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42)
2023(21423)
2022(17862)
2021(16527)
2020(13895)
2019(32040)
2018(32189)
2017(60790)
2016(33137)
2015(37823)
2014(37985)
2013(37246)
2012(34474)
2011(31017)
2010(31496)
2009(29048)
2008(29031)
2007(26310)
2006(23191)
2005(21381)
作者
(96670)
(80629)
(80056)
(76545)
(51388)
(38621)
(36715)
(31361)
(30648)
(29176)
(27474)
(27340)
(26184)
(25598)
(24989)
(24974)
(24175)
(23858)
(23398)
(23078)
(20296)
(19907)
(19887)
(18497)
(18234)
(18094)
(18022)
(17839)
(16363)
(16080)
学科
(136347)
经济(136168)
管理(96231)
(90696)
(74096)
企业(74096)
方法(55655)
数学(47871)
数学方法(47041)
中国(40244)
(39446)
(35807)
业经(32080)
地方(31918)
(30233)
(28160)
农业(26032)
(24121)
贸易(24102)
(23844)
银行(23794)
理论(23775)
(23294)
(22760)
(22608)
金融(22600)
(21725)
财务(21621)
财务管理(21556)
(20884)
机构
学院(469944)
大学(468999)
(185877)
经济(181540)
管理(175439)
研究(159980)
理学(148958)
理学院(147228)
管理学(144129)
管理学院(143247)
中国(124128)
(102119)
科学(98577)
(90591)
(81816)
(80386)
(75845)
中心(74707)
研究所(73379)
财经(69724)
业大(69486)
北京(64423)
(64254)
师范(63556)
(62833)
农业(62644)
(59958)
(58151)
经济学(55979)
技术(53169)
基金
项目(304887)
科学(238636)
研究(224361)
基金(217528)
(189327)
国家(187680)
科学基金(160700)
社会(139539)
社会科(132056)
社会科学(132024)
(121826)
基金项目(113821)
教育(105330)
自然(103364)
(101786)
自然科(100956)
自然科学(100930)
自然科学基金(99063)
编号(93261)
资助(89859)
成果(77464)
重点(69134)
(67843)
(66336)
课题(66097)
(63225)
创新(59113)
科研(58018)
国家社会(56994)
大学(56903)
期刊
(215387)
经济(215387)
研究(141119)
中国(106574)
(74291)
学报(74088)
(73567)
管理(68182)
科学(67165)
教育(61649)
大学(56797)
学学(52764)
农业(49836)
(46746)
金融(46746)
技术(45578)
业经(36229)
财经(34504)
经济研究(33571)
(29647)
问题(28324)
(27292)
图书(25537)
(23578)
统计(23308)
技术经济(22929)
(22027)
理论(21367)
(21304)
科技(21208)
共检索到730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甲  吴慧媛  刘法虎  
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了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都市圈发展带来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成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新型内驱力。都市圈多元协同育人机制的建立,能够促进各地政府加强整体规划与协调,使学校、企业、科研机构更精准地服务社会、创新区域技术、整合人才资源,进而实现多元主体的有机协同发展。基于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剖析新型区域共同体产学研协同育人的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以苏锡常都市圈智能制造产业转型需求为导向,提出在协同育人框架内,要构建具有共同体特色的管理保障制度,行业企业要勇于承担协同育人责任,要持续完善多元协同育人体系,科研机构要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方式,共同打造都市圈职业教育一体化多元协同育人新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国华  王永强  
文章针对太原经济圈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太原经济圈的城乡互促发展战略:转变太原市工业发展战略,加大太原、晋中同城化步伐,突出小城镇城市功能建设,构建不同的城乡一体化机制。为保证太原经济圈内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从观念、组织、制度三方面提出机制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力文  李宁秀  
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从2003年开始针对城乡卫生统筹发展进行了很多探索和改革,实现了城乡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水平,缩小城乡之间卫生服务的差距,满足不同层次城乡居民的医疗保健需求。本文在对我国城乡卫生一体化内涵和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成都市为例进行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模式探析,希望对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卫生一体化发展道路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牛桂千  
介绍了宁波都市圈发展概况,界定了都市圈物流一体化的内涵、意义和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望宁波抢抓新一轮先机,获得跨越式发展。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牛桂千  
介绍了宁波都市圈发展概况,界定了都市圈物流一体化的内涵、意义和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望宁波抢抓新一轮先机,获得跨越式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金莹  汪德根  
以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徐州都市圈为例,从城市与区县两个尺度,研究住房价格、城市发展质量及其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 3个都市圈的耦合协调度与区域差异均呈现城市尺度大于区县尺度的特征。(2)住房价格与城市发展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具有相对一致性,"组团式"格局明显,南京都市圈的区域差异均最大。(3) 3个都市圈耦合协调度水平整体不高,处于中级及以下协调水平,且分布呈空间依赖性;住房价格与城市系统及其经济、社会、文化、生态4个子系统发展质量的耦合协调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且耦合协调度区域差异既表现出共振性又表现出尺度敏感性。(4)根据协调状态及主导低耦合失调的原因,将城市划分为6种类型,区县划分为8种类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守红  
苏锡常,由苏州、无锡和常州三个都市区构成,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之一。苏锡常非农化和城市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备了都市圈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中心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空间不断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沿交通干线由团块状向带状转变,区域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则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苏锡常都市圈属于多核心的网络状空间结构,包括3个中心城市、9个次级城市和7个城镇发展轴。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演进、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乡村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促进了苏锡常都市圈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松年  
必须顺应我国推进经济转型以及对外国际接轨的时代潮流,突破块块为主、壁垒分明的传统观念和惯性行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城市群的空间整合,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现代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强  赵爽耀  蔡正阳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和推动产品研制过程实现全球更大范围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中的数据串联、信息融合、业务协同和价值活动整合。作为一种以数据与模型集成融合为核心的新型制造服务模式,智能制造价值链成为数字化时代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打造全新竞争优势的战略方向和核心途径。本文结合高端装备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的设计制造研发实践,探讨了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一体化协同管理架构,从价值场景与工作场景两个维度揭示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一体化协同流程的生成过程,分析了面向组织协同、资源协同、协同决策的生产自组织构建过程,为高端装备的协同创新和高质量研制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蕾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产业布局优化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在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市场体系,人才资源,资源禀赋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京津冀三地在协同发展中要有不同的角色定位,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保障措施:建立协调发展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服务机制,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晨阳  周彤及  傅鸿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城乡分隔到城乡融合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城乡一体化将成为城乡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重庆都市区经济发展较快,城乡联系日趋紧密,因此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条件已经具备。然而当前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受到经济、政策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约束,迫切需要建构新的模式框架。未来重庆都市区将以经济发展为先导,以城市和产业空间调整为契机,在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两种力量作用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与之相适应,其城乡空间特征将呈现多中心的簇群状格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现城乡经济与空间一体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将成为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重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云  
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其发展需与国家高质量发展相适应。苏锡常都市圈是现代化都市圈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地,是江苏职业教育高地,推进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有利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区域专业集群建设,有利于打造现代职教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但是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面临政府合作不同步、产教融合不畅通、人才培养同质化等现实问题。因此,新时代推动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需强化政府主导,探索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深化产业对接,建立区域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协同校校合作,打造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苏锡常样板”;优化专业布局,实施专业集群与特色发展并举。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郭俊华  刘奕玮  
宁夏北部川区、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三大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北部川区比宁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区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出很多。北部川区依托首府银川、石嘴山等发达工业城市以及小城镇建设,利用"中心城市—小城镇"的辐射作用将城市与乡村紧密连接起来,并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特色化,发展特色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采取的是"以城镇体系建设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城乡一体化模式;中部干旱区和宁南山区从改善生态环境入手,在退耕还林还草、治沙的同时,推行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牧业,采取的是"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前提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孟爱华  丁雪峰  
顺丰速运物流电商一体化发展模式是一种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O2O模式,目前该模式广受关注。通过对顺丰速运线上与线下实体的市场调研,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顺丰速运O2O物流电商一体化发展模式的特点、动因,并对顺丰O2O物流电商一体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评价与展望,希望能为企业在互联网经济时代的O2O创新活动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涛  王伟毅  
产教融合、"双创"教育是有效促进当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文章以江苏省高职院校为例,深度剖析了"产教创"三者融合育人的内涵意义,并发现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产教深度融合与人才培养匹配度不高、"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够、"产教创"三方面融合程度不深的问题。因此,提出"产教创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构建需要有效集聚"政行企校"多方面的力量和资源,打造优质"产教创一体化"育人平台体系,构建"产教创一体化"育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