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3)
- 2023(9567)
- 2022(8200)
- 2021(7487)
- 2020(6372)
- 2019(14449)
- 2018(14171)
- 2017(27497)
- 2016(14414)
- 2015(16014)
- 2014(15750)
- 2013(15116)
- 2012(13446)
- 2011(11839)
- 2010(11158)
- 2009(10021)
- 2008(9269)
- 2007(7724)
- 2006(6367)
- 2005(5184)
- 学科
- 济(64364)
- 经济(64310)
- 管理(45155)
- 业(40472)
- 企(34587)
- 企业(34587)
- 方法(34072)
- 数学(30670)
- 数学方法(30194)
- 财(16679)
- 地方(14397)
- 农(13841)
- 中国(13187)
- 业经(13043)
- 务(11908)
- 财务(11865)
- 财务管理(11841)
- 企业财务(11346)
- 学(11192)
- 环境(10346)
- 技术(9834)
- 和(9724)
- 农业(9619)
- 理论(9457)
- 贸(8772)
- 贸易(8770)
- 地方经济(8572)
- 易(8478)
- 划(8413)
- 制(8148)
- 机构
- 大学(197637)
- 学院(196914)
- 管理(85235)
- 济(80496)
- 经济(79042)
- 理学(75120)
- 理学院(74399)
- 管理学(73045)
- 管理学院(72677)
- 研究(57873)
- 中国(42922)
- 京(39460)
- 科学(36114)
- 财(34979)
- 财经(29639)
- 中心(29378)
- 业大(28903)
- 经(27122)
- 农(26947)
- 江(26639)
- 所(26206)
- 经济学(24996)
- 范(24855)
- 师范(24622)
- 研究所(24343)
- 北京(23325)
- 经济学院(22837)
- 经济管理(22593)
- 财经大学(22392)
- 院(22014)
- 基金
- 项目(148612)
- 科学(120074)
- 基金(111008)
- 研究(107759)
- 家(96336)
- 国家(95647)
- 科学基金(84866)
- 社会(70959)
- 社会科(67608)
- 社会科学(67588)
- 基金项目(59372)
- 省(57981)
- 自然(55407)
- 自然科(54193)
- 自然科学(54181)
- 自然科学基金(53178)
- 教育(49628)
- 划(48733)
- 资助(44547)
- 编号(43255)
- 重点(33358)
- 部(33098)
- 成果(32742)
- 发(31698)
- 创(31241)
- 国家社会(30422)
- 创新(29346)
- 科研(29195)
- 教育部(28764)
- 人文(28605)
共检索到260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建平 赵苗 吴美琴
传统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多数是采用一个模型进行求解,并且往往会出现多个决策单元(DMU)均有效,因此不能对所有的决策单元进行充分排序。文章基于区间DEA,同时用进取型、仁慈型和竞合交叉效率模型进行求解,并对竞合模型中的分组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利用区间值邻域互信息进行分组,之后利用潜在信息函数对三个模型的效率分数进行集结,得到每个决策单元最终的效率分数及排名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王科 魏法杰
基于交叉效率概念,遵循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提出三参数区间交叉效率DEA评价方法。运用不同的赋权策略,获得用最优效率值、最劣效率值和最可能效率值描述的决策单元三参数区间交叉效率值。该效率值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决策单元效率值可能的取值情况和实际评价问题的特点,利用三角模糊数期望值排序方法可以对该效率值进行比较排序。算例说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生彬 黄叶金
文章基于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的互信息提出一种新的变量选择方法:MI-SIS。该方法可以处理解释变量数目p远大于观测样本量n的超高维问题,即p=O(exp(n~ε)),ε> 0。另外,该方法是一种不依赖于模型假设的变量选择方法。数值模拟和实证研究表明,MI-SIS方法在小样本情形下能够有效地发现微弱信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庆 刘学鹏 张阳
DEA交叉效率法允许所有决策单元都参与效率评价,同时考虑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所以评价结果能被广泛接受,但忽略评价的共识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评价共识的加权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给出最大化评价共识性为第二目标的模型来解决权重不唯一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的DEA单元评价共识度测算方法,以单元的评价共识度为权重,给出加权交叉效率法,从而进行效率排序。
关键词:
DEA 交叉效率 加权集成 共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庆 刘学鹏 张阳
DEA交叉效率法允许所有决策单元都参与效率评价,同时考虑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所以评价结果能被广泛接受,但忽略评价的共识性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评价共识的加权交叉效率方法。该方法给出最大化评价共识性为第二目标的模型来解决权重不唯一问题。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相关系数的DEA单元评价共识度测算方法,以单元的评价共识度为权重,给出加权交叉效率法,从而进行效率排序。
关键词:
DEA 交叉效率 加权集成 共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丙泉 李雷鸣 徐小峰
城市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生态效率强调经济增长同生态改进的双重提升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文章首先应用传统DEA方法对山东省17地市2006—2008年间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全省及各地市生态效率三年变化情况并据此对山东省17地市进行聚类;针对传统DEA方法评价结果出现效率值为1的决策单元较多的缺点,文章应用对抗型交叉评价机制并引入虚拟决策单元以更好的明确各决策单元生态效率提升的潜力。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梅鑫南 王应明
针对模糊环境下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评价问题,本文利用α-截集法将三角模糊数型的投入产出值转化为区间数,提出一种改进的区间交叉效率模型。随后,引入前景理论来研究区间交叉效率集结问题,定义区间参考点代替传统的单个参考点,以最大化所有决策单元的前景交叉效率为原则,构建最大化前景交叉效率模型求解集结权重。根据偏好度方法,比较区间交叉效率值。本文方法基于统一的生产前沿面来度量决策单元的效率,保证了不同决策单元之间以及不同α值下的效率可比;定义区间参考点充分考虑了决策者在模糊环境下的心理因素变化,集结决策单元的区间交叉效率值代替综合前景值,以保留尽可能多的决策信息。最后,通过例子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交叉效率 模糊DEA 前景理论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汤良 赵希男
针对信息无法充分利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理想点的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首先,分别求出各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值;其次,利用所有信息,求出集结交叉效率值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客观权重系数;最后,对集结后的交叉效率值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基于理想点的DEA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公平,较好地解决了决策单元的交叉效率评价问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斌 刘蔚然 钱福良
本文在分析传统DEA模型内在缺陷的基础上,使用交叉效率模型计算2009-2013年我国各省(市)的区域创新效率及排名,并将计算结果与传统DEA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将我国各省(市)分别按照东、中、西和投入规模进行分类。结果发现,我国各省(市)的平均创新效率为0.5701,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省和区域间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本文对如何提高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交叉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林晓娟 房世峰 徐亚莉 邹宝裕 罗明良
城市边界识别是定性和定量研究城市的基础和前提,已有的关于城市边界提取的研究大都需要提前设定阈值或依赖人口统计数据。基于分形几何学,利用矢量建筑物分布数据识别城市边界,虽可克服这一缺陷,但国内城市边界的研究往往受阻于矢量建筑物分布数据获取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道路交叉点的邻域扩张曲线作为识别城市边界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以电子地图为数据源,基于道路交叉点矢量数据进行研究时,城市集群数据随搜索半径增大而改变,城市扩张曲线中的最佳距离阈值是提取城市边界的关键;提取成都、西安、武汉、南京和长沙城市边界的最佳距离阈值分别为133、114、139、124和129 m,各城市的集群面积分别为769、350、270、317和359 km~2。利用道路交叉点提取城市边界,方法简便可行,数据较易获得,本文结论有望为城市形态发展演变和城市规划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磊 谢颖
【目的/意义】在现实世界的决策问题中,决策者的主观偏好和心理预期的高低会影响其对效率的评价结果,而传统的交叉效率评价方法并未考虑这一因素。针对这个问题,基于前景理论,考虑在复杂的现实问题中各决策者参考点的多样性,构建具有双参考点的决策者评价策略模型。【设计/方法】首先从外部、内部两个方面定义参考点,设置双参考点以反映决策者外部竞争优势和内部自身特点。其次针对两个参考点分别利用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计算各参照点下的价值。随后,通过引入正理想点侧重系数,进一步综合各参照点下的前景价值,构建反映决策者偏好的双参考点前景理论——交叉效率模型,并求解得到改进的交叉效率矩阵。【结论/发现】该评价策略方法能根据决策者不同的心理偏好得到更为合理的评价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润秀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互信息量的改进K-Modes聚类方法,采用样本互信息来刻画数据对象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距离度量,该距离度量方法既考虑了对象某个属性值本身的不同,又考虑了对象其它属性对该属性值的影响,使之更符合实际问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聚类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聚类精度。
关键词:
互信息量 K-Modes 聚类方法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黄宗盛 胡培 聂佳佳
针对交叉效率模型中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问题,提出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来确定各决策单元的标准的权重。首先利用交叉效率模型计算得到评价问题的交叉效率矩阵,然后利用离差最大化的方法计算交叉效率矩阵中各评价单元的标准的权重。最后利用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决策单元的最终效率得分并进行排序。通过算例分析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鹏 王莉芳 许燕
聚焦交叉效率的集结问题,考虑到交叉效率的差异性,提出使用"专家打分法"对他们进行集聚。此方法把交叉效率矩阵转换为一个专家打分矩阵,由于专家之间在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他们的"打分"理应区别对待。他们差异性的度量依据他们对决策单元效率打分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大的专家其效率打分相应的会赋予较小的权重。最后运用算例分析说明此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荆浩 赵希男
介绍了数据包络分析中交叉效率评价的方法,分析了多解情况出现时采用的处理方法,并引入了奇异指数。将社会评价活动中的自评价与他评价思想与交叉效率评价进行了融合,提出了用欧式空间距离来处理多解问题,并对最终评价值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熵权确定决策单元的影响因子,再计算最终评价值。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决策科学 数据包络分析 交叉效率 熵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