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68)
2023(19863)
2022(16739)
2021(15518)
2020(12783)
2019(29256)
2018(28945)
2017(55700)
2016(29795)
2015(33317)
2014(33081)
2013(32703)
2012(30079)
2011(27098)
2010(27142)
2009(25075)
2008(24564)
2007(21918)
2006(19491)
2005(17129)
作者
(85222)
(71123)
(70492)
(66802)
(44923)
(33968)
(31978)
(27973)
(26890)
(25191)
(24010)
(23977)
(22388)
(22370)
(21670)
(21575)
(20962)
(20856)
(20322)
(20253)
(17502)
(17485)
(17198)
(16518)
(15895)
(15777)
(15765)
(15707)
(14262)
(14110)
学科
(129285)
经济(129144)
(107675)
管理(93256)
(88063)
企业(88063)
方法(54200)
(52339)
数学(44235)
数学方法(43682)
业经(37920)
中国(35051)
农业(34905)
(34699)
地方(29129)
(24472)
(23905)
财务(23827)
财务管理(23788)
(23117)
技术(22867)
企业财务(22536)
(22275)
贸易(22259)
理论(21631)
(21590)
(21461)
(19563)
环境(19275)
(18902)
机构
学院(426201)
大学(420899)
(174467)
管理(173066)
经济(170848)
理学(149315)
理学院(147766)
管理学(145372)
管理学院(144591)
研究(139267)
中国(107333)
(89084)
科学(84408)
(78735)
(78152)
(68451)
业大(65231)
中心(64802)
(64045)
财经(62774)
研究所(61905)
农业(59688)
(57178)
北京(55744)
(55330)
师范(54846)
(51680)
经济学(51211)
(50548)
经济管理(46487)
基金
项目(288052)
科学(228251)
研究(214269)
基金(209059)
(180624)
国家(178947)
科学基金(155691)
社会(136764)
社会科(129406)
社会科学(129372)
(113778)
基金项目(111067)
自然(99707)
自然科(97433)
自然科学(97411)
教育(97260)
自然科学基金(95671)
(93998)
编号(88554)
资助(84686)
成果(70388)
(64533)
重点(63588)
(63374)
(61210)
课题(59848)
创新(56655)
国家社会(56136)
教育部(54579)
科研(54433)
期刊
(200529)
经济(200529)
研究(123573)
中国(83185)
(77323)
管理(65659)
学报(63089)
(61259)
科学(60901)
农业(52579)
大学(49627)
学学(47055)
教育(45330)
(39575)
金融(39575)
技术(39266)
业经(38776)
财经(30224)
经济研究(29466)
问题(26735)
(26626)
(25971)
技术经济(22324)
(20954)
科技(20495)
现代(20382)
商业(19929)
图书(19767)
理论(19265)
世界(19093)
共检索到633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关海玲  陈建成  肖永红  
农业增长缓慢,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低下,已成为当前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都市农业是突破"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都市农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城市的快速发展为都市农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同时都市农业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提出了要求,并肩负起改造的重任。虽然都市农业不是促进"城中村"改造的直接动因,但都市农业的发展也有对"城中村"进行改造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都市农业也给"城中村"的改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出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晨  刘梦琴  
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用"城市的眼光"看待"城中村"及其问题,把"城中村"归结为城市问题。本文将"城中村"定义为制度意义的农村,将"城中村"作为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城中村"改造的关键是突破"制度瓶颈"。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文杰   李吉墉   麦泳贤   马琪茹  
围绕促进城中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微更新模式,分析总结了现行机制存在即时利益与长效改善、住房保障与人员流失、整体改造与局部修葺三大主要矛盾,提出加强计划管控、探索有机更新、推广多元经营、引导租赁业务四个探索方向,并以珠海市会同村和夏村为例,解析了基于人居环境视角的微更新模式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工业组团内村庄等不同类型城中村中的应用,总结得出城中村改造从“拆改留”到“留改拆”的转向的必然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何元斌  林泉  
加快城中村改造是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城市化趋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从土地发展权的视角,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为核心,从制度设计和制度变迁动力的角度分析城中村的形成机制,对城中村改造各参与主体在改造的制度选择中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结果表明,集体土地的发展权属收益成为城中村改造中地方政府与村集体博弈的关键;土地产权制度创新是城中村改造的首要前提;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中村改造的必然选择;城中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城中村改造的根本保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倩  许晓东  
借助计量学分析方法,对1999-2017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以"城中村改造"为主题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城中村改造"研究经历了快速增长后的回落;相关文献从问题特征入手,经历了不同方法、视角的研究及跨学科的研究。目前,"城中村改造"的研究开始转向棚户区改造、低收入群体居住权、保障弱势群体社会分配利益等方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裕民  牛楠  
"突进式"的"整体拆除-搬迁-重建",是当前政府部门主导城中村改造的最主要模式,这种改造模式往往会遇到很强的社会阻力,政策效果难以实现。本文通过农民工住宅选择的理论模型,从微观视角解释城中村存在和当前"突进式"改造模式预期效果难以实现的原因。通过对2007年和2009年北京市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在户籍制度约束下,农民工住宅选择具有就业趋向和租金规避特征,并导致其偏好在城中村居住。从长远来看,转变经济利益导向观念,最大可能地考虑公共利益,由"突进式"整体改造模式向"渐进式"综合改良模式转变,是城中村改造的正确方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城中村改造实际上是政府与城中村的居民就其手中的土地的支配权和使用权所做的一笔交易。这个交易能否达成,关键要看价格,城中村改造的难点就在定价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清鋆  
城中村是我国快速城镇化、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二元体制下出现的空间地域实体,城中村的存在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但同时在流动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城中村改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从城中村改造中直接涉及的四个利益群体入手,通过不同的组合及关系对比,分析各种已有的改造模式优劣、特点及可行性,以期对将要进行大量城中村开发改造的城市起到一定借鉴、启示作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继亮  李录堂  
本文沿着城中村改造问题的分析前提——根源和症结——化解逻辑与对策这样一个思路,从城中村改造中集体资产功能重新分类和定位的角度,分析城中村改造的核心问题及其根源。认为要解决好城中村改造问题,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关键,社会保障是前提,就业居住是目标。最后提出了化解逻辑和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友良  李郇  张丞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友良  李郇  张丞国  
在广东省"三旧"改造的背景下,"城中村"改造再一次引发全社会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城中村"改造的利益分配关系。通过构建政治经济学的增长机器理论分析框架,将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政策的演变与各时期对应的猎德村改造方案相结合进行剖析,以期探讨改造背后主体的利益格局、权力关系以及合作关系变动的原因。城市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的目标是政治利益最大化,其实现有赖于对包括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在内的多元激励和约束的均衡,为此城市政府通过土地开发管理权对改造容积率进行控制,居于支配地位;村民聚焦于巨大的既得土地利益,土地集体所有的产权属性赋予其强大的谈判能力;开发商所获利益是房地产开发的平均利润,因为掌握改造的资金,其角色不可或缺。在上述利益与权力关系下,满足村与开发商的土地利益必然使改造容积率过高,主体间的合作空间非常有限。"城中村"改造的出路在于依法依规界定村民合法的土地利益,并采取规划手段降低改造容积率。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小平  刘效龙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以及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大量"城中村"产生,城中村的存在及其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推进山东省新型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严重制约。本文以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城中村运作方式的分析,对政府、村集体、村民、开发商和常住外来人口等利益主体的诉求分析,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提出适合山东省的基于博弈论的城中村改造模式,以期为山东省城中村改造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宇鹏  宋波  
陕西西安市的城中村数量多、规模大,改造的资金需求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引入信托融资模式,通过对西安市城中村土地开发的特点以及与信托的独特适用性,分析了率先引入信托融资的必要性及运行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崔艺红  
城中村是城市化进程中国家二元土地管理和社会管理制度以及政府无度征地政策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地方政府廉租房供应职能缺失的表现,也是城中村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更是失地又失业的城中村村民自我救赎的结果。只要城中村产生的制度基础存在,其在可见的未来并不可能完全消失。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坤  
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从20世纪80年代末一个普通的城中村发展成为如今以油画为主的文化产业基地。在这发展过程中,大芬油画村"特殊村民"——画工的居住成本不断攀升,对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深入访谈及调查问卷的方法从三方面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是从大芬油画村"特殊村民"居住空间的生长发展过程,二是从大芬油画村"特殊村民"居住成本的对比分析,三是从影响大芬油画村"特殊居民"居住成本的三方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关系。最后基于居住成本变化的分析结果对大芬油画村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