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8)
2023(12404)
2022(10141)
2021(9268)
2020(7699)
2019(17390)
2018(17178)
2017(34011)
2016(18012)
2015(20145)
2014(19814)
2013(19463)
2012(17503)
2011(15433)
2010(15009)
2009(13327)
2008(12569)
2007(10860)
2006(9139)
2005(7950)
作者
(47309)
(39883)
(39431)
(37592)
(24894)
(18689)
(17886)
(15444)
(15177)
(13871)
(13449)
(13356)
(12404)
(12281)
(12174)
(12039)
(11852)
(11503)
(11304)
(11233)
(9591)
(9482)
(9411)
(9031)
(8929)
(8897)
(8586)
(8451)
(7744)
(7671)
学科
(75901)
经济(75791)
管理(60285)
(54039)
(46425)
企业(46425)
方法(34342)
数学(30422)
数学方法(30045)
(21952)
(19111)
业经(18637)
(17765)
中国(17628)
环境(15742)
(14025)
财务(13976)
地方(13944)
财务管理(13940)
企业财务(13263)
产业(13006)
技术(12819)
(12734)
(12292)
农业(12270)
(12189)
(12055)
贸易(12051)
(11748)
(11443)
机构
学院(247041)
大学(245355)
(107982)
经济(106087)
管理(102102)
理学(89124)
理学院(88337)
管理学(87015)
管理学院(86536)
研究(74846)
中国(56541)
(50534)
(48854)
科学(41658)
财经(40427)
(36809)
中心(36096)
(35752)
业大(34415)
经济学(34108)
(33875)
(33615)
经济学院(30939)
研究所(30474)
财经大学(30343)
北京(29407)
(28606)
师范(28306)
(28091)
经济管理(27632)
基金
项目(174636)
科学(140717)
基金(130106)
研究(130099)
(111437)
国家(110585)
科学基金(97927)
社会(86456)
社会科(82368)
社会科学(82348)
基金项目(69349)
(68589)
自然(62102)
自然科(60661)
自然科学(60646)
教育(59817)
自然科学基金(59551)
(56664)
资助(51600)
编号(51193)
(39731)
成果(39213)
重点(39069)
(38437)
(38173)
(37931)
国家社会(36727)
创新(35538)
教育部(35199)
人文(34765)
期刊
(112878)
经济(112878)
研究(68432)
中国(44016)
(41226)
管理(39257)
科学(31750)
学报(31736)
(30035)
大学(26506)
学学(25328)
技术(24071)
(21086)
金融(21086)
教育(20740)
农业(20438)
财经(20306)
业经(19147)
经济研究(17697)
(17494)
问题(15113)
技术经济(12690)
财会(11597)
科技(11436)
理论(11409)
统计(11346)
(11097)
现代(11036)
商业(10911)
(10767)
共检索到348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艳  
产业的低碳转型涉及企业、政府,其中政府部门包括环保部门和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部门。在分析环保部门、经济部门及企业的行为动机和利益取向的基础上,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方法推导各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部门利益时,环境政策及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政策能很好地促进企业的低碳转型;考虑部门利益时,企业的低碳转型会对环保部门、经济部门的监管成本及部门利益产生影响,从而对产业低碳转型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部门利益博弈的基础上,运用机制设计理论,从公共选择角度分析了部门利益与公共利益的良性互动,从信息共享角度探讨部门间的协调,对产业低碳转型机制的设计进行深入的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艳  
产业的低碳转型涉及企业、政府,其中政府部门包括环保部门和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部门。在分析环保部门、经济部门及企业的行为动机和利益取向的基础上,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方法推导各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部门利益时,环境政策及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政策能很好地促进企业的低碳转型;考虑部门利益时,企业的低碳转型会对环保部门、经济部门的监管成本及部门利益产生影响,从而对产业低碳转型政策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部门利益博弈的基础上,运用机制设计理论,从公共选择角度分析了部门利益与公共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史竹琴  朱先奇  苏妮娜  
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文章以科技型产业园区的低碳转型为切入点,重点探索科技型产业园区的低碳转型路径和影响因素。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引入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有限理性条件下科技型产业园区和园区内企业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以产业园区低碳监管成本和企业低碳技术研发成本作为重要研究参数,得出了不同情形下博弈系统的稳定策略,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不同情形下系统的演化路径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显示:根据产业园区低碳监管成本和企业低碳技术研发成本取值的不同,系统主要呈现出三种稳定状态和一种随机不稳定状态;通过降低产业园区低碳监管成本和企业低碳技术研发成本,有助于推动系统向理想状态演进;除此之外,企业高碳生产的额外收益、产业园区积极监管的基本收益、企业高碳生产缴纳的罚金、企业低碳生产得到的补贴、企业高碳生产被查出的概率等因素都会对系统演化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型产业园区低碳转型的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中昭  黎鹏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国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如何解决在产业高度化进程中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博弈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文章通过构建基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协调博弈模型,对政府与企业利益博弈机制进行设计,分析了模型相关参数的变动特征和与产业协调相关因素的影响效果,从政府的视角提出了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协调政策和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吉军  沈烨  
针对低碳生产的不同水平,本文研究监管部门与工业企业的低碳博弈行为和策略倾向,通过两阶段博弈分析方法探究监管策略对低碳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工业企业的低碳生产倾向与低碳生产水平呈正相关,监管部门在初期不能仅依赖监管投入和惩处力度。在低碳生产水平逐步提高时,应通过增加低碳补贴和减少低碳生产成本等措施形成有效激励;当低碳生产呈现下降趋势,应采取多元化奖惩措施保证低碳生产效能。由于单一主管方在监管效力和监督成本方面的局限性,无法杜绝工业企业在监管过程中的低碳违背行为。因此,综合各方行为策略,设计包含第三方质询的低碳监管机制,重塑监管组合策略,能够有效弥补主管部门单方管控的不足。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虞洪  
在气候问题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由于农业既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又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使低碳农业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低碳农业的推动主体主要是政府,而作为微观利益主体的企业和居民积极性不高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一大制约因素。低碳农业存在极大的外部性,由政府作为主要推动者是无可争议的,但如若不能形成企业和居民发展低碳农业的内在动力,那么低碳农业的发展必将缺乏持续的发展动力。因此,如何构筑低碳农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将政策、制度、产品市场等外部因素转化为内在的利益激励因素,增强企业和居民发展低碳农业的内在动力,就成为促进低碳农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光英  祁春节  
由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大规模膨胀,温室气体的排放超出了地球生态系统对二氧化碳的自净能力的限度,从而引起地球温度上升,温度上升过快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一场大灾乱。本文通过非合作博弈分析可知,各国单独减排二氧化碳达不到预期的水平,因为各国存在对公共物品搭便车的动机;而京都议定书协议可以看作为一个合作博弈,这种合作博弈可以完成多于各国独自联盟时的减排量。根据京都议定书参与国缔约国的不同政治经济状况将该成员国分为四类:欧盟、美国、中国、其他国家,然后判断这四类成员博弈结果。用合作博弈的解的概念判断该合作目前不存在优超,但现行的博弈是不稳定的博弈。沃克机制是解决公共物品的一种有效机制,可以尝试沃克机制的分...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华  齐卫娜  
在环境治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展开竞争博弈,效用目标差异是导致其竞争的根本原因。为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帕累托最优,应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实现地方政府从竞争走向合作,实现地方利益与区域利益的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协调一致,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娟  
本文认为集群微观主体为了适应外部低碳环境的约束而产生的自适应行为和交互行为,是直接促进集群低碳转型升级演化的微观动力。本文基于集群微观主体行为的视角,研究了传统产业集群低碳转型升级的三种转型升级方式和两类主要的低碳演化机制,即"低碳合作演化机制"和"低碳策略扩散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解释说明了传统产业集群微观主体是如何通过自适应行为和博弈行为,来推动集群整体低碳转型升级复杂现象涌现的微宏观机理。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宏娟  
本文认为集群微观主体为了适应外部低碳环境的约束而产生的自适应行为和交互行为,是直接促进集群低碳转型升级演化的微观动力。本文基于集群微观主体行为的视角,研究了传统产业集群低碳转型升级的三种转型升级方式和两类主要的低碳演化机制,即"低碳合作演化机制"和"低碳策略扩散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解释说明了传统产业集群微观主体是如何通过自适应行为和博弈行为,来推动集群整体低碳转型升级复杂现象涌现的微宏观机理。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董静  张毅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减排温室气体已经形成共识,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将解决全球气候变化与贸易经济问题挂钩的"碳关税"概念,在形成新型贸易壁垒的同时,意在争夺未来全球"碳经济"话语权,而碳关税的执行困境,折射出背后各方的利益博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菲   刘颖   孙崇亮   孙海燕  
尝试在一个统一的逻辑框架下分析数字赋能传统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的影响机制。以2011至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有关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熵权-TOPSIS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评价区域数字赋能水平与传统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的效果;并将样本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系统高斯混合模型(GMM)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数字赋能对传统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赋能对传统能源产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数字赋能水平较高的省份往往传统能源产业低碳转型效果也较好;数字人才有利于传统能源产业低碳转型,能够为产业转型创造价值;不同省份之间数字赋能水平和传统能源产业低碳转型存在较大差异,与区域地理位置、资源分布、政府政策等存在着很大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芮晓东  杨红强  聂影  
文章从利益共享机制的利益来源和利益分配两个不同方面入手,综述了其利益来源方面的利益边界和机会成本问题,同时评述了利益分配过程的效率和公平问题。主要结论:利益边界认定口径的差异取决于研究视角的不同选择;机会成本补偿的关联性比精度更重要;利益分配的效率优先或公平优先的选择问题,更多是基于具体项目的相机抉择及综合考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祈燕  
本文从政府、排污企业和环保企业各自利益最大化出发,从排污费入手,分析了环境政策的传导机制,指出政府环境政策通过对排污企业的行为进行管制,从而间接的影响到环保产业的发展;研究了政府、排污企业与环保企业的博弈行为,建立了这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为评价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蒋兴华  汪玲芳  范心雨  
针对由投入资源类型不同的多家企业和高校组成的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的稳定性问题,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对合作内部利益分配机制、投入资源数量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企业和高校技术创新合作的利益模型,分析各组织资源投入数量对合作利益的影响,应用算例证明基于Shapley值法利益分配机制满足分配有效性以及参与合作个体合理性,且在给定合作条件下参与各方可以通过数值仿真模拟合作情形,并对各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通过数值实例验证理论推导结果。研究表明:(1)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效应θ_o≥-2θ时各组织可以通过合作获益;(2)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了合作的稳定性;(3)政府的补贴力度、要素贡献系数、协同效应度、跨组织效应正向影响合作收益,而成本系数产生负向影响。由此,在跨组织技术创新合作实践中,当且仅当跨组织效应满足θ_o≥-2θ,企业或高校可以选择加入跨合作,并采取Shapley值法的利益分配机制且注意保持密切沟通,同时政府应对参与合作的企业和高校提供补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