商学(23853)
基金
项目(143684)
科学(115902)
研究(108416)
基金(107766)
(91547)
国家(90768)
科学基金(80794)
社会(72297)
社会科(68812)
社会科学(68793)
基金项目(57093)
(55119)
教育(50611)
自然(50472)
自然科(49373)
自然科学(49363)
自然科学基金(48479)
(45999)
编号(43283)
资助(43061)
成果(34209)
(32947)
重点(32224)
(31327)
国家社会(30824)
(30594)
教育部(29638)
人文(29245)
创新(29174)
课题(28669)
期刊
(91452)
经济(91452)
研究(62236)
(35797)
中国(34926)
(32686)
金融(32686)
管理(31272)
学报(27726)
科学(26326)
大学(23057)
(22053)
学学(21748)
教育(21439)
财经(19403)
技术(19137)
(16667)
经济研究(14723)
农业(14152)
业经(13922)
问题(12236)
理论(11156)
技术经济(10185)
实践(10002)
(10002)
财会(9686)
(9213)
统计(9142)
(9068)
现代(9041)
共检索到300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陆宏  邸建国  
已有的关于金融脱媒的文献多从金融市场或金融市场中的行为角度出发,对金融脱媒的产生背景、原因、特征、发展趋势等进行讨论与说明。本文从金融中介理论角度出发,首先对国内外关于金融脱媒定义的文献进行梳理,并由此明确金融脱媒的概念;然后以金融中介理论为出发点,进一步对金融脱媒进行解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陆宏  邸建国  
已有的关于金融脱媒的文献多从金融市场或金融市场中的行为角度出发,对金融脱媒的产生背景、原因、特征、发展趋势等进行讨论与说明。本文从金融中介理论角度出发,首先对国内外关于金融脱媒定义的文献进行梳理,并由此明确金融脱媒的概念;然后以金融中介理论为出发点,进一步对金融脱媒进行解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旺  钟正生  
已有文献对金融脱媒的理解多与各国的金融实践相联系,对金融脱媒的产生、作用机理和发展趋势的讨论缺少理论支持。本文首先就国内外文献对金融脱媒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明确了金融脱媒的概念,然后尝试以金融中介理论发展为脉络,利用金融中介理论中各观点的互补性,从多个角度对金融脱媒进行了诠释。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封思贤  章洪量  
目前,对金融脱媒形成的经济学原理进行系统阐述的文献十分少见,也鲜有文献综合比较金融脱媒的各种测度方法。在界定金融脱媒基本概念及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首先阐释了金融脱媒形成的经济学原理,然后比较分析了金融脱媒的各种测度方法并对相关问题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探讨。本文认为,金融脱媒不只是资金需求的脱媒,也是资金供给的脱媒;金融脱媒不只是金融活动的去中介化,还包括金融中介的虚拟化;中国金融脱媒的测度不能只考虑负债层面,还要考虑资产层面,金融负债和资产的范围应包括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行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菲  
近年来,中国的金融脱媒现象日益显著。伴随着金融脱媒而来的,是金融资产结构的重大变化。迅速发展的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是其主要表现。2011年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发行银行理财产品4.2万亿元,信托产品4.8万亿元;而在信托产品中,银信合作类为1.6万亿元,非银信合作类3.2万亿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旭平  
公司金融中介行为指公司销售商品,同时允许买者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延期付款的经济现象。公司金融中介理论包含:金融优势论;降低交易成本论和质量保证论。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的货币交易中介功能可能弱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的国家存在较高的产出增长率,这主要来自于现存的企业增长,而不是公司数目的增长。次贷危机下公司金融中介存在放大和缩小危机机制。公司金融中介危机是次贷危机的衍生发展,为此,政府应该直接向相关公司提供信用担保。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孙曙伟  蔡庆丰  
随着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金融学家陆续提出了一些关于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和模型,形成相对独立的金融中介理论。本文在对西方各主要代表性学说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结合金融体系的最新发展变化对金融中介理论进行比较与评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玉敬  
从2000年以来,对于金融脱媒现象,国内外一些学者就开始关注和研究,而后,理论界对于金融脱媒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影响曾有争论,但最终不了了之。然而,近两年来,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纷纷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仅银行类金融机构信贷规模极度扩张,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也表现强势。金融脱媒现象愈演愈烈,这也对我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挑战。本文就此对金融脱媒重新审视,分析其影响,并采用实证分析加以验证,进而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龚明华  陈丹  
金融体系最基本的功能是对资源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完成的。研究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文献繁多,主要集中于对金融中介存在必要性的分析以及对金融市场定价问题和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并逐步深入和细化。但是,存在着孤立研究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问题的倾向。实际上,金融中介和金融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龚明华  雷电发  
本文以金融创新与金融中介、金融市场三者的关系为主线,对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金融中介的结构、地位和规模与其从事金融创新的动力和水平有很大的关联;金融创新会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反过来又能成为抑制价格波动的工具,金融创新对不同市场的影响是通过市场参与者的流动来实现的;金融创新在与中介和市场的交互作用中,调整着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边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玉敬  
一、金融脱媒的内涵与现状。在金融术语中,把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的这种资金体外循环称作"金融脱媒",也就是说,资金的供给通过一些新的机构或新的手段而直接输送给需求方,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从而避免了政府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贾甫  冯科  
中外的影子银行都实质性地推动了金融脱媒进程,降低了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这是影子银行的共同特征。但是,在金融资源短缺和严厉的监管条件下,中国的影子银行呈现出二元结构的特点,从而削弱其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甚至固化现有银行体系中的某些制度性缺陷。因此,中国的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和金融抑制的混合体。本文据此提出,影子银行的根本出路是解决金融监管套利及金融创新的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宋旺  钟正生  
本文采用中介化比率和证券化比率两套指标体系从银行、金融部门两个层次以及资产和负债两个方向度量了1978-2007年中国的金融脱媒,并与美国、日本同期的金融脱媒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业的金融脱媒将贯穿于金融市场发展的整个过程中;(2)中国金融部门的资产方很可能会出现一个中介化比例先下降,之后回调上升的过程,但回调到什么点是有待检验的问题;(3)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吸纳资金、提供资金两方面都的作用都不明显,但考虑到我国在金融市场发展的阶梯上仍处于较低的阶段,未来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吸纳经济中的盈余资金上可能会具有较大的潜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德凯  
在我国,直接融资正强烈冲击着以传统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模式,金融脱媒趋势日益加深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研究国内利率水平是否会对金融脱媒趋势做出反应,发现金融脱媒与市场利率之间确实存在正向关联机制。随后,本文通过LT-TVP-VAR模型对金融脱媒、市场利率与宏观经济之间的勾稽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结果显示金融脱媒具有显著的利率抬升效应,并由此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然而随着金融脱媒的利率抬升效应逐年减退,当前阶段金融脱媒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副作用基本消失,其对经济增长的提振作用更加凸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斌  
一、金融脱媒机理"脱媒"是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当时是指在定期存款利率上限管制条件下,当货币市场利率水平高于存款机构可支付的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机构的存款资金就会大量流向货币市场的现象。对这现象诠释涌现出许多理论,其中最具有说服力的是 Merton(1995)提出的金融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