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5)
2023(13544)
2022(12042)
2021(11324)
2020(9504)
2019(22029)
2018(21659)
2017(42584)
2016(22810)
2015(25529)
2014(25376)
2013(24732)
2012(22496)
2011(19957)
2010(19502)
2009(17462)
2008(16498)
2007(13787)
2006(11649)
2005(9594)
作者
(63997)
(53595)
(52823)
(50433)
(33834)
(25721)
(24074)
(21325)
(20369)
(18643)
(18368)
(17846)
(16724)
(16541)
(16538)
(16072)
(16061)
(15897)
(15220)
(15160)
(13226)
(12897)
(12854)
(12180)
(12003)
(11692)
(11628)
(11582)
(10656)
(10583)
学科
(90685)
经济(90591)
管理(64320)
(60728)
(50672)
企业(50672)
方法(45672)
数学(40429)
数学方法(39880)
(23209)
(22009)
(21447)
中国(21075)
业经(19017)
地方(17775)
农业(15687)
(15503)
贸易(15497)
(14983)
环境(14500)
理论(14496)
(14439)
财务(14370)
财务管理(14341)
(14169)
技术(13981)
企业财务(13609)
(13474)
(12229)
(10956)
机构
大学(315538)
学院(313579)
管理(128772)
(120903)
经济(118285)
理学(113586)
理学院(112251)
管理学(110054)
管理学院(109501)
研究(101067)
中国(72640)
(66364)
科学(65740)
(52538)
(50758)
业大(49984)
(49493)
中心(46337)
研究所(45921)
财经(44029)
(42828)
(41740)
师范(41339)
北京(40796)
(40337)
农业(40069)
(37895)
经济学(35901)
(35058)
师范大学(33862)
基金
项目(231059)
科学(182483)
基金(169555)
研究(165030)
(148791)
国家(147639)
科学基金(127685)
社会(103822)
社会科(98425)
社会科学(98399)
基金项目(91544)
(89381)
自然(85948)
自然科(83979)
自然科学(83959)
自然科学基金(82421)
(76014)
教育(75731)
资助(69044)
编号(66876)
重点(51578)
成果(51495)
(50694)
(48225)
(47860)
科研(44811)
课题(44807)
创新(44657)
教育部(43317)
大学(42863)
期刊
(121303)
经济(121303)
研究(84058)
中国(53329)
学报(51580)
科学(48312)
(44605)
管理(44130)
大学(38813)
(38744)
学学(36734)
农业(31486)
教育(30841)
技术(26941)
业经(20858)
财经(20246)
(19823)
金融(19823)
经济研究(19178)
(17180)
资源(16582)
图书(16529)
问题(16222)
(15686)
科技(15635)
理论(14685)
(14634)
技术经济(14514)
实践(13665)
(13665)
共检索到426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洁璇  陈振杰  李满春  姜朋辉  骈宇哲  
空间关联规则可在海量空间数据中挖掘出空间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空间依赖、因果或共生的模式。将空间关联规则方法引入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中,以浙江省桐庐县2004~2009年的两种典型地类变化(城镇用地的转入、耕地的转出)为例,结合GIS的空间统计和空间分析功能,首先通过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的整体情况,再采用经典Apriori算法挖掘这两种典型地类变化与其周边邻接的地类变化间的关联性规律。研究表明:(1)桐庐县土地利用呈现明显的非农化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城镇化进程以及其作为特色发展的生态建设;(2)城镇用地的发展主要依靠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的转型,表现为集中连片的扩展方式,且城镇用地与交...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郑兰兰  吴锋  毕闰芳  
货架资源的紧缺性使货架空间分配问题成为零售市场中重点关注领域。本文在二维货架空间分配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产品空间邻接关系的影响,建立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并设计了改进型随机密钥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使用多个算例进行了广泛验证。在小规模问题中,使用本文设计算法、基准遗传算法和Lingo求解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本文设计算法相对于Lingo在求解效率上有很大提升。在大规模问题中,使用本文设计算法和基准遗传算法比较,发现在收敛时间相近的情况下,本文算法效果更好。通过对加入空间邻接关系效应与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考虑该效应的情境下,所有算例的利润值都有所提升,并且随着上架产品种类数增大,利润及其增量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王越  
研究目的:实现由传统的人工识别到自动识别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尺度的方法创新,为优化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分形理论,采用二阶导数对计盒维数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在900 m×900 m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2)1991年、2003年和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表现为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空间作用力、分布均匀程度和内部联结性的大小不同,并呈现出空间相互关联关系复杂性;(3)1991—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相互关联关系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土地利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宋戈  王越  
研究目的:实现由传统的人工识别到自动识别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尺度的方法创新,为优化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分形理论,采用二阶导数对计盒维数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研究结果:(1)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在900 m×900 m尺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2)1991年、2003年和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表现为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空间作用力、分布均匀程度和内部联结性的大小不同,并呈现出空间相互关联关系复杂性;(3)1991—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相互关联关系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土地利用格局中竞争强度强弱的差异。研究结论:(1)改进的计盒维数模型能够实现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尺度的自动识别;(2)建立的计盒维数自动识别尺度模型,确定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空间尺度900 m×900 m是独立最小地理单元,也是分析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最优尺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重洋  邱炳文  龙荣  高建阳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个多目标、多准则问题,应用一种模型或方法难以在多规则约束条件下得到较优的布局方案。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部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本文借鉴专家解决规划问题的思维方式,将案例推理引入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以本体作为案例表示方式,结合规则推理实现案例修正,完成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过程。结果表明:基于本体案例推理与规则推理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法能很好地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在多种规则的约束条件下能得到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较优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方案。其中,案例修正过程使系统具有自适应、自学习机制,随着系统的应用运行会不断增加新的案例和规则。丰富的案例库和规则库,能更进一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金萍  汤庆新  张保华  
以山东省冠县为研究区域,采用系统网格采样法获取研究样本,以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冠县1990~2000年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土地利用强度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受交通干线的影响,东-西的方向性结构尤其突出,各级行政中心也起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体现了土地利用强度变化的行政边缘效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新焕  祁毅  杨德刚  杜宏茹  
新疆乌鲁木齐都市圈是在干旱背景下形成的城市群体地域空间,文章以此为研究区域,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尺度上对都市圈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都市圈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山地、绿洲和荒漠区差异很大,山地与荒漠区的土地覆被变化较弱,绿洲区的用地变化非常显著,其中受人为影响的土地覆被变化尤为明显;②绿洲区的裸地和农业用地在规模上变化最大,城镇、农村居民点和道路的变化幅度最为明显,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主要向北部冲积平原扩展,初步形成了以农田为基底的都市圈城市格局;③各城市用地规模悬殊较大,核心城市占主导地位;城市用地扩展在空间上表现出各向异性的特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茜  于德永  孙云  郝蕊芳  刘宇鹏  刘阳  
当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如何有效适应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研究表明,全球变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过去,科学界致力于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而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以及如何适应气候变化,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论文重点阐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区域气候的生物地球物理影响机制,总结土地利用/覆盖与气候变化定量关系的研究进展,得出现阶段研究存在四点不足:1缺乏景观格局与气候过程关系的认识;2较少考虑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3区域气候模式存在局限;4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指出基于可持续性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军伟  孔祥斌  张凤荣  姜广辉  
基于北京山区各区县1995—2002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应用经济学洛伦茨曲线以及基尼系数的概念进行北京山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居民点独立工矿用地(2002年空间基尼系数为0.325,下同)和园地(0.276)分布最不均衡(过于集中),耕地(0.258)和未利用地(0.234)次之,林地(0.18)分布相对均衡(比较分散);在时间尺度上,园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和未利用地的不均衡程度有所减弱,而耕地、林地却有增加。这说明北京山区各区县5种主要用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均具有不均衡性。该结论可为山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何挺  王玲玲  张友静  邵蔚  佘远见  
研究目的: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利用QuickBird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对黄土高原实验区土地利用进行分类,探索提高土地资源数量及质量信息挖掘的广度、深度、自动化程度与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国土资源行业的土地资源遥感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研究方法:在光谱和纹理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坡度空间谱和对象空间关系构建决策规则的方法;通过对DEM数据的学习,可以得到对象的高程、坡度和坡度空间谱;通过空间方位、距离和拓扑关系,可以分析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最后将学习所得的规则加入到土地利用分类的规则集中。研究结果:相对于完全基于光谱和纹理信息的分类方法,本方法使分类总精度和...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会义,何书金,张明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尤其是空间变化研究 ,离不开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数据基础主要是矢量格式的土地利用图件和遥感解译制图成果 ;模型基础包括 GIS的时空数据模型、属性数据模型和提取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原理模型 ;而数据处理过程则涉及GIS系统的数据转换功能、编辑功能、空间分析功能、数据库操作功能、空间统计分析功能以及图形显示功能等。本文结合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实例分析 ,从上述三方面详细阐述了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玲  邓晓军  卢月燕  严土强  李孝坤  
[目的]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广西轻度及以上石漠化的69个区/县土地利用数据,分析其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揭示其变化对该区域土地生态风险的影响。[方法]基于GIS支持,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度、土地转移流、土地生态风险指数(RSI)等对研究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异质性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度呈逐渐增大趋势,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反映出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频繁。(2)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4类用地转移的数量与方向决定着广西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3)2000—2015年广西石漠化各区/县土地生态风险程度略微增大,南部的贵港、南宁是生态重警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有待进一步改善。(4)土地生态风险指数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活跃程度呈正相关。[结论]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应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勇  张红  尹京苑  
研究目的:分析太原市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时空特点和结构演变,选取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并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风险进行评价。研究方法:RS、GIS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耕地、草地、城镇用地三种土地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是太原市15年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耕地减少80.66 km2,草地减少43.64 km2,建设用地增加107.73 km2。研究结论: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会不断增大,同时土地利用趋于破碎化,使得土地生态风险程度明显增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小康  王晓鸣  华虹  
为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及机理,文章首先分析了2002—2013年土地利用结构及碳排放的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各类用地面积与净碳排放量是否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再次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影响净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地类,最后通过扩展的Kaya模型分析影响净碳排放变化的主要因素对净碳排放变化的作用方向及边际贡献。结果表明:(1)农用地、建设用地总量与净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而耕地等8类用地面积与净碳排放量之间不存在;(2)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建设用地总量变化是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李玉兰  姜广辉  颜国强  徐艳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环境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环境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之间以及建设用地对其它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内部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经济阶段,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