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20)
2023(16054)
2022(13728)
2021(12770)
2020(10713)
2019(24878)
2018(24745)
2017(47332)
2016(25721)
2015(29226)
2014(29327)
2013(28788)
2012(26790)
2011(24342)
2010(24704)
2009(22699)
2008(22422)
2007(20044)
2006(17546)
2005(15751)
作者
(75018)
(62860)
(62631)
(59326)
(39903)
(30255)
(28652)
(24561)
(23977)
(22572)
(21305)
(21263)
(19996)
(19946)
(19437)
(19371)
(18894)
(18640)
(18160)
(17889)
(15614)
(15523)
(15477)
(14373)
(14107)
(14107)
(14053)
(13975)
(12766)
(12549)
学科
(113568)
经济(113466)
管理(72704)
(71413)
(57857)
企业(57857)
方法(49325)
数学(43485)
数学方法(42737)
中国(31128)
(30925)
地方(29194)
(25430)
业经(24726)
(21750)
农业(20892)
(20023)
贸易(20008)
(19334)
(19150)
理论(17765)
(17178)
环境(17134)
(17052)
银行(17017)
技术(16941)
(16554)
金融(16551)
(16331)
地方经济(16023)
机构
学院(368674)
大学(364372)
(148714)
经济(145408)
管理(142113)
研究(124958)
理学(122082)
理学院(120646)
管理学(118173)
管理学院(117479)
中国(94224)
科学(77864)
(77832)
(66348)
(63559)
(62275)
中心(58159)
研究所(57680)
(56913)
业大(54851)
财经(52487)
(49812)
师范(49289)
北京(48989)
农业(48861)
(47378)
(45664)
(45578)
经济学(44371)
技术(41506)
基金
项目(245148)
科学(192757)
研究(178178)
基金(175458)
(153189)
国家(151899)
科学基金(130447)
社会(110830)
社会科(105077)
社会科学(105045)
(98502)
基金项目(92241)
自然(85478)
教育(83633)
自然科(83484)
自然科学(83464)
(82799)
自然科学基金(81921)
编号(73892)
资助(73069)
成果(59164)
(56800)
重点(55922)
(53255)
课题(51817)
(51232)
创新(47804)
科研(46965)
教育部(45297)
大学(44983)
期刊
(165642)
经济(165642)
研究(104304)
中国(75210)
(56622)
学报(55641)
管理(53400)
科学(52603)
(51792)
教育(43689)
大学(42370)
学学(39802)
农业(38823)
技术(36433)
(33004)
金融(33004)
业经(28897)
经济研究(26201)
财经(25234)
问题(21789)
(21658)
(21369)
统计(19803)
技术经济(19033)
(18313)
图书(18024)
资源(17849)
商业(17564)
(17253)
科技(16920)
共检索到550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丁生喜  王晓鹏  
对环青海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运用重力模型计算该地区各县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据此确定环青海湖区域经济中心并提出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战略措施:(1)将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相结合,培育区域增长极。(2)依托交通轴线,实施点轴开发,完善城镇等级体系。(3)走新型城镇化道路。(4)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推进流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生喜  
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模型,对西部大开发以来环青海湖地区4个县2000~2008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足迹多样性与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并与青海省总体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近年来,环青海湖地区人均生态足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大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增长,出现生态赤字;万元GDP生态足迹不断下降,但生态足迹多样性不足;环青海湖四县在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方面差异极大。针对目前的情况,提出了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和推进城镇化等实现环青海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姝兰  金威  徐磊  侯立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碳经济为践行生态理念提供了新的发展指向。旅游具有响应低碳经济模式、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倡导低碳消费方式的先天优势。从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入手,构建环鄱阳湖低碳旅游模型,寻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京祥  
在全球化世界的激烈竞争环境中,来自国家自上而下的尺度重构已经成为重要的区域治理应对方式,空间规划尤其是区域规划就是一种重要的尺度重构工具。文章在简要回顾中国区域规划发展演变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近年来国家密集推出"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的现象及其效应,客观评估了这种尺度重构行动对区域治理产生的影响。文章最后指出,善用、用好区域规划这种积极主动的尺度重构工具,是中国保持国家制度创新柔性的重要优势所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碧荣  
农业区域规划是全面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在一段时期内既满足农业发展需要又能满足国民经济的长足进步的一项基本方案。本文分析了日本农业区域规划的演变过程及推进措施,整理了其发展脉络和经验,并分析比较了中国与日本在农业区域规划方面的区别。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莫罹  王林超  孔彦鸿  桂萍  
本文以唐山南部沿海地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为例,探讨了如何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划理念和原则,综合运用资源承载力分析、生态适宜性评价等多种技术方法,以资源承载能力与环境容量约束为前提确定城市规模与空间布局,以维护生态平衡与保护生态资源为先、实现开发建设与保护的协调发展,从而为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妙龙  
在中国地理学会资助下,湖北大学地理系主办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动态模型》讲习班于1986年10月6日至25日在武汉市举行。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所等36个单位共计80余人参加了讲习班。该讲习班是1980年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举办的《计量地理学》讨论班的继续。这期讲习班有以下几个特点:青年人占讲习班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80%是研究生。充分说明地理学、数量地理学的兴旺;其次是讲习班教材内容丰富、新颖、层次高,对地理学科的发展无疑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黎明,王英,文辉,曾澜,李军  
区域规划的空间信息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面向对象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数据建模技术,为区域规划空间信息整合提供了思路。本文以面向对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提出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建立区域规划空间信息时空数据模型,并对所建立的主要地理特征类进行定义与描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方大春  
"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出台二十多个国家层面区域规划,凸显向均衡发展战略转变。短时间内推出这么多且全方位的区域规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担忧。借用引力模型,分析表明全方位区域规划有利于加快区域空间一体化进程。结合现阶段特点,认为我国具有全方位区域规划的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伟成  彭震伟  
全球竞争加剧与国家战略干预是当前区域发展的重要背景,对区域规划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约束条件改变推动区域的适应内化与规划调整。基于当前区域规划研究中遇到的难点,提出了顺应外部环境变动的区域研究逻辑,形成区域对外有效识别与对内有效整合的基本思路与重点内容。探讨了在当前国家治理结构下,有利于区域多元利益主体协调与合作的途径。最后指出,在大的发展背景与研究架构下,若干区域问题或组别关系需要在未来区域研究工作中给予重点关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艺  张华  
近年来,国家级区域规划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意图,促进区域发展,本文针对规划区内资源条件优越,急需发展的"二线城市"展开分析。剖析"国家战略"背景下此类城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反思传统规划的不适应性,针对发展特性提出相应的规划思想。最后以辽宁省庄河市规划为实例,从规划模式、目标分析及战略制定等方面,探讨了此类城市的规划在国家战略中的变革思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明翔  李巍  
区域规划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核查表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盟的26个典型区域规划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国区域规划现状提出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我国区域规划的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区域规划对减缓气候变化主题的关注度更高,减缓气候变化主题中交通、能源和建筑成为关注重点,适应气候变化主题中洪水和绿化主题是关注重点。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应确定一个评估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框架和标准。在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等温室气体排放重点领域规划实施减排措施。制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明翔  李巍  
区域规划作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核查表法、专家打分法等方法,对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欧盟的26个典型区域规划案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结合我国区域规划现状提出气候变化因素纳入我国区域规划的改进建议。结果表明,区域规划对减缓气候变化主题的关注度更高,减缓气候变化主题中交通、能源和建筑成为关注重点,适应气候变化主题中洪水和绿化主题是关注重点。当前,我国区域规划应确定一个评估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框架和标准。在工业、能源、交通、建筑等温室气体排放重点领域规划实施减排措施。制定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在洪水、水资源等重点领域规划实施适应气候变化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杨文文  
基于多中心网络城市理论和集群网络结构竞争理论,在构建城市群网络空间绩效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DEA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8~2010年环鄱阳湖区城市群42个城市空间网络联系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从效率总体比较来看,环鄱阳湖区内的大部分城市处在空间网络联系的生产前沿面上,不在生产前沿面上的城市逐渐向生产前沿面靠近;(2)从效率分解来看,环鄱阳湖城市群空间网络绩效的变化是技术效率和技术水平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技术水平起的作用更为明显;(3)从效率空间差异分布看,环鄱阳湖区城市群空间网络绩效呈现核心区大于边缘区、边缘区大于外围区的规律,而城市群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靖巍  胡珑瑛  
区域人口集聚是主体功能区优化布局的要求和重要指标。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依据。本文以哈尔滨市人口功能区规划为例,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测算了哈尔滨市人口功能分区,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研究结果对于发挥哈尔滨市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引导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有序流动,推进国家及省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